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探析
刘丽学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不断面临新的难题,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断加大,国企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产权主体缺位,内部人员操纵等财务治理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市公司中股权转让与股权比例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走向。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has been deepening, and enterprises are facing new problem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listed companies increa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y still face the problem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contradiction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property rights bodies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internal personnel. These problems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transfer of shar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in listed companie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财务风险; 控制机制; 措施
【Keywords】financial risk; control mechanis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66-02
1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
1.1 构建目标
通过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减轻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不稳定因素。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财务风险不可避免,为了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以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转移,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1]。
1.2 构建原则
在企业制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时,需要遵循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风险防范控制原则,标本兼治原则和长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以此实现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构建的最终目的,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①风险防范控制原则。根据财务风险控制总体目标,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处理,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提高主体风险应对能力,同时,企业要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制定风险应急处理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时不会出现巨大的财务损失,通过风险防范与风险紧急处理预案的双重保障,最大限度的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②标本兼治原则。为了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突发性,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缓解财务风险为企业带来的危机,维系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另外,根据企业风险测定,制定长效预警预案,从根本上控制风险的发生,从源头控制风险的产生,消除企业财务风险的引发因素,从根本上实现财务风险零发生,实现标本兼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企业长足发展兼得。③长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获取经济效益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根据企业发展的特点,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对短期内的较小的费用支出,采取一定的措施便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对于长期的较大的企业开支,需要对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督,防止较大财务损失的出现,实现短期风险防范与长期防治相结合。④成本与效益相对比的原则。在企业中若想对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和管理就必须要投入适当的成本,在保证成本投入最小范围内将风险进行成功的管控既是风险控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基础任务。若在进行风险规避时所获取的收益与之前管控风险所投入的成本差异较大时,也就是收益小于成本的情况下,那么企业就没有必要再进行风险控制[2]。在进行风险管控时,通常都可以通过相应情况和信息等来对成本进行确定,如:自担风险的资金成本、转嫁风险的费用支出以及为管控风险投入的其它费用或损失等,但也因此可以判定风险防范和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效果也无法得到明确判定,特别是在短时间内更是无法确定。
2 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措施分析
2.1 财务管理结构的制定
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文件,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运行,接受并服从于国家的监督和管理,服务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开放性的结构进行企业财务状况调整与管理。财务管理结构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道路,财务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心,必须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将整个运行程序置于法律的监管之下。开放严谨的财务管理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调动企业法人、董事经理和员工等对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同时起到制约和监督作用。
2.2 会计委派制措施分析
①委派主体。企业任何决定与措施的实行需要经过高层领导会议与股东大会的决议商讨,以实现意见的一致和民主。实行会计委派制,委派主体应隶属于股东大会但不受股东大会的约束和控制,企业所有者有权对会计人员的委托权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企业的整个运行态势进行监督。同时,将财务管理置于企业经营者的控制之外,而非游离于企业之外[3]。当前,大多是国有企业中存在产权关系模糊,股权代表身份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股东大会不能起到很好的管理和监督作用,职能弱化,管理措施不能有效执行,董事会等监管部门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造成国家干预管理企业发展的现状,股东大会的职能由政府代理,这种方式似乎又回归到了计划经济的时代,这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进步极为不利,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承担管理责任,国家只承担监督职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会计委派制度的实行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企业承担管理者的责任,提高责任意识,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推动企业的永续发展,将财务管理的主动权交由股东大会和企业员工,通过实现双向监督,达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目的。②委派的客体。