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盐的分类及在道教外丹术中的应用
姜欢
摘 要:唐代,盐按色泽可以分为青盐、赤盐、黄盐、白盐、黑盐、紫盐;按产地,可以分为域内之盐、域外之盐、边疆之盐;按加工程度,可分为初次加工盐和二次加工盐;按用途,盐能用于祭祀和咒禁术。作为“八石”之一,盐也广泛应用于唐代外丹术中。因其味咸、性寒,常被用作炼丹原料、制“六一泥”、伏制阳性药、引流,反映了炼丹术中的阴阳平衡理论。
关键词:盐;外丹术;分类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8)03—0054—11
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对盐的使用贯穿于古今。唐代历时近三百年,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其资源开发与丝路贸易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帝国内外盐品汇集于唐人视野,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目前学界对唐代盐的分类比较粗糙,仅简单的以生产方式划分为池盐、崖盐、海盐、井盐①,忽视了域外盐、人工合成盐等。在唐代,盐作为金石药物常用于道教煉丹术中。道教外丹实践是唐代盐品消耗的另一大端,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如李琳颖《唐代金丹问题研究》、金正耀《唐代道教外丹》、介永强《唐代服食风气述论》等②,这些文章论述了唐代外丹术的状况、兴盛原因、社会影响等,但缺少对炼丹原材料的考察,更无论乎盐。故笔者撰此拙文,探讨唐代盐的分类及在道教外丹术中的应用,以求教于方家。
一、盐的分类
后周文帝时根据经济需要,对食盐进行了分类收税:“一曰散盐,煮海以成之;二曰监盐,引池以化之;三曰形盐,物地以出之;四曰饴盐,于戎以取之。”③ 但这种分类方法是比较简略的,散盐、监盐、形盐即今之所谓海盐、池盐、井盐,是以生产方式命名的,戎盐具有一定的文化区别含义,与前三者并列而称是较为勉强的。而且,这种分类方法有明显的缺陷,由于其仅着眼于食盐,忽略了大部分可作药用、可作炼丹矿物的盐,这些盐也不能完全统属于此四类。唐初虞世南所编《北堂书钞》中,将盐置于“酒食部”中,与豉、醋等调味料并列,却又论及人工合成的赤盐。又将饴盐、苦盐、渠展之盐、大夏之盐并列④。这种排列方法表明唐初的分类法尚不成熟,只是简单罗列常见之盐,缺乏准确性与系统性。唐人所编撰的《石药尔雅》①、《白氏六帖事类集》② 也基本延续这种模糊的排列方法。在唐人的观念中,各种盐皆可入药,既可疗病,又可用作炼丹,因此对盐的分类就是对盐类矿物药的分类。按现代化学的分类法,盐类矿物药可分为盐酸盐、硼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硅酸盐六大类③。其中,“盐酸盐”类矿物多带有“盐”字,史书、道经记载较多,是食用与炼丹所常用者,本文所探讨盐的分类亦即此种。
对唐代之盐,可从盐体色泽、盐的产地、加工程度、盐的用途四个方面作具体划分。
(一)按色泽划分
以色泽论,唐人食用、使用、认知的盐有青盐、赤盐、黄盐、白盐、黑盐、紫盐六种。
1.青盐。据《水经注》“(朔方)县有大盐池,其盐大而青白,名曰青盐。又名戎盐,入药分”④,知青盐即色泽呈青白色之盐。朔方县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历史上常被少数民族攻占,故有戎盐之称。在唐代,汉代的大盐池仍有出产,朔方县属夏州,“城西南(什贲故城)有二盐池,大而青白,青者名曰青盐”⑤。同属关内道的盐州也出产青盐,孙思邈《千金翼方》论药出州土,在盐州下注曰“青盐”。又据《元和郡县图志》,五原县有盐池四所,唐代时“乌池”“白池”仍在使用⑥,即孙氏所谓青盐当出于乌、白二池。又《白氏六帖事类集》引《西域记》称“西海南有青盐、紫盐池,盐方寸半,食味甚美”⑦;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载“北海青、南海赤”;李时珍指出“所谓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也”⑧,西海应指青海湖,可知唐代青海湖之南产有青盐。道教炼丹有“伏青盐法”,“青盐一斤,入甘锅内,用桑螵蛸二两许,调之,自然成汁”⑨,据陈国符先生研究,伏即制伏,使药性在高温炼制中不至“飞走”⑩,那所伏之青盐只能是作为材料,待进一步炼丹使用。
2.赤盐。赤盐即颜色呈深红色的盐。赤盐有天然产出的,也有道教徒为炼丹而炼制的。唐人所识所见的天然赤盐多产出于域外或边境。玄奘求法印度,见闻古印度信度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号毗苫婆补罗……多出赤盐,色如赤石”○11。又唐西州前庭县“土良沃,谷麦一岁再熟,出赤盐,其味甚美”○12 。“赤盐如朱,白盐如玉。”○13唐代道士有时也以黄矾、盐为原料炼制合成的赤盐,“矾盐合炼以成赤色,故号曰赤盐,用以飞造丹之霜雪也”○14。《抱朴子》与《黄帝九鼎神丹经诀》都有作赤盐法,前者曰:“作赤盐法,用寒盐一斤,又作寒水石一斤,又作寒羽湼一斤,又作白矾一斤,合内铁器中,以炭火火之,皆消而色赤,乃出之可用也。”①后者称:“黄矾石一斤,石盐八两,并捣作末,铁器中消镕,看色赤足即停下,成赤盐,研为末用”②,所得赤盐是一种含氧化铁的盐③。除此二者外,《石药尔雅》记载,用石黑盐、白盐、赤盐、青盐四种盐可炼制名为“圣无知”的药盐④,而“圣无知”即赤盐⑤,所以,人工炼制的“赤盐”既可以由赤盐原矿得来,亦可由其他盐类制成,其名称来源于外部表征,而非内在性质。
红盐。相较于赤盐,红盐颜色较浅。《北户录》记载:“恩州有盐场,出红盐,色如绛雪,验之即由煎时染成,差可爱也。公路记郑公虔云:‘琴湖池,桃花盐,色如桃花,随月盈缩,在张掖西北,隋开皇中常进焉。”⑥ 恩州治今广东省恩平市,这种“色如绛雪”的红盐仅是染成,并不改变其性质。而张掖盐场在唐代时应不再产出红盐,唐中期时“盐池在县北九百三十里,其盐洁白甘美,随月亏盈,周回一百步”⑦。盐色已是白而非红,且《北户录》说开皇时为贡品,唐代应已退化。红盐在唐代也被视作是祥瑞,河东向来为产盐之要区,唐代宗时“安邑、解二县盐池,比岁水涨,甚于往年,有漫生红盐之瑞,诏谏议大夫检覆,并致祭祠宇,号‘宝应灵庆池,宣付史馆”⑧。由张掖、河东可知,红盐的产出具有不稳定性,是盐池生产的特殊现象。
