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如何树立哲学思维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学生只有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才能树立哲学思维,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是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必须要弄清楚的三个最基本问题。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曾非常坦诚的说:“我读马克思主义书籍也不多。我们没有那么多工夫,读少一点也可以,重要的是要注意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说,就是学习正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一段时间以来,广大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一提到哲学,就觉得内容深奥,语言晦涩难懂,脱离生活。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神秘,邓小平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生活无处不哲学,只不过我们日用而不觉。理论不能掌握群众,就不能产生物质力量,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二、学好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就蕴藏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当中。
学好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立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应着重学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学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始终坚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
学好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根本的观点、方法。广大青年学生要着重学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更加自觉地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学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掌握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坚持矛盾分析法;要学习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想问题、办事情坚持实事求是。
三、学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均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无不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着重学习生产力的观点、群众观点以及辩证法运用,认真领会理论体系间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四、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
邓小平同志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什么是精?所谓精就是着重学习能够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论著作。广大青年只要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典著作进行系统集中的学习,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就能够树立哲学思维。
(一)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总结,既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广阔的历史背景,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经验。陈云同志认为,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这五篇文章,均写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们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本功。邓小平同志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等,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素材,每篇都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上著作文章广大青年学生只要真正把它们读懂读通,就会受用终身。
(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指导实际学习、工作、生活的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一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在用,重要的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广大学生要善于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其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7卷第264—265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作者简介
郭新熠(1985—),男,汉,河南省平顶山叶县,硕士研究生,助教,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