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人民播音员
马阳
丁一岚:原名刘孝思,1921年出生于天津,青少年时期即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抗战开始后辗转赴延安,1938年底奔赴晋察冀边区,途中改名丁一岚,到边区平山县工作。1942年与《晋察冀日报》总编辑邓拓同志结婚,并就职于《晋察冀日报》编辑部。抗战胜利后,丁一岚先后担任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播音科科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组副组长,曾直播毛泽东主席的重要讲话《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和新年献辞《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其明亮的嗓音、清晰的吐字将这些重要内容播报得铿锵有力、荡气回肠。1949年10月1日,丁一岚与齐越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实况广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此后,先后担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兼播音部主任、广播事业局对外部办公室主任和外国专家工作室主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等职,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生在1921年,恰和中国共产党同龄……我在斗争中锻炼成长,为了祖国和人民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生活是充實幸福的。回顾一生,无怨无悔。”①与党同龄,丁一岚始终视此为特殊的缘分,而她的一生也始终在践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甘于奉献的赤子衷心。
丁一岚青少年时期即追求革命,在抗日烽火中,从一位进步青年逐渐成长为晋察冀边区的宣传骨干,成长为政治坚定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和人民播音员。新中国成立后,丁一岚挑起人民广播事业建设的重担,作为新中国广播发展的见证者和开拓者,她以40年的激情投入尽心尽意地为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不断付出,努力工作。
只身热血赴延安
丁一岚出生于天津一个普通铁路职员之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被西方称之为“东亚病夫”。“在天津,一边是富人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一边是乞丐沿街乞讨,冻死街头,卖儿鬻女。杜甫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我是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体会到了。我那时常常想,为什么社会这样不平等,幼小的心灵就有了朦胧的不满。”②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在进入中学读书后,丁一岚就成为了一名进步学生,积极投身爱国救亡活动,并加入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天津妇女救国会。1937年北平、天津陷落后,丁一岚带着爱国情怀与救国信念辗转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1937年11月,丁一岚抵达延安后先后进入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更名于虹。在此期间,丁一岚的政治、哲学修养以及对中共和中国革命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中央党校毕业后,她留任中央党校俱乐部主任,负责文体活动的组织工作。此时的丁一岚全心投入党组织交付的工作:“自己就是感到担子很重。要知道那时我连17周岁还没到呢。但我认为这是党对我的第一次锻炼,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来做好工作。”③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后,伴随着中央“到敌后和前线去”的号召,丁一岚怀着对津门故里的思念和投入前线战斗的豪情,随彭真、刘仁带领的队伍转移至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并成为平山县妇女抗日救国会、边区四分区妇救会的宣传部长,从事群众动员、妇女救助和宣传工作。
革命烽火炼岚音
太行山下、滹沱河畔,是丁一岚新闻宣传工作的起点,更是其一生情系新闻事业的开始。在天津和延安的学习经历,使丁一岚练出一手好文笔,在平山县从事妇女工作时,丁一岚化名路群作为通讯员为《晋察冀日报》供稿,并与《晋察冀日报》总编邓拓同志相识相知,在战斗的烽火中结为红色伉俪。