3.黄盐。唐代史料对黄盐的记载较少,惟有《北户录》谓:“黄盐,安西城北涧中有色如芜菁华者,成之自然,国之宝也”⑨,指出黄盐色如“芜菁华”。“华”当作“花”解,但“芜菁”为何种植物,是否与“芦菔”同是一物,诸文献聚讼不已。李时珍指出“蔓菁(即芜菁)是芥属,根长而白,其味辛苦而短,茎粗叶大而厚阔,夏初起苔,开黄花,四出如芥,结角亦如芥,其子均圆,似芥子而紫赤色”⑩,说明安西所产的黄盐与夏初芥属芜菁所开之花颜色相同。根据新近所出《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芜菁花为淡黄色,因而安西黄盐亦为淡黄色。另有新罗黄盐,收入晚唐丹药书《丹方鉴源》“诸盐篇”,云“化汞成金,可养丹砂、煮汞”○11,据另一外丹经书《太古土兑经》载有“夫朱砂好者,入赤盐、黄盐,覆藉磁器,火养十日,名曰‘立制神粉”句,其共通点皆在“养丹砂”,所以唐代道教所用黄盐至少应包括“新罗黄盐”。此外,道教尚有炼制的黄盐粉,用“帝味一斤、黄脂一斤、华粉一团”○12。据《石药尔雅》载“帝味”即黑盐(黑帝味)、白盐(白帝味)、赤盐(赤帝味)、青盐(青帝味)○13,具体为哪种,丹方不明指。
4.白盐。白盐是民众日常所用最多的一种,色泽为白的食用盐。盐的成色越好、颜色越白,越容易受到民众喜爱。在唐代,高昌“赤盐如朱,白盐如玉”,天竺“有新陶水,水甘美,下有石盐,白如水精”①。而在国内,“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说明河东白盐在唐代应是品质良好、广为人知的。唐代盐池众多,《新唐书》谓“唐有盐池十八井六百四十”,所产绝大多数都是白盐,在此不再赘述。惟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以白盐为“白帝味”,炼丹时多用之。
5.黑盐。黑盐是色泽为黑之盐。唐之黑盐既有来自域外者,也有国内盐井生产者。域外有罽宾、天竺黑盐②。境内为巂州昆明县盐井,其盐色泽由制作方式决定,“今按取盐先积柴烧之,以水洒土,即成黑盐”,此为盐与炭的混合物,故呈黑色。宋《太平寰宇记》载:“取盐先积薪以火烧之,过以水洗灰,即成黑盐,炼之又白。”唐宋间盐颜色之嬗变应是盐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李卫东认为是汉人技术的影响③。
6.紫盐。唐代之前中国对紫盐已有所认识,《梁四公记》记载“交河之间,平碛中掘数尺,有末盐如红如紫,色鲜味甘,食之止痛”④,所以紫盐应呈紫红色,其“交河之间”,今人推测应为今交河故城西南的盐山⑤。另,前文所述“西海南有青盐、紫盐池”,可知紫盐亦产于青海湖南。除这两种产于西域的紫盐以外,在唐朝民众的认识中,尚有河东紫盐与五原紫盐两种⑥。“紫盐”作为一种知识在社会上流传,但似乎并未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生活。
(二)按产地划分
唐代领土在前后期截然有异,因此,对盐产地的分类不能以边界为限。唐代关于盐的知识多是承袭以往社会之经验,只是因为国力强盛,外来盐品的进入丰富了唐代盐的使用范围。因此,笔者试以文化观念为视角,将唐代盐的产地划分为域内、域外、边疆。
1.域内之盐,指稳定的帝国疆域内的盐产,包括中原及南方的大部分区域。关于域内盐的产地研究,已有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⑦一文,今略举几处。
河东盐,即产于蒲州之盐。“蒲州安邑、解县有池五,总曰两池”⑧,即两池盐,在今山西运城。
青州盐,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⑨,是传统产盐区。
武当县,属均州,“盐池在县东南百里,池水四周上生紫气,池左右草木十余里,气所染着,上如雪霜,尝之盐味,土人谓之盐花”⑩。
2.域外之盐,与唐人有贸易往来、宗藩关系,或在唐人认知观念之内的盐产区。
骨咄盐。骨咄为古代中亚小国,位置在今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之间。《新唐书》记载:“王治思助建城,多良马、赤豹,有四大盐山,山出乌盐。开元十七年王俟斤遣子骨都施来朝。”○11由此可知,骨咄是一个盐产丰富的国家,乌盐作为其特产很有可能作为礼品送于唐,或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商品流通到中国。
火寻盐。火寻国是中亚昭武九姓胡国之一,位于中亚西部,阿姆河下游。“天宝十载,君稍施芬遣使者朝献黑盐,宝应时复入朝。”①
印度盐。天竺指古代印度,因产盐而闻于唐朝,“濒海,出师子……琅玕、石蜜、黑盐”②。
波斯盐。波斯为西域大国,《通典》载波斯“地有咸池”③,应是产盐之所。据唐代金石药物著作《金石簿五九数诀》“石盐”条:“盐州亦有,炁力稍软,波斯国者为上。”④ 波斯石盐作为药物流通于唐,其方式应是丝绸贸易。
漕国盐。漕国,在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产“石蜜,半蜜,黑盐,阿魏,没药,白附子”⑤等物。
女国盐。女国,在今帕米尔高原以南,史载:“尤多盐,常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⑥但不知与中国有何贸易关系。
新罗盐。新罗,在今朝鲜半岛,《丹方鉴源》有新罗黄盐(前文已述及)。
史料所载有盐的域外之国,许多与唐朝保持有朝贡贸易关系,诸域外之盐就通过朝贡来到中国。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时,“突骑施、石国、史国、米国、罽宾国各遣使来朝,献绣舞筵、毾?、红盐、黑盐、白戎盐、余甘子、质汗、千金藤、瑠璃、金银等物”⑦。这些以朝贡方式来到唐朝的域外之盐会通过各种方式流散到社会各地。
3.边疆之盐,指河套及部分西域、西南、东北地区的盐产。唐中期以前,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性较强,但当唐的统治力衰弱后,这些地区便有脱离中央王朝管辖的倾向,因此其地所产之盐可称为边疆之盐。
