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语类看汉语主、宾语省略
魏盼盼
摘要:和英语不同,汉语是一门允许主语、宾语缺失的语言,学界对于该现象的讨论一直从未停止。本文主要从空语类的角度出发,综述几种对汉语主语、宾语省略较具影响力的说法,以此来分析、探讨汉语中对空主语和空宾语的解读,为该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视角。
关键词:汉语;主语;宾语省略;空语类
汉语中主语、宾语缺失的现象十分常见,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解读出所缺失的对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便对这一语言现象展开了细致而深刻的分析。其中,乔姆斯基空语类的提出为该现象的解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汉语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是否具有和空语类一样的特征?能否在句中找到先行词?空宾语和空主语是否具有同样的句法表现?两者空位的产生机制是什么呢?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学者们的深刻探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一、空語类
Chomsky(1982)提出了空语类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语言中没有语音形式但有语法作用和语义内容的结构成分”。在他看来,空语类可以分为四类:NP-语迹、变项、PRO 和pro。NP-语迹指名词短语发生移位现象后所留下的痕迹t,变项指wh-短语移位后痕迹。PRO和pro均有指代性,不同的是PRO具有照应性,而pro没有。pro只能出现在定式动词前。
二、汉语主语、宾语缺失的空语类解释
(一)变量说
汉语中的主语和宾语在解读方面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即空宾语允许松散解读,而空主语则不行。黄正德(1982)认为,乔姆斯基所提出的四种空语类也普遍存在于汉语中,空主语是pro,受广义控制原则和约束原则B共同约束。因此,空主语必须和C统领它的最近的名词短语同指,而同时作为空代词,它又要在管辖范围外被约束。空宾语是由话题约束下的一种变项,需要通过移位进行话题话,然后被删略,如例(1)所示。
(1)这顿饭i,我一点都不喜欢ei。
(2)这些花i,我还是决定要买ei。
对于空主语是pro这一观点,大多数学者表示赞同。而黄正德对空宾语的归类却引发了不同观点。因为被主体化的空宾语不仅可以是泛指,还可以是变量,如例(3)、例(4)所示。而这两点均违背了主题化原则,因为主题化必须是定指且具有指代性。所以黄正德的变量说存在一定的反例,具有可证性。
(3)妈妈说你不知道e。
(4)全世界都不认识e吧。
(二)语境依赖说
1.自由空语类
和黄正德不同,徐烈炯(1984)认为汉语中的空宾语应该属于自由空语类,在句子当中不受句法规则的约束,其解释需要依赖于语境。假若在例(3)中,语境为说话人正在讨论某个人,那么缺失的宾语便不言而喻。而这种说话过于宽泛,把语境引进句法现象分析中,缺乏理论性、规律性的探讨。
2.真空位
李艳惠则提出了另外一种全新的观点,李艳惠(2005,2007)提出了真空位的概念,对于汉语中的空主语是空代词这一点她表示赞同,但是她认为空宾语并不是空代词,它在句法层面是真正缺失的。和徐烈炯相同,李艳慧也认为空宾语的解释依赖于一定的语境。
三、汉语主语、宾语不对称的一致性解释
有日本学者从一致性的角度来对空宾语和空主语的不对称性进行了探索。其核心思想为一致性的缺失为论元的省略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省略的论元可以有松散解读。其代表人物为Saito,Miyagawa,Sener和Takahashi。Miyagawa(2010)曾通过对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分析指出,汉语中的主语具有一致性,因此不允许松散解读,如例(5)所示,“自己”可以跨越“老李”,指代主语“她”。因此,他表示汉语中的空主语不具有松散解读。
(5)她i觉得老李j太高傲了,总是瞧不起自己i。
而此观点得到了李艳惠(2007)的质疑,因为确实存在大量的语言现象表明汉语中的“自己”和主语之间不存在阻断效应,即主语并不具有人称一致性。相反,用逻辑形式的复制这一原则来解释主宾不对称或宾语在某些结构中不能省略的现象会更有说服力。即,空宾语在逻辑形式层面将会被复制,进而在深层结构中满足格的核查特征。
四、结语
汉语主语、宾语省略时具有不对称性,即空宾语具有松散解读,而空主语则不行。对该现象的解释大多从空语类的角度出发,也有学者借助语境和一致性原则来解决。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汉语空主语、空宾语的研究在不断深入。通过对这一普遍现象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大量的语言事实。而目前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主要基于句法层面。沃尔夫曾说过语言会反应人们的一定思维,对这些空成分的辨认也会涉及到一定的心智运算,所以除句法角度外,我们或许还可以从认知的角度也来探讨一下汉语中空成分产生的认知因子,对该现象的解释还可以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Chomsky N.Some Concep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2]Binding[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2.
[3]Huang,J.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M].MIT.Diss,1982.
[4]Miyagawa,Shigeru.Why Agree?Why Move?:Unifying Agreement-based and Discourse-configurational Languages.MIT Press,Cambridge,MA.2010.
[5]李艳惠.省略成分与缺失[J].语言科学,2005 (2).
[6]李艳惠.空语类理论和汉语空语类的辨识与指称研究[J].语言科学,2007 (2).
[7]徐烈炯.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汉语语法现象[J].中国语文,1994 (5):3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