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社会学视域下的妇女解放运动

    王雯琪

    

    摘要:基于唐·麦肯锡的文本社会学理论,将五四时期的《新青年》(1)置于妇女解放运动中考察,从阅读史视角解读妇女解放运动。编辑从拿来西方女权思想到自发追求个性解放直至转向苏联模式,构建女性群体的独立性,在与读者互动中构成了女性解放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新青年》;妇女解放;女权;文本社会学;阅读史

    中图分类号:D4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2-0035-03

    唐·麦肯锡在“文本社会学”中指出:“文本的意义不是固有的,是由那些写作、设计、印刷书籍的人,以及那些购买和阅读书籍的人一连解释行为所构建的(2)。”五四时期正是传统私密封闭的阅读模式向开放的大众阅读模式转型之际,作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的《新青年》也助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因此,将《新青年》文本置于妇女运动的社会大背景下,从作者撰文和读者来稿两方面入手,两者互动中如何构建女性主体以及公共空间,读者如何接受及内化其思想,以此解读文本之外的意义。

    1编辑初探:从欧美到苏联,探寻解放妇女之路

    《新青年》杂志创刊伊始就关注妇女解放问题,从初期的拿来西方到中期的个人解放思想,直至转向苏联模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妇女解放思想发展历程。

    1.1初期:“拿来”西方女权,脱离中国实际

    创刊初期主要是以陈独秀为中心的编辑同人向广大读者介绍西方妇女运动中的杰出人物和思想。既未从现实角度揭示中国妇女生存现状,又未从社会制度层面上批判封建和父权制,在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敬告青年》中仅一句“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1916年底陈独秀撰写的《孔教与现代生活》中,首次提到儒家思想以及封建制度对于妇女的迫害,可见妇女议题在新文化运动中尚处于边缘地位。

    相较于编辑部关注于西方思想,李平的投稿《新青年之家庭》则立足于中国实际,解决当前中国妇女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李平以胡彬夏发表在《妇女杂志》上的《基础之基础》观点为基础(3),提出了新青年建立家庭的标准,列出了二十六条守则,主要分为三个面向:一是家庭中男女平等和民主,二是男女分工,三是学习西方家庭的生活方式。李平的主张超越了编辑部男性编者,后者只破不立,于现实改造无益。

    1917年2月1日起,《新青年》开辟了一个名为“女子问题”的新栏目(4),邀请女性作者投稿,意在让女性群体主动谈论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然而仅刊发四期就宣告结束。通过这些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新青年》在女性问题上仅停留在他人描述之“西方”,将西方思想与民族救亡相结合,动员广大女性成为贤妻良母,为家庭和国家奉献。虽打破了梁启超所持“分利说”之局限,但是女性也成为被民族国家话语所编织的“国民母”,没有从女性的个性发展和解放出发考虑问题,看似代表女性,实则为“国家—女性”主流话语垄断。

    1.2中期:追求个性解放,引发社会讨论

    1918年《新青年》正式拉开讨论妇女问题的序幕,抨击封建压迫,提出解放妇女的口号。周作人翻译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引发社会大讨论(5)。贞操遵循与否视个人选择而定,反对将贞操视为道德问题,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从自由主义思想出发,揭示了原有制度的不合理,倡导改革,创立自由平等的新社会。胡适的《贞操问题》和鲁迅的《我之节烈观》也紧随其后。

    编辑部高度关注女性与封建家庭的关系。《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和《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虽有提及,但未引起社会关注。直至《新青年》推出“易卜生号”(6),刊载了胡适和罗家翻译易卜生的戏剧《娜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娜拉》是一部抨击虚伪婚姻家庭的戏剧,控诉女性在男权社会所处于的附庸地位,结尾娜拉走出家门,毅然与家庭决裂。胡适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美国底妇人》一文中提出经济独立是自由之前提的观点,弥补了之前妇女问题的讨论一直缺乏女性个人立场。1919年五四运动高潮迭起,《新青年》再次尝试邀请女性谈论“女子问题”(7),因缺乏投稿而终止,可见妇女问题一直处于新文化运动的边缘位置。

    1.3后期:妇女解放蓝图,探寻苏联模式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虽《新青年》在第六卷第五号上开设“马克思研究专号”,但尚处于探索期,存在不少错误。《新青年》第八卷、第九卷开设“俄罗斯研究”专栏,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详细介绍苏俄社会主义新生政权。尤其是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做到了从思想到制度各方面详细介绍,大开国人眼界。

    纵览文章,对苏俄妇女的介绍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婚姻问题,二是产妇和育儿问题,三是女劳工问题。婚姻问题的讨论源于苏俄新颁布的《婚姻法》,以法律形式保护男女的自由结合,父母无权干涉子女的婚姻,不认可任何宗教形式缔结的婚姻,承認私生子与婚生子享有同等权利。其次是产妇和育儿问题,女性生产和抚育儿童是阻碍女性独立的一大问题,苏俄通过制定一系列措施保护妇女,如产妇有产前产后各八星期不工作的权利,分娩期间无偿提供医疗服务(8)。育儿方面,苏联要求贯彻执行儿童公育制度,建设儿童村、幼稚园等儿童公共养育机构。最后是女劳工问题,《俄国与女子》一文中介绍了社会身份不同的女子,如劳动妇女、女工以及军中的妇女。因此,苏维埃政权确立后通过政策和措施使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成为与男性平等地位的人,对待妇女儿童是一视同仁的。

