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产学合作良性机制的探索
张琼
【摘要】? 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传媒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高等传媒教育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新技术背景下,高校与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传媒业界提供优质人才。在当下传媒行业发展的新态势下,探索传媒产业产学融合的创新模式和最优路径尤为必要。产学合作作为媒介融合与传媒教育改革的出路,如何完善与优化这一机制,是文章探讨的重点。
【关? 键? 词】媒介融合;产学合作;传媒教育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技术进步促使产业变革与新业态的形成,各行业对科技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深化产教融合、将教育内容向社会延伸、加快校企协同育人、发挥教育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培养人才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从广义层面来看,产学合作是指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共通等方面所结成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 [1],其本质上是企业(产)与高等院校(学)将生产资料合理化重组的过程,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双方所期望达成的目标。
一、传媒业与高校产学融合的动因
对于传媒业来说,信息、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产业之间出现了交叉渗透的局面,原先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以前各自分离的市场趋于融合,新的产业属性与产业形态逐步形成,出现了传媒产业融合的新趋势,而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技术核心化以及接收终端智能化则是传媒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2]。根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9)》统计,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61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23万亿美元。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8.29亿人,其中,手机网民8.1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数字经济占我国GDP的比重上升至34.43%,较上年增长2.15个百分点[3]。伴随着互联网产业规模的升级,传媒产业结构自2011年新兴媒体市场份额超过传统媒体开始,逐渐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移动互联网的市场份额接近一半,传统媒体的总体规模仅占五分之一,传媒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态势锐不可当。
在传媒产业创新与融合飞速发展的趋势下,随之而来的是传媒业界对人才的新诉求,行业发展亟须“一专多能”的新媒体创新型复合人才。所谓“一专多能”指的是既具有内容策划能力,又有动手制作能力,还熟知不同媒体平台的营销传播模式。然而,实际情况则是高等院校、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在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供给不足。产业边界在融合过程中的消解意味着专业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复合型人才匮乏问题变得尤为突出[4]。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人才培养科系单面化、教育层次欠清晰导致的产学融合创新源动力不足。如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考核评价等方面,相对于传媒业界的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些高校虽在理念上有所更新,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但在课程设置上仍以传统媒体教育的课程设置为主,未能对接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单一学科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跨学科复合型知识体系的建构,不利于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所提出的行业新诉求。
新技术背景下,高校与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传媒业界提供优质人才,推动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当下传媒行业发展的新态势下,传媒产业产学融合创新模式和最优路径的探索尤为重要。
二、传媒业与高校产学合作的模式解析
近年来,传媒业界与高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合作,以求通过资源置换来优化資源配置,实现协同育人、优化产出的共赢局面。
1.校企联合培养
传媒业界与高校联合办学,可利用业界实践经验,通过资源共享,以学校教学与科研平台为依托来拓宽专业人才培养的视野,培养与业界接轨的专业型创新人才。2015年,浙江传媒学院与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桐江市人民政府、浙江华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形成了学校、政府、企业共建共管,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此外,浙江传媒学院还分别与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多家媒体单位合作创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实验班——飘萍班”“天娱创意精英班”,力求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与行业形成无缝对接,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5]。除共同办学以外,高校还与业界就单一课程进行共同建设,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加入网易“青媒计划”高校合作班,与网易共建自媒体运营课程。学院选出32名学生加入合作班,实行“双导师”制,即网易学院教师与南广学院教师分别在线上与线下给予学生指导,学生创作的文章可编辑上传至网易账号,并由网易学院评选优秀文章。就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校企共建的模式,在最大限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行业参与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教师提供了与业界沟通交流的机会。
2.共建实训教研基地
