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自由的诗意悲剧
喻珊
内容摘要:萧红,在20世纪30、40年代凭借独特的创造力,个性鲜明的女性化创作风格,继承发展了“五四文学”以来“人的文学”等原因为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而《呼兰河传》是最能体现萧红创造性的作品,本文将通过小说中独特的艺术结构、安静孤寂的笔调、诗意的悲剧风格、自由精神来论析《呼兰河传》是如何展现出“萧红”式的小说魅力。
关键词:抒情化结构 笔调 诗意悲剧 自由精神
现今,人们在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女作家时,多数人无疑会立即提到张爱玲、冰心等人,而忽略像萧红、庐隐等具有别致风格,却无意有意地被评论家、通俗大众轻视的女作家。纵观萧红短暂的一生我想用这样浅浅却凝重的词语来形容她及作品:自由的诗意悲剧。
一.抒情化的小说结构
萧红的创作天赋从30年代表现出“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生死场》开始就已展露锋芒。在鲁迅写的序中提到“女性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①这已经提到了在30、40年代文艺创作趋向政治化、大众化的时候,萧红以其抒情化的小说、脱轨式的写作手法为文坛增添了一点活力。所谓抒情化小说结构是指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抛弃了长篇小说固定的格式,淡化了情节的痕迹,将叙述的成分减少了,而抒情、描写的部分相对增加了。小说中没有明显的发展线索,叙述接受者们只能从以呼兰河的琐事、我家后花园、小团圆媳妇等中心人和事中依稀感受到结构的脉络。作者有意弱化情节的作用,比如通过笔下“我”感情化的回忆显示故事的发展过程,而这些遥远的“回忆”具有模糊性,朦胧感,因此也恰好实现了情节的淡化效果。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打破了传统写实小说的手法,和以前那种传统的注重情节连贯、发展戏剧化,矛盾化冲突的小说不同。它是片段化、断裂、破碎的,故事无中心、无主角、没有所谓的线索,唯一明显的构造结构的痕迹大概是在小说中采取了章节和尾声的写法,但作者依旧“反叛”地改造了小说结构。比如在第六章第一节里只有7段,除此之外,也存在以2段、6段、9段为一节的章节,这明显区别于一个章节中必须具有发展、变化要素的传统小说结构。在《呼兰河传》中引人注目的是突出了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散文化的结构。从小城的十字街,卖麻花,卖豆腐的人、到“我”家的花园、小团圆媳妇、有二爷这一切琐碎、细小的人、物、景就组成了小说的结构框架,正如茅盾序中写道那样:“《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②对于初次阅读或是长时间沉醉于故事发展环环相扣的读者来说,面对这种抒情化结构的小说会有不少人批评作家创作的不成熟。而萧红曾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③这正是说明了在中外文化激烈碰撞的现代文坛上,萧红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自由意志的作家,懂得欣赏《呼兰河传》“陌生却诱人”的抒情化结构手法,才能知道何为“萧红”式小说。
二.安静孤寂的笔调
萧红短暂写作的十年时间里,她基本上抛弃了意识形态的约束,坚持个人的自由写作。在30、40年代对于文学的论争中,有人大声疾呼:“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那是艺术的叛徒”,④而萧红凭借回忆中多样的民貌,在战火离乱、文艺论争的时代,用自由、安静孤寂的笔调谱写了人生尽头的辉章。于1940年12月完成的《呼兰河传》是萧红在香港“蛰居”生活时所作的小说,从小形成的孤独感让她形成了敏感的性格,在历经了漂泊流浪、痛苦悲惨的生活后,萧红的笔调延续了其散文创作的笔调—依旧是寂寞安静的。在人生的最后两年用回忆的角度叙写故事,童年“我”有趣多彩的记忆背后隐含着萧红历尽人生沧桑的孤寂忧伤之情,因此不同于《生死场》的悲叹,《呼兰河传》是安静悲凉的,安静表现在作者笔下平常的呼兰河小城—小城人吃瘟猪肉、卖麻花、热闹地跳大神后人们寂静地睡着。孤寂表现在呼兰河的生活是冷清寂寞的,小城人的人生是凄凉空虚的。作者擅长观察细节事物,并用细腻的手法展现出来,而为了不动神色地在叙事过程中传染这种静中带悲的笔调,作者灵活地选取了寻常的—麻花、豆腐;鼓声、莲花灯;后花园等物象融入情感中,使这些物象有了情,而恰好这些物象正是连接每一部分的要素,这样作者的寂寞悲凉的情绪从平常静止的点逐渐地渗透、渲染到一幅幅画面中。这种安静孤寂的笔调使得小说悠扬含蓄,自然形成了“一串凄婉的歌谣”。
此外,作者又采用对比、渲染的手法延绵了这安静孤寂的感情,写抢麻花、买豆腐的热闹,跳大神、唱戏台的喧闹,同时又写睡着了的冷清小城,渐行渐远的鼓声,用短暂的乐反衬出平静绝望的凄凉。“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⑤作者笔下的景都染上了伤感的情绪,这安静孤寂的笔下,写的是呼兰河人的陈旧,更是萧红的孤独。
三.诗意的悲剧风格
