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悦教授治疗中青年早期高血压病经验撷粹

    黄敏 邓悦

    【摘要】邓悦教授认为好发于中青年的早期高血压病是不良生活方式、湿热内生的产物,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解毒通络为重,应用病证结合的理念治疗中青年早期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青年早期高血压病;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体循环动脉压力持续增高的循环系统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内科疾病和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PH是不良生活方式、年龄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青年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率显著增高。据2012~2015年全国调查,18~24岁、25~34 岁、35~44岁的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0%、6.1%、15.0% [1] 加强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治疗,及早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早期治疗,须从控制高血压病的易感因素入手。而个体体质的差异是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的影响因素。中医药治疗在重视体质差异、整体调节、平衡阴阳的基础上对早期高血压病的防治、推广上体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

    邓悦,吉林省名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医教研三十余年,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经验,笔者有幸随诊左右,获益良多,现将邓悦教授治疗中青年早期高血压病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高血压病隶属于传统医学“眩晕、头痛”的范畴,其发病多与风、痰、瘀、热之邪有关,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饮食失宜;情志不遂;年老体衰导致阴阳气血失调,发为本病。随着社会发展,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嗜食肥甘厚味,煎炒炙煿,酒甜糟酱,起居无常,导致湿热蕴结体质人不断增多。不同的体质类型影响了原发性高血 压病的发展,既往的临床分型已经不能完全涵盖。脾为后天之本,《琉球百问》认为:“地食人以五味,味有厚薄,本不可偏,偏于厚者,多郁为热。热胜于胃,则水谷之湿莫不受其熏蒸。湿热互结,清池相干,气难通泰。”嗜食膏粱厚味,易伤脾生湿、生痰化热。情志调畅,则如《灵枢·本藏》所说:“志意和則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长期精神刺激、紧张焦虑,易造成人体气机郁滞,气滞日久化火,津液代谢不畅,水停生痰湿、日久形成湿热。薛生白《湿热病篇》认为,“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湿热中阻蒸腾上熏可致清阳不升,发为眩晕。

    2 治则治法

    中青年早期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以平衡阴阳论治。《黄帝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失调作为人体机能失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病理状况的高度概括。高血压是阴阳失调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湿热蕴结是高血压常见的一种早期状态,湿邪属于阴,热邪属于阳,故而其病机变化同时具有阴阳两端,随着内、外环境的进一步变化,可兼有寒、热、虚、实各种复杂的兼证,应早期对其进行干预。邓悦教授认为,好发于中青年的早期高血压病是不良生活方式、湿热内生的产物,故早期应以清热利湿为法。尤在泾言:“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王永炎认为:“主要是邪气亢盛,败坏形体即转化为毒。毒系脏腑功能 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过多而生成。”湿热蕴结日久成毒,毒邪久藏,损及经络脏腑是高血压病经年不解,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的主要原因。经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故中青年早期高血压病应以解毒通络为法。因此,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法可以作为中青年早期高血压病湿热蕴结证的主要治法。

    3 经验特色

    邓悦教授治疗本病,在明辨气血阴阳的基础上,尤其重视解毒通络,运用经验方加减治疗。古语有云“脾无湿不生痰”。叶天士认为,“一切诸痰,初起皆由湿而成”。脾为生痰之源,脾虚运化失职则脾气散精功能失调而生湿,痰由湿邪停聚而成。朱丹溪提出“湿热生痰”学说。从湿热转化为痰特点来看,痰可以认为是湿热之邪进一步发展的阶段。抓住湿热之邪发展变化规律,灵活运用邓悦教授经验方,以平衡阴阳。邓悦教授经验方常用的药物有夏枯草,黄柏,茺蔚子,茯苓,泽泻,黄连,茵陈,牡丹皮,地龙,菊花等。本病的发生和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情志因素关系密切,治疗中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调畅情志必不可少。

    4 典型病例

    张某,男,26岁,汽车厂职工,初诊日期2019年10月18日。患者因“头晕”间断性发作3个月加重3天,曾就诊于社区医院,测血压(BP):147/96 mmHg,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此间症状时有反复,遂至门诊就诊。刻下症:头晕、头胀,头身困重,口苦口粘,胸闷,腹胀,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黄,舌苔黄腻且布满全舌,脉滑数,个人史:吸烟7年,20支/d。查体:身高1.73 m,体质量83 kg,BMI 27.73 kg/m2,心脏听诊心音低钝,A2>P2,心率8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查血压:149/100 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RS额面电轴不偏,大致正常心电图,空腹血糖:5.9 mmol/L。中医诊断:眩晕(湿热蕴结)。西医诊断:高血压病2级中危。方拟:夏枯草30 g,黄柏15 g,茺蔚子10 g,茯苓25 g,泽泻15 g,黄连15 g,茵陈20 g,牡丹皮15 g,地龙10 g,菊花10 g。医嘱: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上方加减间断调治2个月,患者诸症好转,血压控制于125~135/80~90 mmHg。按语:患者以头晕为主症,诊断为高血压病2级中危。本案患者为中青年男性,体型肥胖,有吸烟史,古语云:“肥人多湿”,肥胖作为高血压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已经被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滇南本草》认为烟草“辛温,有大毒”,吸一支烟可使收缩压上升10~25 mmHg,长期大量吸烟可以使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增加2~3倍[3],湿热相合,发为本病。故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解毒通络为法则,治疗上以经验方加减治疗。方中夏枯草清热解毒为君药,茯苓、泽泻健脾利水,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茵陈清利湿热,地龙通络,牡丹皮凉血为臣药,菊花清热解毒,平抑肝阳,茺蔚子清肝为佐药。全方辨证精准,效如桴鼓。

    参考文献

    [1] WangZ,ChenZ,ZhangL,et al.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2012-2015[J].Circulation,2018,137(22):2344-2356.

    [2]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周北凡,吴锡柱.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