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核心概念

    韦海霞

    摘要: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与应用,是因为我国的文化与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有很强的契合性。本文重点分析了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中家庭结构、家庭亚系统、家庭界限、症状的功能、家庭的互补性五个核心概念,并指出我国常见的有问题的家庭互动形态。

    关键词:结构式家庭治疗;家庭结构;家庭亚系统;家庭界限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0-0120-03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米纽秦创建。该治疗流派兼具简洁与实用两大特点,创建后的十几年间,便已然成为家庭治疗流派中影响最深、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流派。家庭治疗领域流派众多,但结构式家庭治疗被认为是比较适合中国文化的家庭治疗形式[1]。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中国的文化与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存在很强的契合性。

    当下我国的家庭问题多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中国家庭强调相互依赖,容易陷入家庭情绪泥潭;(2)中国家庭扩展家庭比重较大,并有多重父母角色干预到子女的教养中;(3)中国家庭强调亲子关系,忽视夫妻关系;(4)中国家庭对权威与等级的关注,但由于溺爱,孩子占据了家庭等级的最高点。

    针对以上的家庭问题,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中的家庭结构、亚系统、家庭界限、权威等级等核心概念都做了很好的回应。这些概念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的中国家庭。因此,本文在重点阐释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指出常见的有问题的家庭互动形态,并进一步分析出适宜的家庭互动形态。

    1 家庭结构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结构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家庭功能的发挥。因此,家庭结构是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单从该理论的命名就能看得出来。虽然它很重要,但是要把它解释清楚却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

    家庭结构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一种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常规,是家庭里多年来形成的那些重复出现的、长期存在的习惯和规律。家庭结构是在家庭成员之间反复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交往模式,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影响互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两口子的家庭,结婚后,由于丈夫事业繁忙,很晚回家,而妻子是家庭主妇,对于丈夫的行为总是唠叨个不停,丈夫对于妻子的唠叨,没有应对之策,便下班得更晚以逃避妻子的唠叨,而妻子又变得更唠叨了。这里就展现了夫妻之间反复的互动所形成的一个追一个逃的互动模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发现家庭的结构呢?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会有疑问,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看家庭成员是如何进行交流交往的,只要明白了这一点,结构便会凸现出来。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分析说明什么是家庭结构:

    一位32岁的女性,她因患抑郁症,在丈夫的要求下,与丈夫、婆婆(丈夫的妈妈)、2岁大的女儿一同来见咨询师。进入咨询室,是婆婆抱着孙女先入座,随后她的丈夫和她依次落座。起初,丈夫与她是坐在一起的,靠得比较近。可是不一会,女儿哭闹起来,婆婆哄了几次,都不见好转后,丈夫立马起身坐到婆婆身边协助一起哄女儿。她这时候身体向前倾,脸上的表情很紧张,似乎也想接过孩子哄孩子,但是却一直没说话。此时,治疗师刻意安排她丈夫将女儿交给她哄,但是婆婆立即反对,明确说明她是哄不好女儿的,丈夫也随即附和到,在家里,她从来没有单独照顾过女儿。此后,丈夫就一直坐在婆婆的身边,没有离开过,而她则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他们的对面。

    这是一个家庭在治疗室里的表现和互动情况,虽然它不像建筑结构一样能够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个家庭的结构特点:由于丈夫在互动过程中是支持自己妈妈的,并和妈妈坐在一起,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母子关系非常密切,他们是一种缠结型的亚系统,彼此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母子结盟对抗妻子。从婆婆最先进门,最先落座,以及占据话语权的情况,可以看出家庭里婆婆的权力最大。婆婆、丈夫、女儿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纠缠关系,而妻子被家庭边缘化。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是疏离的,丈夫一直支持婆婆的做法与想法,从来没有站在妻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上述这些家庭互动模式的特点可以在家庭中反复重现。基于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一个长期被边缘化的妻子,心里强烈想着担任妈妈的角色,可是都被无情地拒绝与剥夺,那抑郁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2 家庭亚系统

    家庭这个系统是由不同的亚系统构成的,一个家庭可能会分化出几个亚系统,每一个亚系统都发挥作用,承担一定的功能。家庭亚系统也称为家庭次系统或子系统,是家庭中分化出来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组成。家庭里常见的亚系统有:夫妻亚系统、亲子亚系统、手足亚系统。

