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日语语音教学的难点与解决办法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了日语语音教学的常见难点,分析了造成发音困难和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了纠正错误发音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分享了一些比较趣味化的语音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音;发音;语音面貌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日交流日益頻繁,加上受到日本动漫等日本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包括很多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日语的行列。人们学习日语,往往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听力等方面的学习,而相对忽视对语音的学习和打磨,很多过了“日语能力考试”N2甚至N1的同学,依然存在着不少语音的问题。由于受到母语或方言的影响,同时对一些发音的细节注意不够,很多同学容易直接把某些发音以母语或者方言去替代,以至于说出来的日语有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儿”,极大地影响着整体的语音面貌。
日语的语音问题,包括发音、声调等多个方面。本文侧重讲一下发音的问题,并分享一些教学中的小技巧,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几个主要的日语发音问题
2.1「う」的发音问题。
在日语的五个元音「あいうえお」中,「う」是最不容易发好的,很多人把「う」直接发成了汉语拼音的“u”,于是「く」就直接发成了“哭”的音,其他「う」段假名的发音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严重影响整体的语音面貌。发日语的「う」时,要求唇形扁平而不向前突出,不用做圆唇的动作,嘴唇也无需用力绷紧,发音部位相对靠后。可以说不用特别做什么口型就是正确的口型,这也反映了日本人说话的特点―让人感觉嘴巴不怎么动。相反,汉语拼音的“u”,就需要向前突出嘴巴,嘴唇要圆展并且稍微用力绷紧,发音部位相对靠前。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我往往让学生们模仿日本人说中文的“拉肚子”,把这个“肚”字以发「う」的方式夸大其发音特点,起到不错的效果。
2.2「じ」、「ち」、「し」的发音问题。
「じ」、「ち」、「し」三个音和汉语拼音的“j”、“q”、“x”比较相像,属于舌面音的范畴,发音时气流要从舌面与上齿龈之间摩擦而出。广东的学生受方言的影响容易把「じ」、「ち」、「し」三个音发成舌尖音,气流是从舌尖和上齿之间摩擦而出的。在纠正这样的错误发音时,也可以从汉语拼音着手,通过汉语的词例,先帮助其发好“j”、“q”、“x”这三个音,要领是不要让舌尖碰到牙齿。可以让同学们一起举一些类似“讲解”、“气球”、“相信”这样的词例,然后一起来做发音练习。
2.3「ふ」的发音问题。
「ふ」是双唇音,要领是嘴巴不突出,也不用圆唇,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双唇微抿,让气流从双唇之间摩擦而出。教这个音时,特别需要注意和汉语拼音的“f”和“h”的区别。发“f”时,需要上齿咬下唇,而发“h”时,嘴巴要突出而且要圆唇。由于中文和英文都没有「ふ」这个音,所以需要特别强调并通过词例来加深印象。举类似「さいふ(財布)」、「ふじさん(富士山)」等词例,当然没有问题,我的方法是让学生模仿各种笑声。其中,「ははは」是开怀大笑,「ひひひ」是得意之笑,「ふふふ」是女性的掩嘴而笑,「へへへ」 用于掩饰自己的困窘,「ほほほ」往往用于年长女性,给人庄重典雅的感觉。这样教明显更有趣味性一些,效果也好得多。
2.4「ら」行的发音问题。
「ら」行的发音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被弄错,由于使用范围较广,其对语音面貌的影响仅次于「う」段假名。很多人干脆直接把「ら」行的五个音发成汉语拼音的“la”、“li”、“lu”、“le”、“lo”,是极其不标准的,听起来非常生硬。在日语中,「ら」行假名用罗马拼音标注为“ra”、“ri”、“ru”、“re”、“ro”,可见其不能直接等同于汉语拼音的“la”、“li”、“lu”、“le”、“lo”。当然,其中的“r”也不等同于汉语拼音的“r”或者英文音标的“r”。发汉语拼音的“l”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呼出气流的同时放开舌尖;而发日语的“r”时,舌尖翘起,呼出气流的同时迅速弹击上齿龈。从发音部位来看,汉语拼音的“l”更靠前,而日语的“r”更靠后。从时长来看,汉语拼音的“l”时长较长,而日语的“r”时长极短。从发音的原理来看,日语的“r”更接近西班牙语和俄语的“大舌音”,大舌音是舌尖在上齿龈颤动多次,而只颤动一次的,就是日语的“r”了。因此,平时多练习一下“打嘟噜”的“大舌音”,有助于把日语的「ら」行音发好。
2.5拨音「ん」的发音问题。
