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期待下的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吴丽文 蔡少霖
【摘要】面对我国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为更好地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社会工作应用型实务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应在学生就业期待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体制等方面实现教育模式与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衔接。
【关键词】就业期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当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出现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层次断层等突出问题,推进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期待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在西方社会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却是一个比较崭新的学科专业。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尽管发展迅猛,但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目标仍有很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全国社工专业人才缺口超过100万人。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却无法实现对口就业。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张斐曾经在20所高职院校中做过调查,据了解,2014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接近100%,但只有38.7%的学生的就业岗位与社会工作相关,另有六成多的学生从事的是非社会工作。究其原因,社会工作者本身的社会地位、职业威望、薪酬待遇比较低,导致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社会工作岗位。
可喜的是,在调查中,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纵观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更青睐于管理型工作、更期待较高的工资待遇。可见,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就业期待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就业期待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确立清晰的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是一项强调实务性、操作性的专业助人职业,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需要具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能适应于初级社会工作师、项目助理、项目负责人等岗位业务。按照不同岗位群的人才培养定位,还应该界定详细的职业能力目标。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应该强调熟练的实务技能,理论模式的分析研究能力和文书撰写能力,包括熟练的社工方法运用、各服务领域的实务技能、社会调查实务、社会工作行政及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二)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职业岗位相结合,并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岗位、职务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早就高技能人才。另外,高职教育还应该适当考虑职业岗位拓展与跨专业学习的需求。除了应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应用技能以外,在教学内容方面还应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决策与判断等方面的方法能力和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及与环境良性互动的艺术等社会适应能力,在课程教学上增加社会调查、文秘实务和公共关系、社交礼仪等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获得工作范围不同的职业能力,扩展就业范围,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横向延伸扩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师资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目前开设社工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很少有教师是科班出身或者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很强的。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即高职教师在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应加强专业教师社会工作实践能力、实务技能操作能力的提升,安排专业教师到社会工作岗位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实践、学习,或者可利用学校师资力量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并参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竞标,建设产、教、研三者结合的社工基地,以基地项目的开展开提升专业教师实务技能水平。
同时,在现有的高职社工教育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授模式,进一步采用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完善学生见习实习体制
社会工作是一项实务性、操作性较强的活动。要成为一名专业社工,学生除了必须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但是,现实中很多学校是先办专业再办机构,学生没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或者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数量无法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要求。另一种情况是社工机构本身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不高,无法保证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按照国际惯例或标准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活动,无法真正学习实务技能。
为了更好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学校在安排学生的见习实习上应该选取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社工机构,与社工机构人员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方案,确保实习有实效。因此,高职社工专业可以采取“2+1”模式,即用2年的时间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学习,第3学年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等专业能力后,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如何运用理论原则、如何表现服务态度、如何选用方法技巧等。
四、结论
高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一味地照抄国外或其他发达城市的模式,而是应该根据本土学生的就业期待去进行有目的性地调整。同时,要根据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特点,探索出本土性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万梅.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工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
作者简介
吴丽文(1986.10--)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蔡少霖(1981.10--)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汕尾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SWKT1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