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空间的再造,重塑生物栖息地

    刘芳宏 刘佩茹

    

    摘?要:城市永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处理好城市与人、自然的关系。这恰若庄子的“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也是中国人自古追寻的“天人合一”境界。当我们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视野在城市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必然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北京市温榆河公园,以绿色空间的再造,重塑生物栖息地,通过生态修复和自然保育,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生物栖息地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8-0024-02

    1?项目背景

    温榆河公园(一期)位于北京市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的重要位置,位于城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中,承担着国际空港、艺术文化、科技创新、全球商贸和高端社区等多项功能,是国际职能的集中承载地。公园一期规划范围30.8km2,二期范围13.9km2,项目总体研究范围223.6km2,公园不仅串联了城市的重要生态资源,更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展示点,规划总平面图见图1。

    设计从区域规划视角出发,引导城市公园建设。在研究区域内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以绿心、绿环、绿廊、绿网的区域空间结构,构建完备的新型生态系统,串联区域内各功能组团,加强区域内的“产业-公园”联动与融合,统筹三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2?场地概况

    温榆河公园(一期)项目场地状况复杂,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北京城市的圈层式发展带来了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地处北京三区交界,紧邻首都国际机场,重要的地理区位承载了城市多项功能,是首都国际交往的重要展示窗口;场地周边用地复杂,工厂、村庄散布,与周边城市功能组团互动性差,产业协同作用不明显,带动作用小;多条城市道路、高架、铁路线贯穿场地南北,切断场地内部间的联系,高压走廊、地震断裂带、沙土液化区等均成为场地内干扰因素;温榆河和清河因水利防控需求,水利设施多,河道笔直,渠化明显,驳岸过度硬化,导致水系统连通性较差,加剧了洪水影响,水质污染严重;植被斑块化严重,种类单一,不成群落,不成系统,土壤污染严重,生物生存空间被侵占,生物多样性低。

    3?绿色空间的再造,重塑生物栖息地,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策略

    3.1?生态——提升绿色空间,优化生态格局,构建管控体系

    规划落实北京市“减量提质”的发展要求,合理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优化整合区域周边绿色空间,通过园区建设统筹三区,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划定生态红线,以公园生态建设联动周边产业,促进区域发展。

    基于场地内林地、湿地、草地等生态要素的空间适宜性分析,修复生态核心区域,保留现有绿化资源,完善植物组团,缝合绿色斑块,优化生态格局。构建“两带四区”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通过干扰强度分级引导和差异化管控,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涵养的负面影响,促进生态修复和生物繁衍。

    未来园区将建立“生态云系统”,通过大数据库建设,对园区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引入智能解说和导览系统,开展“生态科普行动计划”,增强生态互动体验,培养强化市民的环保观念。

    3.2?水——治水理水,構建水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弹性水安全

    设计复原部分古河道脉络,变直为曲,还原自然肌理,增强河道蓄滞、防洪能力和自然净化能力,再现中国北方特色“河道-湿地-河道”的水网结构。恢复自然河流断面形态,对河滩地貌基底和生态驳岸进行多样性修复,重塑完整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提升河岸的抗冲刷能力。

    通过对城市气象和水利数据研究,划定常水位线、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洪水位线,与公园生态管控系统有机融合,提出安全、有效的淹没区弹性发展策略。完善水循环系统,形成自然安全、弹性生态的生态水系统。

    3.3?生境——营造多样复合型生境系统

    结合场地生态本底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通过优化绿色空间布局和植被群落结构,营造多样复合型生境系统,从而提升物种多样性。通过连接生境斑块,丰富生境群落,有机供养,构筑缓冲保护屏障等手段,有效营造密林、草地、农田、草甸、湿地和水域六类栖息地,为不同生态位的野生动物重建家园;同时全面考虑生物生存繁衍需求,结合地形规划生态迁徙廊道并拟定迁移路径,同时规划了栖息地防火和冬季人工投喂点等内容。实现人与生物和谐共生、平等互惠。

    3.4?植被——保护现有绿色资源,完善配置,优化结构,丰富四季景观

    尊重场地自然本底,保护古树名木;结合乡土植被,再现地域性植物群落及湿地植被特征。以植被自然分布规律作为规划原则,通过完善组团配置,优化群落结构,增加独具北方地域特色的季相景观等手段,显著提升公园总体绿量、确保群落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地域景观的辨识度和归属感。同时强化城市绿化隔离带防护功能,引导城市风廊和营造微气候,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情况,除尘降噪、净化城市空气。

    3.5?交通——倡导绿色游览,打造交通一体化,开放共享

    以绿色交通为核心,打造连续、便捷、安全、活力的公园慢行游览体系。依托过境交通,形成区域快速通道,连通公园东西两侧城市功能组团;构建智慧交通体系,将公园内部交通系统与城市绿道和公共交通有机接驳,科学布局公园入口和停车,实现与周边开放共享和区域高效连通。

    公园倡导多方式、多路径的游览方式,将分类分级进行规划,从公园整体交通网络到分区环线,从陆路到水路,打造特色文化主题游线,实现多层级、多模式、多功能的公园一体化交通。

    3.6?绿色建筑——“让建筑有机的融入风景,从环境中自然的生长出来”

    建筑作为园区中景观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让建筑有机的融入风景,从环境中自然的生长出来”的设计理念,突出“生态、绿色、可持续、低影响、地域性特色”的特点。因地制宜,提炼出适合于环境特征,融入文化风貌,并满足自身功能要求的形式,使整体形态更加有机、生态、合理。

    绿色建筑参与到公园绿色循环系统中,具有辅助生态功能的作用。在设计中通过自然通风、雨水废水循环、自然材料、建筑朝向、遮阳设置等方式将建筑能耗严格控制,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建筑在使用运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和压力。绿色建筑作为园区智慧系统的重要载体和现实终端,在园区智能监测、智慧运营、智慧游览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7?评估体系——评估体系的监测反馈,有利于综合系统的有效构建

    规划从生态系统的自然体系调节能力方面,提出水、植被、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构建的自我维持与调节策略,从而提升生态质量,并努力实现生态承载力的即时模拟与动态监测。同时针对生态系统各单元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比照确定的目标指标,评价公园内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要素的修复情况,用于科学、定量的综合评价公园对城市的生态贡献率。

    4?结?语

    我们将上述众多挑战转变成机遇,将依托全尺度GIS/RS分析技术,以城市生态建设为出发点,通过整体生态系统重塑,为城市注入自然活力,促进城市环境优化更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潘征,冯埻森,龙岳林.以设计结合自然的生态视角探索杭州市区与西湖景区未来的发展关系[J].现代园艺,2018,(18).

    [2]段元强,李嘉林.构建人造环境下的安全生态格局[J].山西建筑,2007,(28).

    [3]丁天茼,何建勇.改革开放40年首都园林绿化发展成就回顾(一)从黄沙卷漫天到绿颜入画屏 记京城生态之城“变形记”[J].绿化与生活,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