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与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

    王文俊

    

    【摘 要】职业教育的“短、平、快、准”及其对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作用,决定了它在教育脱贫中的特殊地位。基于大石山区“精准扶贫”构建定向农村职业教育,以脱贫能力为核心、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着眼“培训谁、培训什么、怎样培训”,采用“弹性自主、灵活多样”的多途径教学方式,建立“多方合作”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与培养模式等,以此提升广西大石山区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更好地推进定向农村职业教育,还需要从教育统筹机制、办学模式、联动机制、师资队伍等方面予以保障。

    【关键词】精准扶贫;可行能力;定向农村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7)10-0045-05

    一、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的贫困思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1980年撰文首次提出可行能力的概念,他认为“贫困不是单纯由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基本能力缺少造成的”(图1)。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在我国译为“可行能力”,是与生活内容相关联的能力集。在可行能力理论指导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6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引入“能力贫困”概念,将反贫困的目标从提升贫困人口的收入转变为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可行能力思想对贫困者自主脱贫“能力”给予极大关注,认为脱贫的内生动力非传统的物质补偿和外显的生活质量,而是可行能力的提升进而达到自我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二、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定向农村职业教育 据理论研究和实践来看,可行能力,即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与接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教育减贫政策就是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避免因教育返贫等多方面内容混合起来的一类政策措施。该类政策的目的是提升贫困人口的知识文化水平、市场竞争意识和技能,促进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一)贫困地区经济穷,教育更穷

    大石山区是喀斯特峰丛山地的俗称,地质人文环境特殊,山多地少、石漠化严重,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地方社会文化落后。广西大石山区主要分布在桂西北(河池地区)、桂西(百色地区)、桂中部分地区及柳州地区等地,多是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广西石山面积达8.95万km2,占广西全区国土面积的37.8%,有46个县石山面积占国土面积30%以上且大部分都是贫困县,其中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特困县有23个,总体呈现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广西大石山区现有贫困行政村2 382个,贫困人口1 365 76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15%、返贫率高达4.27%。如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处于510—1 000元的行政村就有7个,人均收入最低值(780元)出现在黄金镇,人均收入在2 501元以上的行政村有8个,四把镇人均收入为2 780元,是该县最高人均收入值,[1]远远低于广西全区平均水平,有相当一部分人口还处于温饱线以下,且恶劣的自然条件极易导致已脱贫的人口再度返贫。总体而言,大石山区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后劲乏力。教育发展水平更是落后,教学设施严重不足,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比例大。以百色市为例,2011年百色市组织实施了国家教育扶贫试点项目,2014年以中等职业教育为突破口进行教育扶贫改革、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助学项目,但由于办学基础差,财政支持有限,职业院校设施简陋、教学和实训设备缺乏等问题,百色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2015年有子女入学的贫困家庭82 586户,贫困家庭子女140 391人。[2]

    (二)贫困地区穷在经济,根在教育

    自然環境、历史遗留等是大石山区的致贫原因,但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水平低、青少年教育得不到重视等是共性问题。在广西大石山区的贫困村,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一般比较高。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的文盲率为4.08%,虽然广西的文盲率为2.71%,但河池市的文盲率为4.96%,百色市的文盲率为6.05%,[3]2013年广西大石山区劳动力文盲、半文盲为7.57%,远超过国家平均率。广西大石山区的劳动输出平均水平为32.19%,其中南宁市的输出水平最高,达到39.95%,来宾市的输出水平最低,为28.69%,可见,大石山区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整体劳务输出水平也不高。[4]从宏观层面来说,教育与经济存在双向关系。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越低,其收入贫困程度也越严重。另外,教育状况的改善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进而减缓贫困。对个人而言,教育可改变意识观念、价值判断和“贫困文化”。教育使个人有能力选择和决定工作、居住地点、子女个数、保健及生活方式以及个人发展等,教育批判“等、靠、要”的懒惰思想,纠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传播市场经济知识和观念等,因此,教育是摆脱“贫困文化”消极影响的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另外,教育能提高贫困人口的接受力和适应力,增加贫困人口社会流动的渠道和途径。教育增强了贫困人口的劳动转换能力,从传统的农业操作到转移劳务,收入渠道和收入比例都大大提高,摆脱贫困的可能性增加,即使接受了一定年限学习教育的贫困人口留在原居住地,从事最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其生产力也比没有接受教育的人口的生产力要高一些。另外,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掌握新技术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的能力,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模仿甚至创新能力(Schultz,1975;Lucas,1988)。

