浅议班级自然角建设中的多重“交互”
陈艳
交互作用就是主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与互动。杜威曾经说过:“一种经验往往是个人和当时形成的环境之间发生作用的产物。”幼儿任何经验的产生都离不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离开了与环境的联系与互动,环境就成了幼儿之外不相关的存在,经验自然无从谈起。在班级自然角的建设中,幼儿是主体,经验的产生是目的,幼儿在自然角中获得的经验生长,是其与自然角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一、环境规划中的“交互”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经验的。“适宜”的环境意味着能够引起幼儿与之交互作用,要想实现这一点,环境就必须与幼儿的需要、愿望、目的和能力发生联系。
在自然角环境的最初规划中,幼儿有许多与环境交互的机会。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参与可能性,班级教师需要思考:自然角可能引发的幼儿经验有哪些?幼儿在与自然角的“交互”中能发现或感受到什么?能以怎样的方式发现或感受?如何把教师的发现变成幼儿的亲身发现和感受?……因为感受是幼儿自己的,所以我们提出了幼儿“亲历者”的角色定位。然后,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吸引、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操作。
(一)收集材料
班級要新建自然角了,需要投放什么材料?如何准备?如何摆放?班级里一下子“聊”开了:老师与孩子聊,孩子与孩子聊,孩子与家长聊,老师与家长聊。在集中讨论之后,师幼共同行动起来了。孩子从家中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和种植中可能用到的瓶瓶罐罐,并对材料进行归类与统计。对于自然角需要的工具或材料,幼儿通过共同讨论,或从家中带,或向幼儿园申请购买,任务认领,责任到人。
(二)规划场地
材料有了,接下来就是规划场地了。幼儿通过现场勘察和测量,集中协商是集体合伙种,还是分组比着种,抑或是每人负责一块试验地?既然是幼儿的自然角,就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把决定权还给幼儿。确定了场地后需要如何布置呢?每个幼儿都可以充分表达自身想法,分小组设计“自然角场地设计图”,然后互相分享。至于最终选用哪一种设计稿,幼儿可以集体审议、比较、甄选,选取大家都认可、适宜动植物生长的创意想法,形成班级最终的自然角布置设计稿。对照设计稿,孩子们开始动手布置,不断完善和调整,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收集材料,创造出一个有序的、丰富的环境,让自然角变得更有趣味。
(三)讨论种植
幼儿都有大胆表达的意愿,他们相互交流“想种什么”。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查询、书籍参考、咨询讨教等方式,孩子们在集体讨论后甄别出当季“适合种什么”,再通过投票决定出“我们要种什么”。对于“种在哪里”“谁来种”“以什么样的方式种”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同样把决定权交还给他们。于是,自选菜地、合作承包种植、室内外对比试验等活动陆续诞生了。
在班级自然角的环境规划中,教师与幼儿共同规划、设计和准备,幼儿有了更多亲力亲为的机会。在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对自然角的关注度、兴趣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经验在与环境的不断接触中生长。
二、观察记录中的“交互”
记录,是以足够的细节展现成果和表现。记录的目的是解释,而非仅仅是展示。在亲身参与自然角种植的过程中,幼儿有了持续不断观察和讨论的机会,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问题和思考。记录,应幼儿表达的需要而生,应持续的发现而丰富多样。因此,教师鼓励幼儿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让幼儿每一天都有事可做。
(一)日记记录
教师在自然角中提供了“发现日志”,可以是一种植物配一本日志,也可以是一个小组配一本日志,幼儿有了任何发现、问题或想法后都可以随时记录。大蒜横着种和竖着种发出的芽不一样,黄瓜藤三周以后开始向上攀爬,每种花的叶子都不一样……幼儿在不断发现.交流、记录和分享中认叶、识花、辨果,比较和甄别芽、茎、根的不同,感受自然物形态和生长变化的细节,不断收获着新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幼儿来说是新鲜的、富有活力的、有趣的,也是跳跃的、间断的、随机的,连贯性不强。
(二)月历记录
每月一张月历表吸引着幼儿每天记录自己的发现和困惑。班级自然角迎来了一只小仓鼠,孩子们与之充分互动。小仓鼠长什么样?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多久能喝完一小壶水?幼儿在“小仓鼠日志”上记录下每天的发现。“小仓鼠生宝宝了,仓鼠宝宝要多少天才能睁开眼睛呢?”幼儿用一张“倒计时记录表”记录下了小仓鼠宝宝从睁眼、站立、吃食、分窝的准确时间。历经了激动的等待和入心的牵挂后,孩子们终于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在每日跟踪记录中,幼儿有了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对事物持续性的观察和发现,他们对成长变化有了更直观和充分的感受。每月底,幼儿会聚集到一起,将这一个月在自然角的发现进行再回顾、再分享、再整理和总结,师幼共同交流想法,分享经验,梳理出自然角“经验报告书”。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是相互关联的、连续的。
