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鲜艳上色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了时代发展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在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整合微课教学手段具有必要性。由于微课短小精悍、情景性强、开放性高等优点,其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的语文教学,在微课的推广中,农村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审美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村地区主动谋求自身教育的发展,在其努力下,农村的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村的教育现代化更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 微课? 教育信息化? 农村? 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网络交互平台、多媒体教育、远程教育、在线学习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育和教学的形式,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发挥其特有的的优势,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师生双方的文学审美能力。而农村教育具有落后性,所以应将微课紧密结合到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微课来不断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见“微”知著,化繁为简
微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2004年于可汗学院达到兴盛,现如今,微课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深受师生欢迎。
(一)微课的界定
教育界对于微课的定义众说纷纭,现在还无统一的说法,但都围绕微课的本质特征对微课进行了界定。目前比较被认可的关于微课的界定有几种,胡铁生和焦建利等前辈对微课做了学界比较被认可的界定。焦建利界定微课是以闸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胡铁生前辈曾先后多次对微课的界定进行改善和提高,胡铁生前辈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胡铁生还将微课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微课资源构成阶段、关注微课教学活动阶段以及关注微型网络课程(微型视频课程);在总结前辈们对于微课的界定后,我认为微课是教职人员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心制作设计,以流媒体的形式展现来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
(二)微课的特点
1.“微”
微课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微”字,“微”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微课教学时间很短,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多为6-8分钟。这与传统的一节课45分钟相比,更符合小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小学生的注意力是以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的,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采用微课不失为一个巧妙的办法;其次,微课教学内容少,微课多集中为某一教学知识点或重难点,不似传统教学形式,一节课教学内容繁多会给小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带来一定的负荷;再次,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其占用的容量空间很小,由于微课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其占用的空间很小以至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到各种设备上,也可以进行在线播放来进行即时学习。
2.可操作性
由于微课的短小精悍和丰富多彩深受教师和学生青睐,而微课对于教师来说也比较容易制作,教师采用一台设备就可完成微课的基础制作,后期的润色修改添加图片音频视频等操作也相对容易,稍加培训即可。这一系列的操作不需要教师有过硬的计算机理论和基础,只需观摩和亲自实践几次就可熟悉制作流程。
3.开放性
微课的制作除了参照课本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将自身的知识储备与课本知识有机融合,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也不是一层不变,其可以借助知网、新闻、文学巨著等渠道来获取有用的教学资源,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具有针对性的来制作微课,将所有知识揉碎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微课。教师也可以制作多种微课,以适合不同的教学环节,比如有专门的导学微课、复习巩固微课等,还可以制作不同版本的微课来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做到因材施教,也可以制作家长观看的微课,使家长与教师协作来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
4.情境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形式多为讲授法,书本为连接师生的介质,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乏有些枯燥乏味,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将文字、图像、音乐等各种元素集合在一起,将原本抽象的学习内容具体生动的表现了出来。这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提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微课”优势之发挥
由于“微课”具有上述特点,在“微课”的具体应用中也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这些优势较好地回应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教师学生都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提升了教学效率。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农村小学语文采用的多为传统教学,大多数学生所谓的预习就是看书、划线、标记生字,这样的预习效果不佳。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境,教师在上课前将制作好的用于预习的微课发给学生课前观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以预习《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为例,教师可把包含有作者辛弃疾的简介、本诗创作背景、生字等的微课放给学生观看,此外在古诗词微课的制作中,不可忽视的是对古诗词的范读,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词本身的美好。
(二)有助于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开阔学生视野
由于微课“微”的优势,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随时随地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新课特点,帮助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來,网上也有很多优秀的微课件,农村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文化背景和学生需要进行借鉴和修改后播放给学生。制作精良的微课有助于开阔农村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扫除生字时,微课中可以添加该生字的书法作品,是小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把习得生字当做一种骄傲和自豪而不是一种负担。
(三)有助于教师贯彻因材施教教育理念
农村小学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生各自的基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消化可能比较慢,有些初任教师无法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专项辅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现状,向其发送适合其特点的微课,学生可以进行多次反复观看,遇到问题也可以向老师提问。此外,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课外阅读的问题,教师可以查找适合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精品通过微课揉入课本内容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四)有助于促进精讲多练,优化课堂氛围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它将原本一节课的时间浓缩到10分钟之内,节省时间的同时促进了精讲多练。例如作文课教学时,教师播放微课,在学生需要练习的时候可随时按停止键,教师要照顾到班上大部分学生的练习情况,班级氛围也因此会活跃起来,教师可评出范文,邀请学生上台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进行欣赏评价。
