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创新路径探究
张魁 陈欣
【摘? ? 要】本文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范本,从价值传播、叙事手法、视听表达、艺术创新四个维度分析了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新路径,探讨了地方电视台如何进一步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树立区域性的文化品牌标杆。
【关键词】《八月桂花遍地开》;创新路径;媒介地理;文化品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由安徽广播电视台、金寨县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6集电视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近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安徽卫视播出。该片以金寨地区的早期革命活动为发端,通过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等战斗印记辐射中国革命,深度讲述从金寨走出的59位开国将军的故事。在恢弘的主旋律下,通过网状脉络钩沉红色往事,群像式、故事化地展现百年历史风云,在构建集体记忆的基础上,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一、基于地域的情感凝聚
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安徽省金寨县诞生了十多支成建制的红军队伍和59位开国将军,被称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以洪学智、徐立清、皮定均、陈先瑞等59位金寨籍开国将军为主体人物,讲述他们忠于信仰、矢志不渝的人生经历。“金寨籍”在片中是主体人物共同的标签,同时也形成了该片浓郁的地域化风格。
“我们所有的地理观念,更多的是媒介帮助我们建构起来的一个‘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大众媒介作为这种‘想象的中介,它提供了一种共同阅读的‘仪式与过程,使千百万陌生人形成同为一族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一个‘想象的地理。”[1]纪录片作为一个载体,在人与地理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利用纪录片负载文化,可以对本土受众形成天然的亲和力,与他们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因为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极其巨大的。节目播出期间,新浪微博的话题数突破5000万,同时节目组收到了数十篇高质量的观后感,作者包括红军后代、专业作家、电视从业者、文化学者、军史专家、党史工作者、高校思政课教师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明》杂志原主编周旗这样评价:“那里(金寨)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神奇的土地上诞生的六集大型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不仅有革命的理想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而且还洋溢着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2]
同时,导演在创作中不囿于本土化的创作视角,而是挖掘集体记忆、建构民族认同。“英模人物植根于现实土壤,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沉淀,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指涉。”[3]59位金寨籍将军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革命精神,是安徽人民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历史积累和长期孕育积累起来的文化内核和精神追求,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安徽的人文特征、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安徽的集中体现。
在构建民族认知的过程中,影像媒介中的集体记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4]《八月桂花遍地开》正是一个重述历史、建构集体记忆的影像载体。节目通过追溯重大党史、国史、军史事件和发展历程,将个体经历、民族精神和国家历史有机地融合在集体记忆中,强化国家、民族认同,筑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媒介的定位与形态唯有联结了当地的文化地理,其特色和个性才能体现出来。”[5]安徽广播电视台近几年主创的几部大型纪录片都是因为选取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选题而收获了很好的反响。从自然类纪录片《大黄山》《黄山短尾猴》到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淮军》《天下徽商》《刘铭传在台湾》《八月桂花遍地开》,选题都是紧扣安徽本土的自然、历史、文化题材,因此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鲜明特色和文化诉求,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树立起区域性的文化品牌标杆。
二、基于宏大历史的微观叙事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多为宏大主题,选取素材多从国家的、社会的、民族的视角出发。《八月桂花遍地开》则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细腻地刻画了微观个体形象,将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时代背景与普通人的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先烈们自己的故事,以个人视角来讲述战争或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宏大背景下,金寨只是一个微小的缩影。创作者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生动的故事,以小切口带入大视角,在将历史事实作为根本依据的基础上,以再现或动画的手段、故事的手法,赋予历史温度和厚度。