戎盐。“戎盐”一词首见于汉代《淮南万毕术》,其称“盐能累卵”,是一种把盐作凝固剂累鸡蛋的游戏⑧。“戎”本指古商族,是东夷一支,周朝泛指周边少数民族,其后“戎”主要指文化与华夏族不同的羌、狄⑨。汉代有“西方为六戎,北方为五狄”⑩的说法,所以,笔者认为“戎盐”泛指戎地所产之盐,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所产之盐。戎盐在汉代时已被当作药物使用,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有“主明目、目痛”的记载。而且,至迟在东汉,戎盐已被当作金石药应用于医疗中,以戎盐与茯苓相合,用来治疗小便不利○11。戎盐也被用于方士炼丹,《三十六水法》是汉代水法炼丹之集合,戎盐被用来制作戎盐水、云母水和滑石水○12 。到北魏时,典籍已明确说朔方县所生产的大白青盐“又称戎盐”,朔方在汉代已纳入中原王朝管辖,但却并非是稳定的帝国疆域,南匈奴归降后即以河套地区安置。朔方一带戎狄文化似多于汉文化,所产之盐被称为“戎盐”自不为怪。南北朝时,戎盐的范围似乎有所扩大,“戎盐……一名胡盐,生胡盐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①这里的“胡”指西域,胡盐即诸胡所产之盐,《北堂书钞》引李氏云,戎盐“生邯郸、西羌、戎胡山”,“戎胡山”必为“胡盐山”,“戎”与“胡”在此被同义化了,戎盐也即胡盐,北地当指河套盐产区。汉代凿空西域、胡商西来,中国物产结构得以丰富,在盐品药用性质相同的情况下,胡盐混入到了戎盐概念中去,戎盐的范围扩大化了。唐代《新修本草》对此也持相同观点,“其戎盐即胡盐”②,又将其细分为沙州秃登盐、廓州阴土盐。沙州即今敦煌,为交通西域之要道。廓州,《外台秘要》作“廊州”,作“土阴盐”③,考《元和郡县图志》廓州贡赋,“戎盐”在列④,考之新旧唐书,唐并无“廊州”之置,《外台秘要》必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戎盐所带有的地域观念在消弭。“戎即大也”,戎盐被认为是大盐,或认为邯郸盐⑤、河东大盐⑥ 也是戎盐。大盐指盐体积大小,河东指产区,两者等同于戎盐是就盐本身的性质或使用方式而言的,而不考虑其命名的文化意义。戎盐在唐代应用非常广泛,既可用于食用,也能作药品用、炼丹用。戎盐配合其他药物可以治疗腹痛、胀满、呕吐,坚筋骨、益气,治疗吐血,制作乌头丸,疗妇人病、儿科病⑦。戎盐被称为“倒行神骨”,有“卤咸、戎盐最为丹家之用”的说法,在道教炼丹中地位重要。炼丹家有“作戎盐法”,“用明净石盐多少……使沸投着白矾石末中,复镕卤水中,复镕投着干盐末中,盐覆之。如是三炼,成戎盐也,变炼与真无异。”⑧炼制“假”戎鹽的目的是“与真无异”,可知唐代虽商贸繁荣,符合炼丹要求的戎盐仍较难获取,一般炼丹家只能用普通石盐(应是块状食用盐)加白矾制成。
虽然戎盐的范围有所扩大,但仍有一些西域盐产不包括在内。此外还有西南边疆的昆明井盐、东北疆的奚地石盐。
西州盐。西州,辖今新疆吐鲁番市周围,唐灭高昌国后置。西州之盐“赤盐如朱,白盐如玉”(前文已述及)。
奚之石盐。奚与契丹为唐之东北两蕃,唐时置十州统率奚,有饶乐都督府管辖。文献记载:“石盐,出平州北奚界之中,形状似黑云母,光润者为上。”⑨平州治今河北省卢龙县,奚之石盐产地在其北,具体地址史不明载。
昆明井盐。昆明县,属巂州,即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产黑盐,生产时因混入炭而呈黑色(前文已述及)。
(三)按加工程度划分
按加工程度可分为初次加工盐和二次加工盐。
1.初次加工盐。在唐代,一般盐类只经过初次加工就能流通到社会中去,作为食用盐进入百姓家中,或作为药品用以疗疾。海盐、池盐、井盐、崖盐都是初次加工盐,也是社会上使用最多的盐品。
2.二次加工盐。道教炼丹对盐的需求较大,但由于原料缺乏或进一步炼丹需要,道教徒会对各种初次加工盐进行二次加工。前文已有提到,二次加工盐,即炼制盐,为作进一步说明,列表如下。
上表所列六种盐,都以石盐或各彩色盐作为主要材料,是盐的二次加工品。其中,青盐、石盐加工仅仅是为了保持、提纯其药性,以作为原料进行炼丹。后四种盐之中,戎盐与赤盐的制作旨在改变炼丹原料不足的状况。在炼丹家看来,戎盐是一种“最为丹家之用”的矿物药,但是“鲁青、戎盐、凝水石皆贵药”④,价值高,难获取。而且如若品质不好,则“药不成也”。假戎盐的炼制就是为应对这一窘境,意在“变炼与真无异”。由此而论,赤盐制作的目的当与之相似。而圣无知与五色神盐的制作却非如此,其名带有“圣”“神”等字眼,显然是为夸耀其功能。考诸《金液还丹百问诀》“亦是丹之心体,铅汞之深门”⑤ 句,知“圣无知”在丹家眼中有重要作用,在炼丹中作用重大,是铅汞合丹之要。所以,圣无知与五色神盐是道教矿物药的深加工,比青盐、石盐要复杂。
(四)按盐的用途划分
作为矿物的盐在唐代有多种用途,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于赓哲在《唐代人均食盐量及盐的使用范围》一文中,论述了盐在畜牧业、制药业、农业、手工业领域的使用⑥。但关于盐在祭祀、宗教中的应用并未涉及,在此笔者作简要说明。
1.祭祀用盐
盐作为祭品有久远的历史,《礼记》就记载“醯醢之美,而煎盐之尚,贵天产也”,其“正义”引“熊氏云:‘煎盐,祭天所用,故云尚”⑦,说明早期中国即有煎盐祭祀的习惯。甚至,在《周礼》中已明确指出“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唐人解释苦盐为“不练治之盐,祭祀用之”,或解释为“颗盐”⑧。颗盐出于河东盐池,指其形状,不练治意在“祭祀所用之物,不尚繁华,皆取尚质贵本”①。所以并未去其苦味。解释“散盐”为“练治之盐”和“海盐”,因为海盐之咸来自海水,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盐,“散”是说为末状。故而,唐代以河东池盐与海盐能作为祭祀用。此外,“石盐”也用于祭祀,作为俎豆陈设向神祇奉祀②,作为祭品祭祀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先代帝王、社稷等③。
2.宗教用盐
盐可作为除晦之物用于咒禁术中。唐代官方医疗体系中,咒禁术占有一定的地位,太医署有“咒禁博士一人,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咒禁博士掌敎咒禁生以咒禁,除邪魅之为厉者”④。咒禁术意在驱邪治病,其产生和发展与道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唐代咒禁之风盛行,道士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专列二卷,名为“禁经”。驱邪时有“大总禁法”,念诵咒语后“先吸一口水,捻盐着口中……一遍盐水嗽口,三七遍成一禁也”⑤;有“掌诀法”,“口嚼杨枝,去口中秽气,讫。又嚼盐,乃咒唾之”⑥,盐的使用在于祛除病患身上的晦气。同时,盐也被视作有毒性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念咒作“汝不疾去,咸盐、苦醋唾杀汝”⑦,念咒作“吾从天南来至北,食盐三斛……口含百毒”⑧,意在使盐通过咒语作用于病患,“迫使”疾病屈服。在禁咒术中,盐本质上还是矿物药,只是通过道教咒语、术法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二、盐在外丹术中的应用
所谓外丹术,是外丹术和黄白术的总称。关于外丹术,《岘泉集》曰:“采五金八石之精粹,按火候阴符而烹炼……夫人之形骸属阴,皆由精气凝化,必资金石之英、云日之华以化炼之,则灵变之妙可轻举飘浮矣”⑨,也就是说外丹术意在是以矿物的“精华”作用于人身,以达到种种神奇之术或所谓“长生不老”。而黄白术即炼制药金药银,以测试外丹是否能够炼成⑩。据学者考证,以烧炼金石为主的外丹术起源于西汉,唐代臻至极盛○11。
