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论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原卫国
目前,我国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教育改革深水期,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在理论架构和教学实践方面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改革创新倾向。因此,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代化、创新化和实用化发展,高校教学应当深入了解新形势下英语教学与英语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以及国内外英语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切实推进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由王蔷编著的《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2006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适用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育的教材类专著,它以英语师范教学为目标,强调了英语教学在语言、语音、语法、词汇、听力、口语、写作、综合教案设计等方面的方法研究。
从内容上看,该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涉及大量英语教学学术研究与教研实践的最新成果,对英语教学法的分析总结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示范作用。全书共十八章:第一章到第五章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了语言学习的本质属性、一般规律,英语交际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可行性,国家英语课程的标准,以及英语教案的设计与英语课堂的管理;第六章到第十三章,分别论述了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综合性的英语技能教学;第十四章探讨了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兼顾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和德育目标;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探讨了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个体差异,并分析总结了科学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而优化英语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介绍了英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且重点说明了英语教学教材的评价和使用。
该书的编纂论述中,编者充分融入了创新的英语教学改革理念,重点突出了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一点上,该书与“对话理论”的应用需求是一致的。借该书的学习契机,笔者就对话理论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一、“对话理论”的理论内涵解读
“对话理论”的实践经验由来已久,中西方先哲都有通过对话进行真理与经验传播的先例,但是“对话理论”的提出是在近代,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了对话理论,他认为对话无处不在,“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且认为“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因此对话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重新定义并架构了教育领域的师生关系,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教育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语境中形成双向的对话。然而对话理论的理论内涵不仅限于此,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拓展中,对话理论的理论内涵层次更加丰富。
首先,对话理论强调了对话的必然性和广泛性,它认为,无论是语言的对话、动作的对话还是精神世界的对话,都是对话的一种,对话广泛且必然存在于各个领域。因此,对话理论虽然是文学批评理论、哲学理论,但它融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在教育领域同样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一般来说,对话理论中的“对话”比通常意义上的语言交流更加广泛,它不受时间、空间、语言和行动的限制,两者只要针对某一相通的点进行了观点的交换交流,就属于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领域的对话也不只是教师与学生在課堂上的对话,还包括学生与教材课本的对话、学生与网络资源的对话等。总之,对话具有显著的广泛性和必然性,人们应当将对话情境作为一种普遍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情境,并善于在对话情境中,倾听他人和表达自己,从而获得思想、观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
其次,对话理论强调了对话的平等性、开放性和复调性,它认为对话应该在任意二者中都可以发生,随时随地,不局限于地点、时间和对象,对话的双方也应当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该在对话中发出自己的个性化声音。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同一时间内并不仅仅只存在一组对话,相反,对话会将不同的声音融合在一起,进而得到一种复调性的大合唱,而大合唱中的每一个人的声音又都延续了自己的声音个性。因此,对话理论的平等性内涵、开放性内涵和复调性内涵非常重要,它要求人们在对话中保持开放、自由、平等和个性,共同构建一个多元的、多语的开放型世界。而在教育语境下,对话理论的复调性可以理解为,在师生关系对话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诉求是有同有异的。为了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从相同之处着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但是要想满足学生的诉求,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质的提升,教师需要学会与学生的个性诉求进行深度对话。
最后,对话理论强调了对话的批判性价值,它认为对话不是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强制观点灌输,而是两者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对话,两者都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想与创造。因此,对话的双方应当进行批判性的对话,增强自己在对话中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思考成果,从而对外在的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理论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推动教育观念的革新,打破传统的重复性、储存式教学模式,让教师教的内容和学生学的内容不再只是单纯重复前人的知识成果,而是在双向的对话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见解与观点,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地参与新知识和新思想的创造与批判。从这个角度来说,保罗·弗莱雷突出了对话和对话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意义和价值。
二、对话理论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探析
随着人们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与任务的深入探索与发现,创新型、应用型、开放型的高素质英语人才教育正在成为现阶段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但是,由于高校自身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英语专业教学理论提出、验证与实施的滞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合时宜、不科学、低效能的问题与不足。
