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解嵘 智文媛 丁海奎
[摘要]中国梦作为中国发展的目标,是中国人不断奋斗的终极理想。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关键场所,其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的融合是必要的。通过对中国梦的概念进行介绍,分析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重点阐述了其融入对策,旨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思想政治;可行性
自党中央提出中国梦后,相关会议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谈论,教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此内容给予了高度关注,通过中国梦主题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国家的荣辱与民族的存亡,而梦想作为人前行的力量,中国梦会激发高校学生奋斗的热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入中国梦。探讨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对策,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1、中国梦的概念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希望实现现代化的梦想,此时的梦想包括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与人民稳定的生活。中国梦有机结合了国家、民族与人民的梦想,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对中国梦的理解应由浅显逐渐转向深入,根据字面意思,将其理解为国家梦与家园梦,此时中国梦是国家与家庭共同奋斗的目标,此后,大学生应思考构成中国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国家富强、民族兴盛、人民康泰,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此时梦想实现包括强国梦、复兴梦与富民梦。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中国梦的实现,国家、民族、政党与家庭等各个方面均要共同努力,各个要素缺一不可,唯有同舟共济才能够确保中国梦的早日实现[1]。
2、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1、利于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
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持续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基本国情未发生改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日渐明显,同时体制机制性障碍也影响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在此情况下,为了复兴中华民族,促进社会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它准确阐述了国情、党情与民情等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对中国历史与现实进行全面与准确的把握与理解,并且要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此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其勇于拼搏的精神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进而利于人民富强、民族复兴与国家繁荣[2]。
2.2、利于坚定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对于任何政党而言,其治国理政的重要旗帜便是理念,它为民族奋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进而利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党的十八大深入探讨了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并且要通过系统的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勇于牺牲、坚苦奋斗的党员和干部,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青年培养方向,要求其作为奉献者、奋进者与开拓者引领时代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在社会转型发展阶段,社会理念、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等均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为了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3]。
2.3、利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体现了中国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它将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时代化、中国化与大众化等特点,从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价值与精神实质。中国梦作为理论,其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同时,在实践基础上获取的理论将更具指导意义,因此,对于中国梦而言,在其实现过程中需要借助科学的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向大学生讲解中国梦理论的同时,要督促其实践,经实践再总结理论,以此确保中国梦的准确理解与早日实现。
3、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属于系统性工程,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各高校应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统筹全局的原则,同时在实践中应不断研究与探索,以此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可行方法。
3.1、营造学习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类先进的教学手段与设备广泛应用于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同时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高校应关注新媒体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对于现代化教学设备及新媒体而言,其具有互动性、开放性、隐蔽性、高效性及平等性等特点,随着其应用的日渐普遍,导致学生的认识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教学设备与新媒体为中国梦的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新型的方式与全新的视角,同时二者适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利用新设备与新媒体,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够调动其参与社会生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高校中约70%的学生是利用网络、微博等媒体了解国内外形势的,新教学设备及新媒体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为其获取信息、更新思想与了解事件提供了高效的渠道。
在此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等与新教学设备、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让其了解中国梦的相关内容,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在新教学设备与新媒体的支持下,中国梦将遍布于各个网站、微信、微博,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转载与参与,中国梦的理论将得到全方位的宣传,同时借助政策引导与深入交流,中国梦将更具感染力与吸引力,进而将为中国梦的践行凝聚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3.2、提高专业技能
在中国梦逐步落实过程中,人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高校在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为实现中国梦,应为其提供富有责任感、使命感与创造力的人才。在素质教育改革日渐深入的环境下,各高校纷纷提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专业技能的培养。
中国梦的实现对现代化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专业技能应符合高标准的要求,并且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随着学生专业技能及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国家、民族与个人的梦想将逐一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与技能培养过程中,高校应制定准确、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标准,并且要结合学习与实践,根据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为大学生提供学习规划,激发其学习热情,保证其专业知识理论的系统性与专业技能的高水平,进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高校在开展专业知识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根据中国梦实现所需知识与技能,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让其知识体系更具实效性,通过中国梦教育方式的采用,高校专业知识讲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高校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技能掌握也将更加深刻与主动。
3.3、巩固理论基础
在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下,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了多元性,国内外思想意识不断碰撞与交融,在此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与中国梦的融入,特别是在理论教育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中国道路、传播中华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构成要素,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够保证中国梦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教育与引导等功能,为了引导大学生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促进其价值的实现,要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在学校、课堂与教材中全方位宣传中国梦,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内涵与本质,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探讨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中明确划分实现中国梦的步骤及路径,中国梦实现需要社会各界、各领域与各方面共同努力,其关系着民族复兴、国家兴盛及个人利益,再者,高校在宣传中国梦过程中,应将其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国家、民族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将逐渐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且能够将中国梦视为实现个人梦的前提条件,从而不断奋斗与努力。
3.4、加深认识了解
自中国梦提出后,社会各界均对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与强国梦,不同群体对中国梦展开了不同视角、不同观点的解读。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认识中国梦时应对各群体的解读给予关注,在掌握中国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要开展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出理论与实践保持着辩证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同时科学理论也指导着实践。
高校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作为关键性环节,应让学生明确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联系,在实现个人梦想过程中,应符合时代、社会与国家发展的需求,通过自身实践,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经济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中国梦是中国人对现代化建设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分析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及对策,通过氛围营造、技能培养、理论巩固与社会实践,高校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并且将为中国梦的实现不断努力与奋斗。
[注释]
[1]王建利,华玉武.“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37-39.
[2]陈红.“中国梦”全面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
[3]张春晖.“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