    家庭中的一个角色可以隶属于不同的亚系统,担任不同的职责,拥有不同的权力。例如,一个家庭中的女性,她可以是姐姐,也可以是女儿。她在弟弟妹妹面前,也就是手足亚系统里,她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拥有最高的权力。而在亲子亚系统里,她必须放弃那种权力,听从父母的安排。每一个亚系统与该系统之外的家庭成员都应该保持一定的界限,不能相互侵犯越界,否则会造成家庭结构的困扰。例如,当子女窥视谈论父母的夫妻生活时,他就卷入了夫妻亚系统。而父母总是去插手过问子女们的关系时,同样也影响了孩子们在这个系统中学会包容、学会妥协等能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结构健康的家庭,亚系统之间必须有所界限,同时也能够相互整合起来发挥功能。

    2.1夫妻亚系统

    夫妻亚系统是家庭里丈夫与妻子两个角色组成的亚系统。夫妻亚系统是家庭系统中权力等级最高的,是一个家庭的基础,就像建筑结构中的地基一样,这个亚系统如若不稳定,必然影响到整个家庭。夫妻的争吵冲突、疏离冷漠等情况,都使得孩子成为替罪羊,孩子都将是没法逃避并带有负面情绪的那个人。所以,作者认为,怎么加强和重视夫妻亚系统都不为过,只要家庭的基石打好了,家庭的问题不可能激化为不可调和的地步。

    再来看看我们中国的家庭,婆媳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夫妻关系不牢固所致。这里所谓的牢固的夫妻关系,也并非事事卷入,时时相伴。夫妻之间的相处,也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也需要建立一定的界限。首先,夫妻系统内部的界限要适当,既不能松散也不能僵化,夫妻俩不能始终保持一体,也不能各自忙碌,很少时间相处。夫妻间松散的界限常见的极端情况是:妻子24小时对丈夫实施监控,丈夫没有私人空间,妻子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丈夫身上,丢失了自我。而僵化的界限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夫妻之间感情的淡漠,直至关系的破裂。其次夫妻亚系统与外部界限也要恰当,应与孩子保持合适的距离,并和各自的原生家庭分开。

    2.2亲子亚系统

    亲子亚系统是由父母与孩子结成的系统,是父母与孩子构成的情感联接,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夫妻必须对孩子进行抚养和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必须要明确,孩子的身心特点不是一层不变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发展任务,父母必须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与发展任务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否则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尤其在青春期,父母和子女关系必然经历一个调整的过程,即由原来单项依赖的关系转变为双项关系[2]。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能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必须划出一条清晰的边界,但是很多家庭却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总以为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才是最佳状态,其实不然。很多家庭没孩子之前,夫妻亚系统很健康,但当孩子出生,他们便看不到夫妻关系,只看到父母关系。幼小孩子的吵闹,常常让父母把全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一些夫妻在两人世界中相处得很好,但在有孩子的三人世界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中国家庭的常见情况是:由于妈妈作为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妈妈经常把孩子拉进夫妻亚系统中,结果就是爸爸被冷落疏远,亲子亚系统跑到了夫妻亚系统之上,在家庭里看不到夫妻,只能看到父母。

    2.3手足亚系统

    手足亚系统是家庭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孩子们组成的一个同辈团体,我们称之为手足亚系统。手足亚系统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系统里,孩子们可以获得与同龄人交往互动的经验,发展出支持、合作、妥协、竞争等能力。他们会学习怎样去交朋友,怎样去建立联盟,怎样让自己被认可,怎样在屈服时保全脸面。他们学习到的人际交往技能,对孩子将来在学校和工作中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影响很大。因此,外界不能随意肆意地对手足亚系统进行干扰,以确保孩子们发展出自己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

    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孩子们之间的争端,很多时候都去扮演一位仲裁者的角色,判断谁错谁对,谁该向谁道歉。其实这些做法无疑都是在干涉孩子们的活动,父母应让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使发生争吵甚至打架的后果。

