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刍议

    孙玉健

    [摘要]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这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福祉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对其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人才的客观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共在、共存、互为伙伴关系的生态自然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策略和路径,一是必须让大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解决该问题的紧迫性;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责任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13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之后,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1],并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了新的内涵,也为国家未来发展勾画出了宏伟蓝图。如何让大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宏观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难题。为此,本文拟探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意义、哲学基础以及策略路径等,以期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意义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对其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人才的客观需要。

    一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通过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就可以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蜕化问题。其实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生态文明问题本质上是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发展理念和主体的价值选择问题,其根本还是人的问题,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P11)。也就是说,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主体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所以,要落实好中共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精神,必须抓住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主体,让所有社会主体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3],把国家发展理念化为每个社会主体的共同行动。而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的未来,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如何,直接决定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十分必要。

    1.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体的重要构成,是特殊的社会群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人数迅速增长,大学生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生态文明建设是全民参与的一项事业,若不引导和调动这一部分社会主体的积极性,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大打折扣。另外,公民的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识的强弱和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要取得宣传和教育的良好效果,必须重视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因为大学生既是接受宣传和教育的最适当的主体,又是联系广大社会群体的纽带。他们既生活在学校小生活圈中,又联系着社会大环境,在大学这个小生活圈中受到的教育、获得的信息可以直接传递到家庭、亲戚邻居和朋友,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形成的保护环境的习惯和良好生存环境的诉求必然会影响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网络时代更是如此。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心,不仅直接影响到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持续存在和发展。

    2.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往往侧重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让受教育者接受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这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新生社会力量,并且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但除此之外,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包括其他一些内容。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产生新的思想观念,一种思想观念对社会的发展无论是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内容。对于那些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就要引导受教育者相信它、接受它;反之,对于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通过辨析其错误,消除其对受教育者的负面影响,从而避免其对社会造成危害。就目前来说,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悖论”性问题,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现代化让人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外部性问题。生态文明观念的培育无论是从生态治理的积极面去看还是从环境破坏的消极面去看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人们对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前景忧心忡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缺乏自信。让大学生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培养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未来建设者,我们的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的梦想才能成为现实。另外,作为未来建设者,当代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责任感决定着他们将来对社会的贡献,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态价值理念及其相关责任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包括多方面价值因素的培育,譬如,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体现出的自然价值,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依赖而产生的社会价值,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物质世界而表现的实践价值等;除此之外,还有个体价值、美学价值、规范价值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这些价值因素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之中,使其成为他们行为取向的影响因素,能够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爱护大自然、参与到社会健康发展过程中,这是他们肩负并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目前的工业社会或者后工业社会,人如何对待自然已经成为关键,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哲学上来看就是生态哲学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必须让他们理解生态问题的哲学基础。

    在中西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关系问题论述很多。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经非常生动地描述了“人类和他的大地母亲”在相互作用的历史中变化着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深刻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而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审视,人们更多的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为立足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P161)

    在这一段论述中,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共在、共存、互为伙伴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强调了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即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人及其社会活动是在自然中进行的,自然具有先在性。这一思想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有进一步的表述:“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519)另一方面,马克思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对象性关系,自然在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的同时,人类的活动又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状态,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又强调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2](P193)这就是马克思阐述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2个方面。当然,马克思在这里所强调的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01)。所以,对“人的活动对自然的作用”的理解,必须从“社会关系中的人对自然的作用”来理解。

    马克思上述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正如当代苏联学者HT弗罗诺夫[4]所指出的,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有效的。让当代大学生透彻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深层的哲学内涵,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建立在一定的理论认知基础之上,不仅可以避免他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肤浅化理解,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纠缠和冲突是造成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而今天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转嫁再次证明,基于不同历史传统的民族国家,由于其大小、强弱不同而建立起来的国际政治关系,决定着一个民族国家与生态自然之间对象性关系的性质和程度。

    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策略与路径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一方面,必须让大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该问题的紧迫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生态道德养成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责任感。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之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进程。

    生态环境问题是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问题,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程度,以及解决的策略措施也不同。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让他们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进程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对现代化的不断追求,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是通过工业化的形式来实现的,而工业文明遵循着消费主义和规模经济的逻辑,所以,生态环境问题是工业化必然导致的后果,这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提出了包括工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和发展目标,但由于后来持续多年在发展问题上走了弯路,造成我国工业化的速度放慢,只是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真正开始了快速现代化进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的现代化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对比我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可以发现,中西方之间既有共性又有重大的差异。

    从共性来看,工业化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在使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破坏了本国的生态环境,之所以如此,因为“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和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5]。同样,我国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并且我国的工业化由于成为了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还承载了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部分消极后果,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转嫁生态危机的受害者。

    从差异来看,我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还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我国的快速现代化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所以,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呈现出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表现为一些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解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加上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解决难度也比其他国家要大,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个性特征。讲清楚这些问题,让大学生明白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问题的性质,以及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关系、受制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程度等,能够使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和看待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问题之间的关系。

    提升生态道德意识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成果,有没有生态道德意识已成为环境保护行为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多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从经济、立法及技术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其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有效地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或者虽然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态道德意识,由于追逐经济利益的动机,生态道德意识的影响作用未充分发挥,从而没能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

    关于生态道德意识的内涵,理论界有不同的说法。关于一般的道德意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依据社会的道德标准,通过舆论或个人内心活动,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态度。”[6]根据这一说法,生态道德意识是人们以人类的善恶观念来对待自然,把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作为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人类的道德关怀和道德评价之中。

    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也是衡量大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大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是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时期,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那么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即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审美能力,使大学生道德素养整体上得到提升。

    四、结语

    只有通过大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生态伦理理念,使他们能够依据生态道德规范对待自然、保护环境,自觉践行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够以“生活的逻辑”取代或者至少弱化“资本的逻辑”,才能促进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的落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3.

    [4][苏]弗罗诺夫 H T.人的前景[M].王思斌,潘信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5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3.

    [6]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员会宣传部.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知识问答[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