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的研究

    黄文泽 赵淑颖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发展流程不够完善、后续教育不够系统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发展党员的创新方式,对未来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6-0170-01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国人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新生代的党员,学生党员将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问题

    (一)高校对学生党员的重视度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科研工作,科研论文和上级批示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学生工作则处于次要的地位。高校发展党员都是在每学期的期末也就是每年的6月和12月,通常这两个时间是大学生进行期末复习备考的时间,所以在党员的发展上存在走形式的现象,在这种模式下,很难具体考察发展对象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学生党员的发展流程不够完善

    根据上级对于党员减量提质的要求,学生党员有一定的指标限制,除了极少数高中生党员外,大学生想入党成为党员需要经历推优、积极分子、党课通过、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多个步骤,例如其中的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都需要满足一年的最低要求,所以党员的发展从大一开始就要进行。但大一的时候刚入学,并没有足够的材料证明学生的所谓党性,所以很多高校会挑选部分学生干部推优并成为积极分子。由于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刚入学的学生干部部分可能是因为开学时表现积极、更加自信的人,但他们的党员模范意识和党性意识可能并不足够,部分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之下被动完成入党申请书,导致部分积极分子日后表现其实并不积极,浪费了入党名额。同样在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时,院系在筛选这样的发展对象时只通过学习成绩、科研水平等能用实际分数去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导致很多人在发展之前就可以根据上一学期的成绩、论文知道是否能发展成为新党员,部分发展对象在成绩方面确实突出,但并没有积极提交思想汇报,并没有积极为同学们进行服务。

    (三)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不够系统

    近年来,全党自上而下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高校里,处级以上的干部都会进行主题学习,完成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等任务,而具体到学生党支部的时候,完成率就不高。虽然近些年对党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大学里党员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基于庞大的人数基础,党员数量仍不是个例,入党前的集中学习频繁,但入党后的政治思想学习就严重缺失,入党前有定期的党支部谈话,思想汇报,思想教育课程,但真正入党过后,很多毕业班的学生因忙于实习、考研,导致后续的教育缺失。

    三、高校学生党员创新发展的方法

    (一)提高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视程度

    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把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严格遵照党规党章,通过综合素质来考察学生的党性,优先考虑可能不是学生干部,但积极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在考察期内主动按时提交思想汇报的真正的入党积极分子。同时,调整不同年级党员发展时间,大一上学期的推优时间从原来的10月延迟到11月,让同学、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考察,另外,发展党员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要兼顾党的知识的学习,进行入党测试作为发展对象考核的一部分,让愿意入党的同学主动积极的了解党的知识、了解党的历史。

    (二)完善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机制

    党员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即便是发展转正成为正式党员,虽然不用再按期提交思想汇报,但不断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学校要加强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利用好学习强国软件,这款软件可以及时获取每天的要闻和新思想,并在學习的同时参加挑战答题,增强对党史、文化、日常等知识的了解程度;线下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定期召开学生支部的党员大会,通过会议宣传普及党的思想,加强党员的日常监督和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紫菱,贝淑华.“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应用于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大众文艺,2019,(18):236-237.

    [2]周琳,王振宏.基于统计数据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矛盾分析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82-89.

    [3]周静.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51-53.

    [4]陈益民,王莹,乔乔.涉林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职业匹配及职业能力研究[J].林业经济,2019,41(4):99-104/128.

    [5]赵淑颖,刘子超,陈艾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7):49-51.

    [6]陈益民,余立.工业园区职业介绍服务满意度研究——以维达工业园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9):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