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审美对当代琵琶音乐创作的影响

    龚婷

    【摘 要】自建国至今,随着时代的变化,大众的审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局限走向了开放。大众审美由此影响了作曲家对待音乐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方向。琵琶音乐创作经历唐朝、明清到建国后,又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明清之前的众多曲谱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都已失传,我们只能对19世纪以来有谱子的乐曲进行分析,来阐述人民大众对于琵琶音乐创作的影响。当代琵琶创作可分为4个阶段,本文将根据不同阶段的乐曲创作来阐述人民大众的审美导向对琵琶音乐创作的各种影响。

    【关键词】大众审美;琵琶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48.33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6-0032-02

    琵琶的发展从古至今已经延续千年,从秦汉到隋唐再到明清,从留存下来的文章、古籍、壁画中不难看出琵琶一直被文人墨客、包括統治阶级所青睐,其极强的表现力和丰富的内涵让所有喜好古典音乐的人为之倾倒。琵琶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历了很多次变迁,并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了音乐殿堂的高峰,有秦汉的昭君善弹琵琶,唐朝的唐玄宗为琵琶而作《霓裳羽衣曲》,有晚清华秋萍为琵琶正式编撰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这都为琵琶的普及和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流传于历史中的很多曲谱已经失传,我们今天只能就19世纪以来的琵琶谱进行阐述分析,由此来审视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人们对音乐审美的变化影响了琵琶音乐创作的走向。

    一、20世纪20、30年代大众审美对琵琶音乐创作的影响

    20世纪20、30年代,新中国还没有建立,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社会经济的崩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都使人民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救国救民的方向和方法。这个时期,琵琶的几大流派为琵琶音乐的创作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有许多的民间音乐家和知识分子创作琵琶音乐,以阿炳和刘天华为代表。

    从审美心理上来看,这个时期人民大众对于艺术创作急需表现当时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想努力改变现状的追求,比如阿炳编创的《大浪淘沙》、《昭君出塞》,刘天华创作的《虚籁》、《改进操》等。

    从审美标准来看,当时的社会音乐活动一般以戏曲为主要演出形式,因此在琵琶音乐创作中也带有了戏曲的元素,比如阿炳编创的《龙船》。

    从审美层次来说,音乐家们已经不满足于就地取材,也会吸取西方音乐的元素,比如刘天华就根据西洋歌剧产生灵感创作了《歌舞引》。20世纪40年代之前,中国的音乐事业通过这些优秀音乐人的推动不断地发展着,现在这些作品都已经成为我们琵琶音乐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建国后大众审美对琵琶音乐创作的影响

    建国初期,特别是60年代的琵琶作品的创作在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中处于突出的地位。人民在经历了苦难和压迫以后,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艺术形式来宣泄曾经遭遇的痛恨与愤慨,在社会逐渐稳定的局面下,人们的审美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从审美心理上来看,全国的人民面对重新建设新国家的热情日渐高涨,需要一些英雄励志的激励点在精神上有所支撑,所以有了吕绍恩1960年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1961年孙裕德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叶绪然改编的《井冈山上太阳红》。这些作品切实地反映了当时大众对音乐的需求心理,也因此影响了多数音乐创作的方向。

    从审美标准上来看,50年代琵琶的演奏基本上还是以传统乐曲为主,如《月儿高》、《十面埋伏》、《阳春白雪》、《塞上曲》等,但是在演奏的风格上,又各有千秋。如汪派传人李廷松,他的琵琶演奏风格古朴深厚;卫仲乐先生在演奏上讲究气质和气魄,注重表现乐曲的内涵;“浦东派”则比较善弹武曲,演奏武曲气势雄伟;平湖派杨少彝先生传承了平湖派演奏风格丰满华丽,清雅淡远等等。由于人们开始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乐曲开始以不一样的标准进行欣赏,因此有许多的音乐家便开始尝试不同类型曲子的创作、改编和移植。如林石城先生改编了《三六》、《行街四合》、《中花六板》,移植了《出水莲》、《高山流水》、《陈杏元和番》等。这些作品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不同类型作品的开放式欣赏。

    从审美层次上来看,此时随着新中国文化体系的建立,琵琶作为专业的课程在中央及各个地方院校开始开设,琵琶的研究和教学从最初的民间走向了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并且这段时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琵琶演奏者兼创作者。如叶绪然的《赶花会》,改编的《井冈山上太阳红》、《月光变奏曲》等,王惠然的《彝族舞曲》、《月下欢舞》,马圣龙的《欢乐的日子》,王范地改编的《送我一枝玫瑰花》、《天山之春》和《澜沧春晓》,刘德海改编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个时期众多的琵琶音乐融入了一些地方性音乐特点,比如《彝族舞曲》,就采用了彝族的民间音乐为素材。乐曲《赶花会》吸收了四川地区音乐特征,《送我一只玫瑰花》采用了维吾尔族音乐素材,这些都符合大众审美的需求——民族化特征。特别是琵琶教学规范化以后,在创作上又引用了现代作曲技法,这些富于创新性的创作技法与琵琶演奏技法的结合,把我国的琵琶创作事业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三、文革时期大众审美对琵琶音乐创作的影响

