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郑肖玮
[摘要]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思维方式正经历着急速的变化,人类已经进入微观文化交流和信息微循环的新时代。微文化的传播具有较强的时代性、融合性、人文性、生活性和感染性,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各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发展,满足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有效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的时效性和价值,逐渐成为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新课题。因此,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内涵以及其重要作用,并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与思考进行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微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计划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放离不开“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的支持,它还代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在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将“互联网+”模式有效的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但有助于思想政治新形态的形成,还有助于高校学生的良好发展。对此,各高校要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全面分析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社会良好发展的要求,构建“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效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的研究,最大化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效果。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内涵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有机结合的成果。微载体是微文化的衍生品,指的是微博、微信、微课等相关网络的文化传播模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文化日趋成熟。微载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是见所未见的,对人的教化以及指导是耳濡目染的,为学生的主动化和个性化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的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是,微载体的传播信息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互联网上不同形态的文化传播,影响了学生的思想[1]。因此,学校需要明确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所需,掌握学生对文化特征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以微文化的传播良好服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微文化的传播发展为契机,以提高学生的微生活为目标,有效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才能够有效的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现实背景和时代性的内容之间相互脱节的情况,使微载体从根本上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介。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种模式共同运营的模式下,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断提升,创新和构建全面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尽显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2]。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有效的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为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了全新的空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为高校的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拓展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渠道,方便快捷的娱乐和消费模式,多元化的语言网络环境,互联网逐渐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此,各高校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技术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所构建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构建的有效性[3]。
(二)有效促进教学主体个性化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有效的促进了教学主体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不但是数字化电子产品的使用者,同样也是数字化电子产品带来便捷的体验者,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充分张扬个性的舞台,微载体的所有时代特征全都符合高校学生求新利异的特点,能够使学生对其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并投入到里面,通过互联网中的人际交往、信息的汲取,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三)有效促进学生之间学习方式的互交化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之间学习方式的互交化。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知识,学生不能自己掌握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是一个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平台。微载体具有较强个性化、生活化的特点,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渠道,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将所有的信息透明化,促进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微载体的特性和内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以及思想,舒缓了学生的压力,高度满足学生的需求逐渐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服务平台[4]。
(四)有效实现教学内容传递即时化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有效的实现了教学内容传递的即时化。互联网的时效性较强,信息产生和传播的速度较快,能够准确的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转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为高校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方法。“互联网+”不但能够有效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资源共享以及远程传输,同时还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对此,高校要对互联网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构建内容的即时化。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建设与思考
(一)创新思维,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思维,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然而,互联网强大的互交功能以及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原来的学习时间不再受到教师的控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普遍在课上玩手机、睡觉,课余时间打游戏、追剧,对此,高校要树立良好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用博大的心胸看待微载体,强化对电子移动设备的运用,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起来,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作用。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出发,以主动接受、接纳、融入的心态,不回避、不压制。在实践中要不断的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新路径,为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化走向立体化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学生打造出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5]。
(二)坚持导向原则,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高校应该坚持导向原则,有效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教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认可学生,让学生将创新转变为创造,才能使高校教育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对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微载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按照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指导思想,加强高校微载体的构建和指导,将微载体的主动权牢牢的把握住,在大是大非以及政治原则上要有鲜明的立场,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更清晰,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高校在互联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现实的教育,要将互联网和课堂教育融为一体、相互补充。要充分的发挥出学团的组织作用,促使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QQ群、网络论坛等,鼓励学生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微信、微博等微载体中,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科学控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高校要重视对微载体的整体设计,科学控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扩大微载体的领域,建立起一个能够符合高校学生心理和未来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学校也要多与学生家长交流和沟通,消除彼此之间因学生而产生的矛盾。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反馈平台,在平台上及时发布学校的动态以及学生的信息等,可以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促进学校全面发展[6]。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一定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满足国家建设的要求。“互联网+”的到来已经逐渐成为辅助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微载体也继续会在各高校的教育中大放光彩。“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有效的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为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了全新的空间,促进了教学主体的个性化发展,还促进了学生之间学习方式的互交化,有效的实现了教学内容传递的即时化。因此,学校要创新思维,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作用,构建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强化思想,科学控制,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有效的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注释]
[1]高地.MOOC在西方高校德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2):21-27.
[2]袁磊,张哲.我国微博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4):48-53.
[3]游敏惠,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2013(04):53-56.
[4]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1-12期总目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12):145-154.
[5]宋嵩.“互联网+”趋势下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5(23):226-227.
[6]程相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途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0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