    同样,苏维埃宣传中强调整个国家的利益,赞扬妇女为国奉献为国牺牲的精神。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前提下,妇女解放运动才算取得最终的胜利。苏联模式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坚信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才能真正地得到解放。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关于妇女运动决议案》,中共六大《妇女运动决议案》再次提出只有社会主义取得胜利才能彻底解放妇女,只有彻底摧毁半封建宗法社会的束缚,才能解放妇女群体(9)。

    2读者互动:多元读者投稿,议题日趋边缘

    从阅读史角度审视《新青年》,摆脱宏大叙述的束缚,从微观角度考察读者的阅读行为,即谁在读、读什么以及阅读的影响等,不失为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研究选取了1915年至1922年《新青年》通讯栏中涉及女性议题的通信进行初步探讨。

    《新青年》杂志创刊伊始就设立了“通信栏”,“本志特辟通信一栏,以为质析疑难发舒意见之用,凡青年诸君对于物情学理有所怀疑,或有所阐发,皆可直缄惠示。本志当尽其所知,用以奉答,庶可启发心智,增益神志(10)”。

    本文就通信栏中涉及女性议题的信件进行整理汇总,除去讨论栏《胡适、蓝公武、周作人就贞操问题的讨论(12)》一篇,一共有10篇涉及女性议题的来信,编辑部回复了8篇,回复率达到80%,的确尽力做到“尽其所知,用以奉答”。

    来信数量少,7年间《新青年》只刊登了10篇来信。刘半农回信中说明了原因,“女子问题,本志非常注意;只因外间来稿甚少,记者等把自己的主张发表了,也没有来讨论,所以不知不觉,竞像把这个问题冷搁起来了(13)”。

    内容涉及面窄。贞操、婚姻、教育等涉及妇女个人解放的问题较多地受到关注,西方女权运动极力关注的选举权问题却无人问津。这与当时女子参政运动(14)重重受阻有一定关联。关注的内容随编辑注意力转移,早期编辑关注西方女权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因此读者较多的关注教育、婚姻等涉及个人层面的问题,1918年编辑关于贞操问题大讨论,导致读者的关注点集中于自由恋爱和贞操问题,而在1920年后编辑集中介绍苏联模式,介绍其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妇女的选举、教育、生育等的权利,致使读者的注意力再次转移于妇女与国家建设层面。

    读者可以分成三类,一是青年学生,如李平,其正是前文提到《新青年之家庭》的作者;二是杂志编写同人,如蓝公武和刘延陵;三是普通读者,如莫芙卿、叶新民等。来信读者的性别除皣、Y.Z.和明慧表明自身女性身份,以及蓝公武、刘延陵、周作人、胡适确认男性外,其余皆需要更多史料证实。同时,我们要注意民国时期因为问题敏感,男性作者常托女性身份投稿。

    读者对于女子解放的关注度较低,编辑有心无力,未形成达恩顿所言说的“作者—读者”良性互动的交流圈。为何女性问题更多的是男性启蒙家掌握主流话语权,而女性自身的声音微弱呢?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解放运动初期,女性处于父权长期压迫之下,缺乏自身的主体性思维,旧有制度崩塌之时无力自主選择社会定位,只能由男性代劳;二是女性群体是被文化建构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支配着整个建构过程。

    3结语

    《新青年》顺应时代潮流关注女性解放,契合其反封建求独立之精神。“通信栏”的设置,吸引进步青年思想争鸣,打破压迫妇女的旧制度,建构平等、自由、独立的女性群体。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女性群体在这场运动中失语的问题,如何树立主体性思维,获得主流话语权,积极主动建构女性群体,不仅仅是五四时期,也是当下女性面临的时代课题。

    注释

    (1)本文选取1915-1922年《新青年》杂志进行研究,因《新青年》出版时不同版次文字稍有不同,此次整理以中西书局2012年影印版为底本,以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版为校本.原文刊出时若只有句读或简单断句,均代为标点.

    (2)戴维·芬克尔斯坦,阿利斯泰尔·麦克利里,著.书史导论[M].何朝晖,译.商务印书馆,2012:27.

    (3)张朋.从兴女权到改良家庭——清末民初女报人胡彬夏办报活动与身份认同[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46-149.

    (4)尹旦萍.新文化运动对女性问题的关注[J].社科纵横,2010,25(04):122-123.

    (5)牛水莲.与谢野晶子与中国妇女解放[J].长江学术,2010(04):70-74.

    (6)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推出“易卜生号”,大量介绍易卜生作品,宣传其个人主义,不仅将其作为文学革命的先锋,更将其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先锋.易卜生(1828-1906),挪威著名的戏剧家,他的戏剧敢于抨击社会、抨击多数,并敢于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7)陈独秀.“女子问题”的”新青年记者启事[M].上海: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1919.

    (8)Lincoln Eyre.苏维埃共和国底产妇和婴儿及科学家[J].李汉俊,译.上海:新青年(第八卷第二号).

    (9)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66.

    (10)陈独秀.社告[M].上海: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5.

    (11)通信汇总来源于《新青年》通信栏、讨论栏中的刊登的来往信件。

    (12)文章载于《新青年》“讨论”栏,原题为《贞操问题—拼音文字—革新家态度问题》.

    (13)刘半农.刘半农答言[J].新青年,1918,5(03).

    (14)孙中山虽面允“国会成立,女子有完全参政权”,但围绕《临时约法》要不要将女子选举权写入引发民国妇女参政运动,直至袁世凯政府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归男子独享,风波渐止.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