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宽恕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

    陈杨丽

    

    

    

    〔摘要〕为了探讨宽恕在中学生人际伤害事件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通过归因和宽恕干预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采用自编的伤害事件的归因方式问卷、Hearland宽恕量表中宽恕他人分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3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对人际伤害事件做不稳定、局部的、可控的和无意的归因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中学生宽恕水平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中学生将人际伤害事件做自己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可控的、无意的归因时,倾向于宽恕他人;在人际伤害情境下,归因在宽恕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显著。因此在人际伤害情境下,对中学生进行归因干预和宽恕干预是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两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宽恕;归因方式;心理健康;中学生

    一、引言

    隨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宽恕、积极的归因方式等优秀心理品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者们高度关注的课题。作为道德心理学的重要主题,宽恕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进入心理学领域后,被广泛研究。心理学领域一般将宽恕定义为:涉及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受害者从愤怒、憎恨、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1]。Maltby和Macaskill[2]从宽恕对象进行分类,将宽恕分为宽恕他人、宽恕自己和寻求宽恕。宽恕他人是指受害者受到他人的伤害后,自愿停止敌视冒犯者并善待冒犯者的心理过程。国内相关研究也证明,宽恕对人类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状态具有潜在的影响作用。国外有学者通过测量青少年对其同性别父母的宽恕与其自身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高宽恕的青少年焦虑水平较低[3]。Ryan和Brown[4]的研究表明,宽恕倾向与抑郁具有显著负相关,而报复动机和抑郁具有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越不容易宽恕他人,报复动机越强,越容易抑郁。有研究证实,中学生的宽恕倾向与报复、抑郁、焦虑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健康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5]。陈雅彬[6]通过对496名高中生调查发现,宽恕自己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宽恕他人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相关。

    宽恕对学生维持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归因方式也不例外。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结果和原因的一般看法,是人们个性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7]。众多研究表明,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国外一些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倾向于把坏事进行内在、持久和整体性的归因,把好事进行外在、暂时和局部性归因的个体,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大[8]。李占江、邱炳武和王极盛[9]研究发现,青少年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作稳定的和整体的归因,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李旭、钱铭怡[10]研究发现,青少年归因方式与早期所受抚养方式有明显关联。影响宽恕的因素有很多,McCullough、Worthington 和 Rachal[11]认为,相比共情以及人格特质,归因模式对宽恕更具影响力。归因研究表明,侵犯者的行为如果是出于可以控制的原因,并且侵犯者不能提出可以减轻其行为责任的原因,那么被侵犯者往往推断侵犯者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有意的,并认为侵犯者对行为后果应负的责任更大,对侵犯行为更感到生气,采取报复行为的可能性也更大[12]。由此笔者认为,归因方式可能会通过影响宽恕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宽恕与心理健康,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宽恕与归因方式之间两两相关。目前尚无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且缺乏宽恕、归因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对中学生的宽恕、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归因在宽恕与心理健康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福建省厦门市两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8个班级,共发放问卷1351份,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共回收问卷1232份,回收率达91%。其中初一337人,初二312人,高一307人,高二276人。

    (二)研究工具

    1.伤害事件的归因方式问卷 (自编)

    该问卷包括两部分,首先请被试回忆人际交往中曾经最受伤害(或冒犯)的一件事,然后对伤害事件从内在性、稳定性、整体性、可控性、普遍性以及有意性6个维度进行归因方式调查,采用Likert 7级评分。

    2.宽恕他人分量表

    Hearland宽恕量表由Hearland编制,分为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两个维度。量表由24个项目组成,每个维度各包括12道题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和0.71。本研究采用宽恕他人分量表。

    3.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Symptom Check,90),简称SCL-90。该量表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中文版为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翻译,由90个项目组成,采用五级评分(1~5级)。SCL-90测验共包括10个因子(分测验)。

    (三)程序与步骤

    问卷由心理教师利用心理课时间发放,学生填写时间为35分钟,测试结束后当场收回。最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和Amos20.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考察中学生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对每种归因倾向的心理健康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稳定性、整体性、可控性、有意性维度对心理健康总分影响显著,表明当中学生将伤害事件作不稳定、局部的、可控的和无意的归因时,心理健康得分较低,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也就是说,当中学生认为伤害事件是他人无意造成的,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只影响此类事件并且不会再发生时,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反之亦然。

    (二)中学生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为了考察中学生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按照被试在宽恕量表上的得分进行排序,取得分最高的27%人群为高宽恕组,得分最低的27%人群为低宽恕组,比较两组被试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高低宽恕组的心理健康量表总分与各个因子得分差异显著,表明越容易宽恕他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等心理症状越不容易出现;相反,越不容易宽恕他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越容易出现躯体化、强迫等症状。

    (三)中学生归因方式对宽恕的影响

    为了考察人际伤害情境下中学生归因方式对宽恕的影响,将每种归因倾向的宽恕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内在性、稳定性、整体性、可控性和有意性五组归因维度上的宽恕得分差异显著,表明中学生将伤害事件做自己的、不稳定、局部的、可控的和无意的归因时,倾向于宽恕他人。也就是说,如果中学生认为伤害事件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或他人无意造成的,并且可以控制该事件的发生,造成的影响是局部的,不会再发生时,倾向于宽恕他人。反之亦然。

    (四)归因方式、宽恕与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

    1. 结构模型的建立

    为了探讨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初步建立人际宽恕、情境归因与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删除对情境归因贡献率太小的普遍性维度及中学生不容易出现的精神病性等心理健康因子,重新进行建模并运算,各拟合指标显示模型拟合良好,结果如图1所示。

