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励教育的策略

    万发芹

    摘要:激励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高中数学知识点数量多、难度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兴趣不高,结合学生这一情况,引入激励教育模式尤为重要,其能够有效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文章结合高中数学教育实际情况,在文中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激励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1-096

    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难度是平衡的,激励教育中教师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量,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构建激励数学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数学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课堂实施激励教育的作用

    激励教育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将其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能够给课堂带来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文章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对激励教育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激发,这对于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动力是决定他们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关键。在教师采取激励教育的状态下,学生在学习方面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能够得到来自教师的积极反馈,这会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而且,激励教育模式下教师会为学生设计一些以他们兴趣需求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这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究热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由此进入了一个高效的状态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必然会因此得到提升。

    2.增强学生互动热情。

    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角度来看,师生互动效果如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当教师能够开启激励教育之后,学生会在获得良好学习反馈的基础上,增强自己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热情,这会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进步带来重要的教学辅助。我曾针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做过一次调研,在分析调研结果时发现,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和互动热情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其二是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状态。在激励教育可以有效实施的前提下,学生上述方面的需求都可以被有效满足,这可以让他们以良好的状态与教师进行互动,并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高中数学教育工作由此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3.培养学生学习自信。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自信是影响他们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出现困境,都是因为他们缺少学习自信而导致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通过运用激励教育来实现对他们的引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完成数学知识学习之后的成就感。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水平方面的差异,教师在进行激励教育时,可以采取阶段式激励,抓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让他们可以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获得教师的表扬和激励,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让他们能够更为主动地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为他们的数学能力提升带来良好的主观动力支持。

    二、高中数学课堂实施激励教育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想要保证激励教育的有效实施,就必须要做好其在各个环节中的融入性应用设计,这要求教师至少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激励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激励教育实施中教师发挥的重要作用,课堂作为激励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为学生们构建激励性数学课堂,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中引入激励环节,结合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生活经验,采用科学的激励信念,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成功。激励教育的实施,教师要在全面掌握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置悬念、疑问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冲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有效实施激励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例如在学习“任意角和弧度制”这节内容时,在课堂中为学生们创设问题情境,在日常生活中钟表非常常见,在使用一阶段后钟表会出现一定的时间误差,这时需要校表。现在有一块手表,手表上的时间与标准时间相比较走快5分钟,这时我们应该如何校准?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引发学生展开分析和探讨,实施激励性原则,引导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数学问题,在问题探索中了解角度扩充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角度扩充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挖掘数学材料的趣味性,实施激励教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认识到面对陌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学生是很难产生兴趣,并将数学知识与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完全熟悉的学习材料,又很难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这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材料方面下足功夫,挖掘数学材料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数学材料与教学模式相匹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从而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中。教师还可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为学生讲述数学历史的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复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先为学生们介绍复数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数学文化熏陶的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复数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3.凸显教学的公平性,实施激励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实施,教师要认识到公平是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激励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为了体现高中数学教學的公平性,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刀切教学模式,将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学生在学习中和思考数学知识时都具有独特性,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遵循教学公平、交流公平和评价公平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愉悦的学习心情。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这节内容时,本节内容涉及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学生们对于投影线、投影面、投射中心的概念无法透彻理解,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发挥学生这一优势,引导学生使用工具进行投影模拟,并尝试画出图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表扬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实验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掌握相关数学概念和定理。学生在观察三视图和直观图中,教师不能以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要与学生进行平等课堂互动,在互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在学生受到肯定时会自觉的产生想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为了发挥激励教育的作用,教师要遵循能动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高效学习,同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会换位思考,确保数学教学活动可以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激励性评价的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9(14):160-161.

    [2]吴翠娥.激励教育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21(02):95.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城南高级中学,江苏 连云港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