具体来说,现在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第一,现行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始终围绕着教材与经典知识体系展开,学生是被灌输知识的“罐子”,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被压抑。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对学生进行英语的教学与训练,要求学生记住课本上的重难点,包括英语语言的知识与应用的技巧等。从短期来看,这种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对知识与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强,效率高,很快就能获得考试等传统评价模式的认可,但是从长远来看,灌输式的英语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始终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无法深入把握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内在逻辑,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不足,在实际的跨语言对话中频频受挫,大大打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第二,现行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构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育,教师掌握主动权,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不强,加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学生的个性诉求被忽视,大大降低了英语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则是接受英语知识与技巧的信息终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被忽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感受、体验和诉求都没能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在传统模式中,学生努力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如果一开始就适应得好,学习的效果自然不错,自信心增强;但是如果一开始就适应得不好,学生的学习就将陷入困境,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大大下降,最后陷入更糟糕的学习境遇。
第三,现行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正在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构建课堂开放性和相互合作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但目前推行效果却不好。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强调了对话的形式,却没有关注对话的本质,教师虽然极力创建对话的教学情境,但是空有形式的对话情境,却没有真正实现倾诉与倾听之间的交互关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中,无法将自己真正的诉求表达出来。随着现代英语专业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因此付诸行动,对传统英语教学课堂进行了改革。然而在改革初期,高校与教师过于注重课堂形式的变化,虽然已经大力倡导了英语教学中的合作与探究模式,让师生、生生都创建起多边的对话关系,但是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教学观念却没有改变,在合作与探究中,学生习惯沿袭教师的教学设计来进行学习,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技巧也随之减少,最终的效果显然得不偿失。
除此以外,现在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发展还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新形势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日益强调英语人才的学科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目标与任务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想得到更广泛的支持,需集中各方力量,全面了解社会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并以此确定人才培养在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和价值,加快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提升。总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需要和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形成有效的对话。从效果上来说,如果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能够更好地与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形成良好、有效的对话,深入分析当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那么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将能够在与时俱进的科学指导下有序推进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英语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建设与发展,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手段与方式正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英语课堂日益开放,传统英语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正在下降,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加强。鉴于此,高校英语专业教学需要把握这一变化,重新架构新的师生交互关系,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交互对话语境中深刻把握学生的学习原则、方法、体验和感受的变化与需求,为学生制定共性和个性并存的英语专业教学方案,全面提升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需要重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场景,增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互,让教师更主动地走向学生,让学生更自主地走进课堂,进而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面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新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的现实需求,我国高校及教师应充分运用对话理论,深入把握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对话本质与对话规律,采用恰当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重新架构起开放、平等、创造的多层次教学关系,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互动能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全方位提升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效果。
三、对话理论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析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升正是新形势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点,对话理论的应用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其中,它的开放性、平等性、复调性、批判性给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对话理论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正确理解对话理论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方法论,以对话理论的开放性观念、平等性观念、复調性观念和批判性观念的理解与运用为切入点,加快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方向与教学思路的转变,创设真实、专业、规范和良性的英语专业教学对话语境,促进对话理论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首先,高校应当正确理解对话理论的内涵,合理运用对话理论来优化英语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创设开放、平等、包容和多元的英语专业教学环境,畅通社会、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渠道,让英语专业的教学更好地与国家人才培育的发展目标、企业市场的用人诉求相接轨,提升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育的有效性。教师、学生与校外的对话需要高校来进行引导,一方面,校内外的英语专业教学目标、资源共享与教学共建需要在高校的平台上进行发展,从而保证校内外英语专业教学与英语实践的协同创新;另一方面,高校创建并维护开放性的、多元化的对话场景能够为学生提供覆盖面更广的教学与管理服务,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投入到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当中。
其次,教师应当正确理解对话理论的内涵,合理运用对话理论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地了解英语专业教学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革新教学的手段、方法和策略,并积极地向学生发起对话,全方位打造新型的对话型英语课堂。对话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开放沟通、创新沟通,且由于传统惯性的影响,教师仍然是对话理论应用时的主要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全面深入理解对话理论的内涵,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真正让英语对话教学模式得以落地。
