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活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李晓华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主要是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讲故事、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创设社会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思品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道德与法治;兴趣;实效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人为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活动,从情与境、情与理、情与人物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触动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热点情境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当今科技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也为教学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图片与视频资源,进行合理的处理以满足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需求。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之《依法行使权利》,通过网络下载一段关于《高铁上吃泡面闹纠纷》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这是在正确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吗?为什么?学生通过视频提供的情景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这不是真正的自由和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合法的自由权利。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影音等方式对学生造成一种情境代入感,利用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巧用讲故事创设故事情境
为了改变人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固有观念,让原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丰富,富有生命力,我们可以尝试讲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从而创设故事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眼球。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活出生命的精彩。准备好几个典型的故事,让学生推荐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分别上台讲故事,通过《巴雷尼》、《张海迪》、《巴金》等先进人物的人生事迹,让学生明白对待生活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与贡献,从故事情节延伸到身边生活,从而明白,当我们将个人的生命与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命會从平凡中创造伟大。通过故事创造情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故事的经历中,透过有效的故事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形成对于涉及理论知识点的直观感受,比起老师单纯的说教,效果会更加理想。
三、通过角色扮演创设生活情境
角色扮演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让学生扮演生活角色,把游戏引入课堂以增加教学情趣,更有效的抓住学生心理,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保证教学活动在融洽和谐的环境下进行。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让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小组根据平常生活中与父母冲突的事件编写成小剧本并派代表将小剧本的内容以小品的形式展示于课堂。先选两个小组分别上讲台表演平常与父母冲突的场景,在同学们观看小品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青春期与更年期的话题像一颗炸弹弥漫于整个课堂。然后继续让其余的小组表演《与父母冲突后续》主要是围绕解决与父母的冲突?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就能轻易地掌握了与父母化解矛盾的技巧,从而寓教于情,寓教于趣,营造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碧海蓝天。
四、分析典型案例创设问题情境
布鲁纳提出问题教学法,也主张创设问题情境。他认为学习者在一定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从而获取知识与技能,这样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力》一课中先让学生看一段材料,小丽的爸爸在某商场给小丽买了一部手机,两天后发现这部手机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你认为他们应该怎么办?如果你是小丽应该如何维权?同时屏幕出现协商、调解、诉讼三种方式,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阐述理由,这种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手机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用品,谈起来更加积极热烈。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带着主人翁的态度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的渗透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04).
[2]王雍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04):34.
[3]廖晓红.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54.
[4]孔德海.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讨[J].神州教育.2014(04).
[5]李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6,18(08):52.
[6]熊浩煌.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3(27):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