1942年10月,丁一岚调至《晋察冀日报》做编辑工作,负责每天从敌人的电讯中摘出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的重要情报资料,供边区领导参阅。④丁一岚逐渐从做群众工作转向新闻宣传工作。1943年,抗战处于最后也是最艰苦卓绝的阶段,仍在孕中的丁一岚与《晋察冀日报》的同志们在日寇的“大扫荡”中坚持游击办报。“当地老乡用四根木头扎了个大担架,担上我们娘俩送回了报社所在地。因为仍然是战争环境,不能自己带孩子,就把小岚托付给村长陈守元一家……”⑤战地狼烟,丁一岚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新闻工作,作为宣传骨干参加边区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唱京剧、喊喇叭,以更贴近群众、更生动的鼓动方式提升宣传效果。当时,邓拓与丁一岚“夫写剧本、妻唱红剧”的事迹,在晋察冀边区留下了珠联璧合的宣传佳话。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晋察冀日报》组织宣传队向群众宣布抗日胜利喜讯。每到一处,丁一岚就站在高凳上宣读抗战胜利的电文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声明与命令。“宣传队每到一村,锣鼓队用力敲打,大家齐声高喊‘日本鬼子投降了‘抗战胜利了。” ⑥丁一岚洪亮的嗓音、饱满的情绪获得了大家的肯定。《晋察冀日报》的副社长胡开明说:“丁一岚的普通话说得不错,声音也挺响亮,将来进了城,咱们有了广播电台,你去当播音员吧!”⑦ 没想到,仅仅两个月,这句话就变成了真的,1945年8月24日,《晋察冀日报》将接收的日伪“蒙疆放送局”改造为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丁一岚出任播音科科长并兼任播音员,丁一岚毕生的广播生涯,也由此开启。
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主要负责对解放区百姓和敌占区进步分子、广大群众及全中国播出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来自延安的命令,传播重要消息,是我党政治宣传的一支空中力量,发挥了团结人民、瓦解敌人的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丁一岚主要负责播送的“有感召力、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我党领导人的长篇文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解放战争开始后,随着国民党开始全面进攻解放区,占领张家口,1946年10月10日晚,“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播完了最后一次节目,用钳子剪下了麦克风,在隆隆的炮声和震天响的爆炸声中离开了张家口”。⑧丁一岚等电台人员转移至河北省阜平县栗园庄,组织修建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战争环境中重建新台,条件异常艰苦,丁一岚不仅要日夜爬上山头连续播音,还要安置和培养北平、天津来的新播音员。多年后丁一岚回忆道:“她们(年轻的女播音员)从距离100多里的矿区运来了石灰和煤炭,甚至为了节省经费,有的还自己背着30多斤的火药,走了50里路,送到建台的地方。”⑨“(电台的)水力发电机时停时转,机器零件不全,但我们还是认真严肃地按日程播音。每天播音都要爬山,上来下去的,大家边走边唱,滑倒便哈哈一笑。”⑩条件艰苦并没有击垮晋察冀广播人的意志,在崎岖的山脊上、破败的土坯房中,丁一岚先后在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已迁至平山)播送了毛主席重要讲话《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将中共中央的政治立场和重要思想有力地传向了解放区和敌占区。
“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革命烽火锻造了人民播音员坚强不屈的品质,坚强的品质守护着人民广播事业走进新生的共和国。1949年北平(北京)解放,丁一岚随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来到北京,不仅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播音工作,更成长为广播电台的播音骨干,纪念建党28周年的“七一”大会、名留广播史的开国大典现场广播,都留下了丁一岚高亢嘹亮的声音。“我那天穿了一件蓝色双排扣列宁服,留着齐耳短发。齐越穿着系领口的灰色干部服,精神焕发。”?那个陪伴新中国从抗战烽火、解放战争硝烟中走来的人民女播音员,将现场广播开国大典的一幕幕珍藏于记忆深处。
从延安、晋察冀到河北阜平、北平(北京),丁一岚不仅成长为成熟稳健的人民播音员,更锻造成为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带着这份果敢刚毅,她继续全身心投入到了新中国新闻广播事业的建设之中。
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建设者
1949年以后,伴随着建设城市广播、对外广播的迫切需求,丁一岚从播音员转型为广播建设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工作、对外工作、编辑工作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组建工作中,都留下了她挥洒汗水、探索开拓的印迹。
为了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办好城市广播,1949年底,丁一岚参与筹办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并任首任 台长。从农村到城市、从敌后到公开,丁一岚等广播人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城市办台经验匮乏,更有办台条件简陋、资源落后、节目内容单一等问题。据丁一岚回忆,1949年12月2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播时,仅有一套频率节目、发射功率不足千瓦。?为了全心投入电台建设,丁一岚与十多位年轻的电台干部“吃在台里、住在台里,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她满门心思扑到创新广播形式、提升宣传效果上,“紧张热烈、乐在其中”。?在此期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不仅开办了数十档节目,涉及教育、曲艺、休闲、通讯、科教等众多方面,还提出了“开门办台”的方针,致力走发动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的办台路线,陆续开播北京二台、三台,推出兼具政治性和娱乐性的广播节目,推广通俗口语化的播音方式。一系列办台成果的背后,是丁一岚与家人聚少离多、案牍劳形的牺牲与付出。
