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

    章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举国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刊将摘取李克强总理在人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我们建筑行业密切相关的内容和从部分媒体收集整理的两会代表言论进行重点报道,以期对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政府工作报告:集众智、促发展、惠民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2019年的十项政府工作任务。这十项任务包括:

    ——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以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丰富和灵活运用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工具,增强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中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聚焦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推动相关改革深化,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把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

    ——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李克强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关系:一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二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任务中,涉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内容不少,以下这些要点值得大家关注。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

    “着力缓解企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清理规范银行及中介服务收费。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减轻地方利息负担。鼓励采取市场化方式,妥善解决融资平台到期债务问题,不能搞“半拉子”工程。

    “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使企业更便捷拿到营业执照并尽快正常运营,坚决克服“准入不准营”的现象;在全国推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使更多事项不见面办理,确需到现场办的要“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

    “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项目融资方式,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用好开发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深化集体产权、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健全粮食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广袤乡村必将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抓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镇棚户区改造,保障困难群体基本居住需求。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生活服务设施”。

    “加快治理黑臭水体,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综合整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企业作为污染防治主体,必须依法履行环保责任”。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方式,对企业既依法依规监管,又重视合理诉求、加强帮扶指导,对需要达标整改的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

    “加大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力度。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獲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升级”。保护产权必须坚定不移,对侵权行为要依法惩处,对错案冤案要有错必纠。“要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

    两会代表:谈改革、论发展、话创新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两会“部长通道”解答网友关心的房地产问题时对过去一年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总结:“去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市场预期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住房的成交面积增速放缓;二是住房的成交价格总体平稳;三是住房预期,也就是市场预期逐渐趋于理性。”

    王蒙徽表示,2019年住建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具体要做到五个“坚持”:

    第一,坚持住房的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第二,坚持完善“两个体系”。一是住房的市场体系,二是住房保障体系;第三,坚持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要不断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考核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责任落到实处;第四,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重点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问题;第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大起大落。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到能源行业全局深刻变革的大考。”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接受人民网访谈时表示,“要扎实推进能源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也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我国要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目前面临着能源安全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清洁能源比重、关键核心技术、能源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挑战。然而章建华强调,能源行业稳定发展的基本面现在没有改变,支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还在显著增多。因此对于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机遇要大于挑战。

    面对挑战,章建华提出要处理好总量的增长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的关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加快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电力、油气等领域改革。章建华表示,近年来,能源体制改革加速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电力体制改革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油气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能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能源治理方式初步实现了从项目审批为主转向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服务并重的重大改革。2019年,国家能源局将以更大的决心、力度和举措,推动能源改革取得新进展。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章建华介绍,近年来,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把解决消纳问题作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任务。争取到2020年基本解决弃水弃风弃光的问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品油质量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章建华表示,成品油质量升级是一项重要的国家专项行动,既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治理雾霾、促进绿色发展,也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这个工程以来,各项工作总体部署开展有序推进,现在市场上成品油供应充足,市场运行平稳,油品供给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强对成品油行业的立法和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炼油行业能效水平,建立完善炼油行业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在摸清落后炼油产能底数的前提条件下,研究制定淘汰落后炼油产能的政策。

    人大代表苏海明:建筑业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苏海明认为,有幸处于新时代,更有责于新时代,建筑业要拥有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奋斗初心和决心。

    在新时代下,政府需要增强服务意识。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己任,是苏海明不断强调的发展理念。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在甘肃建筑业发展中得到了极为深入有效的贯彻落实。这就与甘肃省下定决心治理人民的“心肺之患”息息相关。为此,甘肃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制度设计、强化政策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力控扬尘污染,积极探索推进建筑垃圾治理,为甘肃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让甘肃人民引以为傲的“兰州蓝”新名片贡献了力量。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从做好服务的定位出发,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培育行业做大做强是新时代赋予政府的重大任务。具体到建筑業,苏海明提出三个重点方面。

    一是关于建筑业企业资金链短缺的问题。针对建筑业企业资金需求量大、使用周期长、融资难的问题,苏海明认为政府有责任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银企座谈等方式,充分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和资金需求,加大信贷支持,加大对优质建筑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扶持经济实体的发展。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的方式方法,搭起资金桥,缓解银行放贷难、企业贷款难问题,更好地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关于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的问题。随着新业务、新模式、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能够适应建筑业变革、适应企业转型、适应新业务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和新兴专业人才越来越短缺。针对于此,苏海明提出“人才走出去、思想运回来”的观念。根据苏海明在建筑业企业的从业经验,在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设立办公地点,可以为企业储备高端专业人才提供地缘优势。同时,鼓励工作人员扎根于这些先进地区,利用日益发达的信息互联技术,源源不断地将新思想、新思维输送回来,对于新时代下建筑业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或也不失为一种探索与尝试。

    三是关于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探讨。苏海明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式建造,加快形成企业集团化、专业覆盖宽、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建筑业发展新格局,鼓励建筑企业由单一行业总承包资质企业向多行业、多元化方向发展。

