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

    

    【摘 要】 在网络阅读日益普遍的今天,大学生群体逐渐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军。不可否认的是,网络阅读可以弥补传统阅读的缺陷,网络所传达的信息也更加丰富,自由化程度更高,读者可以进行多种选择。但是,网络阅读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对于分辨能力不强、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的大学生来说,容易受到不良网络环境的干扰。文章以大学生的网络阅读现象为研究基础,结合大学生的阅读动机进行分析,明确网络阅读的潜藏危害,并提出应对策略,以供高校图书馆及相关研究者参考。

    【关 键 词】大学生;网络阅读;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黄玉娇,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17A051)的研究成果之一;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课题)(2019C03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2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9.027

    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纸质阅读已无法适应年轻一代读者的阅读需求,数字阅读开始成为大势所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起,数字化阅读率逐渐高于纸质图书阅读率;2016年,数字化阅读的读者接触率占比68.2%,网络在线阅读与手机阅读比例均有明显上升,人均微信阅读时长增至26分钟[1]。由此可见,传统阅读方式在网络媒体的影响下正经历著一场跨时代的变革。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获取方式不断变革的大环境下,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信息,特别是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网络阅读。但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由于鉴别能力较低、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环境的干扰,甚至产生负面心理。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查阅、数据搜集、科研探索的中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信息爆炸带来的诸多挑战,高校图书馆应从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并有效实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网络阅读。

    一、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调查对象为北京市若干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通过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并实时回收分析,调查对象的年龄区间为18—25岁,其中,女生152名,男生198名;发放问卷共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样本回收率达84.28%。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对网络阅读的态度、阅读目的和类型、网络阅的工具和获取途径、网络阅读的有效花费时间、对有偿阅读的看法等方面,现将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

    1.多数大学生的网络阅读时间大幅度增加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92%的在校大学生有过网络阅读的经历。其中,51%的学生偶尔阅读,认为网络阅读是一种放松方式;39%的学生每天用1—2小时进行网络阅读,按每位学生平均每日8小时的课余时间计算,其网络阅读所花费的时间是课余时间的25%。可见,网络阅读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这一部分学生的比例将持续扩大。

    2.学生阅读动机偏向于消遣娱乐

    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小说、经典文学和学习资料、新闻信息,有62%的学生以娱乐消遣、打发时间为主要目的阅读小说。而有两种读者会倾向于网络阅读,一种是对阅读本身并不感兴趣,将网络阅读作为闲时阅读,只是随意阅览,游戏、微博、电影等是其网络阅读的主要平台;另一种是对纸质阅读持有兴趣,网络普及后,网络阅读取代了其对纸质书籍的喜爱程度。

    多数被访大学生只是将网络阅读看作闲时的消遣方式,或是获得即时信息或相关资料的途径。由此看来,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动机一种是对内容没有清晰的需求和目的,追求网络的休闲与娱乐性;而另一种目的性较强,他们对内容要求更加准确,分类更加严格,具备优良的检索能力等。对于第二类读者,目前能满足其需求的有百度文库、谷歌图书、超星数据库等各种费数据库等。

    3.最大的网络阅读载体是手机和电脑

    由图1可知,截至2016年,我国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接触率均逐年上升。此外,由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3%的被调查者在选择网络阅读载体时,认为手机和电脑是最佳选项。首先,手机和电脑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其次,新时代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使阅读更加快捷,文字、声音、图画的结合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调查发现,接受电子阅读器的人数逐渐增多,电子阅读器具有类似传统纸质媒介的质感,对使用者的伤害最小,且电子阅读器的成本持续降低,其使用范围明显扩大。但也有一半的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电子阅读器产品的不足之处是其在质感上与传统图书相差一定距离,阅读起来仍不适应。

    4.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免费阅读

    如图2所示,76%的被调查者表示只愿意接受免费阅读,23%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接受每月1—5元的阅读费用,1%的被调查者表示能够接受每月5—20元的阅读器用。58%的被调查者不愿意付费的原因是付费内容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免费下载阅览,这也折射出我国网络盗版所引发的知识产权侵犯问题。目前,国内电子阅读收费较为混乱,各种原创文学网站收费按阅读字数计价,但这些内容大都可以在其他免费网站找到。

    5.网络阅读市场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

    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83%的被调查者对网络阅读持有喜欢的态度。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在教育程度较高且保留阅读习惯的高校学生中屡见不鲜,这些设备通常具有易携带、信息易获取的特点,这也暗示着网络阅读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网络阅读未被读者群体完全接受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网络阅读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优质且免费的阅读资源少之又少,多数阅读网站穿插广告多,甚至隐藏木马病毒等网络漏洞,潜在风险高,阅读体检差;二是长期进行网络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视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效率低等问题,也不便于添加注解笔记,且受网络硬件、环境条件的制约,相对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来说也不够方便。因此,网络阅读在较长的时间段内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

    二、大学生网络阅读存在的问题

    网络阅读凭借其便捷性、丰富性以及多样化的特质,在吸引大量学生读者的同时,也存在着因阅读环境缺乏引导和优化而潜藏的威胁。

    一是大学生阅读时间持续增加,而长期的网络阅读行为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贫于思考、视力下降等后果。且学生自控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阅读内容吸引,阅读效率低下。相较而言,传统阅读优势突出,因此,网络阅读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