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要将会计工作任务委派给一个会计财务系统,这个系统内部包括财务总监、总会计师、会计、出纳等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人员,如果仅仅委派一个会计工作人员,将会影响财务运行状况的公开透明,容易使“机会主义”盛行,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远离企业管理者的监督,容易产生财务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不利于企业财务的管理,另外,一个会计工作人员毕竟能力有限,复杂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势单力薄,工作任务繁重,容易产生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容易遭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排斥,委派的财务工作人员不能代表企业各方的利益,容易出现利益失衡的现象。因此,委派的客体选择需要多方位的考量,要权衡股权所有者的利益,由委派人员对公司财务运行管理状况负责,推动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③委派人员的管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需要对委派人员的能力和素养进行核查,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做好人力资源的保障,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及后续教育,能够有效保证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人事管理作为会计委派制度的核心部分,保证人事关系的独立性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制定考核奖励机制,对遵纪守法、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会计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形成示范作用,对于违法乱纪的会计工作者要及时处理。
2.3 建立健全的风险事前控制机制
要想使企業风险得到良好的防范和控制,就要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要定期的对现金流的预算进行编制,以便于为企业在现金使用方面的限额提供风险预警的依据;还要定期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对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进行计算,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对其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的结果来判定企业在风险中所处的位置,看其是处在危险区域、预警区域还是安全区域;在进行风险控制时还应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适合自身的应对措施[4]。当建立预警体系后,若出现风险信号,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控制或抑制其发展,以免因未能管控而造成风险损失。
财务风险控制从范围上来讲不只是对财务所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还涉及到行业、政策、经营等与财务风险有关的多种风险。面对行业、经营以及政策等风险时,应该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分析,增强自身的预测能力,尽可能降低其对财务情况的影响。将生产企业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定期组织财务、生产、预算等各个有关部门召开生产经营例会,对国外市场的供应以及销售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要善于与同行业的经济指标相对比,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盈利成效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方案,善于依据国外的金融变化情况来考虑对自身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引发相关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汇率风险进行管控。
总之,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能够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能够有效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为企业的发展
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红霞.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J].经济师,2016(09):108-109+111.
【2】赵乙锦.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及控制探析[J].商业经济,2016(08):137-138+143.
【3】苗雨君,朱丹. 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226-228.
【4】高敬博,宋英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6(05):52-5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不断面临新的难题,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断加大,国企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产权主体缺位,内部人员操纵等财务治理矛盾问题,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市公司中股权转让与股权比例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走向。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has been deepening, and enterprises are facing new problem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listed companies increa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y still face the problem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contradiction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property rights bodies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internal personnel. These problems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transfer of shar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in listed companie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财务风险; 控制机制; 措施
【Keywords】financial risk; control mechanis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66-02
1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
1.1 构建目标
通过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减轻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不稳定因素。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财务风险不可避免,为了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以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转移,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1]。
1.2 构建原则
在企业制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时,需要遵循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风险防范控制原则,标本兼治原则和长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以此实现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构建的最终目的,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①风险防范控制原则。根据财务风险控制总体目标,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与处理,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提高主体风险应对能力,同时,企业要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制定风险应急处理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时不会出现巨大的财务损失,通过风险防范与风险紧急处理预案的双重保障,最大限度的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②标本兼治原则。为了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突发性,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缓解财务风险为企业带来的危机,维系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另外,根据企业风险测定,制定长效预警预案,从根本上控制风险的发生,从源头控制风险的产生,消除企业财务风险的引发因素,从根本上实现财务风险零发生,实现标本兼治,以实现风险控制与企业长足发展兼得。