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让阅读融入学生生活
丁毅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外阅读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然而当前中学生阅读的意识不强,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阅读习惯并未形成。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课外阅读如果不是为了学习成绩,很难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面对种种困难,我们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怎样保障学生高效、深入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
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过:“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涉及到多方面因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体的阅读愿望。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做法:
1.赏析片段激趣
教师可以利用节选自名著的课文,将课文讲得精彩生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例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特点,深入体会人物恃才傲物的特点,了解杨修悲剧的深层原因,领会曹操的奸诈凶狠、表里不一的特点,讨论杨修该不该杀。这样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成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
2.巧借影视、网络激趣
现在,影视、网络的丰富多彩,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眼球,学生对阅读难以产生兴趣。我们可以巧妙利用影视、网络的优势,根据每个年级推荐不同的名著进行阅读,从影视、网络上搜集一些精彩的片段带领学生观看,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重视方法引领,让学生学会阅读
1.精读略读相结合
读书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比如优美的诗文就要提倡诵读法,散文要用寻找线索阅读法,议论文要用提纲挈领法,小说要用评点法。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精读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略读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精读和略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保证阅读的效果。
2.上好名著导读、交流课
名著导读课是以激发学生对作品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比如,学生都熟悉电视剧《西游记》《水浒传》,在导读中我们把影视片段与文章片段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从更丰盈的文字中去感受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爱的教育》以“读懂爱,遇见更好的自己”开启学生对浅文深读的路程。
3.构建以写促读体系
为促进深度阅读,我们在梳理了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目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以写促读体系。
首先,为“用”而“读”。阅读后,学生的写作是有明确训练目的的,当写作遇到障碍时,我们就以名著为范例再读作品,学生为了“写”不得不反复“读”,深入“读”。
其次,为“缩小差距”而“读”。“写”得怎样,“写”得结果如何,在与文本、教师的范例对照分析之后,为缩小差距再读再品析。学生為了“写好”不得不反复“读”,深入“读”。
三、定期开展活动,促进孩子深度阅读
1.定期开展读书评价活动
为了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进而产生自觉的阅读行动,我们可以采用一套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即一讲、二查、三评、四测、五奖。
一讲,将每周一语文课前5分钟定为课前演讲时间,集中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可以向同学们推荐一篇美文,讲讲读后感受,也可以与同学们分享读到的故事等。三分钟演讲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
二查,查读书摘抄笔记和读书记录卡,每月对学生的阅读数量进行抽查、评价。
三评,评阅读随笔,评自由写作情况,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的素养提高情况。这一部分评价也可由学生完成。
四测,主要是采取开卷考试,考试时间相对宽松自由,学生可自选文章,自主命题,自主作答。由教师评分,也可由学生代表组成评价小组评分。
五奖,通过以上的讲、查、评、测之后,再按A、B、C、D四个等级综合评定学生的阅读等级,并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同时评出班级“阅读之星”,小组“阅读之星”,以奖励先进,激励后进。
2.定期开展阅读展示活动
学校可以每学年组织大型读书活动。开展读书主题征文活动、读书主题演讲和经典国学诵读比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活动的开展,会树立、打造一批阅读典型,也可以引领调动其他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读书。
3.家校协作促进读书常态化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群、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推荐阅读书目,提倡亲子阅读的理念,建构家庭读书氛围,向家长征集“亲子共读”微视频或音频,举办亲子读书会,让家长成为学生阅读的伴读者和示范者。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进行纸媒阅读,提升大阅读品质,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书香的芬芳从校园播撒到千家万户。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大孤山镇中心学校(2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