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师爱 伴学伴长
包为
摘要:教师的伴学是学校接续家庭之爱,助力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教师有原则而又灵活的伴学,会让师爱弥漫,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引领,会促进学生的近期适应和远期发展。
关键词:师爱 伴学 原则 艺术 成长
社会的变迁,特别是家庭的变化,或婚姻危机、氛围不佳,或家长忙于工作、务于应酬,或家长不知道如何陪伴等,导致家庭陪伴的缺失,使得一些学生产生“肌肤饥渴”,孤独失落、心灵异化、行为不端。社会生存的压力和不科学的人才观,加剧了人们对考试成绩的追求、对特殊才艺的仰视和对成功的渴望,人与人之间,以成功与否论道,少了交流,多了竞争;少了友好,多了敌意。在校内外、家内外苛刻的成功目标指引下,学生的一切被 “成绩”两字左右,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教师成为知识传导的履带,注意力也不得不转移到对成绩的追求上,师生之间无暇交流也无法交流,隔膜日厚。
所有这些,都导致教育之爱的缺失,都呼唤温馨的伴学。
教育要有温度,伴学必不可少。伴学不仅仅是家长的事,还是学校的事。家校的伴学不能割裂,不能中断,应该互动交融,接续起来。缺少伴学,学生得到的爱是不完整的;爱之缺失,学生的世界是不完整的。故每位教师理所当然是伴学的第一“天使”,伴学也是师生交流的捷径与坦途,也体现一种教育责任和担当。
从教育角度而言,伴学就是对学生茁壮成长的全程伴随,是朝夕相处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引领;从教师角度而言,伴学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科学地给予学生适当抚慰、引导,促进学生的近期适应和远期发展的行为。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形式,是教育之爱的起点和基石。
一、师爱是深沉的,伴学是有原则的
首先,一切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有效伴学,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第一目标,以学生体会到幸福、快乐为度。教师在对学生全天候、全方位的精神引领中,要确立合理的、正确的期望值,以信任为根,尊重为干,理解为枝,赞美为叶,力争培育康健的参天大树。
其次,一切从感化学生的角度出发。什么时候伴学,什么时候放手,教师要宏观规划,微观侧重,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不千篇一律,不分青红皂白;既解决共性问题,又区别对待,不局限于少数学生,不局限于个性困局。在共性伴学与个性化伴学、分类伴学与分层伴学中找寻最佳切入点、均衡点。以合适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适时、适地、适事、适境、适意地去沟通矫正,正向引领;在言传身教的“直播”中,进行榜样示范,让近者“赤”。
盲目的、溺爱的、保姆式的伴学等于放任;指指点点、横加干涉、妄加说教的伴学等于缚绑。事无巨细、事事过问,百依百顺、听之任之,越俎代庖、包办代替等做法,看起来是一种大爱,实际上是一种错伴,改变不了学生,却累了自己。
最后,一切从有爱的角度出发。有爱,才能伴学;伴学,就能生爱。伴学,实际上是师生彼此“移情”的过程。它从情感的融洽开始,创造一种温馨舒适、顺畅沟通、信任无间、彼此守望的教育氛围。亲近中,彼此的陌生感消除了,戒心放下了,师生成伴了,教师更容易观其行,知其想,发现其优劣,潜移默化地改变之。关爱中,学生孤僻、暴躁、逆反、脆弱、悲观等不良情绪被排除,获得满满的安全感。耳濡目染中,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认同教师教育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优化习惯、高尚人格、成人成才。
伴学中,教师也能受到学生“童心”“真心”的感染,受到学生“性情”“真情”的熏陶,这样自身也会得到净化、精化,还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伴学相长,职业幸福感不断提升,投入伴学的热情更高。
二、师爱是博大的,伴学是要艺术的
1.教师进行有效伴学,是角色扮演的共情过程,需要设计
这是学生接受伴学的前提。如果弄不好,吃力不讨好。伴学时,教师要有“同龄心”“同理心”“同情心”“同等心”“同化心”,方能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淡化师道尊严,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抓住孩子的现实需要,以爱心、真心、诚心、耐心、恒心、信心、细心去抚慰一个个心灵。尽管伴学者是从属的,但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不能丢失自我,不能放弃主导和引领,应做到原则之中有灵活,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总之,要有“捧着一颗心来”关爱学生的情怀,“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风骨,指导学生规划人生,支撑其健康未来。
2.教师进行有效伴学,是合力互动的催生过程,需要创新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关键时期、关键状态、关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性伴学,助其解危纡困。如给他一段时间,给他一方空间,默默地关注,无声地欣赏,适度地放纵,大声地赞美等。然后,持续地因人、因时、因地、因境、因势、因事而变,相应跟进,让学生向着正确、正常、正态的方向发展。把握了这个度,既体现教师教育的基本功,也反映教师应变生成的能力;既能提高伴学的效益,又能缓解教师自身伴学的压力。
伴学,需要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以活动默契伴学。一次踏青,一次主题教育,一次情境剧演出,探究一个问题,分享一个故事,举办一次阅读比赛等,都能渗透伴学之爱。让伴学,在时空中延伸,在活动中拓展。做到课堂行,课外行,在校行,假期在家也行。构建“云伴网络”,比如一个电话,一次QQ或微信私聊,一次网络家访,一次不经意的帖文点赞等,让伴学无处不在,让爱如影随形。伴学,需要结伴而行,可以引导学生彼此相伴,培训家长提升伴学水平,走进社区感化更多的人伴学,最终形成网格化伴学格局。
3.教师进行有效伴学,是艰难持续的涅槃过程,需要坚守
教育学生本就是一项长期的、潜在的、艰苦的过程。伴学,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应立足学生的近期适应,着眼于学生的远期发展。每一次伴学,必要动用一切心思,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大量心血,有效抑或无功,付出都不可避免。而教师社会压力大,工作任务多,且自身拥有的资源有限、时空有限、体力和精力有限,还要面对那么多个性殊异的班级学生,留守的、失爱的、行为诡异的、学习困难的等,如何为学生的在校谋,为学生的终身计,为了以后少伴学甚至不伴学,为了更好地放飞学生,都需要教师做出极大的付出。其艰难可想而知。
总之,当学生需要伴学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出现,但不必始终与学生“形影不离”。对学生的伴学,要不因时空而隔断,不因世事沧桑而懈怠,努力做到“形散神聚”,“神”伴行遠。在合适的时机,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会意的笑脸,一次无障碍交流,一句嘘寒问暖,学生犯错矫正中的一个拥抱,学生考差批评后的一次谈心等,都能触动学生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刻,行为不断善化,心灵不断美化。
当然,伴学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但伴学是有效果的,学生的每一次改变都是一次新生,每一点进步都是一次成长。即使不能改变所有学生,起码能改变一些学生;不能改变学生全部,起码能改变学生一些方面;不能改变学生终身,起码能改变学生一时。因此,只要有学生在改变,学生有所改变,就值得去伴学。从做开始,哪怕一点一滴,总比“望洋兴叹”好。
超越时空的守望,是最真情的伴学;有效的伴学,是最长情的关爱。从孩子入托,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至终身,需要的是一任任教师的接力伴学。这是一个宏大的过程,正可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有效伴学,教师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