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激活全篇
严丽华
一堂语文阅读课教师能教给学生什么?能否找到一个切入点,由它来引带出众多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又能形成学生对文章全篇把握的效果呢?因此我以《范进中举》为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选取了范进中举后的疯言“噫!好了!我中了!”为切入点设计问题,学生由此点深入体验、发现、感悟文章的众多知识点,而且兴趣盎然,犹如踏上了一次愉快的旅程。
一、案例背景
一堂语文阅读课教师能教给学生什么,这曾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困惑,因为语文教学有其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一堂课需要涵盖众多的知识点(即教学目的)。如从工具性角度说,要求教会学生识记字形字音,理解词义;从文学性角度说,要教会学生理解文章脉络结构,掌握文章主题,理解作者采用的写作手法;从人文性角度说,通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情感的熏陶。
二、提出问题
《范进中举》是经典的名家名篇,吴敬梓先生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辛辣的讽刺手法,对比的妙用,文章的主题,耐人寻味的语言等都是值得学生品析掌握的知识点。于是想寻找一个切入点,把这些知识点融汇于其中。在反复思考实践中,发现以范进中举发疯时反复说的“噫!好了!我中了!”这句话来设计问题切入,可达到以上的效果。接下来,笔者以《范进中举》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为例,详细地剖析“以点带面,激活全篇”的设想。
三、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品味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2.了解文章写作手法,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难点: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2.品析范进喜极而疯的疯态。
让学生齐读范进喜极而疯的文段之后,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分析疯的过程,疯的丑态。这是正面描写,还可引导学生分析其侧面描写疯态的句子,接着可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导致他疯了,是中举,从疯言中可看出。“噫!好了!我中了!”重点揣摩“好”“中了”的含义。这里进行朗读指导,读出两句疯言的变化。
(这里的“好”“中了”的含义就是“以点带面”的“点”,它为主题的理解作铺垫。)
3.分析胡屠户等人的言行,从而深层次了解范进喜极而疯的原因。
由问题“‘中了是不是真的‘好了呢?从哪里可看出?”导出胡屠户等人言行的分析。
重点分析胡屠户这个人物。通过找他对范进的称谓、行为、礼物前后变化的词句来深刻感知此形象。在这我借鉴了对联形式来总结胡屠户的变化,比如他前后送的礼物可概括为“一副大肠一壶酒,数斤猪肉数千钱”。采用对联形式,不但让学生形象生动地记住了文章内容,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概括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张乡绅、众乡邻的变化让学生从书中感知。
接下来提问“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看出什么?”(范進中举后生活地位真的变好了。人们的自私势利。社会的世态炎凉。)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变化呢?范进中举,也可说是封建科举制度。由此引出对文章主题的了解。
在分析人物前后态度变化时就是让学生去品析耐人寻味的语言,抓住对比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同时又体会到辛辣的讽刺。这些组成了学生对文本“面”的认识,它是由前面的“点”自然带出的。
4.理解文章的主题。
由范进中举发疯及中举后周围人对他态度的变化可看出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毒害了下层读书人,而且毒害了整个社会,它扭曲了人性。
5.总结并布置作业。
四、教后反思
在这里要补充一点,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之前需给学生一堂课的时间扫清文字障碍来阅读文章。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否则我们倡导的“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就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在设计这一课时,笔者直接进入小说的高潮部分“中举而疯”的分析,接着抓住“噫!好了!我中了!”中的“好”“中了”的含义这个点向全篇辐射开来,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众人前后变化的语句。找的过程是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对比、讽刺的手法,耐人寻味的词句及一群趋炎附势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探求文本的过程,最后由范进“中了”变“好了”水到渠成地引出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到此文章被激活了。因为这堂课已变成学生的一次鲜活生动的文本阅读之旅。当然,在选择切入点时,笔者也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了充分的考虑。问题情境的设计遵循了不宜太难也不宜太易,而是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际教学时,当抛出切入点问题之后,学生便很快进入了文本情境,在教师的引领下展开了一次生动有趣的阅读之旅。他们时而与范进同“疯”,时而浏览着众人百相图,时而饱尝世态炎凉,时而痛斥着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依然意犹未尽。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板桥中学(2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