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高航

    摘? 要: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指出,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本质区别,在超大单元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传统教学模式在小单元教学中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竞技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1-0040-03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体育思想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学领域变革也以新的教学思想的萌发为先导,逐步深入到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从这时起,开始了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据中国知网检索调查,2000年以前发表的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每年最多只有几十篇,2000年至2010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逐年递增到200篇左右,从2010年至2018年底每年发表的有关论文达到300篇左右,相关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进一步检索调查发现,近五年在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体育教学模式的论文只有17篇,由此得知,虽然研究的广度较大,但多有雷同,且深度不够,质量不够高。在众多体育教学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包括近年来发展的“新模式”虽然在思想上有所创新,但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突破“三段式”“三基教育”“技能学习与评价”“灌输式教学”的老旧范式。在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中,如何推陈出新,做到本质或体系的变化,成为教学改革的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Sport Education Model简称运动教育模式或SE模式,是美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学家达利尔·西登托普(Daryl Siedentop)开发和创立的一种课程和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自2003年引入中国后,运动教育模式在思想理念及课堂教学中的显著效果得到了我国众多体育学者的推崇。调查发现,目前对运动教育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有优势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甚至有偏差。有鉴于此,本文在查阅和分析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SE模式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运动教育模式在当今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

    一、两种教学模式概述及特征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及特征

    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三基教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遵循运动技能掌握规律。传统模式的教学过程一般划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因此也将其称为三段式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改革以来各种教学模式虽然发展很快,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始终受到一线体育教师的青睐。

    (二)运动教育模式及特征

    运动教育模式流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2003年引入中国进行本土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国内专家学者的重视,研究的领域不断深入;与此同时,SE模式在美国也继续发展,西登托普及其研究团队于2019年出版了第三版《运动教育完全指导手册》,对SE模式的研究又前进了一大步。最新研究认为,通过SE模式能够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与发展相适应的运动体验。运动教育的六个重要特征是:超大单元授课、队员间的关系、正规的比赛、季后赛、赛程及活动记录、节日气氛的营造。

    二、两种教学模式的异同点分析

    从对理论基础、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结构和教法体系等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区别与联系(表1)。

    (一)两种教学模式的共同点

    两种教学模式都注重运动技战术的学习和体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方法都包括教师的直接指导教学,也都强调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二)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点

    1.理论基础和教学指导思想上存在差异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受到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和凯里舍夫“主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以运动技能教育观为指导思想,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法,而学生一般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较差,难以形成终生体育的教学目标。而运动教育模式以游戏理论、游戏教育和运动教育为理论基础,以“提供真实的、与发展相适应的运动体验”为指导思想。运动教育中所谓“真实”是指使运动参与的过程有趣和有意义,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又能使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更有意义;所谓“与发展相适应”是指能够使教育符合各个年龄层次和不同发展水平的所有学生,使参与活动的人在不同的方面都能获得成功体验。运动教育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社会适应性、情意,以及终生体育观方面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

    2.两种教学模式的目标不同

    虽然两种教学模式的目标均注重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体能的发展,但SE模式的教学目的和目标更加深刻和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和多元属性。

    运动教育模式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运动能力、有运动素养、热情的运动参与者。第一,有能力的运动者是指使学生成为博学多才的游戏玩家,他们具有良好的运动技术和战术意識,可以令人满意地参加比赛,还能够很好地掌握比赛规则,胜任裁判工作。第二,作为有素养的运动者应该理解和重视运动的规则、礼仪、运动文化传统;能够区分各种体育运动的好坏;承认队友的价值,欣赏其他队员担任的团队角色,并承诺为了团队或班级的利益而努力完成各项任务;队员不但要更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还应该是一个观众、一个运动粉丝、一个有眼光的消费者;确保体育活动的意义,以及安全健康地参加体育活动。第三,热情的运动参与者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都应该继承、传播运动文化,重视运动体验,享受参与活动的过程;学校体育课中成功的运动体验使学生拥有自信的参与活动并享受体育活动,所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可以促使他们热情参与体育活动;热情的运动者的表现是不仅在学校积极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主动在校外和社区中参加体育活动。