    同时,苏海明指出,技术和人才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推动力。信息化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必须加大,使之成为整合各要素的黏合剂。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培育和建设也必须提上日程。

    在苏海明看来,建筑业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要促进建筑业企业由竞争向竞合转变。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资本、各企业的自身优势,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实施集约化经营,提高建筑产业链运营效率,在共赢中实现行业和企业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

    政协委员郝际平:以系统理念和集成思维引领装配式建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能源紧缺、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贴合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化内涵的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行业转型的最佳选择。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就行业关心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装配式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设计、建造、装修等各环节之间严重脱节,导致装配式建筑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并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郝际平指出,缺乏系统思维的指导思想,没有集成理念,是做不好装配式建筑的。“好比汽车制造,并不是说一辆汽车有最好的发动机,它就是一辆好车。一辆好车必须是各种技术的最佳集成。”郝际平表示,“百姓需要的不是一个房屋的框架、一个门、一扇窗,而是一个功能完备的房子。这就要求必须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维护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用系统理念来指导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流程,各个环节衔接有序,才能造出好房子。”

    通过借鉴钱学森系统论的研究方式,郝际平提出装配式建筑系统论,参考工程系统论研究方法,将装配式建筑作为一个有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并提出应以系统理念和集成思维,引领行业将装配式建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产品推向市场。

    郝际平说:“我们以系统理论,借助BIM技术,将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工厂加工、安装、运营维护、拆除等整个生命周期全产业信息运营,集成研究。目前已经推出若干体系,获得发明专利4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100多个。陕西、重庆、山东等地都有在此观念指导下建造的装配式建筑案例。”

    2018年底,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部署了2019年十大重点任务。其中,“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被提出。郝际平介绍,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有效使用面积大等优点,与其他结构体系相比,建造钢结构建筑的钢材可以被回收再利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本身便具有易于施工、工业化程度高,且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住宅等优势,因此,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不过,尽管钢结构住宅结构部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完善,但在钢结构与外围护系统、管线设备系统、内装系统等的匹配方面目前仍有较多问题需要解决。

    针对国内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推广,郝际平指出,雄安新区在低能耗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等方面的规划值得各地借鉴,其建设也将对周边地区,甚至是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也将在雄安及周边地区获得广阔的市场发展机遇。全国范围内,虽然各地已相继出台的相关标准与鼓励政策,但实际进展依然有限。郝际平表示需要继续通过项目鼓励,政策宣传,加大引导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超低能耗建筑。

    人大代表倪海琼:加大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力度 带动万亿元级产业升级

    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是提升建筑能效、提高人居品质、改善大气环境、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现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倪海琼呼吁,将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效果显著。倪海琼介绍,超低能耗建筑通过高效保温和新风热回收系统,可以从源头上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减少排放,从而有效改善大气环境。如果全部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我国每年可节约供暖用煤约3.45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亿吨。

    从市场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超低能耗建筑在最大程度节能的同时能够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由于超低能耗建筑采用精细化的设计和施工工艺、高品质的建筑部品和设备,建筑质量和寿命将大幅提高。同时,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涉及规划设计、生产制造、施工管理、質量监管等多个行业的全面升级,由此带动上万亿的市场。有关成本方面,倪海琼表示,我国新建建筑如达到超低能耗建筑要求,增量成本约800元/平米,而多地对于建筑节能都有补贴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不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

    在技术水平方面,据倪海琼介绍,经过近30年的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已建和在建示范项目超过160个,覆盖全部气候区和主要建筑类型,一些项目已成功运行三年以上,实际运行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为实现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倪海琼建议在公共机构建筑中率先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加大在京津冀及周边省市推广力度,特别是在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冬奥会场馆的建设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需要多部门配合,倪海琼呼吁将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提升到国家战略。财政等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各有关部门联合出台鼓励与支持超低能耗建筑门窗、保温、新风热回收等关键部品和设备产业发展的政策,培育壮大一批核心企业和产业基地,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可靠、有效供给的产业链,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继续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建立从建筑设计、施工、材料与产品供应、评估认证于一体的监管体系,促进超低能耗建筑健康发展。

    人大代表曹宝华: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不变底色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连日来代表们热议的话题。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我们要知行合一,勇于开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春风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宝华说,要坚持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不变底色。

    作为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曹宝华充分认识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现已成为新时代的标志,高质量发展要的是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而不是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他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企业只有主动担起环境治理责任才能有出路。企业一定要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转型,主动承担起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

    为了保护衡水湖,曹宝华先后两次共搬迁了自己的16个企业,其所在的春风集团也一直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着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大力开展新能源、绿色环保产业项目建设,新增上的6台中频电炉智能、环保,不仅大幅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而且进一步降低了产品不良率,实践证明,坚持环境保护与公司发展不但不矛盾,而且是互相促进的。” 曹宝华呼吁,企业要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不等不靠、共同发力,将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转化为主动作为。

    人大代表张来辉: 升级门窗节能标准 推广绿色建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海螺集团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来辉就此进行了解读和建议。