    在有多个孩子的家庭里,有一种情况是非常不利的,严重时会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就是父母常常与某个孩子形成联盟,忽视甚至对抗另外一个孩子。以致于手足亚系统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而在独生子女家庭里,由于缺乏手足亚系统的经验,他们的自主能力、分享能力、合作能力、与他人竞争的能力会有所欠缺,甚至还会出现极度自我中心的情况。研究表明,很多独生子女长大后与同伴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会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家长们应让孩子多与小区里的其他小伙伴玩耍,如能建立起同辈小团体,势必也能弥补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进而也能促进交往技能的提升。

    3 家庭界限

    家庭界限这个概念,在讲解家庭亚系统这个概念时已经反复出现过,简单归纳起来,家庭界限就是一种情感的屏障和距离。个体之间、亚系统之间以及家庭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都要保持恰当的界限。如果把家庭界限简单比喻为家庭中的一扇房间门,适宜的情况就是:当房间里有人的时候,门可以关着,房里的人可以自由自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而不受干扰,当某个家庭成员需要进入房间时,他可以敲门,房里的人允许敲门的人进入。不好的情况是:家里的房间门永远紧闭或者永远敞开。所以,家庭界限的僵化就像房间门永远紧闭一样,界限的松散就像房间门永远敞开一样,都会妨碍家庭正常的功能运作。而恰当清晰的界限给了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归属感,又确保了他的独立感。

    僵化的界限是指家庭成员彼此间的人际距离很大,关系较为疏离疏远的状态。在僵化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明显地相互独立的,他们都不愿意或都不能进入彼此的世界。最常见的情况是:当孩子遇到重大事件需要父母时,由于关系的疏远,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交流缺乏,孩子便没有精神上的支持,很容易导致极端事情的发生。僵化的界限有一个好处,就是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可能比较独立,但代价是孤独,缺乏忠诚和归属感。

    松散的界限由于过于模糊和不明确,因此很容易被其他人侵入,而使家庭成员过分地关心和陷入彼此的生活之中,常常导致相互缠结的困境。在缠结的亚系统里,家庭成员虽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相互支持,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但却是以牺牲每个成员的自我发展为代价的。例如一个初中男生不愿意上学,可能就是和妈妈缠结的不良后果,他的独立性没有发展起来,害怕住校,同时离不开妈妈。在缠结型的家庭里,父母很容易接近,孩子过于依附父母,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

    4 症状的功能

    症状的功能也可以看成症状的意义,就是家庭成员的病症有稳定家庭的作用,我们把这一作用和影响称之为症状的功能。例如,一个孩子在父母闹离婚阶段,受到很大的情绪困扰,以致于考试的时候手发抖,不能应考,父母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身上,避免了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无暇顾及离婚的事情。这个过程中,孩子手抖的病症暂时起到了维护家庭一体,避免家庭分解的作用,这就是症状起到的影响。在夫妻的紧张、冲突亦或疏离的关系中,往往有某些不良特征的孩子会被选中,被父母塑造成家庭中有行为问题的人。这时,只要夫妻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他们自己的冲突就会被转移或忽略。从家庭的角度看,子女的行为情绪问题转移了父母的注意力,避免了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冲突,这就是症状功能[3]。

    5 家庭的互补性

    家庭治疗的互补性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是和家庭中另一个或几个人的语言、行为或情绪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如果系统中的某个人发生了变化,关系网络就变了,另外的人自然也就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夫妻间一个追,一个走的关系模式,妻子唠叨,总是索求丈夫多一些关心,而丈夫却以工作忙碌为由逃避妻子的唠叨。假如某一天,丈夫突然明白了妻子的需求,早早下班主动关心妻子,妻子的唠叨常态便会有所减退,这就足以说明了夫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家庭沟通模式是依赖各成员之间的不同而互补不足的。往往表现在亲子之间,如父母过分努力,孩子过分被动的模式;父母功能过度,孩子功能不足的模式;父母始终支配,孩子只能服从的模式。面对这样的问题家庭,治疗师只要明白互补性的概念,就能有意识地转变父母某些过度的行为,那孩子被动与不足的情况便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赵芳.结构式家庭治療的理论技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席红艳.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青春期亲子冲突的个案干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5.

    [3]劳国华.家庭系统疗法与个体疗法比较的视角[J].校园心理,2016,14(5):336-338.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