    3.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不同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技术和体能学习为主线,教师在课堂教學中一般应用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纠错法等方法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在主动地教,学生在被动地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一般采用临时分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或比赛,每一次课的分组都是一个新的组合团队。

    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在学期的开始对学生进行固定异质化的分组,以小组在运动季比赛中获得冠军为终极目标,以运动季的比赛过程为主线,采用直接指导、伙伴学习、合作学习、情景教学、探索学习等方式方法,通过学生角色分工、任务卡、学生手册、过程评价、团队激励、庆祝仪式等多种手段激发参与热情、体验成功、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将良好的运动体验延伸至课外学习,获得真实的、与发展相适应的运动体验,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4.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存在差异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法,而运动教育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在运动教育模式中,每节课教师都设计有具体的任务卡,学生通过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和团队的运动表现;此外,运动教育模式的设计一般采用累加积分评价系统,过程评价的积分在学期总评价中会占有一定的比例,对学生的评价不以最后一次课的评价来决定最终的成绩,也不以单纯的运动技术来评价学生的优劣。

    5.两种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存在差异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是一种单向性的师生关系。教师担任的角色是课程的设计者、教学内容施教者、控制者、组织者、评价者,融多种角色为一体。

    运动教育模式的课堂教学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表现为教师是课程的设计师和督导,而学生是课程的目标制定者、执行者、评价者。开课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建构,所以他是设计师。开始上课后,教师作为督导,只是保证课堂常规的顺利实施,布置课堂教学任务,督促队长完成团队任务,教授每节课的基础技术内容,监控课程实施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学生则需要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策略,自身既是学习者又是决策者,承担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学生既需要沟通合作又需要解决内部冲突,既需要提高运动能力又需要沟通与合作,既要做运动员又要担任裁判等。在这种课堂管理模式下,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观察个体或团队的表现,通过总结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表2列出了运动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职责。

    6.两种教学模式优缺点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方便控制练习密度和强度,教学组织也非常严密,有利于运动技术的学习,但学习的运动技术一般比较孤立,难以应用于真实比赛的场景;教学单元长度较小,对运动项目的理解难以深入;灌输式的学习使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运动教育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在运动能力、锻炼习惯、体育品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其缺点是在教学初期由于学习课堂常规和进行团队建设对学习运动技能教学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教学的中后期,课堂管理和自主学习的优势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学生将通过合作学习、伙伴学习等方式快速提高真实情境下的实战水平;运动教育模式的缺点是对教学设计比较复杂,对教师素养要求较高。

    三、结语

    (一)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本质区别

    虽然两种教学模式有共同之处,但二者在理论基础、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结构、教法体系和师生关系上均有较大的区别。运动教育模式完全有别于“三段式教学”和“三基教育”的传统模式,以游戏理论和运动教育理论为思想基础,以固定异质分组为实践基础,以运动季的比赛为教学过程,采用多种学习法和手段,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获得真实的、与发展相适应的运动体验,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二)运动教育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单元的长度比传统教学要长,这种大单元或超大单元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某一项运动。第二,小群体的团队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探索。第三,多种角色扮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通过游戏化比赛或修改比赛的规则使运动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使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而促进终身体育观的形成。第五,模拟真实的比赛情境可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习的意义。第六,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员、记分员,有利于对运动项目的理解和运动素养的提高。第七,记录和公示课堂团队表现,有利于强化团队目标和了解自身的进步。第八,总成绩和冠军队不应由一次比赛或考试来决定,而应该主要由过程性评价或多次联赛成绩来决定,增加了比赛的参与性。第九,最终的庆祝活动营造仪式庆典气氛,提升运动文化。

    (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发展运动技术具有优势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传统教学模式在发展运动技能方面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教学模式属于教师直接指导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随时控制课堂情况,提高运动技术和体能练习的密度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