三、疫情防控中“微课”在农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疫情,我们积极抗疫,全国各地都在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农村地区也积极利用新型信息化现代化的便利条件开展了线上教学,这是一次对农村教育的锻炼,事实证明通过线上教育的普及,农村地区也能够享有便利、高效的学习资源。
(一)挑战
首先,在一些农村地区,微课教学缺少必要的终端和媒介,教师主动制作微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这些地区实现空间、时间的无限制存在一些困难;其次,一些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学生在校外使用微课学习存在教师指导不足的局面,学生的年龄小,自制力不足,容易造成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最后导致一些学业失败现象的出现;最后,农村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先例较少,氛围不够浓厚,对微课的优势存在认知不足现象。
(二)机遇
疫情期间,有很多教育机构捐赠了很多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有很多名校名师的课件也分享到了农村地区,这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有助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疫情期间,教师运用符合教材内容的微课来开展家庭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微课学习新知识,这不是疫情期间的无奈之举,而是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反应。
四、巧用“微课”,促进审美之“花”的绚烂
如今微课就像一汪清澈的泉水,灌溉了农村小学语文这片肥沃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中,一朵名为审美的花渐渐开放。
(一)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和缺失
在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提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其中强调了审美能力在语文素养中的重要性。文学审美等于文学鉴赏和文学创造,只有鉴赏而没有创造的审美是不健全的。审美教育是文学教育的核心,能够让学生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能够挖掘生活中更多的美。
而如今语文教学中,由于一些原因,审美教育严重缺失,存在部分照本宣科的教师,他们仅仅追求分数,这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应该弘扬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这是当代师生应有的追求,也是社会对文学审美的呼唤。
(二)“微课”如何促进审美能力的培养
当前农村也为更好的实现教育现代化做了很多努力,微课在语文课堂的采用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与语文课堂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审美能力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1.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利用微课使学生掌握诗歌或散文的鉴赏方法即找意象、分析意象含义、结合诗人创作背景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例如:学习海子经典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通过微课呈现诗中的意象“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让学生自己想象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体会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作者又不止于这种对幸福的憧憬,学生可以在音乐和视频的引导下进行思想自由的驰骋。
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巧用微课,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代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老师应运用微课极大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可用微课开展诗词鉴赏等美育活动。学生经历了一段时间语文的学习,在诗词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沉淀了一些基础的文学鉴赏知识与能力。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学过的和课外积累的诗词进行一次系统的汇总来制作成微视频,利用微课的形式在班级内开展诗歌接龙、诗词归类等活动,例如:学习梅花的品格,通过播放关于梅花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在一些课堂活动中通过讨论加深对梅花高洁品格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3.加强微课课程评价
在微课的设计和使用中,课程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评价对微课的设计完善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微课的应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设计的微课进行及时的评价,能快速高效地找出微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师对微课课程做出及时的调整,优化微课内容和形式,提升其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迷人的秋天》时,通过播放秋天美景视频,让学生沉浸到美好秋天的意境里,以便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后学生学习效果来为接下来的微课制作提供调节的方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教师要提升自身能力和审美素养
由于农村教育现代化起步晚,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相对缺乏,教师也欠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农村教师群体也应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端正学习态度,避免眼高手低。虚心学习微课制作、互联网应用技术等。语文教师作为语文美感的传播者,教師自身的审美素养也影响着学生审美品质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厚积薄发,有着深厚的文学积累,这就需要农村教师不断学习与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作或给学学生播放能放飞小学生想象力的微课。
五、结语
教育面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线上学习和以慕课为典型的远程教育的出现以及其如破竹之势的发展速度,恰恰就是教育领域对这个大背景的有力的回应。现阶段,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育资源不均衡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农村的教育现代化更是大势所趋。因此农村要主动出击谋求自身教育的发展,而不是被迫改进遭遇被时代洪流淹没的风险,以微课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机结合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微课提升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微课自身的优势,使其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鲜艳上色。
参考文献:
[1]俞景成.“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策略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19(09):75-77.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3]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靳彤.强化作品细读回归文学审美——关于文学教育合法性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33(12):84-90.
[5]石木荣.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和提升研究[J].汉字文化,2019(22):195-196.
贾鑫雨? 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