    二是网络作品常存在价值导向失误,内容良莠不齐等问题,学生容易被误导。中国网络文学研究者欧阳友权认为,无论互联网文学与传统文学有多么不同,只要它是文学,它就必须包含传统价值选择,拥有一定的主题表达和文化结构[5]。阅读本应作为文化积累、文明创造的基础,但由于网络作品创作缺乏监管、写作门槛低等不足,网络阅读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一些带有明显错误导向的作品。一些网络作品宣扬非科学、非正确观念,缺乏艺术性和思想性,语言文字粗糙,与经典文学作品相比含金量较低。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思潮的阶段,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受到观念上的影响,若将具有错误导向的阅读材料错当优品,在长期缺乏正确指引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弱化原有的道德意识,淡薄是非观念,扰乱原有的知识体系等问题的出现,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是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成为网络阅读的载体,部分网络阅读平台受利益驱动,存在广告植入、遮挡甚至病毒攻击等漏洞。为追求商业利益而穿插劣质、低俗广告,甚至隐藏木马病毒等网络漏洞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导致读者阅读体验差。

    四是“浅阅读”“快餐式阅读”成为大势所趋,网络阅读实际收效甚微。网络阅读更多时候仅处于“浅阅读”层面,知识结构残缺不全,作品思想观念模糊,缺乏深刻内容。同时,网络阅读出于盈利需要,弹窗和动画效果接连而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一旦大学生形成感兴趣、符合当前需要的内容就阅读,其他内容则采取跳过策略的网络阅读模式,阅读过后所掌握的也只是碎片化知识,违背了通过阅读来拓宽知识面的初衷[7]。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和信息爆炸的冲击下,“浅阅读”看似博览众书,实则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寥寥无几,阅读主体收获甚微。仅停留在文字和图像表层的阅读方式,并不能有效激发读者的深度思考,也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五是鉴于阅读市场潜力巨大,而网络阅读条件要求较高,无线上网并未全面铺开,阅读载体的多变性较大。网络阅读需要在网络支撑的背景下进行阅读或者下载阅读,然而,现今无线阅读并未普及,限制了网络阅读的场所选择。此外,在阅读过程中,标记、积累和自我感悟非常重要,数字化阅读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这一需求。

    三、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图书馆作为文献的聚集地和展示平台,常常扮演着引领文化前进的角色,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其社会职能已超越其本身的功能价值。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数据资源宝库,是为学生提供查阅文献、检索科研、自主学习的平台,是学校信息化、社会化建设服务的重要机构。作为信息汇集共享的中心,高校图书馆对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高校图书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须适应目前网络浅阅读的发展态势,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大学生合理科学地使用图书馆,充分发挥其功能价值。

    第一,针对大学生本体的特殊性,根据大学生的差异性、阅读特点开展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阅读推广活动;对本校学生进行需求调研,开展以数据为支撑、以需求为导向的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服务;基于大学生对现有阅读现状的不满,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与教师开展合作,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和深度的专业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推荐阅读课程、设置标语,引导阅读促进阅读能力提升;提高学生的信息查询和掌控素养,适时开展网络安全讲座,提高大学生信息辨别的能力。

    第三,针对网络阅读平台不规范、漏洞诸多的现状,高校图书馆要建立自己的阅读平台,加强网络监管,做好巡视工作,及时处理违规行为,查处不符合规范的网络操作,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查。

    第四,加强阅读空间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大学生阅读体验;加强各大高校和社会馆际的合作,开展基于联盟的联合阅读推广;充分利用图书馆新媒体平台,拓展宣传思路,结合微信、微博等平台宣传,开展有效的读书推荐工作。

    第五,营造良好的网络阅读氛围,接受学生主体的建设性意见,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利用、图书馆网站的构建、更新功能, 完善图书馆数据结构体系建设。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阅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新的媒体技术既给大众阅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让真正有效的阅读行之艰难”[9],网络阅读的缺陷不容忽视,其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影响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未来,高校需针对网络阅读的缺陷积极应对,既不能全盘否定网络阅读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网络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正确措施,加强正确引导,从大学生主体方面和图书馆自身建设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阅读的优势与弊端,学会分辨信息、理智阅读,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校图书馆应提高图书馆内的服务水平和数据资源利用率,构建良好的网络阅读平台,并进行有效的网络监管,为学生营造健康的阅读环境。

    |参考文献|

    [1]第十四次国民阅读调查:2016年人均阅读7. 86本书[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8):3-3.

    [2]张居兰. 高校图书馆引导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导向策略研究[J]. 河北科技图苑,2017(3):45-48.

    [3]李宝琴, 许慧. 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及图书馆的作为[J]. 黑龙江档案,2013(5):108-109.

    [4]郑小茹. 大学生阅读倾向与高校图书馆对策研究[J].圖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85-88.

    [5]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境与选择[J]. 中州学刊, 2016(12):161-165.

    [6]朱艳,何亮. 微时代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阅读价值取向研究[J]. 才智,2018(6):28.

    [7]赵树海. 大学生碎片化网络阅读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6(22):61-63+57.

    [8]庞佳,穆祥望. 移动互联环境下大学生阅读模式变迁的驱动因素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0):124-128.

    [9]田冬锦.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作品阅读困境与思考[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