盐在外丹术中的应用前文已有涉及,在详细叙述之前,必须先对盐的地位、药性作一说明。
(一)盐的重要地位
在汉魏至隋唐中,道教外丹以金石药为贵。在长期的实践中,道教炼丹士总结出所谓五金、四黄、八石。
金、银、铜、铁、锡谓之五金;雌、雄、硫、砒,名曰四黄;朱、汞、硝、盐、矾、胆、命云八石。○12
盐作为八石之一,是常见药,亦是必需品。但因为炼丹家个人需求、所处时代的不同,盐或被认为是贵药,或被认为是贱药。葛洪在《抱朴子》中就说:“而药或至贱,而生远方,非乱世所得也。若戎盐、卤咸皆贱物,清平时了不直钱,今时不限价直,而买之无也。”①戎盐生于河套、西域,卤咸生于河东盐池,皆在北方,而葛洪处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北对峙,商路断塞,所以有“买之无也”的感叹。同理,《太清金液神丹经》后人所添续部分有“家于扬州,贫来逐我,国贵八石,求之无方”②,和“鲁青、戎盐、凝水石皆贵药”③的说法,很有可能是商贸阻塞、个人经济窘迫的双重原因造成的。有唐一代,其后期虽丧失西域领土,河套地区却基本控制在唐政府手中,五原、朔方之戎盐流通广布不成问题。所以,唐代戎盐被大量应用于外丹烧炼中,炼丹家常说“须贵戎盐”,是就其药性优胜而言的。除了戎鹽,石盐、盐花也用于炼丹。诸色盐品盐经常被用于作六一泥、调和诸药、作引。在具体论述前,特对其性质、药性作一说明。
(二)盐的药性
上文所述诸盐本都属盐酸盐类,只是因为产地、生产方式、形状、颜色差别而划分为不同盐种,进而作为不同的药物作炼丹用。炼丹用盐为食盐(民众常食,粉末状,海、池、井皆产),戎盐(产于戎地,可食用,常入药),大盐(河东盐,形粗,常入药),青盐(戎盐的一种,可食用,常入药),石盐(戎盐一种 ,大如石,可食用,常入药)赤盐(可食用,常入药)。盐花(质量好的食盐)。唐代及以前医学典籍对这些盐品药性描述如下:
所以,盐的普遍性质是咸、寒、无毒。无毒则能用于调和诸药,服用无虞。在阴阳观念中,寒代表阴性,盐的作用是“阴药阳制”,即以之制伏阳性金石药。“凡物之味咸者,皆水气之所生也”,咸的作用是润下。
(三)盐的使用
用于制作六一泥。戎盐与其他药物可以制成六一泥,六一泥又叫“固际神胶”“固鼎口药”,顾名思义是稳固封闭炼丹炉鼎的药泥,是为防止丹鼎爆炸而研制的抗高压、抗爆裂的泥封技术①。六一泥制作方法较多,其中一方要以“矾石、礜石、戎盐、卤咸先烧之二十日”②,作为原料之一,“戎盐则能去毒虫,使坚肌肉”③,冀其药效通过炉鼎渗透到丹药中去。另外,又有孙思邈方中“卤土”可用盐代替。
盐本身也能作为炼丹原料。戎盐可用于“作丹砂水法”、合制人工石脾、作银铆药、炼太极真人九转丹、消制石脾中④,其量颇大,有的甚至达到1斤。石盐可用于制作延生保命丹⑤,青盐用于阴制二气砂法⑥,食盐用于阴伏紫金丹⑦等。
伏制阳性药。炼丹家将药物分为阳性药与阴性药,“或阳药阴伏,或阴药阳制”,阳性药与阴性药相互调和、互相制衡。阴阳平衡始终贯穿于炼丹中,是药物配伍的原则之一。在某些外丹经的记载中,每一阳性药必有相应阴性药制伏之。陈少微《阴阳伏制及火候飞伏诀》记载有七步伏制丹砂法,每一次第都可得到各种颜色的药金药银。其“第一返”可用药物如下:
经曰:阳精火也,阴精水也。陰阳伏制,水火相持,故知水炭不同处,衰盛终有归。且丹砂是阳精,而须阴制,阴制者水也,当用曾青、空青、石盐、马牙硝、玄英、化石各是也。如玉座光明砂一斤,制之用曾青四两、石盐六两、马牙硝六两,黄英、化石各二两。座外生光明砂一斤,可用曾青五两、石盐及马牙硝各四两,黄英、化石各一两。白马牙砂一斤,用石盐、马牙硝各三两,黄英、化石各三分。紫灵砂一斤,可用空青四两、石盐、马牙硝各二两,黄英、化石各二分。⑧
上文中,光明砂、白马牙砂、紫灵砂皆是丹砂种类,丹砂属于“阳精”,火性。要制伏丹砂的火性必须以用水性药,石盐性寒,正是不二之选。这些制伏四种丹砂火性药物的方法,都包括有石盐,而且石盐的使用持续到“第三返”。从“第四返”开始到“第七返”结束,却用赤盐。笔者认为,盐的选用取决于炼丹家的目的。炼丹家七步返砂,依次想要得到白银、黄花银、青金、黄金、红金、赤金、紫金,后四步中红色愈来愈重。所以,用赤盐意在着色。当然,这仍然以赤盐能伏制阳性药物为前提。
用于引流。盐花常被用作引流,即“灵砂”即将炼成之时,引其金液流出。七步伏制丹砂法,每一步将结束时都用盐花为引。
以盐为使,引令金汁流出,此宝砂一斤,修炼而得十五两。⑨
用盐花引,鼓之即宝,流下而青英光润,名曰青金。⑩
以盐为引,或许是因为盐有寒凉的性质、“润下”的功能,金石矿物烧炼后温度极高,用盐意在平抑高温,利于金液流出。
三、小结
综上所述,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外来物种的涌入,唐代社会流通、食用、使用、认知的盐品非常丰富,可以在盐体色泽、盐的产地、加工程度、盐的用途四个维度上具体划分。而且,在道教求仙的氛围中,唐代炼丹活动扩展了盐的品类、拓宽了盐的使用范围。盐在宗教活动中的应用,说明盐不仅是一种调味品,更是一种带有特殊药性的金石矿物,盐与其他矿物一起构造了唐代外丹术的原料认知。
(责任编辑:周 聪)
Abstract: The salt species in the Tang Dynasty are rich. Salt can be divided into green salt, red salt, yellow salt, white salt, black salt and purple saltin color. Salt can be divided into salt in the domain, salt outside the domain, salt in the frontier in its origin;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processing, salt can be divided into primary processing salt and secondary processing salt;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salt can be used for sacrifice and cursing. As one of the “eight stones”, salt is also widely used in the Tang Dynasty. Because of its salty taste and cold character, it is often used as raw material for alchemy, making “six-one mud”, positive medicine and drainage, reflecting the theory of yin-yang balance in alchemy.
