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评估机制和指标体系建设初探
[摘要]基于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民办高职院校存在党建工作水平低、党员发展不规范、学生党员发展群体小、党员发展标准模糊等一系列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此,从建立适合民办高职院校党员发展的评估机制、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院校;党员;评估
民办高职院校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样是我国青年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是否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努力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工作质量,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其办学主体、资金来源、管理体制等均与公办高校有所不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问题相对公办院校而言,更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民办高职院校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存在人力、经费等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党建工作水平低层次徘徊
由于无政府财政经费投入,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来源渠道不同,使得民办高校的党建经费紧张,其有限的资源往往集中使用在人员工资支出、办学硬件投入上,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党建工作开展较为困难,长期处于低层次徘徊和摸索阶段。
(二)党建队伍不稳定,导致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不规范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机构建设及人员配备都有一定差距,党建人员大都是兼职,同时还要负责全校党工群的所有工作,工作任务繁重。而且这些党务干部大都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既缺乏党建工作经验,又不能安心于党务工作,导致党务干部队伍良莠不齐、队伍流动性过大,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有效、规范开展,给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发展标准不严格、规划不明确、发展程序不清、学生党员档案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会对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产生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影响。
(三)学生政治追求缺乏,造成了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群体狭小
在现有招生录取机制下,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分数低、整体素质差,文化基础、心理素质、表现能力、进取意识等都不及其他高校学生。这部分学生普遍政治信仰模糊,再加上教育不得力,导致学生入党的意愿很低。但是党员的标准是严格的、唯一的,不会因为学校或者学生的问题而改变。由于学生原因和严格的要求,使得民办高校可供发展的学生党员对象群体较为狭小,可培养和发展的优秀学生十分有限。同时少数政治素养较好、培养条件较成熟的学生,更专注于专业学习和操作技能的提高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选苗、培养等工作更加困难。
(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不完善,导致党员发展质量标准模糊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起步较晚,党建工作无基础等原因,不规范的现象比较多,如过度重视发展结果而忽视发展过程、不规范的发展程序等。尽管党组织对党员培养、发展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但是有些学校为了减少“麻烦”而将各项流程简化,不按照党建规划和要求开展工作,导致学生党员的培养和管理比较随意,也存在盲目发展党员的现象,甚至有些学校将党员发展标准和发展程序弃之不顾,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几个月集中发展、突击发展学生党员。
(五)党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影响学生党员质量
现在的民办高职院校中,能够专职从事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的人员数量普遍不足,有经验的党务干部更是凤毛麟角,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党务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大部分党务人员上岗前没有经过党建业务培训,不熟悉党建流程和要求;少部分来自公办学校的工作人员有着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但多数只是照搬公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做法,不能因地制宜,缺乏针对性;由于学校行政、教学任务繁重,使得绝大多数兼职党务干部在实际从事党建工作过程中精力不足、顾此失彼。此外,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游离于学校中心工作之外,学校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务干部较难获得工作成就感,导致党务干部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创新党建意识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发展质量。
二、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之对策
(一)评估机制
1、学生党员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工作程序规范化
第一,规范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细则》要求,结合3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拟定各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细则,并制定党员发展流程图,党务干部要对党员的发展流程加强了解,可以通过培训会、座谈会、流程上墙等方式,这是梳理出党员发展程序的关键环节,例如:政治引导环节、培养考察环节、预备党员吸收环节和预备党员转正环节等,既保证党员发展规范化,又避免了因党务干部人员流动对党员发展工作的影响。
第二,严格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标准。较高的学生党员质量水平是离不开严格的质量标准的。它不仅是学生党员发展阶段的依据,也是学生党员评议、考核和转正等阶段的依据。在发展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考察拟发展入党的学生,既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政治素质,也要对其活动表现、学习成绩进行考察;既要考察其群众基础以及平时表现,也要对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立场进行重点考察。必须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原则对学生党员严格把关。
2、健全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的工作制度
党员发展的生命线是质量,而保障工作质量的基本做法就是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的党员发展制度,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包括培养衔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计划总结制度、正常退出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杜绝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背离职业操守和不正之风,从根本上提高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质量。
3、构建培养与教育并重的长效机制
要将党员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相融合,注重党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发挥思政课堂和党校的理论培养主渠道作用;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的作用,通过微博、“共产党员”公众号等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相关教育;三要引进奖惩机制,定期检查学生工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嘉奖,对多次表现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帮助,这样可以鞭策学生以实际行动缩小与党员标准的差距;四要提倡教职工“四全育人”,教师党员和学生骨干党员共同担任培养联系人,做好联合培养工作,真正做到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和政治上的培养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教育培养体系。
(二)指标体系
1、构建党建工作组织体系,为学生党员质量提高提供组织保证
要切实保障学生党员质量,除了以上具体的措施外,要将党建工作融入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四级联动”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党委组织部领头,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党总支部贯彻落实,学生党支部具体实施的四级学生党建工作领导组织体系,此外还要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一支经验足、素质高、水平高的学生党建干部队伍,巩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加强学校对党建工作的指导,为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供组织保证。
2、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为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为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必须全程监督发展中的学生党员,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制度监督机制、群众监督机制、组织监督机制。此外,以党建责任制目标管理为载体,在全校范围随机邀请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同时在党建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中融入学生党建工作的相关内容和要求,采取公示、互评、警示、举报等方式来监督和反馈各基层学生党支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置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于阳光下,接受普通群众的监督,切实保证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3、构建党员发展“把关”体系,提高党员发展主体责任意识
为了确保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全过程的“阳光操作”,确保党员和群众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必须将党员发展“把关”体系的构建放在第一位,充分激发党员和群众的活力,从而发挥关键作用。入党对象要经过团委和学工部严格的联合预审,把好“审核关”;组织体系把好“入口关”;严格执行发展对象的公示制度,把好“公示关”。同时推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入党介绍人、支部书记、总支书记、组织员等人各负其责,把好各道关口,增强责任意识。
4、细化党员发展标准,力促党员发展工作上水平
民办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由于起步较晚,根本原因在于未建立适合民办高校党员发展标准体系,为广大新入职党务干部提供理论、制度支持,因此,应严格依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将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群体的特点综合考虑,制定一些可操作、可量化的附加条件或者细则形成制度标准,便于执行、培训与传承,此外,在党员发展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发展程序,履行发展手续,贯彻落实“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让党员发展质量真正得到落实。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立足各校实际,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与发展并重的评估机制,设计一系列可量化、可操作、可检验的考察、发展、监督等指标体系,将发展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精神贯彻到位,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使党员发展工作融入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入党过程变成学生成长成才过程。
[参考文献]
[1]鲍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机制探索[J].学习月刊,2011(8).
[2]鲍冰.民办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J].高职教育,2012(3).
[3]吴荷平.提高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张建和.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长效机制[J].当代经济,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