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蓓
【摘 要】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声入人心》一经问世,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此节目不但颠覆了老百姓心中固有的美声概念,增强了流行音乐的艺术性,而且把音乐剧的演唱和表演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音乐剧。栏目很巧妙地运用了“声入人心”这四个字,而每一期节目的播出也都很好地诠释了这四个字,如何才能“声”入人心,将美声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混合产物——音乐剧,带入寻常百姓家。
【关键词】音乐剧;美声;流行音乐;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6-0028-02
一、《声入人心》的启蒙教育
此节目对现时代“声”的诠释与启蒙做到了“精”与“准”,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传达到人们的内心,使心为之跳动、感动。美声已经不是狭义上的 Bel Canto,纯技术涵盖的美声,而是广义上的“美丽的声音”,是走心、用情、亲切,符合歌曲意境有角色代入感的声音。《声入人心》将美声与流行混合,在原有经典歌剧选段或流行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作,展现了比原有歌曲更加动人的效果。而音乐剧是古典艺术元素和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声入人心》节目对观众进行了一场什么是音乐剧的启蒙教育。
(一)什么是音乐剧。近二十年来,音乐剧在中国开始传播,许多人为其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可是音乐剧是什么,普通民众还是不理解,就如同美声之于大众的印象——艰涩、冗长、难懂,尽管声音和技术很好,但听不懂依然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音乐剧不是我国本土艺术产物,它来自西方。《声入人心》节目于无形中告诉了大众什么是音乐剧,即音乐剧就是美声与流行音乐的合体。当西方正歌剧日渐低靡时,产生了轻歌剧和喜歌剧,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大众需求的转变,逐渐在古典音乐中加入了流行音乐元素,在乐队编制和配器上进行了改编,以适应大众追求自由和放松的心理需求。乐队编制和配器的改编致使音乐风格产生变化,进而演唱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更多运用了美声技术与流行特点混合的演唱形式,使古典的优雅之美与时代的张扬之美相结合,以满足大众的口味。
一直以来,音乐剧好像只是专业音乐圈的事,绝大部分的民众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人们把误解当正解。《声入人心》改变了这种状况,它第一次使普通民众意识到,音乐剧可以美得这么亲切。所以说,《声入人心》是一档启蒙节目,即对普通民众关于什么是音乐剧的启蒙。
二、引导观众走进音乐剧剧场——受众的培养
音乐剧在西方的演出状况非常火爆,尤其在美国的百老汇,一部音乐剧连续驻演上千场,一票难求的情况经常出现。这与剧目的打磨和受众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一部新剧先在外百老汇或外外百老汇进行试演,出售价格低廉的门票吸引观众去看,在这期间寻找不足,打磨剧本,采集观众的意见进行再加工,待剧目日趋成熟后,再到外百老汇或百老汇上演。因此,大部分剧目都是上乘佳作。音乐剧传入亚洲,首先在日本激起了狂潮,成立了“四季剧团”,搬演和原创了众多的音乐剧剧目。近十年,韩国的音乐剧后势勃发,以强劲的势头赶超日本。
(一)韩国剧场状况。自2010年以来,韩国的各大财团开始大力注资音乐剧、歌剧等文化产业,对领域新人及著名创作家的创作及开发提供资金支援,向剧团、演员及工作人员提供演出机会,并进一步开发进军日本和中国的平台。各大学相继开展音乐剧专业,课程设计精良,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学生音乐剧节,以普及和推广音乐剧。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到2017年,韩国音乐剧每年演出平均场次有2500多场,古典乐和歌剧有3000多场,付费观众比重平均达到45%,近两年呈上升趋势。民众进剧场看戏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音乐剧也逐渐为民众所喜欢和热爱。
(二)中国剧场状况。中国音乐剧剧场处于良莠不齐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04年,音乐剧演出场次从882场增加到1518场,出现了喜人的场面,但中国地大物博,一千多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少之又少,而这些场次又大多在一线城市出演,到二三线城市演出的剧目几乎是凤毛麟角,民众对于音乐剧知之甚少,因此也就不会买票到剧场去观剧。加之有些投资方只想着盈利,因此剧目创作粗糙,经不起推敲,自然也通不过观众的审核。想要让更多的人走入剧场,需要有好剧本、好演员,更需要引起受众的兴趣,提高其鉴赏力,对受众的观剧意识进行培养。
(三)《声入人心》对于大众的引导。《声入人心》一共有12期,分别以独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的形式对老歌进行改编或者重新翻唱,并加入了舞蹈或表演特色,將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通过歌声传递给观众,同时也赋予了经典老歌新的活力。该节目用竞技的手法吊起观众的胃口,36位颜值高、唱功棒的男士经过一轮轮对经典老歌的翻唱来角逐6个首席位。紧张激烈的竞争、成功与挫折的表现、丰富细腻层次分明的和声,以及高颜值,都成为吸引观众的看点,以此形式带领观众认识音乐剧、靠近音乐剧、喜爱音乐剧,于无形中培养观众的鉴赏力,体会音乐之美,进而走进剧场观看音乐剧。而剧场才是培养稳定的音乐剧群体的最坚固阵地。《声入人心》为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音乐剧
