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护理模式在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郑斌妍

    

    【摘要】目的 观察皮肤护理模式在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2例直肠癌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对照组45例,分别予以皮肤护理模式干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造口皮肤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造口患者予以皮肤护理模式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造口皮肤状况,减轻造口皮肤损伤,值得推广。

    【关键词】直肠癌造口;皮肤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3..02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与患者所处环境因素、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引起严重并发症,最终因恶病质导致多器官功能紊乱或衰竭致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临床针对直肠癌患者常用治疗方法为肠造口手术,其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但值得注意的为,这一术后,患者易发生肠造口周围皮炎这一常见并发症。因此,加强对患者进行造口皮肤管理,降低并发症发生或阻止并发症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即对我院实验组直肠癌造口患者应用到皮肤管理模式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月我院92例直肠癌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对照组45例,分别予以皮肤护理模式干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男33例,女14例,年龄41~78岁,平均(54.09±1.19)岁,造口部位:回肠末端造口12例、乙状结肠造口18例、横结肠造口17例;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54.10±1.15)岁,造口部位:回肠末端造口15例、乙状结肠造口16例、横结肠造口14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加强病情观察,记录造口供血情况、皮肤情况,按时更换造口袋,出院指导等

    实验组皮肤护理模式,内容如下。(1)评估造口血运与皮肤情况。采取造口皮肤工具DET评定量表(用法见1.3),对患者术后3 d内造口皮肤进行观察、评估,此阶段时间为1次/4 h,术后第4d开始,间隔8 h评估一次,针对评分>5分者,应加强造口及周围皮肤观察,发现异常便于及时处理。(2)造瘘口护理用品干预。根据造口ARC更换流程进行造口护理,Apply佩戴,正确规范的护理用品佩戴能保障造口底盘紧密粘贴在造口周围皮肤,保护皮肤,防止排泄物渗漏到皮肤上而引起皮肤浸渍,致使造口皮肤恢复不佳。Remove揭除。使用正确移除技巧,确保移除造口用品时不损害患者皮肤,保护造口周围皮肤。Check检查加强底盘粘胶及粘胶覆盖下的皮肤检查,若发现底盘粘胶被腐蚀,患者造口周围皮肤上有排泄物或皮肤浸渍,提示护理人员应改变更换频率,依据造口实际测量尺寸的大小,裁剪造口底盘,一般比造口大2毫米,并用手指摸去毛刺,使其光滑,减轻对患者造口皮肤损害,减轻患者不适。为患者涂抹皮肤保护膜、防漏膏,正确佩戴造口底盘和造口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造口腰带或者造口腹带。(3)体位护理。术后1 d,患者多卧床休息,将造口袋开口置于横向,便于排泄物和气体的倾倒。术后2 d患者多采取半臥位或者床旁活动,将造口袋开口朝向(髂前上棘)。术后3 d依据患者下床活动次数情况,可见造口袋的开口向下,及时观察患者排泄情况,待排泄物达到造口袋1/3量时,及时倾倒,以免爆袋及增加对底盘的牵拉力,降低对患者造口皮肤影响。(4)造口护理。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造口皮肤观察,每天详细记录患者造口颜色、形状、排气情况等;有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定时对造口皮肤进行清洗,定时进行造口袋和造口底盘更换,并详细记录,有异常情况造口治疗师(或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与主管医生加强沟通,制定康复方法,减少对造口皮肤的损害。(5)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为患者护理期间,为提升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对患者造口皮肤损害,不仅需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还需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提升家属配合度。如在健康宣教中,不仅需对患者进行疾病介绍,还应将造口袋护理技巧传授于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其造口袋护理对皮肤的优势,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如护理人员亲自进行造口袋更换时,可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观摩学习,告知患者自行清理、取换袋、皮肤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降低患者不正当操作给皮肤带去的损伤。

    1.3 疗效判定/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造口皮肤评分情况。采取造口皮肤DET评分量表,先对患者造口皮肤变色(D)、侵蚀/溃疡(E)、组织增生(t)这三个症状受影响的面积与严重程度进行观察,各症状得分=受影响面积与严重程度得分之和,分值:0~5分。严重程度分值范围为0~2分、受影响面积分值范围为0~3分。三项症状总和为15分,分值越高患者皮肤损害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术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造口皮肤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肠造口周围皮炎为其常见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影响手术效果。纵观临床,行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大多与护理人员护理不当所致,因此,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在降低直肠造口患者术后皮炎等并发症发生意义重大[3]。

    本次研究,为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对患者造口周围皮肤的损伤,对我院实验组患者应用到皮肤护理模式干预,为对比其效果,对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发现,实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造口皮肤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能有效减轻对患者造口皮肤伤害。分析其原因,在直肠癌患者造口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其重点就是对其皮肤进行护理,用以降低皮炎等并发症发生,达到保障治疗效果的目的。本次研究,实验组护理方法中,则将皮肤护理视为重中之重,其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皮肤护理意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护理人员护理不当导致的造口皮肤问题发生,同时还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防范意识,护患之间配合更为密切,有效减轻不必要因素对患者皮肤损害。观察护理内容发现,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造口血运及皮肤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时掌握患者病情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干预。再通过对患者进行造口袋、体位、造口等方面护理干预,有效保护患者造口皮肤,减轻患者痛苦。最后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配合度,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意识与能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直肠癌造口患者予以皮肤护理模式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造口皮肤状况,减轻造口皮肤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艳凤,温福刚.单药阿帕替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279-280.

    [2] 袁子茗,王贵玉,王锡山.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现状及诊疗进展[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8,7(1):70-73.

    [3] 徐东风,刘蕾颖,杨 嫣,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