Key words: salt; alchemy; classification
摘 要:唐代,盐按色泽可以分为青盐、赤盐、黄盐、白盐、黑盐、紫盐;按产地,可以分为域内之盐、域外之盐、边疆之盐;按加工程度,可分为初次加工盐和二次加工盐;按用途,盐能用于祭祀和咒禁术。作为“八石”之一,盐也广泛应用于唐代外丹术中。因其味咸、性寒,常被用作炼丹原料、制“六一泥”、伏制阳性药、引流,反映了炼丹术中的阴阳平衡理论。
关键词:盐;外丹术;分类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8)03—0054—11
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对盐的使用贯穿于古今。唐代历时近三百年,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其资源开发与丝路贸易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帝国内外盐品汇集于唐人视野,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目前学界对唐代盐的分类比较粗糙,仅简单的以生产方式划分为池盐、崖盐、海盐、井盐①,忽视了域外盐、人工合成盐等。在唐代,盐作为金石药物常用于道教煉丹术中。道教外丹实践是唐代盐品消耗的另一大端,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如李琳颖《唐代金丹问题研究》、金正耀《唐代道教外丹》、介永强《唐代服食风气述论》等②,这些文章论述了唐代外丹术的状况、兴盛原因、社会影响等,但缺少对炼丹原材料的考察,更无论乎盐。故笔者撰此拙文,探讨唐代盐的分类及在道教外丹术中的应用,以求教于方家。
一、盐的分类
后周文帝时根据经济需要,对食盐进行了分类收税:“一曰散盐,煮海以成之;二曰监盐,引池以化之;三曰形盐,物地以出之;四曰饴盐,于戎以取之。”③ 但这种分类方法是比较简略的,散盐、监盐、形盐即今之所谓海盐、池盐、井盐,是以生产方式命名的,戎盐具有一定的文化区别含义,与前三者并列而称是较为勉强的。而且,这种分类方法有明显的缺陷,由于其仅着眼于食盐,忽略了大部分可作药用、可作炼丹矿物的盐,这些盐也不能完全统属于此四类。唐初虞世南所编《北堂书钞》中,将盐置于“酒食部”中,与豉、醋等调味料并列,却又论及人工合成的赤盐。又将饴盐、苦盐、渠展之盐、大夏之盐并列④。这种排列方法表明唐初的分类法尚不成熟,只是简单罗列常见之盐,缺乏准确性与系统性。唐人所编撰的《石药尔雅》①、《白氏六帖事类集》② 也基本延续这种模糊的排列方法。在唐人的观念中,各种盐皆可入药,既可疗病,又可用作炼丹,因此对盐的分类就是对盐类矿物药的分类。按现代化学的分类法,盐类矿物药可分为盐酸盐、硼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硅酸盐六大类③。其中,“盐酸盐”类矿物多带有“盐”字,史书、道经记载较多,是食用与炼丹所常用者,本文所探讨盐的分类亦即此种。
对唐代之盐,可从盐体色泽、盐的产地、加工程度、盐的用途四个方面作具体划分。
(一)按色泽划分
以色泽论,唐人食用、使用、认知的盐有青盐、赤盐、黄盐、白盐、黑盐、紫盐六种。
1.青盐。据《水经注》“(朔方)县有大盐池,其盐大而青白,名曰青盐。又名戎盐,入药分”④,知青盐即色泽呈青白色之盐。朔方县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历史上常被少数民族攻占,故有戎盐之称。在唐代,汉代的大盐池仍有出产,朔方县属夏州,“城西南(什贲故城)有二盐池,大而青白,青者名曰青盐”⑤。同属关内道的盐州也出产青盐,孙思邈《千金翼方》论药出州土,在盐州下注曰“青盐”。又据《元和郡县图志》,五原县有盐池四所,唐代时“乌池”“白池”仍在使用⑥,即孙氏所谓青盐当出于乌、白二池。又《白氏六帖事类集》引《西域记》称“西海南有青盐、紫盐池,盐方寸半,食味甚美”⑦;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载“北海青、南海赤”;李时珍指出“所谓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也”⑧,西海应指青海湖,可知唐代青海湖之南产有青盐。道教炼丹有“伏青盐法”,“青盐一斤,入甘锅内,用桑螵蛸二两许,调之,自然成汁”⑨,据陈国符先生研究,伏即制伏,使药性在高温炼制中不至“飞走”⑩,那所伏之青盐只能是作为材料,待进一步炼丹使用。
2.赤盐。赤盐即颜色呈深红色的盐。赤盐有天然产出的,也有道教徒为炼丹而炼制的。唐人所识所见的天然赤盐多产出于域外或边境。玄奘求法印度,见闻古印度信度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号毗苫婆补罗……多出赤盐,色如赤石”○11。又唐西州前庭县“土良沃,谷麦一岁再熟,出赤盐,其味甚美”○12 。“赤盐如朱,白盐如玉。”○13唐代道士有时也以黄矾、盐为原料炼制合成的赤盐,“矾盐合炼以成赤色,故号曰赤盐,用以飞造丹之霜雪也”○14。《抱朴子》与《黄帝九鼎神丹经诀》都有作赤盐法,前者曰:“作赤盐法,用寒盐一斤,又作寒水石一斤,又作寒羽湼一斤,又作白矾一斤,合内铁器中,以炭火火之,皆消而色赤,乃出之可用也。”①后者称:“黄矾石一斤,石盐八两,并捣作末,铁器中消镕,看色赤足即停下,成赤盐,研为末用”②,所得赤盐是一种含氧化铁的盐③。除此二者外,《石药尔雅》记载,用石黑盐、白盐、赤盐、青盐四种盐可炼制名为“圣无知”的药盐④,而“圣无知”即赤盐⑤,所以,人工炼制的“赤盐”既可以由赤盐原矿得来,亦可由其他盐类制成,其名称来源于外部表征,而非内在性质。
红盐。相较于赤盐,红盐颜色较浅。《北户录》记载:“恩州有盐场,出红盐,色如绛雪,验之即由煎时染成,差可爱也。公路记郑公虔云:‘琴湖池,桃花盐,色如桃花,随月盈缩,在张掖西北,隋开皇中常进焉。”⑥ 恩州治今广东省恩平市,这种“色如绛雪”的红盐仅是染成,并不改变其性质。而张掖盐场在唐代时应不再产出红盐,唐中期时“盐池在县北九百三十里,其盐洁白甘美,随月亏盈,周回一百步”⑦。盐色已是白而非红,且《北户录》说开皇时为贡品,唐代应已退化。红盐在唐代也被视作是祥瑞,河东向来为产盐之要区,唐代宗时“安邑、解二县盐池,比岁水涨,甚于往年,有漫生红盐之瑞,诏谏议大夫检覆,并致祭祠宇,号‘宝应灵庆池,宣付史馆”⑧。由张掖、河东可知,红盐的产出具有不稳定性,是盐池生产的特殊现象。