(一)中国音乐剧的“难”。为什么中国音乐剧已经实践了二十多年,还是这么举步维艰?专业音乐剧从业人员应该反思,尤其是创作人员。首先音乐剧与歌剧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其时代性,即音乐剧擅长时代题材,擅长与时代观众建立起一种沟通,能让观众从中看到、听到感兴趣的东西。例如2017年获得托尼奖的音乐剧《埃文汉森》讲述了一名有严重社交恐惧症的高中生与母亲和朋友之间的故事,与我们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息息相关。以歌剧《艺术家生涯》为蓝本改编的音乐剧《吉屋出租》,讲述了艰难地活在社会边缘的一群年轻人,其中有艾滋病患者和瘾君子,也有同性恋者,虽然他们面对的是悲惨绝望的现实生活,但他们没有向灰暗的现实屈服,他们有自己的爱恨情仇,自由自在地活在当下,显示了他们背离初心又寻回初心的心路历程。这些与时代接轨的题材与观众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使观众有亲切感,愿意买票到剧场观剧。
《声入人心》中选入了大量的音乐剧作品和音乐剧演员,并将经典老歌进行重新编配,加入了具有时代感的节奏与和弦进行,服装也进行了精美的设计,非常具有时代感,整期节目都跳动着时代的脉博。我国的音乐剧大部分还是以歌颂为主,和民众的生活相隔甚远,不能引起共鸣,也就激不起兴趣。音乐剧创作人员要从时代题材入手,从和民众息息相关的生活入手。艺术作品首先来源于生活,创作者要善于从市井街巷攫取素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音乐剧来自西方,有人说音乐剧就是百老匯文化。中国难道就不能创作出为民众所喜欢的音乐剧吗?当然不是。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特色迥异,音乐色彩纷呈,旋律优美,人们能歌善舞,这与音乐剧的表演特点和形式不谋而合,我们完全有能力和资源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即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和表演的音乐剧。要如何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答案是:从民族元素入手。从民族元素入手并不意味着要照搬旋律或者表演,而是要将民族特点之精华和时代脉搏相连接,使其具有时代气息。《声入人心》中阿云嗄演唱的蒙古歌曲《希拉草原》,就是运用民族音乐元素最好的例子。歌曲在原有民族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电声管弦乐队,再加上一把民族乐器马头琴,既凸显了优美的旋律,又加入了丰富的和声织体,在音乐横向旋律线条的基础上向立体纵深扩展,使音乐更耐听、更厚重。电吉它、电贝斯等电声乐器的介入,将一首原生态的民族歌曲改编成了既具有强烈时代感又具有浓烈民族音乐特色的歌曲。
四、《声入人心》对美声和流行音乐的影响
笔者的一位良师益友写了一篇文章《:不必把娱乐当高雅》,从该节目的形式和立意进行了剖析,指出这一档节目意在主打美声、歌剧,后来却被音乐剧和流行歌曲吊打,成了音乐剧的广告片。并指出节目创意枯竭,多处借用《韩国练习生》的模板;用帅气的小哥哥赚取噱头,并有“做”故事和“真人秀”之嫌,打着“美声”和“高雅文化”的名号,实则是走着低俗的娱乐。从节目的形式看,确实有借用模板和赚取噱头之迹,但哪一类节目不是在相互借鉴迎取观众?首先娱乐并不低俗,“美声”也不是高雅的标鉴,凡是能带给观众心灵慰藉的,让观众对音乐有认知的都是高雅的。该节目使更多的人认识了音乐剧,并走进剧场去观看音乐剧。同时给美声“着”了新装,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美声,喜欢美声。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员非常难,也很迷茫,这种难和迷茫来自民众对这种表演形式的不认可、不接受。《声入人心》中的声乐作品打破了这种桎梏。古典音乐制作人田艺苗说:“把美声唱法跟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美声唱法的一个新途径。”这种结合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让更多的人接受美声,重新认识美声,同时又赋予了流行音乐新的意义和生命力。《声入人心》第11期中,余迪、鞠红川、王凯、蔡程昱四重唱《Halo》,田艺苗问:你们四个都是学院派的美声歌手,为什么选择这样一首流行音乐的代表作呢?”余迪回答:“其实每一首流行音乐都来自于古典音乐,它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发展,所以说我觉得我们用美声的气质是完全可以很好去体现的。”田艺苗补充道:“而且把流行音乐唱得更加辉煌。”事实证明,一首流行歌曲《Halo》让四个古典学派的小伙子演绎得极具震撼力,和声织体分明、演唱有点有面,既有古典的“雅柔”,又兼具现代的热情奔放,感染力超强。这才是观众真正喜欢的、想要的、想听的音乐。传承和发展,《声入人心》让民众重新认识美声音乐和流行音乐,谱写了美声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新篇章。也许今后对于一首歌没有了唱法之分,而只有“声”入人心之分。
五、结语
《声入人心》十二期已全部结束,36位追光者用歌曲《光之心》传达了自己的心声,传达了所有坚持在音乐剧、歌剧道路上的艺术工作者的心声。《声入人心》带给我们的绝非只是享受,它让我们认识、喜爱音乐剧,让音乐剧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剧场去观剧,更让我们感受到爱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