③长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获取经济效益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根据企业发展的特点,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对短期内的较小的费用支出,采取一定的措施便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对于长期的较大的企业开支,需要对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督,防止较大财务损失的出现,实现短期风险防范与长期防治相结合。④成本与效益相对比的原则。在企业中若想对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和管理就必须要投入适当的成本,在保证成本投入最小范围内将风险进行成功的管控既是风险控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基础任务。若在进行风险规避时所获取的收益与之前管控风险所投入的成本差异较大时,也就是收益小于成本的情况下,那么企业就没有必要再进行风险控制[2]。在进行风险管控时,通常都可以通过相应情况和信息等来对成本进行确定,如:自担风险的资金成本、转嫁风险的费用支出以及为管控风险投入的其它费用或损失等,但也因此可以判定风险防范和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效果也无法得到明确判定,特别是在短时间内更是无法确定。
2 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措施分析
2.1 财务管理结构的制定
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文件,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运行,接受并服从于国家的监督和管理,服务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开放性的结构进行企业财务状况调整与管理。财务管理结构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道路,财务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心,必须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将整个运行程序置于法律的监管之下。开放严谨的财务管理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调动企业法人、董事经理和员工等对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同时起到制约和监督作用。
2.2 会计委派制措施分析
①委派主体。企业任何决定与措施的实行需要经过高层领导会议与股东大会的决议商讨,以实现意见的一致和民主。实行会计委派制,委派主体应隶属于股东大会但不受股东大会的约束和控制,企业所有者有权对会计人员的委托权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企业的整个运行态势进行监督。同时,将财务管理置于企业经营者的控制之外,而非游离于企业之外[3]。当前,大多是国有企业中存在产权关系模糊,股权代表身份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股东大会不能起到很好的管理和监督作用,职能弱化,管理措施不能有效执行,董事会等监管部门的工作不能有效开展,造成国家干预管理企业发展的现状,股东大会的职能由政府代理,这种方式似乎又回归到了计划经济的时代,这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进步极为不利,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承担管理责任,国家只承担监督职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会计委派制度的实行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企业承担管理者的责任,提高责任意识,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推动企业的永续发展,将财务管理的主动权交由股东大会和企业员工,通过实现双向监督,达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目的。②委派的客体。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要将会计工作任务委派给一个会计财务系统,这个系统内部包括财务总监、总会计师、会计、出纳等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人员,如果仅仅委派一个会计工作人员,将会影响财务运行状况的公开透明,容易使“机会主义”盛行,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远离企业管理者的监督,容易产生财务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不利于企业财务的管理,另外,一个会计工作人员毕竟能力有限,复杂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势单力薄,工作任务繁重,容易产生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容易遭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排斥,委派的财务工作人员不能代表企业各方的利益,容易出现利益失衡的现象。因此,委派的客体选择需要多方位的考量,要权衡股权所有者的利益,由委派人员对公司财务运行管理状况负责,推动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③委派人员的管理。实行会计委派制度需要对委派人员的能力和素养进行核查,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做好人力资源的保障,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及后续教育,能够有效保证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人事管理作为会计委派制度的核心部分,保证人事关系的独立性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制定考核奖励机制,对遵纪守法、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会计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形成示范作用,对于违法乱纪的会计工作者要及时处理。
2.3 建立健全的风险事前控制机制
要想使企業风险得到良好的防范和控制,就要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要定期的对现金流的预算进行编制,以便于为企业在现金使用方面的限额提供风险预警的依据;还要定期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对财务风险的预警指标进行计算,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对其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的结果来判定企业在风险中所处的位置,看其是处在危险区域、预警区域还是安全区域;在进行风险控制时还应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适合自身的应对措施[4]。当建立预警体系后,若出现风险信号,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控制或抑制其发展,以免因未能管控而造成风险损失。
财务风险控制从范围上来讲不只是对财务所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还涉及到行业、政策、经营等与财务风险有关的多种风险。面对行业、经营以及政策等风险时,应该对市场信息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分析,增强自身的预测能力,尽可能降低其对财务情况的影响。将生产企业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定期组织财务、生产、预算等各个有关部门召开生产经营例会,对国外市场的供应以及销售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要善于与同行业的经济指标相对比,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盈利成效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方案,善于依据国外的金融变化情况来考虑对自身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引发相关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汇率风险进行管控。
总之,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能够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能够有效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为企业的发展
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红霞.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J].经济师,2016(09):108-109+111.
【2】赵乙锦.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及控制探析[J].商业经济,2016(08):137-138+143.
【3】苗雨君,朱丹. 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226-228.
【4】高敬博,宋英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6(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