标签记录、标签尺记录、跟踪记录、定时记录……多样化的记录方法,针对不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具体、直观地呈现出生长过程,及时了解其生长状态。有的幼儿察觉并关注到了事物的细节,有的幼儿分析和总结了记录结果,图文结合,生动形象。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了植物生长是有条件的,种植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懂得了每一种植物的播种和生长都有适合的季节,应尊重植物的生长特点和习性,以适宜的方法进行种植。记录可以让幼儿再次回顾自己的想法和亲历的过程。
三、问题发问中的“交互”
在一个探究活动中,幼儿的想法、问题、推理、预测和兴趣,是其主动经历探究过程和完成工作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支持幼儿主动探究的动力来自幼儿提出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幼儿学习到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最终获得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在班级自然角的持续观察中,幼儿生发了许多“为什么”。为什么放假回来后青菜的叶子都变黄了?为什么种在班级自然角和种在户外种植园地的番茄长得不一样?2号乌龟不见了,真的是被生活在一起的1号乌龟吃了吗?……对于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教师不会立刻给予其答案,而是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知道答案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于是,班级墙面上就有了“问题墙”和“答案墙”,师幼一起开始了寻找答案的行动研究。老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通过这些问题进行高频率互动。
在种植番茄的过程中,幼儿对“为什么自然角种植的番茄一直不结果,户外种的番茄却会结果”这一问题产生了疑惑,并开始了追溯缘由之旅。孩子们先进行了大胆猜测,回到家中再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寻找答案,周六还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集体讨论中,孩子们互相交流想法,分享策略。初步确定原因后,教师和幼儿尝试进行解决:扑蝴蝶授粉、剪枝、点花、请有经验的家长来园现场诊断等。针对一些原本就行不通的方法,教师还是会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因为“试错”也是一种学习,幼儿可以在“试错”中经历失败,进而寻找到失败的原因,全身心参与到寻根问底的过程中,积极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比“无错”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发起问题、追溯缘由、尝试解决,感受到了过程的快乐,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对话分享中的“交互”
師生间的交流和对话是幼儿表达想法、丰富经验的重要方式。直接观察虽然比较生动活泼,但更多地来自幼儿个体,经验较为单一,回顾和分享却能让个体经验被更多人“所见”,通过同伴经验来扩充、丰富和影响自己的经验,弥补个人经验的狭隘性。
在与自然角环境的互动中,幼儿会有很多发现和感知。那么,幼儿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在自然角的发现和感受?如何利用书本、网络及他人经验等来扩充自己的经验呢?于是,交流变成了常态,“团讨”成为了标配。
在“我的新发现”预告板上,幼儿可以随时张贴自己的新发现,与同伴分享,接受同伴的询问,“你来我往,你问我答”的形式让家长、教师和幼儿充分参与其中。个体经验有了充分的表达,新的发现层出不穷。
在阶段性种植成果分享会上,幼儿聚集到一起向同伴介绍小组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分享“我们知道了”种植报告书。从观察中的发现到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再到了解的知识,幼儿有机会在分享中回味探究过程,获得新经验。通过对话,话题不断丰富,问题不断出现,答案也不断涌现,幼儿个体经验拓展成集体经验,并成为引发新经验的基点。在这样交互的过程中,幼儿获得的个体直接感性经验与来自同伴、老师的间接经验有了进一步融合和交互,个体经验得到扩充,逐渐固化、拓展和延续。
班级自然角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区域空间,为探索而生,为经验生长而来,用生动的方式让幼儿、教师、家长参与其中。多重“交互”让幼儿有了多元体验和多样表达的机会,进一步亲近了自然,获得了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