最后,学生应当正确理解对话理论的内涵,合理运用对话理论来增强自己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及时接受社会、高校和教师给予自己的对话信息,积极主动地反馈自己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个性诉求,与高校、教师一起共同优化对话理论在高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话理论在高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改革和创新,学生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实践主体,因此不能将学生置身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之外,而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转变学习思路和学习方式,根据高校与教师的教学改革设计,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改革当中,并在多层次对话情境中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共同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第二,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建构多层次的对话关系,处理好高校与社会、高校与教师、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等多种对话关系,打通信息交互的各个渠道,让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模块尽可能多地兼顾社会教育改革的创新目标、高校教师教育资源与能力整合的客观事实和学生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个性发展诉求,进而实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有序、持续和健康发展。
就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转变来说,高校及教师应当在与社会教育展开对话的同时,紧扣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明确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让英语人才的培养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提高英语人才教育的现实有效性。
就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资源整合来说,高校及教师应当在多层次的对话语境中广泛了解社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自身的个性诉求,在教材编纂和课堂内容设计上保持更加开放、平等、交互和尊重个性的创新发展格局,让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内容资源整合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而服务。在传统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材编纂和课堂内容设计的权力大多掌握在高校和教师手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高校及教师应当在多层次的对话关系中了解各方的意见与需求,增强教材编纂和课堂内容设计的开放性和平等交互性,进而让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和个性化,激发学生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说,高校及教師应当注意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话的方式、渠道和平台,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来全方位优化对话的效果。以当下混合式的教学应用为例,它要求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时间与空间限制,统筹线上和线下的英语专业教学实施与教学管理,让学生得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来进行学习。当教师应用混合式的英语教学模式时,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关系变得更加开放、平等和灵活,学生亦能根据自己的诉求来自行决定自己的学习步调,并在教师及时的帮助下自主地展开更深入、更个性化的探索与发现,有效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意识。不仅如此,混合式教学还为教师构建了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渠道与平台,让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更加便捷和深入。
第三,改革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教”与“学”的关系,以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对话为中心,切实提升学生在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引进恰当的英语专业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让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更加顺畅与高效。也就是说,对话理论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最终需要落脚到“教”与“学”关系的重构上。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应当树立对话性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交互和多边对话的师生关系,鼓励师生针对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展开思维、知识、技巧上的碰撞与交流,创设自由、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增强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的教学活力和教学有效性。对话理论认为对话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平等对话的个体。对此,教师和学生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过于权威、固化的师生关系,树立平等对话的新型教学观念,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加开放、自由的发展空间,释放英语专业教学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为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和价值观念基础。
另一方面,在英语专业教学课堂中,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应得到强化,明确双方各自的角色功能与作用,发挥各自的长处与优势,进而让“教”与“学”的对话更加高效和深入。现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发展是核心中的核心,因此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当下最为迫切的改革任务。但是在实际的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却仍然不高,其背后的原因正是教师与学生缺乏平等对话,教师虽然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但学生却没有及时了解并把握教师的优化目的和优化方向,从而造成了英语专业教学的低效实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与学生需要在明确各自角色与定位的基础上促进双方的平等对话,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诉求、状态和发展方向,学生主动了解教师所能提供的指导、资源和平台,进而在双方的协调配合下,让“教”与“学”都得到最优化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话理论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和价值,其中,对话理论的广泛性、平等性、互动性、复调性和批判性对当下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师生关系的创新架构、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等都起到了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鉴于此,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实践应当深化对对话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构建多层次的对话结构,倾听各方的意见与建议,改变过去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模式,重新确立创新化和人性化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全方位提高英语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