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创新教学的有效整合

    曹小玉 谢丹

    摘要:在2020年的春季“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将教育信息技术发挥到了极致,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其独有的远程教学特征,有效化解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教育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学習兴趣得到有效调动,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操作、实践能力,丰富了数学课堂。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对创新教学中教学设计一环进行分析,浅谈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有效推进。

    关键词:信息技术 ? 创新教学 ? 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也不例外。作为十几年数学教师的我,感触尤为深刻,我们从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到现在的多形式教学,从枯燥到形象生动,无处不体现着信息技术的显著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教师通过网上信息整合,使得教学越来越得心应手。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导教学,变抽象为具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调动,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操作、实践能力,使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丰富了数学课堂。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对创新教学中教学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利改变,浅谈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术让导入环节更具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生动有趣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大量信息整合,通过适龄的故事环节可以让教学导入更具趣味性,也可通过信息整理,让新旧知识有效衔接,还可以进行跨学科整合,有时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合适的课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及探索欲望,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直观,让数学课堂更加有趣,让情境导入更有实效,达到预想效果。

    例如,在教学“复式统计表”这节课时,教师通过大量信息整合,可以将语文知识有效整合进来,让“复式统计表”变得不再难以理解和枯燥。在导入环节,教师提问:“孩子们,你爱你的爸爸吗?”学生答:“我爱我的爸爸!”教师继续提问:“你爱你的妈妈吗?”学生答:“我爱我的妈妈!”,“那我们可以把两句话运用语文知识简化吗?”学生再次作答:“我爱我的爸爸和妈妈”教师借势引导学生复试统计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究新知,让一切变得水到渠成。

    二、信息技术让新知讲解更加直观

    传统教学过程仅注重教育者课堂中的教学行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或者复杂的知识时会产生惧怕的心理,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信息化教学过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加工、整理和创造教育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展现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展示几何模型,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更加直观的展现部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知识的形成变得更加直观明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新知的恐惧心理。

    例如,在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准备,通过实物让学生去感受,但大多数的实物是无法展现的,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和整理,通过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化地应用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元素,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深刻的去体验质量的轻重,也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味性 ,更加符合二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探究新知的积极性,教师借助动画让知识形成更加直观清晰。

    三、信息技术让课堂随练更有深度

    数学课堂随练是在每一课中都有几个题目以供学生们自我检测或者老师检测学生们当堂所学的知识,及时的练习对于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以及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课堂随练由最初的小黑板到如今的多样化的形式,无处不体现这信息技术的强大,教师通过课前搜索、筛选,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随测,还可以借助于软件让它不再静态、呆板,让我们的课堂随练在形式上、内容上得到了不断的创新。

    例如:在上一年级的分类与整理时,可以通过FLASH软件,设计一个乱七八糟的房间动画,让孩子上台通过亲自拖动将房间收拾干净,将同一类拖动到一起并配有合适的音频,激发学生参与的乐趣,同时也教育了孩子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爱干净、爱整洁有秩序的好孩子。

    四、信息技术让课后检测更显高效

    对于数学学科,是学生思维的训练,每个班30多个学生参与学习,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教学效果也是各有差异,班级授课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可以实现全方位的“因材施教”,虽然教师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但实际执行起来确实十分的困难,那么课后检测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如今的课后练习早已被教师改的“面目全非”,通过当代信息技术手段,让课后练习和检测变得不再单一和乏味,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法,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作业,从某些意义上弥补了课堂上的问题,还能让孩子更有挑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借助于软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是所有教师不断探究和学习的方向,它转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乏味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轻松愉悦起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让整个教学过程在愉悦中度过。当然,现在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不够完善,还存在着诸多的各式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学习、研究,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应用技巧,通过信息技术熟练运用软件和海量信息,让课前预习、情景创设、新知探究等等变得更加适合学生,科学、灵活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教学,迎来各自教学的光芒。

    参考文献

    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查建敏,《中学数学教育学新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系:湖北省襄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立项编号为DJ KGB2015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