(一)叙事结构:板块化叙事结构
形散神不散作为评述散文的一种文艺思想,在《八月桂花遍地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八月桂花遍地开》采用了板块化的叙述结构,每一集作品都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整体叙事结构看起来很松散,每一集都涵盖了很多的人物和故事,但始终有一条主线。比如第三集《生死转战》,出现的金寨籍开国将军高达21人,用7个小故事块进行讲述。在该集中,导演以现实为经、历史为纬,以红四方面军的西征和长征作为主线,用板块叙事结构串联起“一个主题、多个事件”,或利用地理的关联、或利用人物之间的关系谋篇布局,统一服务于“大别山精神”这个大主题。红四方面军的西征和长征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段段鲜活的故事,通过具体人物的命运得以窥见历史的波澜起伏,通过具体人物的精神可以得出革命必胜的信念。
(二)叙事手法:多线性叙事
《八月桂花遍地开》采用多线性叙事手法,不同的将军、不同的经历铺陈开来,形成多条主线,虽然各主线之间串联性相对较弱,但都紧密地服务于主题,清晰的分段式结构,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线性叙事。导演于不同性格的将军身上挖掘出相同的精神,于革命战争的历史背景下挖掘出各种各样的人生,情感上一脉相承。比如第四集中的独树镇之战板块,围绕这场战斗,从胡继成和方升普两位不同人物角度进行叙事,每一段落内部独立为叙事单元,第一人称视角的口述和第三人称视角的陈述相结合,既让受众有亲切感,也让受众保持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同时为了让历史和现实互相关照,导演還采用了很多平行时空,例如各集都使用了现实人物寻访和老将军回忆内容进行交叉剪辑,进行现实和回忆的交叉叙事。
三、基于纪实手法的多元化表达
《八月桂花遍地开》共计拍摄了100多个T的4K纪实素材,数百小时的航拍素材,最终剪辑成300分钟的片子。
在影视语言表达上,为了打破传统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沉闷、拖沓的节奏,该片多采用快速分切和组接镜头,通过打破地域空间的阻隔,把不同时间的人物和故事整合到同一个历史时空,完成历史与个体的互动。比如讲述金寨早期革命,导演组并没有从金寨直接入手,而是从俄罗斯的国家档案馆查阅蒋光慈的档案开始的。
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环境,该片在拍摄中多用自然光线,捕捉生活细节,同时采用航拍镜头来呈现波澜壮阔的场面。比如第四集《北上先锋》中对直罗镇战场遗址的展现,导演设计了一个超长的航拍长镜头——先以仰拍的视角从黄土高原的沟壑中拉升画面,带出两位战场遗址的寻访者,再将画面180度翻越寻访者头顶并快速升高,全景展现战场遗址的全貌,用大范围的航拍镜头来交代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再现叙述主体的背景,拓展视听体验。
四、基于艺术表现的多元化尝试
对于文史类纪录片而言,平铺直叙的客观纪录已经不符合现代受众的观影需求了,如何在纪实、客观的基础上,创新视听元素,增强纪录片的艺术张力,《八月桂花遍地开》也做出了积极尝试。
一部好的纪录片,除了视觉的传达效果之外,声音的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片的原创音乐很值得品味,用《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脍炙人口的乐曲变奏作为贯穿全篇的主题音乐,既能让上了年纪的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又能让年轻观众感受到老乐曲重新变奏交响的美,是对音乐和情感的双重升华。
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大量使用角色配音的方式展现事件亲历者的回忆。对声音细节质感的追求和声音背后表达含义的关注,在优化声音的同时,也强化它的真实性,展现出一种“升华了的真实。”
在画面方面,对于不可再现的历史场景,除了用手绘动画的方式还原历史和战斗场面,导演还大胆地使用将电影素材投影到事件发生地的方式表现历史事件。比如黄安战役、直罗镇战役等,让艺术的影片和真实的历史发生地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历史的發生和时代的变化。
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受众变化的观影习惯,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近日,由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微博台网、微博纪录片出品的一周纪录片报告显示:#八月桂花遍地开#话题短视频营销登陆话题篇周榜第一,视频篇周榜第五,热点话题篇周榜第五。微博#八月桂花遍地开#话题阅读量达5284.6万,20余家行业公众号对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进行积极推介,足以证明本片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认可。
注释:
[1]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J].媒广告大观,2006(01):55.
[2]周旗.周旗: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学习强国号.
[3]龙念,滕文琪.融媒体环境下历史影像的创新表达——评电视纪录片栏目《国家记忆》[J].中国电视,2020(05):32.
[4]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9,43-69.
[5]邵培仁,潘祥辉.论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134.
(作者单位:张魁,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陈欣,安徽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