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魏洁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到了限制。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文言文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外,还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开探讨。

    一、加强文言文知识的积累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语言文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在刚刚接触文言文时,通常会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因此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但是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的是,虽然文言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短语与谚语却都源于文言文,例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仅仅《黔之驴》一文中就出现了多个成语,如“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庞然大物”等。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梳理所学知识,并积极询问教师,及时解除疑惑。也可与同学探讨,秉持着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正确方法

    文言文中的一些字词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互文互义等现象,这使得文言文看起来非常复杂,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比如,在学习《论语》时,许多学生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总写成“悦”,因此在学习时需要根据整体内涵进行分析,并对这种特殊构词进行重点理解记忆。

    再如,在学习《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时,许多学生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打了上百次战役的将军死掉了,打了十年战争的壮士归来了”,而实际上应该翻译为“将士们征战多年,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有的凯旋归来”。这句话采用了互文手法,需要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才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主动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积累更多更好的文言文知识,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枯燥的教学方式只会降低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文言文教学中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知识,从而培养开阔的思维。对于具有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如《黔之驴》《卖油翁》等文章,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学习教育意义强烈的文言文,如《陋室铭》《论语》等文章,可以通过辩论赛或朗诵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来探讨文章的核心内容,从中发现文言文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教学的兴趣。在学习《木兰诗》时,还可以通过欣赏迪士尼动画《花木兰》,或是让学生来讲述花木兰的故事,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四、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文言文作为古典文化的精髓,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外,更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地去让学生自己探索,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学习《曹刿论战》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若是将军应该怎么部署。学生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对文章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不同方面进行理解,并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学习意动用法时,可让学生整理以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意动用法,例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乐”字就使用了意动用法,翻译为“以……为乐”。通过让学生自主整理文言文应用知识,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立足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具有绝对的权利,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就很难进行思辨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懼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好地开展思维活动。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愚公努力移山的毅力受到人们的尊重,但需要学生来回答,部分学生认为愚公的做法不可取,搬山不如搬家。这可能是由于现代人的时间观念较紧迫,这一回答展现了现代化的思维,没有盲目遵循古人的观点,凸显了思想的进步,对学生的这一认识应该给予尊重。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二中学(6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