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长极理论下电商产业园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丁心怡?程梦婷?张璇?李雨点
基于当前电商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发展状况,探寻更好地发展模式,本文利用增长极理论,以蚌埠市的电商产业园为研究对象,深刻剖析集聚情况,发现问题,分析潜在能力及协同效应影响力,提出合适的发展策略。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政府与市场的推动下,我国电商企业试图提高效率、质量与创新,努力向集聚化方向发展。本文利用增长极理论,以蚌埠市的电商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分析集聚现状、优势及潜在发展能力,达到协同效应研究分析,最后对电商产业园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二、电商产业园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出现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电商产业迅速发展的趋势,其在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地方电商集群式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各产业园应运而生。
(二)转型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2007年-2008年
电子商务产业园概念首次提出,运营模式接近二房东,将服务整体打包并赚取差价。代表性园区有:珠海网商创业园、东莞网商创业园等。
阶段二:2009年左右
电子商务产业园是与阿里巴巴、淘宝网、各地政府合作建立,结合了政府扶持与淘宝支持等资源,很多网商快速“长大”,但也面临快速迁出。
阶段三:2011年底至今
电子商务产业园整合网创园、物流、快递等资源,为电子商务整条后端产业链条的打通奠定了基础,并集合信息平台对接、仓储拣货(含云仓储)、打单打包、发货配送(含同城配送及T+1代收货款)、云客服服务等整条产业链的园区。
据中商产业园研究院不全面统计:电商产业园在全国范围内规模近2000个,主要分布于浙江、山东、江苏和上海等地,以东部沿海为主。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众认可度的提高,电商行业发展迅速,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提出建设和发展电商产业园,尤其浙江省电商产业园数量突破400个,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而西部明显数量缺乏。
三、电商产业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跨境电商产业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
1. 转变外贸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如今,跨境电商逐渐成为优化外贸业态和开拓新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源于其转变了外贸方式。随着跨境电商的逐渐成熟,在互联网技术、国际快递逐渐发达的时代下,进行跨境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消费品不再以成批出口为主,而是转为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零售模式。
2. 企业生产专业规模化,集聚效应增强
电商产业园由政府推动,吸引周边人力、物力等要素资源向园区内流转交汇,吸引企业入驻,通过政府“倾斜”政策,培育块状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受增长极理论影响,一些政府想自上而下建立增长中心从而辐射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但因市场的多变性和灵活性,通常情况下政策的下达实施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经济发展易出现停滞、脆弱。电商产业园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将自上而下转化为自下而上,避免了增長极带来的“孤岛经济”和其周围地区在“极化效应”中的被边缘化,同时增强了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增强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跨境电商产业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影响
1.帮助当地企业培养人才,扩宽国际市场,增加盈利。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采取联合办公模式,配备外贸教练等方式协助企业招聘培训人才,并且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交流、培训平台。
2.帮助企业寻找海外客户,配对海外市场。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自身整合资源的优势,可以帮助园区内企业积极寻找海外客户,拓展企业生态链,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以达到为企业服务的最大化。
3.一般区域内政府给予产业园的政策较好,场地、邮费等成本都较低,促进本地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企业发展,促进新兴企业的诞生,从两个方面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
4.区域内跨境电商产业园能进一步推进此区域内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园区内通过发展特色模块,打造特色企业品牌,推广区域特色,帮助特色产业打开销路,拓宽国际市场,为企业增加收入,拉动经济发展。
四、蚌埠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入驻企业少,集聚效应弱
集聚效应弱的内在原因是一些园区入驻企业少,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且入驻园区的企业大多规模小,知名度低,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引领效应弱。园区的空置率高,影响招商、盈利和服务能力。集聚效应弱的外在原因主要是所在地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数量少,适合招商对象少。
(二)入驻企业杂,产业属性弱
跨境电商产业园本应是跨境电商企业及其各类第三方服务商的集聚地,但一些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的企业中跨境电商企业和服务商占比不高,导致产业属性不明显。其一因为园区内缺乏明确的产业规划。其二因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对行业范围的内涵和外延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导致一些边缘化企业也被当成跨境电商企业或服务商进行招商。其三由于园区打造的策略问题,出于尽早且更多收取租金的诉求,运营主体本着先做大分母再优选分子的原则,实施先填满园区再进行替换和优化的招商策略。
(三)地理位置偏,配套设施少
园区占地需求大,多数选择地理位置较偏远的地方,增大了招商难度和运营管理成本,且离城市中心远,交通、商业、生活等配套设施不够健全,降低了企业入驻产业园的意愿,同时也增加了留住现有企业的难度。
(四)专业人员少,服务能力弱
电子商务行业为新兴产业,多数高校开设专业时间短,探索时间短,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少,园区与高校对接少,可供训练机会少,园区自己内部培训不够专业,且培训机会少,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运营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般的园区运营管理的能力,更需要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行业的特征,这种双重要求就导致人力资源市场对这类园区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供给不足。
(五)盈利能力差,运营绩效差
无论是集聚效应弱,还是服务能力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都会影响到产业园的运营效果,目前一些产业园经营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低下、运营绩效差等问题的出现,对于打造出高质量园区还有一定难度。
五、电商产业园集聚发展建议
(一)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建议
1.提升对建设高质量电商产业园重要性的认知
电商产业本就是个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兴产物,电商产业园更是个新兴业态的新型园区,因此政府部门要把打造电商产业园看成为当地外贸转型升级和电商发展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或服务。特别要重视第一个产业园的建设,建设好第一个产业园不仅能发挥该园区对电商行业的直接促进作用,促进周边经济发展,更能为其他潜在园区的产生起到引领与示范效应。
2.完善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一,要以“政府引导和支持”为原则,提供配套服务和公共服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提供政策支持方式,优化园区运营的营商环境。第二,要以“市场主导、企业运作”为原则,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入驻电商产业园,对已入驻企业给予一定年限和一定比例补贴。第三,鼓励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本区域内开展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支持平台、园区、物流仓储等项目建设。
(二)对园区投资建设主体的对策建议
1.拓展供应链服务
第一,集聚供应链,以需求为导向,利用大数据,控制采购和库存成本。集聚区内企业应从自身条件出发,把现有优势资源用在核心能力的竞争上,简化业务流程,提供可视化、及时性数据,使电商未来销量计划可预测、可量化,注重供应链的有效控制和集成管理,提高处理效率。第二,进行爆款及特色產品集聚,以当地优势产业为驱动,发展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商企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爆款产品。
2.完善电商配套服务
第一,实行精准化电商孵化,为电商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第二,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吸引金融领军企业入驻,引进专业化辅导团队,为企业高效配置金融资源,为“双创”企业搭建对接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体系。第三,打造智慧物流,建设领先的物流配套支撑体系,为进驻网商提供仓储配送、装卸服务、第四方物流等服务。提高信息化和网络化能力,实现数据实时打通。升级物流配送工具,运用大数据和算法,通过多地分仓、智能分单、路径优化、就近配送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第四,统筹产品全案策划,打造产品品牌。引导集聚区内企业努力提高品牌质量,促进行业品牌的价值升级,以提高品牌附加值,形成具有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的品牌文化。第五,完善客服服务系统,建立客服呼叫中心,借助智能化客服配套服务设施,为集聚区内企业提供稳定便捷的呼入呼出服务,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完善客服体系。
3.集聚电商人才
第一,提供电商人才集聚平台,电商培训、实训基地和供需对接等服务,采取校企联合。第二,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积极吸引科研院校、知识人才等落户,编制人才引进方案和实施细则,加大引进力度,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S20191037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