    (三)扶贫先扶教,关键是定向职业教育

    学者验证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有着显著影响,对于一个长期贫困农村家庭来说,如果让子女接受不同的教育水平,长期贫困在代际间变动的影响会有不同。[5]接受教育根除长期贫困的理论逻辑是:教育作用→代际支持和传递→长期贫困变动。子女接受教育的程度对父代、本代和下一代家庭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根据本研究调研发现:子女正在接受或接受过比较高水平教育的家庭,子女教育加剧了父代家庭的贫困;当他们成家立业后,其家庭收入相对较高,本代家庭贫困发生率较低;子女接受教育程度越高,代际支持和代际传承越多,父代家庭和下一代家庭贫困发生率也就越低(低于10%)。综合对广西大石山区调研所得到的三代家庭贫困发生率可以得出子女教育水平与长期贫困在代际间变动的关系:子女接受9年以上的教育,可以保证代际贫困发生率低于20%;子女接受12年以上的教育,可以保证代际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0%左右;子女接受15年以上教育,基本上可以避免本代和下一代家庭陷入贫困,由此可见教育在脱贫和避免返贫中的巨大作用。

    从教育方式来看,我国基础教育侧重在教师教、学生学;高等教育侧重在课堂教学、实验室实验;职业教育则侧重在工(农)学结合,通过一线实践机会,受教育者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技能,实现脱贫并有效防止返贫。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年平均回报率9%,基本接近国际上10%的年平均回报率。[6]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扶贫脱贫的重要方式,这与我国当前新时期扶贫工作中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思路也相吻合。

    虽然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我们对广西大石山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结果来看,职业教育还存在数量、结构、师资等方面的问题,且职业教育专业融入大石山区产业链不显著,山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力量较为薄弱,职业教育对当地扶贫脱贫的支持十分有限。另外,广西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跟不上现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和实用性欠缺。此外,现有的“农村劳动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涉农培训在农民创业技能、创业素质培训上存在交叉重叠,加之有些培训实用性不强,致使培训效果不太理想。

    “精准扶贫”强调精准,也就是说,要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对接“精准扶贫”,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着眼“培训谁、培训什么、怎样培训”,从培训的对象、内容以及方式上予以凸显。发展面向大石山区发展需求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为大石山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持,关乎地方劳动力就业与脱贫,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因此,对应“扶贫”需要,大石山区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应“精准”要求,“定向”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选择。

    三、发展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定向模式以人才培养满足特定的发展需求为宗旨,围绕特定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实施特定的教育内容,有明确培养指向的教育形式。

    (一)确定“脱贫能力为核心、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的定向培养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过程中,要树立“脱贫能力为核心、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既要发挥定向职业教育赋予贫困人口短期内脱贫的能力,更要发挥其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防止其返贫。职业教育通过采用“短、平、快、准”的培训方式,贴近实际,为大石山区贫困人口提供切合脱贫的技能,能起到实际的脱贫效果。同时,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对贫穷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广泛宣传“技能改变个人命运”、“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等理念、挖掘技能脱贫的典型,引导贫困人口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摆脱落后观念,拓展认知视野,树立脱贫决心。

    (二)基于大石山区“精准扶贫”战略布局构建定向发展体系

    根据大石山区在“精准扶贫”中战略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特征,确定定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发展体系。

    1.产教融合

    广西大石山区主要定位于发展特色农业、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以及大石山区民族文化产业等。因此,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应树立合作理念,主动对接大石山区的相关产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革新需求,使人才培养适应大石山区发展战略需求。

    2.层次递进

    大石山区教育总体水平偏低,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较小,教育资源配备不足,优质师资流失严重等,因此,可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推动大石山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实现与东部或广西区内产业转移对接的人才需求,提升区域教育总体发展水平。

    3.多元组合

    面向大石山区,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可提供诸如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就业转移技能培训服务、创业培训与咨询以及其他教育与培训服务等,促进大石山区经济发展。