拨音「ん」的发音是有细分的,然而不少人一律把所有的拨音发成后鼻音“ng”,比如「こんにちは」发成了“kongnichiwa”。事实上,当拨音「ん」后跟「た」行、「だ」行、「な」行、「ら」行假名时,应该读作前鼻音“n”,所以,「こんにちは」应该读作“konnichiwa”。其他如「だんたい(dantai)」、「ほんだな(hondana)」、「れんらく(renraku)」也一样,其中的「ん」应该读作前鼻音“n”。拨音的另一个问题是时值不够的问题,不少人容易把拨音和前面的假名拼在一起,合并成一个音节(或者叫一拍),让人听起来感觉很短促。还是拿前面的「こんにちは」做例子,不少同学读成了四拍,读作「こん/に/ち/は」,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应该是五拍,读作「こ/ん/に/ち/は」,练习的时候,可以配合拍手,拍一下读一个音节,开始速度放慢,然后慢慢加快。
2.6促音「っ」的发音问题。
日语的促音和广东方言中的“入声”很像,教学导入时,可以先举一些方言的例子,让同学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如“一”、“七”、“八”、“黑”、“白”等,在粤语的发音中,音节之间有一个因气流堵塞导致的停顿,和日语的促音非常相像。日语的促音可以细分为“双唇促音”、“喉头促音”、“舌尖促音”三种,在粤语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发音方式,这对于广东地区的同学来说,以方言作为横向对比的对象,无疑比纯粹的语音讲解生动得多。促音和拨音一样,同样容易出现时值不够的问题,比如「ちょっと待って」,很多同学就读不够六拍,促音的停顿时间不够长。这个同样可以通过拍手来数拍子,以此纠正促音时值不够的问题。
2.7“元音无声化”的问题。
元音无声化日语叫做「母音の無声化」,是指当元音「い」、「う」位于无声辅音之间时,实际不发出声来,只保留發音的口型。这个问题由于在很多教材里没有提及,往往容易被忽视。不注意元音无声化的同学,往往把「がくせい(学生)」里的「く」原原本本地读作“ku”,这是不对的,实际上它只需要做个口型,气流仍正常从口腔通过,但声带不震动。简单来说,就是「き、く、し、す、ち、つ、ひ、ふ、ぴ、ぷ、きゅ、しゅ、ちゅ、ひゅ、ぴゅ」这几个假名,当后接「か」行、「さ」行、「た」行、「は」行、「ぱ」行假名时,需要元音无声化。另外,句末的「~です」、「~ます」中的「す」,往往也要元音无声化。其他的例子有:「しかく(資格)」、「むすこ(息子)」、「えんぴつ(鉛筆)」、「しゅくだい(宿題)」、「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2.8“送气音送气不足”的问题。
由于几乎所有教材都没有提及,这个问题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所谓送气音,就是「か」行、「た」行、「ぱ」行的爆破音。在语速较快时,词中或词尾的送气音往往受语流的影响,导致送气不足,以至于听起来有点接近于不送气音的「が」行、「だ」行、「ば」行音。比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中的「と」,从听感上就更接近于「ど」。因此,若用力地按照送气音的发音方式把这里的「と」完全发音到位,反而会让人觉得生硬。但是,直接把这里的送气音当作不送气音来读,也是不妥的,那样容易读成类似英文的“重读音”,一样会让人觉得生硬。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脑子里想着的仍然是送气音,但读的时候送气稍弱一些,语速稍快一些,不要做任何停顿即可。
3结束语
很多人认为,外语是用来沟通和交流的,能够清晰传达自己的意思,沟通无障碍即可,不应过于纠结是否有中国口音。这种说法对于已学习外语多年的人来说也许有一定道理,对于他们来说,由于已形成了固有的发音习惯,改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对于初学的年轻人而言,从初学开始,就稍微多注意一些发音的细节问题,并不是一件多么费力的事情。相反,语音面貌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增强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去除因语音问题造成的沟通障碍。
学好日语发音,除了要掌握发音的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多注意模仿。本文提到的这些发音技巧,都可以在任何标准的日语语音素材中得到印证,在做听力练习时,多注意一下这些小细节并加以模仿,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春跃.语音详解[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国際交流基金.音声を教える[M].株式会社ひつじ書房,2009.
[3]NHK放送文化研究所.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新辞典[M].NHK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刘俊亮(1974—),男,汉族,广东清远人,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