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考务管理系统的最优化排考的研究
宋培培?崔惠莉
摘 要:考务工作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排考工作则是考务工作中的一个关键要素。随着各大高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自动化排考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不少高校引进综合教务管理软件,构建了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了排考工作运行方式的转变,但系统排考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实现途径,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务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考务工作;考务管理系统;排考;实现途径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307
基金项目:北京城市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教务规范化与柔性化管理研究(项目编号:JYC20180717)。
近些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剧增,使考务管理工作更加繁琐和复杂,排考工作难度也大幅提高,原始的手工排考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且易出现疏忽,从而可能导致重大失误。因此,各高校纷纷引进综合教务管理软件,构建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自动化排考,提升了排考工作效率,降低了手工排考可能出现的错误,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虽然目前的考务系统能够提升一定的工作效率,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完全自动排考的功能,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发与优化。
1 考务系统排考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虽然高校中引进了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了考务工作中的绝大多数问题,但是在排考工作中,仍然是以系统自动排考与人工排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受到教室资源,课程考核形式等特殊情况的影响不能实现全自动排考形式,人工排考压力仍然很大。
1)系统信息更新不及时。伴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学校扩招,学生人数不断的增多,班级也越来越多,因此在系统排考过程中会发现班级人数与实际人数不符的情况,系统信息更新不及时。主要原因在于有休退学及参军的学生,尤其是跟班重修的学生,在系统中不能够及时更新;另外中途转班或参军复学学生的加入,不能够实时自动更新插入,因此在排考过程中需要手动进行录入和编排,加大了考务工作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2)排考结果被覆盖问题。在排考系统中导入的课程均是按照开课数据进行导入操作的,一般情况下,同一门课程的课程编码以及考试编码都是一样的。这就会使得在平台课的排考过程中出现排考结果被覆盖问题,如果是同一门课程不同班级要求在不同时间段排考的情况下,先排班级的排考结果会被后排考的班级所覆盖。3)考场编排自动化难度较大。考场编排是考务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如考试科目和班级人数等的相互制约,因此它是考務管理中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一项工作。目前在考场的编排上仍主要是以系统自动生成和人工实际编排相结合为主,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根据专业不同、课程性质差异较大,难以达到统一的标准,所以现有综合教务管理软件对此类考试的考场编排往往未予全面解决,该工作不得已仍停留在人为编排考场为主的层面。具体问题如:考场考试人数容纳量需要手动调整;对于特殊类型考核,需要安排专业教室,在系统中无法实现自动排教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排考的复杂性和难度。4)考务工作人员对系统功能的掌握和运用有待提高。考务工作人员都有各自的分工,一部分教师因为只负责某一个学部,在整体工作内容中无法掌握全部的系统功能,因此只会使用与自己工作有关的系统功能,而对其他功能不了解,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不会使用排考系统。这就使得排考工作不能顺畅进行,甚至会影响整个排考工作的正常推进。
2 排考应遵循的原则
1)均衡原则。为了缓解学生在考试周的压力,每天每个时间段的考试场次要均衡。每个班级保证专科闭卷笔试不超过三门,保证每天每班一门课程考试,如排不开,要根据考试周期进行调整,给予该班多一天的考试时间。2)公共课优先原则。公共课优先于专业课,公共课涉及的考试班级和人数较多,需要大量的教室资源,且有固定的考试时间,为了避免考试冲突,排考时先将公共课排入系统。考试周排不开的专业课考试且不涉及公共课考试的班级可以插入公共课考试的时间段内,以实现排考的优化。3)考场资源使用最大化原则。小班型的考试安排小教室,大班型的考试安排大教室,原则上31-40人的尽量安排在大教室,30人及以下安排在小教室,涉及分班的安排在小教室。这个原则是我们通过系统半自动和手工共同完成的,目前还没有实现系统全自动排考场。4)同一性原则。多个专业同时学习的考试课程,例如基础必修课、专业平台课,在没有特殊要求情况下,保证同一时间段排考;在进行考场安排时,尽量保证安排在同一个楼内同一个楼层,以方便教师进行巡考。充分体现考试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
3 最优化排考的实现途径
1)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更新系统信息。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将各种信息的整理、归类和总结工作一体化,建立各学校的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随时共享,以便于快速采集、传递和存储信息。学校各系部、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之间应有意识地加强协调与沟通,及时处理课程和学生等各种信息变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排考系统中班级学生人数等信息相匹配,保证复原或插班的学生能够实现自动编排考试。2)改变设置功能,保证排考结果。学部的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程或是平台课程的特殊要求,加大了系统自动排考的难度。通过多次对系统调试和设置,以及排考验证,可以将同一课程的试卷编号进行改写,系统会将编号不同的两个班级进行区分,解决了排考结果被覆盖的问题,达到了排考优化。3)维护系统考场资源,全自动化排考场。定期维护系统内的考场资源,将可用考试场地导入系统,需一次集中采集录入,按照排考需求设定好考试座位数,每次排考前进行简单增、删、改维护即可为当次考试所用。对于小班和大班考场的系统分配,可以按照30人以下、大班成两个小班,大班40人以上的放在大教室及阶梯教室,继续研究系统参数变量以达到合理配置考场资源。目前对于非笔试汇报形式的特殊类型考核,仍需要人机互动完成,暂时不能实现自动排考场,这也是我们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4)加强信息化系统使用培训,保证排考顺畅。排考工作是考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为保证排考工作顺利进行, 应对所有考务教师进行考务系统功能使用相关的培训,为考务教师提供外出学习、 锻炼的机会以及沟通交流的平台,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熟练运用考务管理系统。
总之,通过对考务系统排考的问题的研究,明确分析了利用考务系统实现最优化排考的有效途径。这对高校信息化考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当然,在考务系统最优化排考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张鲁平,陈贵云.高校考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129-130.
[2]项馨立,鲍剑洋.中医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9):1311-1313.
[3]徐伟民.“标准化考场”组织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6(9):55-58.
[4]金勇,钟远鸣,区锏,林勇,黄中.高校信息化考核方案的探索与研究[J].大众科技,2017(12):121-122
[5]张超.完善考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和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14-15
[6]尹金花,祝燕芳.标准化考场条件下高校考务工作新思路研究[J].科教文汇,2018(3):139-140.
作者简介
宋培培(1983-),女,汉族,天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文化发展研究,目前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教学与教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