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民工培训与基层党组织作用

    王翼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民工的就业形势,其次总结出后经济危机时代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关于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民工培训中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的共鸣。

    关键词:后经济危机;农民工;培训;基层党组织;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在新时期,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平稳过渡使我国社会的现代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农民工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影响下成为了全社会所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尽管如此,社会关于农民工的探讨依然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尤为明显的一个客观现象是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时代下就业难问题所体现出的社会化问题。以目前的整体形势来看,后经济危机时代下农民工的就业压力大体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需求量不断增大对农民工的排斥;第二,受各类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大型生产企业效益下降;第三,中小出口企业经营陷入困局;第四,因可持续发展理念之影响导致部分重型高污染与高耗能企业关闭;第五,受到金融经济危机剧烈冲击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态势的减缓。因此,立足于后经济危机时代探讨基层党组织对于农民工教育的作用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民工的就业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的兴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当时对于全球经济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中国来说,其最明显的影响方面在于对就业局势的影响。在当时,大批量农民工受到就业形势的压迫而不得不返乡,返乡规模也一度成为近几十年来尤为罕见的状态。有研究曾针对此现象进行过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08年底,我国10个省份的累计农民工返乡总数已达485万名,占据了当时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4%;至2009年,这样的现状并未缓解,而是伴随着金融危机惯性的影响而在不断加剧,为此已有不少农民工似乎充满了“远见”而提前返乡,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中,农民工返乡的比率最多已高达近10%,总数明显超过一千万。

    回顾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力推动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建设进程,为了满足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需要,我国城市各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提供了诸多的岗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的就业难问题。然而在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态势之后,便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呈现出了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党中央亦开始加大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广发政策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以及通过城市的和谐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进步。随后,中央于2010年发布一号文件,将农民工定位为“新生代农民工”,并出台一系列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与基层党组织积极采取措施致力于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全力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针对这部分农民工,主要的覆盖范围是以“80后”农民工为主,据相关统计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以占据我国当前农民工总数的六成以上。可见,这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了当前农民工队伍的主流,充分体现出了有别于“旧生代”农民工的现实化特点,包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职业的期望值相对较高、对于物质与精神等方面的享受需求较高,与此“三高”相对应的另一个特点为专业知识以及工作耐受力的低下。因此,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2 后经济危机时代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

    农民工作为我国就业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和谐社会视域下关乎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够发现,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从宏观角度来看,不仅阻碍着城市化进程,更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治安局势的稳定性。而从最现实的角度来看,还会致使农村的人力资源大量浪费,农民工就业形势的恶化也将严重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农村社会的内部多重矛盾与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这样一来,便直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难度,限制基层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负面的影响。

    面对农民工的高失业率与高流动率,只有化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安置,才能推动农民工就业形势转“危”为“安”,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化发展。对此,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成为了解决当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最有效出路。本文认为后经济危机时代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一)从根本上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作为一项长效工程,完全是一个社会性课题,对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推动,本质上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必由之路。对此,地方培训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通过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培训有效支撑农村基层的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人力资源规模化发展,确保地方产业的用工难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与此同时,前文提到过当前农民工主体是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大多农民工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自然也包括学习能力。因此地方党组织培训工作的正确开展,能够通过对农民工教育的普及来增进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而这一切,均需要通过强化培训来实现。

    (二)通过培训促进农民工素质的提升,进而为产业升级创造更多机会

    基层党组织若能充分响应地方政府关于保障农民工最低生活标准的政策,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对于提升农民工的素质并升级产业将具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经济市场当中各产业发展趋于平缓的当下,一旦抓住时机做好培训,将使农民工具备强有力的就业竞争优势。

    (三)有利于帮扶农民工开展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难问题的可行举措之一。除了基本的资金与政策等支持之外,要想实现农民工自主创业成功率的提升,必要前提就是要通过加强对农民工的多元化培训力度来帮助农民工积累更多的知识、技术与经验。因此,基层党组织针对农民工开展有效的培训也就发挥出了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协调城乡的统筹发展

    客观地讲,我国长期以来导致农民工大量外流的一个最根本原因莫过于城乡发展的差异使然,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或者说是为了能够养家糊口,很大一部分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因为相比之下,城市的经济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若能够充分正视这样的现状,大力强化对农民工的培训,则能够通过言传身教促使农民工更多地考虑到离乡务工的成本与收益比值,摒弃传统思维理念,降低单向流动意愿,进而留在基层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助力,因此有利于协调城乡的统筹发展。

    3 后经济危机时代农民工培训中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以我国当前的整体形势来看,加强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关键,虽然这条路任重道远,但其紧迫性不容忽视。然而本文认为,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当前,未来的各方面形势均难以准确预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已远远不再是单方面问题,其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至深。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提高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使之切实发挥出应有的基本职能,切实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以促进农民工专业技能、知识储备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积极为农民工搭建更广阔的创业平台,并以此作为目标为农民工的培训指明方向。对此,基层党组织应当结合当前时期的地方就业形势,借“三农”政策之契机顺势而为,加大对农民工自主创业的鼓励力度,并向地方政府申请必要的支持。在帮扶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当引进具有行业先进技术水平的专家来对农民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比如帮助农民创办农业基地、自主转变规模种养业等等,并加强对当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技术支持。在此过程中,基层党组织也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来帮助农民工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针对当前部分农民工失业现象的多方面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立足于地方的不同状况来做好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的方式与方向。对此,基层党组织应当深入到农民工群体当中,切实做好基层的服务工作,重视新生代农民,从文化、技术与经营等方面开展培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劳动力技能的稳定性和就业质量的上升。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目的在于为基层提供服务,而关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是近些年困扰各级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基层党组织也可以适当借对农民工的培训之际鼓励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到基层党组织团队当中,对此的培训方向则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通过对农民工传统就业观念的转变来帮助农民获取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也为提升地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能注入新的力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世界金融危机于2008年开始加大对我国的冲击力度,而受到影响最大的方面即在于对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冲击,导致我国于后期逐渐步入了后经济危机时代的转型阶段。在新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得不应对巨大挑战,对农民工的就业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成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有效举措,对此,基层党组织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只有明确新的定位,才能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