    张来辉认为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门窗节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建筑已超过500亿平方米,其中9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据张来辉介绍,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近40%,其中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门窗能耗为发达国家的2倍-3倍。降低门窗能耗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把既有建筑门窗和新增建筑门窗全部换成节能门窗,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3亿吨,相当于我国全年煤炭产量的20%左右。

    然而张来辉指出,目前我国对建筑门窗节能减排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这导致建筑门窗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建筑节能的“盲点”和能量流失的“漏斗”。欧美国家的门窗节能要求高,并且标准在不断提升。中国门窗节能标准落后发达国家20年,虽然近年在不断提高,但整体标准与欧洲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据此,张来辉建议,第一,提高门窗节能标准。对标欧洲等发达国家门窗节能标准,提高国内门窗节能K值要求。同时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门窗遮阳隔热的重要意义,全国一盘棋,共同践行绿色发展战略要求。

    第二,加强建筑节能门窗生产企业培育和指导。各省区市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积极扶持本地区节能门窗生产企业。各级门窗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自律自查作用,从行业战略角度制定节能门窗发展目标,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第三,加强建筑节能门窗进场验收管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规定,做好建筑节能门窗进场验收。

    第四,加大建筑门窗节能工程的抽检工作力度。由各省区市组织专门力量,在区域内新建民用建筑项目中开展抽检工作,并将建筑节能门窗作为重点抽检对象之一。抽检结果向社会公示,并对违规使用门窗产品责任主体进行处罚。

    第五,推动门窗设计标准化。借鉴国外门窗洞口标准化成功操作经验,从保障性住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开始统一门窗设计标准,加速推进节能门窗普及,同时可在节能门窗多次升级改造时发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资源的作用。

    最后,建议国家应加大绿色建材、节能门窗等产业扶持推广力度,针对节能门窗行业所需的塑钢型材等绿色建材产品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对于机关单位、公共建筑要优先选择绿色建材产品,从源头把关,引导社会重视建筑节能、门窗节能。

    人大代表王传霖:推动建筑行业快速走上“品质建造”之路

    “中国基础设施建造在助推经济发展、便利民众生活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建造主战场的建筑行业,应快速走上‘品质建造之路。”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建筑产品与世界领先企业的相比,在产能、技术、工效、成本、产业链上有明显优势,但在总承包管理、工程品质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为实现我国建筑企业加速走上“品质建造”之路,首先需要国家、行业层面的引导和培育,尤其是国内建筑市场环境需要不断完善。王传霖指出,由于存在一些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现象,使得部分建筑业企业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势必会影响工程品质,监管部门对这类违规行为应加大查处力度。

    产业方面,作为建筑业工业化重要表现形式的装配式建筑在部分企业已进行探索和实践。不过,从全产业链来看,规划、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等环节衔接还不是很顺畅,大多数施工企业投入成本与产出不匹配,王传霖指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运用现代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力度推广和应用装配式建筑,提升现场标准化、机械化、工厂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推进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建造。

    同时,还应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工人,践行工匠精神。王传霖建议,由政府引导、社会搭台,搭建“校企合作、工企对接、政企互动”的三方合作模式,突出政府在建筑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主导地位,加大劳务输出地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如建立建筑产业工人人才库,发展中高级技工为主的技工队伍,推动培训证书省际互认、行业互认等,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建筑技术人员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流,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助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政协委员李利剑:以环保管控倒逼钢企转型升级

    作为世界钢结构生产第一大国,我国钢结构用鋼量仅占钢产量的5%-6%,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中小跨度桥梁建设中,钢结构所占比例更是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平均水平。为全面推动我国钢结构快速可持续发展,实现钢结构强国的目标,力争在2020年钢结构用量占钢产量的比例达到15%~2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政协委员、安钢集团董事长李利剑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发挥政府培育钢结构市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加强监管。第二,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的要求,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完善钢结构全产业链。第三,以钢结构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建议成立国际钢材与钢结构技术标准协调委员会,为钢结构进入国际市场消除技术障碍。第四,实施创新驱动,集中力量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和人员“瓶颈”问题。第五,建立建筑结构体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部品部件和标准化钢结构及组合结构桥梁体系认证制度和成果转化平台。

    李利剑进一步指出,以环保管控倒逼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并提出具体建议:

    一、要实施全面管控,降低排放总量。扩大环保管控区域范围,形成达不到超低排放标准就自行退出的长效机制;鞭策各钢铁企业大力推进减量发展、深度治理和工艺装备升级,最大限度削减行业排放总量。

    二、实施分类管控,保护先进产能。督促地方政府在制订环保管控方案时,对工业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按企业环保水平分类管控、有保有压,对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企业给予环保限产“豁免权”,对环保治理效果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税收返还或减免,激发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实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三、加快整合重组,提高发展质量。以超低排放指标的硬约束,把原来低环保投入的落后产能变为行业的“高成本区”,使小散乱、不具备改造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退出市场,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空间。

    四、坚持生态优先,促进产城融合。充分发挥钢铁制造能源转化、社会资源消纳功能作用,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及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实现钢企与城市和谐共生。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建设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