逆境呼啸而至,正奋战在新中国广播事业建设中的丁一岚没想到,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也波及到她的身上。“反右倾”斗争以及后来的十年“文革”让她的家庭和她本人受到了影响,丁一岚身心备受伤害,工作几欲停止。直到1978年黨中央开始政治上的拨乱反正,陆续恢复和分配干部工作,丁一岚才于当年4月恢复了广播电台的工作。
彼时的中国,刚刚从十年浩劫的阴霾中走出,亟需打开国门、与世界对话,发展国际广播就成了当时秉要执本的事情。此时,年过五旬的丁一岚再次挑起了发展国际广播的重担,全力建设适应新时期的国际广播的新格局。1979年8月,丁一岚出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
丁一岚进入国际台工作并非偶然,早在1960年从河北遵化结束劳动下放后,丁一岚就被调至广播事业局对外部任办公室主任兼外国专家工作室主任,主要负责广播事业局与外国专家的联系。此次调动使丁一岚的工作重点从对内广播转向了对外广播,也为她日后继续对外广播工作积累了经验。上任伊始,“办公室拥挤,工作条件很差,通讯工具落后,一切文件、报告全靠手写。住房紧张,待遇偏低,干部队伍不稳定。改进对外广播节目既缺乏理论指导,又受到种种制约。”?丁一岚秉执共产党人顽强拼搏的精神、怀着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强烈使命,开始整理国际台发展思路:改进节目传输、发送方式;挖掘广播人才,开办驻外记者站;将对外广播的播音风格由鼓动式、口号式向大气稳重的亲和式转变;组建高质量的采编队伍,着重采用地方记者高质量报道以丰富电台稿件资源;探索国际广播规律,提出“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办台方针……丁一岚常谦虚地称自己是“过渡台长”:“在这个过渡时期,台长应该说是举足轻重的,可是我的工作做得不是那么好。我就是把这个班子组织起来,让这些同志分工去工作。”?对于成就,她从不自居。但事实上,从联系外国专家、建设采编队伍到培养青年干部、开展对外交流,方方面面的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丁一岚的付出。正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副台长刘习良称赞的那样:“ (丁一岚)为开创对外广播新局面做了很好的奠基工作。”?
“老竹千秋留劲节,招来春色到人间。”1985年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退休时,丁一岚已从“韶华正在”变为“两鬓斑白”,但她并未闲下身来,而是又忘我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在丁一岚的筹划和主持下,1979至1992年间,《人民新闻家邓拓》《邓拓文集》《邓拓评传》《邓拓诗集》等记录邓拓生平、新闻思想、文章遗诗的出版物相继面世。这些书籍文章,不仅为世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人民新闻工作者、诗人、杂文家、政论家、历史学家——邓拓,更饱含伉俪二人滹沱河畔山盟永存的深情。此外,丁一岚还与原晋察冀一同工作的老同志们组成了“《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专门进行《晋察冀日报》的资料整理和报史写作工作。在丁一岚的倡导和协助下,《晋察冀日报大事记》《晋察冀日报史》相继问世。这些史料文献的抢救性搜集,为后来研究晋察冀边区和党的新闻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从进步到革命,从革命青年到党的新闻工作者,从人民播音员到广播建设者,带着烽火年代培养的不屈精神和钢铁意志,丁一岚始终用热血和汗水践行革命、爱国、进步的理想信念,以自己的阳光和热爱为新中国的新闻广播事业发光发热,以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回馈祖国与社会。“即使什么都不是了,我还是个共产党员,干什么都要干出个样子。”丁一岚所传递出的勇敢、坚毅与拼搏的精神,必将薪火相传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广播人。
注释
①丁一岚:《六十年的艰辛和幸福》,《传媒中的世纪女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②③⑤⑦⑩成美、陈道馥、薛夏原:《丁一岚传》,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53页、102~103页、111页、126页、130页、126页。
④谢美霞:《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夫妻报人》,《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期。
⑥丁一岚:《五十年前的狂欢之夜》,《新闻爱好者》,1995年第9期。
⑧⑨河北省广播电视厅史志编委会编:《张家口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1989年10月版。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当代》编辑组:《北京广播电视历史资料汇编》,1986年9月版。
刘习良:《一身正气 永驻人间——怀念丁一岚同志》,《知还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版。
胡耀亭、陈敏毅:《 CRI创业者风采》,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