3.黄盐。唐代史料对黄盐的记载较少,惟有《北户录》谓:“黄盐,安西城北涧中有色如芜菁华者,成之自然,国之宝也”⑨,指出黄盐色如“芜菁华”。“华”当作“花”解,但“芜菁”为何种植物,是否与“芦菔”同是一物,诸文献聚讼不已。李时珍指出“蔓菁(即芜菁)是芥属,根长而白,其味辛苦而短,茎粗叶大而厚阔,夏初起苔,开黄花,四出如芥,结角亦如芥,其子均圆,似芥子而紫赤色”⑩,说明安西所产的黄盐与夏初芥属芜菁所开之花颜色相同。根据新近所出《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芜菁花为淡黄色,因而安西黄盐亦为淡黄色。另有新罗黄盐,收入晚唐丹药书《丹方鉴源》“诸盐篇”,云“化汞成金,可养丹砂、煮汞”○11,据另一外丹经书《太古土兑经》载有“夫朱砂好者,入赤盐、黄盐,覆藉磁器,火养十日,名曰‘立制神粉”句,其共通点皆在“养丹砂”,所以唐代道教所用黄盐至少应包括“新罗黄盐”。此外,道教尚有炼制的黄盐粉,用“帝味一斤、黄脂一斤、华粉一团”○12。据《石药尔雅》载“帝味”即黑盐(黑帝味)、白盐(白帝味)、赤盐(赤帝味)、青盐(青帝味)○13,具体为哪种,丹方不明指。
4.白盐。白盐是民众日常所用最多的一种,色泽为白的食用盐。盐的成色越好、颜色越白,越容易受到民众喜爱。在唐代,高昌“赤盐如朱,白盐如玉”,天竺“有新陶水,水甘美,下有石盐,白如水精”①。而在国内,“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说明河东白盐在唐代应是品质良好、广为人知的。唐代盐池众多,《新唐书》谓“唐有盐池十八井六百四十”,所产绝大多数都是白盐,在此不再赘述。惟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以白盐为“白帝味”,炼丹时多用之。
5.黑盐。黑盐是色泽为黑之盐。唐之黑盐既有来自域外者,也有国内盐井生产者。域外有罽宾、天竺黑盐②。境内为巂州昆明县盐井,其盐色泽由制作方式决定,“今按取盐先积柴烧之,以水洒土,即成黑盐”,此为盐与炭的混合物,故呈黑色。宋《太平寰宇记》载:“取盐先积薪以火烧之,过以水洗灰,即成黑盐,炼之又白。”唐宋间盐颜色之嬗变应是盐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李卫东认为是汉人技术的影响③。
6.紫盐。唐代之前中国对紫盐已有所认识,《梁四公记》记载“交河之间,平碛中掘数尺,有末盐如红如紫,色鲜味甘,食之止痛”④,所以紫盐应呈紫红色,其“交河之间”,今人推测应为今交河故城西南的盐山⑤。另,前文所述“西海南有青盐、紫盐池”,可知紫盐亦产于青海湖南。除这两种产于西域的紫盐以外,在唐朝民众的认识中,尚有河东紫盐与五原紫盐两种⑥。“紫盐”作为一种知识在社会上流传,但似乎并未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生活。
(二)按产地划分
唐代领土在前后期截然有异,因此,对盐产地的分类不能以边界为限。唐代关于盐的知识多是承袭以往社会之经验,只是因为国力强盛,外来盐品的进入丰富了唐代盐的使用范围。因此,笔者试以文化观念为视角,将唐代盐的产地划分为域内、域外、边疆。
1.域内之盐,指稳定的帝国疆域内的盐产,包括中原及南方的大部分区域。关于域内盐的产地研究,已有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⑦一文,今略举几处。
河东盐,即产于蒲州之盐。“蒲州安邑、解县有池五,总曰两池”⑧,即两池盐,在今山西运城。
青州盐,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⑨,是传统产盐区。
武当县,属均州,“盐池在县东南百里,池水四周上生紫气,池左右草木十余里,气所染着,上如雪霜,尝之盐味,土人谓之盐花”⑩。
2.域外之盐,与唐人有贸易往来、宗藩关系,或在唐人认知观念之内的盐产区。
骨咄盐。骨咄为古代中亚小国,位置在今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之间。《新唐书》记载:“王治思助建城,多良马、赤豹,有四大盐山,山出乌盐。开元十七年王俟斤遣子骨都施来朝。”○11由此可知,骨咄是一个盐产丰富的国家,乌盐作为其特产很有可能作为礼品送于唐,或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商品流通到中国。
火寻盐。火寻国是中亚昭武九姓胡国之一,位于中亚西部,阿姆河下游。“天宝十载,君稍施芬遣使者朝献黑盐,宝应时复入朝。”①
印度盐。天竺指古代印度,因产盐而闻于唐朝,“濒海,出师子……琅玕、石蜜、黑盐”②。
波斯盐。波斯为西域大国,《通典》载波斯“地有咸池”③,应是产盐之所。据唐代金石药物著作《金石簿五九数诀》“石盐”条:“盐州亦有,炁力稍软,波斯国者为上。”④ 波斯石盐作为药物流通于唐,其方式应是丝绸贸易。
漕国盐。漕国,在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产“石蜜,半蜜,黑盐,阿魏,没药,白附子”⑤等物。
女国盐。女国,在今帕米尔高原以南,史载:“尤多盐,常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⑥但不知与中国有何贸易关系。
新罗盐。新罗,在今朝鲜半岛,《丹方鉴源》有新罗黄盐(前文已述及)。
史料所载有盐的域外之国,许多与唐朝保持有朝贡贸易关系,诸域外之盐就通过朝贡来到中国。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时,“突骑施、石国、史国、米国、罽宾国各遣使来朝,献绣舞筵、毾?、红盐、黑盐、白戎盐、余甘子、质汗、千金藤、瑠璃、金银等物”⑦。这些以朝贡方式来到唐朝的域外之盐会通过各种方式流散到社会各地。
3.边疆之盐,指河套及部分西域、西南、东北地区的盐产。唐中期以前,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性较强,但当唐的统治力衰弱后,这些地区便有脱离中央王朝管辖的倾向,因此其地所产之盐可称为边疆之盐。
戎盐。“戎盐”一词首见于汉代《淮南万毕术》,其称“盐能累卵”,是一种把盐作凝固剂累鸡蛋的游戏⑧。“戎”本指古商族,是东夷一支,周朝泛指周边少数民族,其后“戎”主要指文化与华夏族不同的羌、狄⑨。汉代有“西方为六戎,北方为五狄”⑩的说法,所以,笔者认为“戎盐”泛指戎地所产之盐,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所产之盐。戎盐在汉代时已被当作药物使用,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有“主明目、目痛”的记载。而且,至迟在东汉,戎盐已被当作金石药应用于医疗中,以戎盐与茯苓相合,用来治疗小便不利○11。戎盐也被用于方士炼丹,《三十六水法》是汉代水法炼丹之集合,戎盐被用来制作戎盐水、云母水和滑石水○12 。到北魏时,典籍已明确说朔方县所生产的大白青盐“又称戎盐”,朔方在汉代已纳入中原王朝管辖,但却并非是稳定的帝国疆域,南匈奴归降后即以河套地区安置。朔方一带戎狄文化似多于汉文化,所产之盐被称为“戎盐”自不为怪。