《呼兰河传》中充满着抒情的诗意,也正因为这种缓缓的忧伤减弱了源自《生死场》以来的悲剧性,但孤独的童年,苍凉的风情,以及小镇上那愚昧麻木的国民灵魂依然能让我们感觉到那种弥渺的悲情。穷人和女性是萧红主要的写作对象,在她的笔下深刻地揭示了穷人和女性的不幸、痛苦,以及导致这种原因的社会问题。小说在第四章二、三、四、五节中连续在第一段写到“我家是荒凉的”,大房子里大大的空间却是满满的空虚,这房子里住的人都是逆来顺受,背着沉重的担子,只是希望温饱的满足,那些所谓的生活追求对呼兰河的这些人来说都是奢侈和遥远的。这些普通平凡的穷人都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写真,他们的人生意义是被时代所定义的,但萧红用童真,怜悯的笔调将这些受命运裁决地人的悲剧性写得十分婉转、幽美。
萧红在面对自己的命运时,她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⑥因此在本书中小团圆媳妇是萧红有意塑造地用以表现深受封建思想毒害,无辜被迷信思想迫害致死的女性形象。这部小说的悲剧性不同于《生死场》“在农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的对农民奴隶悲惨命运的哭诉,小说从“我”这一孩子的视角叙述老胡家、呼兰河人的一系列的所谓“救人”行为,通过一个孩子的所见感受将呼兰河愚昧落后的传统,麻木不仁的国民性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用叙事诗般的技巧,散文诗的风格,将小说的冲突性、高潮点抒情诗化,让读者在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圍中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了这种种暴行带来的恐惧感。例如悲剧性的一幕在最后触目惊心、丧尽天良用滚烫的开水给小团圆媳妇洗澡的片段中达到了至高点。随后作者将自己对封建伦理道德、旧中国愚昧荒诞的文化导致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易受迫害的社会现象的批评通过移情入景的手法寄予其中。写看热闹的人回家后,星星月亮出满了一天……鸡,狗,猪都睡了,整个呼兰河都睡着了。那跳神打鼓,连哭带叫的声音,都安静了。将安静的夜与嘈杂热闹的白天作比较,用平淡忧愁的思绪写出诗意的悲剧。毋庸置疑,诗意的悲剧的艺术特色是体现“萧红”式作品的主要特征,大约这种骨子里的孤独添上悲剧的诗意风情是足以引起众多读者的强烈共鸣。
四.自由的意志
林贤治说,英国作家女性主义者伍尔夫说:女性的风格是自由的风格,拿这句话来概括萧红的写作,是最恰当不过的了。⑦萧红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却毅然选择了离家漂泊,面对寒冷、饥饿、疾病、情感的折磨,支撑萧红顽强抵抗的是骨子里的反叛性和天生追求自由的精神。在《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自由精神不仅表现在吸收外国小说家写作方法的同时,又敢于突破桎梏运用自己的怀疑精神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作品。此外,作者又将自己的自由精神融汇到小说中。玩着狗尾巴草、追着蜻蜓的自在的“我”,自得其乐地吃着毒蘑菇的粗人们,窘迫却苦乐的有二伯,悲惨却欢喜的冯歪嘴子,他们都是在孤独、困顿或是贫穷、不得意的生活中用自由的精神缓和了桎梏的苦闷。“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⑧这种自由意志是五四以来精神解放的产物,持有自由意志的作家才能书写出如此灵动、自在、活泼的句子。
五.结语
萧红是一位有着强烈追求自由精神、渴望幸福爱情的女作家,她用女性独有的细腻,柔韧的坚强创造出了这样安静凄凉、有苦有乐的作品。《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写了一座小城的岁月,一段20世纪10年代前后中国人民悲凉、愚昧的记忆,一些作家儿时的回忆。不管后人是赞美还是批评《呼兰河传》,这部带着自由诗意悲剧的作品就这样随着萧红漂泊凄凉的一生散落在了现代文学史的边上了。本文通过赏析《呼兰河传》的抒情化结构、笔调、诗意悲剧等特色,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提高对“萧红”式作品的认识,这也是有利于读者去解读萧红其他同样精彩的作品。
注 释
①鲁迅:《〈生死场〉·序》,《生死场·呼兰河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茅盾:《〈呼兰河传〉·序》,《生死场·呼兰河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③聂绀弩:《萧红选集·序》,《萧红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④胡秋原:《阿狗文艺论》,《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年12月.
⑤萧红:《呼兰河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⑥林贤治:《萧红十年集·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⑦林賢治:《萧红十年集·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⑧萧红:《呼兰河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