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内社区今昔图片展》带来档案文化热
莫 陌
本刊讯2005年12月24日上午,由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办事处?北京市档案馆研究室和崇内社区联合主办的《崇内社区今昔图片展》在西镇江胡同25号院正式展出,北京市档案局馆长陈乐人?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陈平为展览开幕剪彩?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任志及东城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与参加开幕式的各界群众一同参观了展览?
崇内社区位于北京站前街以西,在历史上是个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地区,有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基督教会亚斯立堂,始建于1870年,是美国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礼拜堂;1872年,京都慕贞女书院在这里创办,开创了中国现代女子教育的先河;而北京同仁医院?北京汇文中学以及《北京日报》的创办,更是跟这里有着不解的历史渊源 …… 《崇内社区今昔图片展》像部浓缩的历史,通过53块展板?300余幅照片,向人们展示着这个地区数百年来的历史变迁?
展览的推出给社区带来少有的档案文化热,悠久的历史?深厚的胡同文化在当地居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展览现场,有位叫高鹞的社区居民不仅看得格外专注,还不时地拿出相机翻拍展版上的内容?她指着一幅照片兴奋地告诉在场的记者:照片上那间房子就是她现在的家?在展板上,有原大清邮政分局的史料记载,高鹞家就在原来的大清邮政分局旁?高鹞说,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搬到小报房胡同,可惜的是,位于胡同口的大清邮政分局的牌坊已经不见?作为后搬来的居民,她从不往墙上乱钉一个钉子?记者看到,那张老照片虽说已年久发黄,但牌坊上边那“大清邮政分局”的字样却依然清晰可见?
展出的还有许多旧时该地区知名人士的户口本等,人们在老户口本上可以看到当年巴黎饭店?法国面包房等经营场所老板资料?家住崇内社区西镇江胡同的郑大妈说:我五爷爷郑乃清曾任慕贞女校校长?她在一张慕贞女校毕业生合影的老照片面前端详了很久,希望从中找到五爷爷的身影?她颇感自豪地告诉记者,连我90多岁的老父亲也不知道,在我家院里当年还办过《女学日报》?这是郑大妈在展板上看到自家老房子的档案资料后,才知道的这段历史?
有不少老住户看过展览之后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件件史料?老照片都能唤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切身感受到社会变迁?时代进步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通过展览,人们还可以深入了解该社区13条老胡同的历史变迁?据北京市档案馆的同志介绍,这些胡同虽说目前还在,但有不少胡同的名称都变了,没改名的只有“船板胡同”?“丁香胡同”和“后沟胡同”?为便于居民了解自己社区的历史,展览将这13条胡同的曾用名和现用名都分别列表作了说明?
据北京市档案馆的有关负责同志透露,深入社区开发北京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与社区合作举办展览,达到“支持社区建设,开展人文奥运,开辟馆藏来源”的目的,是北京市档案馆正在进行的一项调研课题?《崇内社区今昔图片展》是北京市档案馆2001年以来继“禄米仓胡同”?“总布胡同”?“外交部街胡同”展之后,与社区共同举办的第四个胡同档案文化展?他们在这方面还有不少工作都正在进行当中,旨在充分发挥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走出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新路子?
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晨报?法制晚报?新京报等媒体就此进行了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