南北朝时,戎盐的范围似乎有所扩大,“戎盐……一名胡盐,生胡盐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①这里的“胡”指西域,胡盐即诸胡所产之盐,《北堂书钞》引李氏云,戎盐“生邯郸、西羌、戎胡山”,“戎胡山”必为“胡盐山”,“戎”与“胡”在此被同义化了,戎盐也即胡盐,北地当指河套盐产区。汉代凿空西域、胡商西来,中国物产结构得以丰富,在盐品药用性质相同的情况下,胡盐混入到了戎盐概念中去,戎盐的范围扩大化了。唐代《新修本草》对此也持相同观点,“其戎盐即胡盐”②,又将其细分为沙州秃登盐、廓州阴土盐。沙州即今敦煌,为交通西域之要道。廓州,《外台秘要》作“廊州”,作“土阴盐”③,考《元和郡县图志》廓州贡赋,“戎盐”在列④,考之新旧唐书,唐并无“廊州”之置,《外台秘要》必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戎盐所带有的地域观念在消弭。“戎即大也”,戎盐被认为是大盐,或认为邯郸盐⑤、河东大盐⑥ 也是戎盐。大盐指盐体积大小,河东指产区,两者等同于戎盐是就盐本身的性质或使用方式而言的,而不考虑其命名的文化意义。戎盐在唐代应用非常广泛,既可用于食用,也能作药品用、炼丹用。戎盐配合其他药物可以治疗腹痛、胀满、呕吐,坚筋骨、益气,治疗吐血,制作乌头丸,疗妇人病、儿科病⑦。戎盐被称为“倒行神骨”,有“卤咸、戎盐最为丹家之用”的说法,在道教炼丹中地位重要。炼丹家有“作戎盐法”,“用明净石盐多少……使沸投着白矾石末中,复镕卤水中,复镕投着干盐末中,盐覆之。如是三炼,成戎盐也,变炼与真无异。”⑧炼制“假”戎鹽的目的是“与真无异”,可知唐代虽商贸繁荣,符合炼丹要求的戎盐仍较难获取,一般炼丹家只能用普通石盐(应是块状食用盐)加白矾制成。
虽然戎盐的范围有所扩大,但仍有一些西域盐产不包括在内。此外还有西南边疆的昆明井盐、东北疆的奚地石盐。
西州盐。西州,辖今新疆吐鲁番市周围,唐灭高昌国后置。西州之盐“赤盐如朱,白盐如玉”(前文已述及)。
奚之石盐。奚与契丹为唐之东北两蕃,唐时置十州统率奚,有饶乐都督府管辖。文献记载:“石盐,出平州北奚界之中,形状似黑云母,光润者为上。”⑨平州治今河北省卢龙县,奚之石盐产地在其北,具体地址史不明载。
昆明井盐。昆明县,属巂州,即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产黑盐,生产时因混入炭而呈黑色(前文已述及)。
(三)按加工程度划分
按加工程度可分为初次加工盐和二次加工盐。
1.初次加工盐。在唐代,一般盐类只经过初次加工就能流通到社会中去,作为食用盐进入百姓家中,或作为药品用以疗疾。海盐、池盐、井盐、崖盐都是初次加工盐,也是社会上使用最多的盐品。
2.二次加工盐。道教炼丹对盐的需求较大,但由于原料缺乏或进一步炼丹需要,道教徒会对各种初次加工盐进行二次加工。前文已有提到,二次加工盐,即炼制盐,为作进一步说明,列表如下。
上表所列六种盐,都以石盐或各彩色盐作为主要材料,是盐的二次加工品。其中,青盐、石盐加工仅仅是为了保持、提纯其药性,以作为原料进行炼丹。后四种盐之中,戎盐与赤盐的制作旨在改变炼丹原料不足的状况。在炼丹家看来,戎盐是一种“最为丹家之用”的矿物药,但是“鲁青、戎盐、凝水石皆贵药”④,价值高,难获取。而且如若品质不好,则“药不成也”。假戎盐的炼制就是为应对这一窘境,意在“变炼与真无异”。由此而论,赤盐制作的目的当与之相似。而圣无知与五色神盐的制作却非如此,其名带有“圣”“神”等字眼,显然是为夸耀其功能。考诸《金液还丹百问诀》“亦是丹之心体,铅汞之深门”⑤ 句,知“圣无知”在丹家眼中有重要作用,在炼丹中作用重大,是铅汞合丹之要。所以,圣无知与五色神盐是道教矿物药的深加工,比青盐、石盐要复杂。
(四)按盐的用途划分
作为矿物的盐在唐代有多种用途,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于赓哲在《唐代人均食盐量及盐的使用范围》一文中,论述了盐在畜牧业、制药业、农业、手工业领域的使用⑥。但关于盐在祭祀、宗教中的应用并未涉及,在此笔者作简要说明。
1.祭祀用盐
盐作为祭品有久远的历史,《礼记》就记载“醯醢之美,而煎盐之尚,贵天产也”,其“正义”引“熊氏云:‘煎盐,祭天所用,故云尚”⑦,说明早期中国即有煎盐祭祀的习惯。甚至,在《周礼》中已明确指出“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唐人解释苦盐为“不练治之盐,祭祀用之”,或解释为“颗盐”⑧。颗盐出于河东盐池,指其形状,不练治意在“祭祀所用之物,不尚繁华,皆取尚质贵本”①。所以并未去其苦味。解释“散盐”为“练治之盐”和“海盐”,因为海盐之咸来自海水,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盐,“散”是说为末状。故而,唐代以河东池盐与海盐能作为祭祀用。此外,“石盐”也用于祭祀,作为俎豆陈设向神祇奉祀②,作为祭品祭祀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先代帝王、社稷等③。
2.宗教用盐
盐可作为除晦之物用于咒禁术中。唐代官方医疗体系中,咒禁术占有一定的地位,太医署有“咒禁博士一人,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咒禁博士掌敎咒禁生以咒禁,除邪魅之为厉者”④。咒禁术意在驱邪治病,其产生和发展与道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唐代咒禁之风盛行,道士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专列二卷,名为“禁经”。驱邪时有“大总禁法”,念诵咒语后“先吸一口水,捻盐着口中……一遍盐水嗽口,三七遍成一禁也”⑤;有“掌诀法”,“口嚼杨枝,去口中秽气,讫。又嚼盐,乃咒唾之”⑥,盐的使用在于祛除病患身上的晦气。同时,盐也被视作有毒性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念咒作“汝不疾去,咸盐、苦醋唾杀汝”⑦,念咒作“吾从天南来至北,食盐三斛……口含百毒”⑧,意在使盐通过咒语作用于病患,“迫使”疾病屈服。在禁咒术中,盐本质上还是矿物药,只是通过道教咒语、术法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二、盐在外丹术中的应用
所谓外丹术,是外丹术和黄白术的总称。关于外丹术,《岘泉集》曰:“采五金八石之精粹,按火候阴符而烹炼……夫人之形骸属阴,皆由精气凝化,必资金石之英、云日之华以化炼之,则灵变之妙可轻举飘浮矣”⑨,也就是说外丹术意在是以矿物的“精华”作用于人身,以达到种种神奇之术或所谓“长生不老”。而黄白术即炼制药金药银,以测试外丹是否能够炼成⑩。据学者考证,以烧炼金石为主的外丹术起源于西汉,唐代臻至极盛○11。
盐在外丹术中的应用前文已有涉及,在详细叙述之前,必须先对盐的地位、药性作一说明。
