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绍艳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和其他的文化一样,对人们有着重要的德育功能。在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的今天,由于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道德滑坡现象。通过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阐述红色文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一、红色文化的形成、内涵及特点
(一)红色文化的形成
历史造就了红色文化,伟大的革命产生了伟大的精神。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的出现不[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和其他的文化一样,对人们有着重要的德育功能。在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的今天,由于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当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道德滑坡现象。通过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阐述红色文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在。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红色文化也不例外。它的产生不是无源之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分别是红色文化形成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
1、红色文化形成的实践基础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及资产阶级都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是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科学的革命思想。推翻帝国主义列强和国民党反动派之后,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新中国,从此踏上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征程中,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红色文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反帝反封、救亡图存及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2、红色文化形成的理论来源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之所以在饱经沧桑而最终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最伟大灿烂的历史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人民形成了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开拓进取、不畏强暴等优秀品质,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成果,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红色文化,此后便深深扎根于当今的现实土壤中。
(二)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
红色文化并不是红色与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红色寓意与社会历史事件的思想有机融合。具体来讲,红色文化就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不断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具体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所形成的特定精神和文化形态。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精神武器,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重要力量。红色文化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进一步演进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实事求是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红色文化就是以这种观念体系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三)红色文化的特点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同新民主主义时期及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一样,都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特点。但是红色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特征:
1、红色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性
红色文化作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文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种新的革命意识形态,包涵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它科学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观,指引着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并因此成为了我国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文明建设的内在灵魂、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红色文化又可以称为红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蕴涵了我党的政治追求和道德取向,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政治思想的表达。
2、红色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红色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被赋予了各自的内容,其内涵与形式也都发生了特定的历史变化。由于暴力革命、阶级斗争、和平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的转换,使得红色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为开放、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通过辩证地吸收和继承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红色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视野并提升了自身的品质。红色文化中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等精神适应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体现了红色文化的与时俱进的开放性。
3、红色文化具有生动形象的趣味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在逐步加强。革命时期留下的珍贵文物、革命遗迹等是红色文化的物化表现,它们形式多样,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使得人们对过去的革命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近年来掀起的红色旅游热带动了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的革命圣地的经济发展。人们在参观革命遗迹、瞻仰革命前辈时,情绪极易被感染。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上映,使人们在被其生动形象的趣味性吸引的同时,情感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或者社会群体利用特定时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及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计划和组织的教育,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符合社会的要求。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的文化产物,是一种先进的意识形态,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文化,尤其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理论精髓,更是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的执著,是对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等浮躁文化的批判。
在新时期,红色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红色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又全面贯彻红色文化的要求。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阶级产生和国家出现以后,这项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红色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红色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又全面贯彻红色文化的要求。作为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的各种资源,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想、精神及灵魂有着深刻的影响,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不足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因而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工作也要适应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创新出符合现阶段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容。然而,我们年年搞教育,却是年年老一套。作为教育内容的教学资源依然是“五讲四美”、“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等学生听了却没有丝毫体会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得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一些诸如道德滑坡、官员贪污腐败、人际关系冷漠等新问题、新情况也随之产生。这些社会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党风的反思,并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如果对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持任其发展的态度或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和口号宣传上,思想政治教育将起不到任何教育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时效性
由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们的思想状况是动态的、是随时发生变化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不能及时地掌握人们的思想状况,不能根据人们的思想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人们的思想实际出现脱节现象,从而也致使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时效性。从踏入小学校门开始,就有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抱着应付的心态,从思想上放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尽管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课程对学生进行测试,他们仍然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像学校的教育那样系统,尽管工作时也有如念报纸、听讲座的教育活动,但人们总认为与自己无关。因此说,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时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人们的思想、心理及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上新出现的问题也亟待解决。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是为了解决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在不断改进,但是并没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理论体系建设的滞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在回答和解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及实践问题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而显得苍白且薄弱。尽管党中央高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精神传达以后,人们只顾表面上重视,却在思想上轻视。结果就是只顾发展经济,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严重影响精神文明建设。
四、红色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红色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同时也是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批判继承的结晶。在新形势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发展,把红色文化的精髓部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在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内容等问题。
(一)红色文化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今,全国上下很多地方仍可以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遗留的革命遗址及烈士文物。大力运用红色文化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添加新时代的内容来影响感染人们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吸引力、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只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特点加以开发、深入挖掘,就会成为当地人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就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不断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运用红色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认清国情,感悟当今幸福生活的珍贵,克服一些歪风邪气,进而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
(二)红色文化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效性
在经济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基本保障,如果时效性缺失,就会使一些不良思想从萌芽变得成熟,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潜在危害,也会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危机。 红色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同时也是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批判继承的结晶。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红色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作用和积极影响,对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红色文化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红色文化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红色文化不但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的政党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更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支柱。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过去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就是用坚定的信念把人们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在革命战争年代不能丢弃这种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和平建设年代同样也不能丢弃。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就业形势也逐渐复杂化,分配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日趋淡化,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这就需要利用我党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和发扬红色文化,凝聚所有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21世纪,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方面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促使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运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需要坚持不懈地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实践也已并将继续证明,红色文化在我国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将是中华民族的动力来源,发挥着与时俱进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爱芹.红色文化与道德建设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15-18.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30.
[4]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J].理论界,2007(8):12.
[5]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46-65.
[6]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道德文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