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王雅文

    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达到更好学习语文的目的。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初中語文阅读教学,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呢?作者认为,可以把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思维训练四个层次的有机结合,来完成思维训练。

    一、认知性阅读思维——整体感知与局部解读结合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通常是扫除单词障碍,阅读复述课文,这是认知性阅读思维。所谓的认知,基本上是使用视觉来感知和识别文字单词的过程。这种知识在获得课文意义上是最低的,思想水平也是最低的,总之,言语的意义、情味是通过直觉完全感受来评估的。

    如初中课文《我爱这土地》,首先让学生能够阅读和认识整首诗:苦难、执着、爱国,用直觉思维快速感受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然后使用语文知识分析推敲语言,以便论证出一般性的认知是正确的。例如,“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一句,是用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表达的,表现出生活中“经历苦难痛苦的祖国”,并联系写作的背景,这就能更好地理解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造成的。那只为她“歌唱”的“鸟”,弱小,在炮火中力薄势单,但却大胆保护自己的祖国,不但不离开,而且为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表达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并为此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

    通过这种整体感知和部分解释的结合,学生可以深入而准确地理解本文的意义和作用。提倡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词语,掌握词语的运用技能,以此来赋予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二、理解性阅读思维——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

    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学生缺乏参与和投入,教师进行详细而彻底的理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就会是抽象和枯燥的。当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再进行分析时,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在进行《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学习时,文中有一处是这样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段文字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孔乙己在看到别人的“笑”和听到别人的“话”之后,有什么样的心态,“排出九文大钱”时心里想什么,揣摩“排出”这一动词的丰富内涵,孔乙己所体现出的心理和神态,深刻体验他的感情和思想,对孔乙己的情感思想理性分析,思考能用其他动词“拿出”“摸出”来表达吗?效果好吗?通过对“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所包含的丰富体验和情感,深化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排出”一词准确反映出了孔乙己拿钱买酒时的得意神情,表现出他要在平日取笑他的短衣帮面前摆摆阔气、聊以自慰的心理,使学生对句子的特征和内容有深刻的理解。

    三、评价性阅读思维——主观质疑与客观评价结合

    向读者提供对阅读材料的主观评估,即评估性阅读。这是一个表达独立意见的反思过程,跳出阅读材料之外反映阅读的所有方面,让读者阅读。在中学阅读课上,评价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智力发展,旨在确保教师可以提出质疑,善于诱导学生生疑,批评和评估学生的问题。

    例如,向正在学习《愚公移山》课程的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愚公到底“愚不愚”?愚公精神在现代可不可取?在上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提问,为什么斯科特的队伍比赛失败了却称得上是悲剧?为什么这场“悲剧“却是”伟大”的?在曹文轩《孤独之旅》一文的学习研究中,师生进行一致的分析和评价:孤独磨练意志,并通过例举贝多芬、陈景润等名人进行证明。有些学生说,杜小康和我们一样大,孤独的日子对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利,不能促进成长。但他却觉得自己突然间长大了,坚强了。学生的看法虽然片面,但这种怀疑批判质疑的精神非常宝贵,教师要给予鼓励。

    四、创造性阅读思维——联想想像与逻辑推理结合

    鉴于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处于自我潜能的开发性阶段,他们仍在发展自己的潜力。那么在具体的学习中,建议以联想想象为主。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文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一旦于勒发现菲利普夫妇,小说的情节应该如何展开?他们见面时的情况如何?在学生提出具体情景后,还需要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能够这样,并正确解释他们所说的内容。这种想象不仅有助于补充创造人物的原始形象,而且还表现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推理的有机结合,并形成对文章主体、情节和人物品格的合理推论。

    综合而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思维训练方式来教育学生,这会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甘肃岷县闾井镇初级中学(74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