    (三)采用“弹性自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定向职业教育关键要给予受教育对象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以贫困人群需求为导向,突出实用性,即充分考虑大石山区农民的工作与认知特征等。在教学方式上,应弹性自主、灵活多样,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方式,形成脱贫实用技能为核心。在教学实施上,可采用集中授课、集中培养与单独指导、个别教学等方式。对定向农村职教培训过程中的共性较强的教学问题,可以通过在大石山区各个县城或乡镇设立集中教学点,在规定时间集中授课解决;对于实践性较强或需个别解决的问题,更推广在田间地头、农村职业学校实训室、乡镇企业、农业企业等地点现场解决,尽可能贴近农民、方便农民。同时,对于素质相对较高的贫困户,可采用专家送教上门、视频教学、网络化教学等多种方式。

    (四)建立“多方合作”的定向管理与培养模式

    在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应结合《广西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和《广东对口帮扶广西职业教育协作框架协议》中的有关内容,一是可由县级政府调研所辖大石山区的教育与培训需求情况,按培训需求内容进行分类公开招标、竞标实施;二是可由各级(县、镇)政府将培训任务委托给县职业教育中心承担。在培养模式上,定向农村职业教育要依托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以及各类专业合作社等共同建立培养体,既要依托大石山区的高职学院、中职学校、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等开展教学与培训,也要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龙头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合作培养,共同确定定向培养的规格与内容,拓宽培养路径,确保定向培养成果“出口顺畅”。另外,可吸收大石山区相关企业的专家进入定向农村职业教育机构,指导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教学、培训意见反馈与改进等过程。

    四、发展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建议

    (一)构建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统筹机制

    大石山区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各方资源合力推进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议建立广西区级政府和市、县政府“三级联动”的职业教育统筹机制。广西区级和地市一级,主要做好创业型人才的培训,如“农业科技带头人工程”;县一级主要做好畢业生和优秀农民的就业培训,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大石山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工程”;乡镇甚至村一级,则做好普及型、农村实用型的广大农民参训,如“农业能手工程”、“经营主体带头人工程”等,同时,将发展定向农村职业教育与扶贫考核相结合,将定向培训参与人数与培训实际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各级政府在大石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体责任。这样,既全面提高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在大石山区的影响力,也可确保参训者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

    另外,政府部门要将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列入大石山区新型城镇化项目中,推动教育扶贫与城镇化同步规划、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集聚功能,形成对石漠化片区,如地处桂西地区的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和崇左市矿产、水电、农林、旅游等资源的开发,助推石漠化片区人口的就地转移,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既创造服务,也创造需求,二者相互促进。[7]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与大石山区发改委、人社等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对接,了解国家和地方在城镇化、产业扶持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情况、区域产业发展情况、行业人才供求情况等,提高定向人才培养服务的“精准性”。

    (二)推进多元化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支持一批对接大石山区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发展的职业院校及相关专业建设工作。通过引导各类扶贫资金和财政支持重点关注大石山区的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提高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发展的相关职业院校和专业的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改变大石山区“经济穷、教育更穷”的局面。推动大石山区中职学校与广西区内外高职院校一体化办学衔接工作,适度扩大高职院校面向大石山区中职学校学生的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比例,建立“大石山区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计划”,用于大石山区农村职业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等,弥补大石山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软肋。[8]

    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要素,形成灵活多样的投资体制与办学模式,探索“混合所有制”定向农村职业教育,改变以往封闭的单一政府投资方式。一是积极鼓励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投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参股各类职业教育机构,拓宽职业教育机构的筹资渠道;二是将部分公立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职能与市场化经营职能分离,参照PPP模式,引入民间资本参与运营,转变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构建区域协同的多方联动机制

    构建定位于服务大石山区的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多方联动机制,这将有力推动大石山区的扶贫工作。

    1.促进广西区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分享的发展长效机制

    加大协作扶贫培训基地建设,按照2014年广东、广西两省区扶贫办签署《广东对口帮扶广西职业教育协作框架协议》,在对口帮扶职业教育协作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9]