(一)盐的重要地位
在汉魏至隋唐中,道教外丹以金石药为贵。在长期的实践中,道教炼丹士总结出所谓五金、四黄、八石。
金、银、铜、铁、锡谓之五金;雌、雄、硫、砒,名曰四黄;朱、汞、硝、盐、矾、胆、命云八石。○12
盐作为八石之一,是常见药,亦是必需品。但因为炼丹家个人需求、所处时代的不同,盐或被认为是贵药,或被认为是贱药。葛洪在《抱朴子》中就说:“而药或至贱,而生远方,非乱世所得也。若戎盐、卤咸皆贱物,清平时了不直钱,今时不限价直,而买之无也。”①戎盐生于河套、西域,卤咸生于河东盐池,皆在北方,而葛洪处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北对峙,商路断塞,所以有“买之无也”的感叹。同理,《太清金液神丹经》后人所添续部分有“家于扬州,贫来逐我,国贵八石,求之无方”②,和“鲁青、戎盐、凝水石皆贵药”③的说法,很有可能是商贸阻塞、个人经济窘迫的双重原因造成的。有唐一代,其后期虽丧失西域领土,河套地区却基本控制在唐政府手中,五原、朔方之戎盐流通广布不成问题。所以,唐代戎盐被大量应用于外丹烧炼中,炼丹家常说“须贵戎盐”,是就其药性优胜而言的。除了戎鹽,石盐、盐花也用于炼丹。诸色盐品盐经常被用于作六一泥、调和诸药、作引。在具体论述前,特对其性质、药性作一说明。
(二)盐的药性
上文所述诸盐本都属盐酸盐类,只是因为产地、生产方式、形状、颜色差别而划分为不同盐种,进而作为不同的药物作炼丹用。炼丹用盐为食盐(民众常食,粉末状,海、池、井皆产),戎盐(产于戎地,可食用,常入药),大盐(河东盐,形粗,常入药),青盐(戎盐的一种,可食用,常入药),石盐(戎盐一种 ,大如石,可食用,常入药)赤盐(可食用,常入药)。盐花(质量好的食盐)。唐代及以前医学典籍对这些盐品药性描述如下:
所以,盐的普遍性质是咸、寒、无毒。无毒则能用于调和诸药,服用无虞。在阴阳观念中,寒代表阴性,盐的作用是“阴药阳制”,即以之制伏阳性金石药。“凡物之味咸者,皆水气之所生也”,咸的作用是润下。
(三)盐的使用
用于制作六一泥。戎盐与其他药物可以制成六一泥,六一泥又叫“固际神胶”“固鼎口药”,顾名思义是稳固封闭炼丹炉鼎的药泥,是为防止丹鼎爆炸而研制的抗高压、抗爆裂的泥封技术①。六一泥制作方法较多,其中一方要以“矾石、礜石、戎盐、卤咸先烧之二十日”②,作为原料之一,“戎盐则能去毒虫,使坚肌肉”③,冀其药效通过炉鼎渗透到丹药中去。另外,又有孙思邈方中“卤土”可用盐代替。
盐本身也能作为炼丹原料。戎盐可用于“作丹砂水法”、合制人工石脾、作银铆药、炼太极真人九转丹、消制石脾中④,其量颇大,有的甚至达到1斤。石盐可用于制作延生保命丹⑤,青盐用于阴制二气砂法⑥,食盐用于阴伏紫金丹⑦等。
伏制阳性药。炼丹家将药物分为阳性药与阴性药,“或阳药阴伏,或阴药阳制”,阳性药与阴性药相互调和、互相制衡。阴阳平衡始终贯穿于炼丹中,是药物配伍的原则之一。在某些外丹经的记载中,每一阳性药必有相应阴性药制伏之。陈少微《阴阳伏制及火候飞伏诀》记载有七步伏制丹砂法,每一次第都可得到各种颜色的药金药银。其“第一返”可用药物如下:
经曰:阳精火也,阴精水也。陰阳伏制,水火相持,故知水炭不同处,衰盛终有归。且丹砂是阳精,而须阴制,阴制者水也,当用曾青、空青、石盐、马牙硝、玄英、化石各是也。如玉座光明砂一斤,制之用曾青四两、石盐六两、马牙硝六两,黄英、化石各二两。座外生光明砂一斤,可用曾青五两、石盐及马牙硝各四两,黄英、化石各一两。白马牙砂一斤,用石盐、马牙硝各三两,黄英、化石各三分。紫灵砂一斤,可用空青四两、石盐、马牙硝各二两,黄英、化石各二分。⑧
上文中,光明砂、白马牙砂、紫灵砂皆是丹砂种类,丹砂属于“阳精”,火性。要制伏丹砂的火性必须以用水性药,石盐性寒,正是不二之选。这些制伏四种丹砂火性药物的方法,都包括有石盐,而且石盐的使用持续到“第三返”。从“第四返”开始到“第七返”结束,却用赤盐。笔者认为,盐的选用取决于炼丹家的目的。炼丹家七步返砂,依次想要得到白银、黄花银、青金、黄金、红金、赤金、紫金,后四步中红色愈来愈重。所以,用赤盐意在着色。当然,这仍然以赤盐能伏制阳性药物为前提。
用于引流。盐花常被用作引流,即“灵砂”即将炼成之时,引其金液流出。七步伏制丹砂法,每一步将结束时都用盐花为引。
以盐为使,引令金汁流出,此宝砂一斤,修炼而得十五两。⑨
用盐花引,鼓之即宝,流下而青英光润,名曰青金。⑩
以盐为引,或许是因为盐有寒凉的性质、“润下”的功能,金石矿物烧炼后温度极高,用盐意在平抑高温,利于金液流出。
三、小结
综上所述,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外来物种的涌入,唐代社会流通、食用、使用、认知的盐品非常丰富,可以在盐体色泽、盐的产地、加工程度、盐的用途四个维度上具体划分。而且,在道教求仙的氛围中,唐代炼丹活动扩展了盐的品类、拓宽了盐的使用范围。盐在宗教活动中的应用,说明盐不仅是一种调味品,更是一种带有特殊药性的金石矿物,盐与其他矿物一起构造了唐代外丹术的原料认知。
(责任编辑:周 聪)
Abstract: The salt species in the Tang Dynasty are rich. Salt can be divided into green salt, red salt, yellow salt, white salt, black salt and purple saltin color. Salt can be divided into salt in the domain, salt outside the domain, salt in the frontier in its origin;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processing, salt can be divided into primary processing salt and secondary processing salt;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salt can be used for sacrifice and cursing. As one of the “eight stones”, salt is also widely used in the Tang Dynasty. Because of its salty taste and cold character, it is often used as raw material for alchemy, making “six-one mud”, positive medicine and drainage, reflecting the theory of yin-yang balance in alchemy.
Key words: salt; alchemy; class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