    用a表示人际宽恕对情境归因的直接效应,a=0.55,b表示情境归因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應,b=-0.34,c表示人际宽恕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c=-0.18,那么a×b表示情境归因的中介效应,a×b=0.185,用c表示总效应,即c=a×b+c=0.368,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a×b/c=0.185/0.368=50.27%。接下来进行有效性检验。

    2.归因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等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我们做如下检验:第一步检验总效应的显著性,c=0.368(SE=0.031,t=11.92,p<0.001),总效应显著;第二步做Baron和Kenny的部分中介检验,a=0.547(SE=0.071,t=7.654,p<0.001),b=-0.339(SE=0.120,t=2.819,p<0.01),即人际宽恕对情境归因、情境归因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都显著,表明人际宽恕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情境归因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第三步做Judd和Kenny的完全中介检验,c=-0.183(SE=0.074,t=2.465,p<0.05),即人际宽恕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显著,表明情境归因中介变量在人际宽恕和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完全中介作用,而是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做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a×b=0.185(SE=0.068,t=2.718,p<0.01),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a×b/c=0.185/0.368=50.27%,即情境归因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情境归因在宽恕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具体见表4。

    四、讨论

    (一)对中学生人际伤害事件归因、宽恕特点的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多学生将人际伤害事件做他人的、不稳定、局部的和普遍的归因,这一结果与井维华和韩仁生[13]的研究结果有一致之处,后者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将交往失败的原因较多归因于他人或外界,较少归因于自身,在交往失败结果的归因上倾向于不稳定的原因归因。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证实,中学生对伤害事件的普遍性和整体性归因差异显著。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学生对人际伤害事件的归因方式不存在性别差异,存在年级差异,具体表现在普遍性归因维度上,高中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的得分,说明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更容易认为伤害事件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这和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及生活阅历增多有关。但还有研究认为,宽恕水平不存在年级差异,也就是说,并不能认为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容易宽恕他人。

    本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学生的宽恕水平还是比较高的。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学生宽恕的性别差异显著,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宽恕他人,这一结果与童碧柳[14]仅用初中生为被试的研究是一致的,但是同样以初中生为被试的张素娴[15]的研究结果却证明,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宽恕他人。这一结论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二)情境归因与人际宽恕的相关关系

    当中学生对伤害事件做自己的、局部的、可控的和无意的归因时,倾向于宽恕他人,反之不宽恕他人。而McCullough、Fincham和Tsang[12]的研究则发现,最初的责任归因与宽恕倾向呈现直接的相关,即人们经历低责任的归因时,他们趋向于经历暂时的宽恕。这与本研究结果有不同之处,其可能原因有两点:一、McCullough等研究的是归因倾向,而本研究是基于情境归因;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中国文化背景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使得人们面对伤害自己的一方不轻易采取宽恕的态度,除非责任在于自己。而西方文化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做错事情只要勇于承担责任,是可以得到原谅的,所以即使自己受到伤害时责任大部分在他人,还是愿意选择原谅。

    (三)归因中介效应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启示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归因训练和宽恕干预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结果证明,归因与宽恕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密切,支持了这一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首先,本研究结果表明,归因方式的整体性和有意性维度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提示我们归因的整体性和有意性维度可以作为再归因训练的新的着眼点,如对正向尤其是负向事件进行局部的、无意的等维度的归因,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更多的渠道。其次,利益查找和共情经常被用于宽恕干预,本研究发现情境归因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提示我们通过改变学生对伤害事件等的归因方式,通过改变归因方式改变当事人对伤害事件的看法,通过对伤害事件进行重新加工整理,可以改变其对伤害事件的认知,影响其对伤害事件或伤害者的宽恕程度,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研究,只能推断初高中宽恕水平的差异,不能探讨个体从初中到高中宽恕水平的发展变化,未来研究需要通过纵向研究来弥补这一不足。此外,本研究被试没有将初三和高三包括在内,导致数据的代表性不足,为了更全面地考察中学生的归因方式、宽恕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未来还应扩大被试的选取范围和年级。

    人际交往中的伤害事件不可避免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虽然德育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但采取的教育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伤害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通过揭示学生对于伤害事件的归因、宽恕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相关和结构关系,为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减少受害者消极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培养他们乐观、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Denton R T, Martin M W. Defining forgiveness: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process and role[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998, 26(4):281-292.

    [2]Maltby J,Macaskill A J. Failure to forgive self and others: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giveness,personality,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general health[J]. Pers IndiviDiffer, 2001, 30(5):88l-885.

    [3]Subkoviak M,Enright R D,Wu C,et a1.Measuring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in late adolescent and middle adulthood[J]. J Adolesc,1995,18(6):64l-655.

    [4]Ryan P, Brown.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to Forgive:Construct Validity and Links With Depression[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29):759-771.

    [5]徐鹏飞.高中生人格、主观幸福感与宽恕的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6]陈雅彬.高中生宽恕心理、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1):96-98.

    [7]胡胜利.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之概观[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2):461-464.

    [8] Abramson L Y, Metalsky C I, Alloy L B. Hopelessness depression:A theory-based subtype of depress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9(96):358-372.

    [9]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6-8.

    [10]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2):83-85.

    [11]McCullough M E, Worthington E L,Rachal K C. 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73(2):321-336.

    [12]McCullough M E,Fincham F D,Tsang J A. Fogiveness, forbearanee, and time:The temporal unfolding oftransgression-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84(3):540-557.

    [13]井维华,韩仁生.中小学生交往成败结果的归因分析[J].心理科学,2003(3):457-460.

    [14]童碧柳.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5]張素娴.初中生宽恕的特点及其干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厦门,361026)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