    2.完善广西区内职业院校跨区域帮扶合作机制

    一是实现院校层面的对口帮扶,体现在广西区内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与大石山区的职业院校在招生就业、专业建设、实训方案、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学生交流等方面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大石山区职业院校的发展。二是实现专业层面的对口帮扶,主要是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重点(特色)专业对接大石山区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并结合大石山区的实际情况推动大石山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进而实现大石山区农村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3.推动跨地区同行业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根据大石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要推动跨地区同行业定向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实现产教融合、打破校企合作地域界限,设置大石山区不同区域产业互补链上共性程度大的专业,建立若干大型开放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集团化管理和运营,为大石山区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和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民。[10]

    4.加大对农村创业者的指导和扶持

    对于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农村创业,职业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广农科教、产学研模式,实现职业院校与专家、学者与新型农业创业者的对接,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顾问团,推行农村创业导师制,在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创业政策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扶持。

    (四)建设服务定向农村职业教育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建设服务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是提升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有力保障。

    1.创新教师补充机制

    为大石山区配备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对于专业性强、实训技能要求高的岗位,可以实行先面试后笔试,对于紧缺的专业技术岗位则可直接进行人才引进。

    2.加大教师培训和培养力度

    继续加大当地职业院校、农校等原有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更新相关领域新知识的同时,加大教师进行田野调查和培训的力度,使培训紧跟时代步伐又接地气,使教师更加了解当地发展实情。落实教师职业进修和进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教师的培养。

    3.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广西区内大学、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等相关专业的優秀师资,对口支持大石山区职业院校,通过交叉挂职、技术指导、中高衔接等方式,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服务带到大石山区,为大石山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持。二是鼓励职业院校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技术带头人、社会技术能人等担任兼职教师。

    4.加强教育经费保障

    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了国家教育经费继续向职业教育倾斜。各级政府要建立与职业院校办学规模、办学目标相匹配的财政经费投入,将农村职业院校教师待遇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政府责任, 确保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确保新增财政教育投入主要用于职业教育,确保农村职业院校教师工资不低于国家标准,实行定向农村职业院校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根据所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补助标准,吸引并稳定符合精准扶贫需求的优秀教师。

    五、结束语

    职业教育作为“短、平、快、准”的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手段,在广西大石山区扶贫过程中起到了改变部分贫困人口的发展理念、发展技能、贫困状况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定位不够精准、宣传不够到位、软硬件欠缺、培训效果有待继续提升,与当地经济和企业对接不够等问题。对应“精准扶贫”中的“精准”,定向农村职业教育是对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进一步定位和提升。随着宏观层面相关体制和机制的完善,以及微观层面的认识、参与和作为,相信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对提升广西大石山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作用将会得到有效凸显。

    【參考文献】

    [1][4]宋燕,郑岚.广西大石山区农村贫困调查与扶贫政策创新研究[J].管理学家,2014(2):451—452.

    [2]刘易霏.实施职业教育助学项目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教育观察,2016(10):116—117,126.

    [3]许凌志.论新时期广西大石山区贫困农村扶贫开发理念的转变[J].学术论坛,2013(8):93—96.

    [5]陈全功,程蹊.子女教育、代际支持与家庭贫困的变动[J].人口与发展,2007(3):77—82.

    [6]周亚红,许玲丽,夏正青.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8):55—65.

    [7]凌经球.推进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开发的路径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J].广西民族研究,2015(2):143—151.

    [8]唐智彬,刘青.“精准扶贫”与发展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基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6(7):79—84.

    [9]周仕敏.广西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富民工程 建设100个职教扶贫培训基地[N].中国教育报,2015-08-11.

    [10]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7):12—20.

    Research on the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Po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iented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Large Rocky Mountain Area of Guangxi

    WANG Wen-jun

    (Research Department, Nanning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Nanning 530007, China)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shows its special statu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due to its “short, flat, fast, accurate” in continuous improving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of poor people. Taking the abilit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s the core and the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as the guidance, the oriented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mountainous areas focuses on “who need to be trained, training what and how to train” and uses flexible and diverse teaching modes, and establishes the management and cultivation mode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etc. So as to enhance the self-development capacity of the poor in the large rocky mountainous areas of Guangxi and better promote the oriented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also needs to be guaranteed from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school running pattern, the linkage mechanism, and the teaching staff and so on.

    【Key words】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easible ability; oriented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