    文革时期是我国的特殊时期,此时的文化艺术界侧重强调“工农兵方向”和“文艺为政治服务”。由于文革前琵琶等乐器已正式进入音乐院校,因此有许多专业人士对琵琶的制作、对演奏技法、对琵琶琴弦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也导致了大众审美的变化,促进了琵琶音乐的创作。

    从审美心理上来看,当时的政治环境倡导文艺界在音乐创作时偏向于提倡革命精神,反映建国以来的现实生活,要塑造当代的革命英雄形象这一类的音乐戏剧题材,因此琵琶音乐创作家创作了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浏阳河》、《打虎上山》、《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草原小姐妹》乐曲讲述的是内蒙古大草原一对姐妹花不惜以身犯险誓死保卫国家财产(羊群)的故事,这也体现了当时人民公社期间所需要的英雄形象。

    从審美标准上来看,文革前,音乐家们对琵琶乐器本身已经有了一定范围的改革,比如对复手的材质、高低的改变,对琵琶面板和箱体各部位的厚度加以调整。很大的一个变革就是琴弦由传统的丝弦改为钢丝弦,钢丝弦音色明亮,音量大、余音长、不易断裂。由于改革钢丝弦,那么假指甲(义甲)的运用也逐渐随着钢弦改革而开始普及。之前人们听到的琵琶音乐声音较为干瘪,音量小,随着琵琶乐器的改革,人们对于琵琶音乐的审美也逐步变化提高,琵琶的表现力不断地提升也使得琵琶音乐呈现更加的多样化。如改编移植的《四方舞曲》、《故乡的太阳》、《达姆达姆》、《流浪者之歌》、《采蘑菇的小姑娘》等一大批中外歌曲。

    从审美层次上来看,传统的民间琵琶乐曲注重的是旋律的横向发展,注重的是意境的渲染与烘托,但是结构过于冗长。在毛主席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伟大口号下,越来越多的西方乐曲涌入国内,为人们在听觉欣赏上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传统的乐曲因其局限性越来越被边缘化,因此现代琵琶作曲家、演奏家开始汲取西洋调性音乐的长处,将和声、复调等运用到琵琶创作中,开始探索中西结合的道路。 因此出现了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于1973年共同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这也是我国第一部用管弦乐队为琵琶协奏的大型作品。乐曲采用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和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相结合,乐曲素材来源于蒙古长调。此曲1977年公映,获得了巨大的反响,也为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结合奠定了基础。

    四、改革开放以后大众审美对琵琶音乐创作的影响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此时中国的民族器乐也迎来了雨后春笋般令人瞩目的发展。人们的见识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对琵琶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量的琵琶新作品不断涌现,音乐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从审美心理上来看,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起来。人们对音乐的审美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对音乐的需求也由社会化走向个人化。人们对音乐审美多元化的需求使得琵琶音乐在创作上也呈现多元化倾向。比如独奏曲《诉—读琵琶唐诗有感》就体现出人们对古典诗词与音乐的喜爱,希望能够重温天籁琴音;《春雨》则是用琵琶来模仿吉他的和弦,来表现春雨的温润如玉;《天鹅》这首作品运用了许多新的指法技巧;《点》运用现代作曲法,表现中国书法的精髓;《渭水情》采用陕西地方音乐的素材体现传统音乐的特点等等。这些作品风格迥异,但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作的,体现出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开始走向多元化。

    从审美标准上来看,此时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已经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标准了,社会的急速发展,新鲜事物的层出不穷,人们在审美上也出现了很大的浮动。比如有用现代作曲方法写作的《玉》;也有取材于秦腔牌子曲《永寿庵》的渭水情;还有以传统素材为铺垫,反映现代人们审美的刘德海先生的“人生篇”、“田园篇”、“宗教篇”、“乡土风情篇”等,还有继《草原小姐妹》协奏曲之后,陆续又出现了协奏曲《花木兰》、《祝福》、《春秋》等大型琵琶交响音乐。

    从审美层次上来看,随着音乐种类的增多,人们对于音乐篇幅的喜爱也是不统一的。比如《琵琶谭诗》追求的是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而《时之彩》则强调色彩斑斓的音色变化,这两首就突出了现代音乐的风格,也是表现人们精神和心境的代表作品;又如协奏曲《花木兰》集旋律性和技术性为一体,音乐画面感极强,作品气势恢弘,脍炙人口。

    五、结语

    琵琶艺术经历了千年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现在流传的诗句中看到它曾经辉煌的样子——“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文人笔下对琵琶音乐的最高赞誉,当年的盛况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但是今天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富强给我们音乐人创造了一个极其优越的条件,让我们可以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继续发展壮大我们的琵琶音乐艺术。当然,创新是前提,传统是本源,不管大众审美在时代中怎么变化,琵琶艺术创作都要以传统为本,中西结合,使我们的文化艺术能够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卢盈盈.建国十七年音乐民族化思潮下的琵琶乐曲创作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9,(2):63-68.

    [2]曹璐.20世纪琵琶作品回眸刍议[J].乐器,2019,(8):47-49.

    [3]薛婧.浅谈建国后至今琵琶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概况[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