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审视
贾凯丽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几年我国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到目前为止还有好多大学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重新审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68-02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的文化主流,也体现了我们自己的特点,它能够将全国人民凝聚起来,而且它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新媒体传播的复杂环境下学校继续展开有针对性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快我国的全球化进程,许多西方思想通过新媒体传播涌入中国,在中西方思潮交流碰撞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充斥在大学校园中,并且对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生活上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这些学生的人生观已经出现问题,为了防止这种现象蔓延,在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也是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说教,新媒体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道路,新媒体的新颖性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几年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校园暴力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充分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客观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事业的继承者,关系到特色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了他们身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是能否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关系到是否能实现中国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在社会各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宣传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复杂性、碎片化特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5.9%的学生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有22.6%的学生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培养,但是有41.5%的学生回答不太重视。几乎所有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专业技能的提升上,刻苦钻研自己的专业领域,政治理论往往不能受到重视,在学生中无法形成较好的氛围。所以,提高大学生的重视程度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学生自己重视才会主动学习相关内容,从心底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否则仍然是老师唱独角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二)学校教育存在不足
从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调查来看,有46.67%的学生认为学校采用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侧重于理论上的培养,大多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讲解,反而忽略了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新媒体未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起到实质性作用,教育者对新媒体在教育方面运用能力较弱。学生对价值观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只是了解其知识内容,却没有进行实践,没有体会到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三)家庭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5后,比较自我,容易忽视其他同学的感受,还存在叛逆心理。部分家长對孩子过于溺爱,听之任之,不能很好结合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而是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认为这是学校的事,和家庭教育无关。还有一些家长管的过于严格,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没有从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忽视了正确的教育方式。
(四)社会环境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不少挑战,新媒体成为文化多元化的载体。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信仰上迷失方向,崇洋媚外,接受西方的价值观,抵制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使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受到动摇。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淡化,网络上信息种类繁多,还有一些不客观的报道,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大学生缺乏对国际形势的全面了解,对国内的改革和政策不能正确审视,容易淡化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
三、新媒体时代制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因素
总的来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流是积极向上,但教育效果不是很明显,在教育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然需要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大学生自身的不足
首先,部分学生存在功利思想。部分学生受到新媒体传播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认为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大学生在面对一些选择时比较功利,不能顾全集体利益;其次,新媒体的发展使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化。有些大学生盲目追崇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过于强调自己的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淡化;再次,部分学生知识与行为脱节。有些大学生没有实现主观同客观相统一,没有做到自觉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将课堂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
(二)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首先,新媒体时代核心价值观领域研究深度不够。目前,大学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归入政治文化课中,但是对新媒体中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方式和实践方法研究的不细致。在教学方式上采用通常的灌输法,知识性正面引导,在实践上,基本靠学生自己去践行。目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能为大学生的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制约着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其次,新媒体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整合度不高。目前来说,教育者整合意识比较弱,尚未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学校教育的改革效率与新媒体发展速度不匹配。
(三)家庭教育的不足
首先,家庭环境影响不深。目前,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忽略了家庭环境的熏陶作用,对孩子的价值观方面关心不够,对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一定阻力;其次,家长在新媒体使用上对子女的引导力不够。新媒体环境复杂多样,家长缺乏对子女的引导意识,在新媒体信息的正确判断上不能为子女提供经验。大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不完全成熟时期,很容易受新媒体中繁杂价值观的影响,产生错误的价值观。
(四)新媒体虚拟环境对大学生的误导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虚拟性有很大的弊端,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发布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的言论和视频,诋毁社会主义。而大学生的心理不完全成熟,容易受到蛊惑,缺乏理性思考,不能辨别是非,在朋友圈中传播开来,使身边同学也受到影响。这种传播会使大学生对学校弘扬的正面理论产生怀疑,在学生中形成了多元价值观,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受到动摇。
四、新媒体时代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新媒体时代具有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结合新媒体新特点,注重对新媒体载体的发掘与有效运用,深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一)深化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首先,要增强大学生自觉学习意识。大学生只有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树立坚定的信念,并用这些信念指导实践,才能抵制消极的思想,引导自己的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大学生要主动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汲取传统道德的精髓;再次,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为未来的生活、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全面的提升自我。
(二)全面加强学校教育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新媒体运用能力。老师的新媒体载体运用能力与学生的接收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师上课讲的精彩,学生爱听,知识自然就学到心里去了;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要通过多维的方式来教学,多方渗透;再次,要拓宽教学途径。目前,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育这一途径来进行,要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三)注重家庭教育
首先,加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应该分担更多的责任,家长要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当家长发现子女思想和行为有异常时,第一时间与学校老师联系,共同讨论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其次,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家长还要与子女建立平等的关系,以朋友的方式相处,改变家长居高临下的传统观念,倾听内心深处的想法;再次,家长做好榜样教育。家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视自己知识面的丰富和提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子女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四)优化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上言论参差不齐,负面舆论很多,要加强新媒体监管,净化网络环境。首先,要掌握新媒体的主阵地,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通过政府的官方网站来宣传核心价值观。其次,对于一些负面舆论,要及时制止并做出相应处理。对于这种类型的言论,有关部门要及时肃清,并作出相应惩罚。再次,有关部门可以设专门的网站,对于学习的成果予以展示,其中也可以加设互动专栏,加强互动,对于教育方面的不足,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便于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