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基地,为教师提供与业界学习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为业界提供理论培训,是产学合作中最常见的方式。2006年,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教学科研基地,共同开展教学、科研、新闻实践业务的学习。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提供奖学金和奖教金的支持,并为学生提供在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实习的机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则为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业务骨干提供培训课程。2008年,台州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传媒大学签约,成为中国传媒大学首个启动的青年教师业界实践基地,青年教师到业界挂职锻炼提升行业实战能力,推动了高校“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3.建立校外实践就业基地
除共建实训教研基地以外,高校与企业携手,将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就业基地也是产学结合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这种合作模式既为学生解决了实习就业问题,为学生提供实践创作的场所和资源,也为企业输送了优质人才,促进了行业的发展。2019年,海宁影视基地与浙江传媒学院开展合作,海宁影视基地作为浙江传媒学院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学院开放所有平台,学生可在此进行创新实践和创业,也可以将在基地企业自主创作的影视作品搬上荧屏及网络平台。这一模式不仅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和与行业接轨的机会,也为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储备了新生力量。
4.产学共同孵化
学校与企业可进行专业课程项目的共同培育,行业专家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双方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并孵化优质成果投入市场开发。2018年,巨人网络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签订协议,双方通过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游戏创作课、学生毕业设计、夏季小学期课程等展开深度合作。巨人网络将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上述合作课程的相关研发、师资、产品完成度支持等工作,并定期邀请专家深入参与项目开题、课程辅导、游戏Demo制作等。针对双方合作的项目,巨人网络组织研发和发行专家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即可获得巨人孵化器孵化基金及全业务链研发的支持。校企共同孵化提升了行业优质产品的市场产出率,借助高校专业人才资源,配合行业指导与资本的支持,是维持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有效动力。
5.项目咨询合作
传媒行业的战略规划与实践创新需要高校高素质科研队伍的智力支持,而高校通过承担行业项目介入传媒业界,也是对高校科研、教学理论的有效验证。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与苏州渭塘诗会活动方签订协议,承担策划、宣传、组织方案的创意与实施;承接江苏省委宣传部的“未来江苏十三五规划宣传”项目,均是学院以课程为依托,由任课教师指导完成项目,学生实践的过程也是达成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反馈理论学习的知识循环过程[6]。
三、传媒业与高校产学合作的问题
高校与业界产学合作以资源置换的模式满足了双方所需,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学生通过产学合作,在媒体环境中得以磨炼技能,熟悉业界工作环境;教师通过行业联络、挂职锻炼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用于教学之中;学校通过与行业接轨,验证顶层教学设计;企业可通过高校智力支持,获取实际成果的产出,提高且优化产能。然而,由于产学融合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与政府部门的监管,高校与业界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因合作沟通等出现一系列问题。
1.缺乏政策引领与保障
高校与企业产学融合的过程涉及人员、成果、资本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需要政府的监管、政策的指引与规范。目前,政府主要在产学融合的接洽阶段予以引领与支持,但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并未过多参与,主要是产学双方就人员、成果、资本等资源分配问题达成协议,并在协议的约束下履行双方责任与约定。高校与企业均未设立专门部门就产学合作事项进行统一筹划,而是由院系或教师单独与企业相关部门就课程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事宜进行对接,双方由于制度、组织架构、工作方式的差别,难免出现低效甚至无效沟通的局面。
2.可持续性合作成效差
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而企业以市场盈亏作为业绩评判的标准,双方在价值判断上存在差异。人才培养方式的成功需要持续性周期的验证,而市场项目则多倾向于短期收益。高校与企业共建课程、共同孵化传媒产品,在市场收益回报不明显的情况下,学校与企业往往难以持续性合作。在此局面下,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在实践验证的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持续性的验证成果及后续调整。
3.课程欠缺整体规划
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融合,通常从单个课程建设或项目入手,这种即兴的、“侵入式”的合作,缺乏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考量与匹配,欠缺产学融合理念的顶层设计,不利于完善和稳固传媒教育知识体系的架構。尤其是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下,高校传媒教育依然以传统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为主体,将与业界的合作、学生的实践生硬地加入课程体系中,这种断层式的学习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衔接理论与实践,难免出现无法契合产业创新改革的问题。
4.行业师资不稳定
高校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行业导师上课或对学生进行指导,其初衷是给学生传授更多的行业实践经验。然而,行业导师本身作为企业员工,由于工作量和绩效考核的压力,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中。且行业导师欠缺教学经验,在教授与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与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四、传媒业与高校合作良性路径的探讨
1.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随着高校与传媒业产学合作领域的拓宽及合作程度的加深,健全、规范、有效的政策引导与保障尤为重要。健全、规范、有效的政策引导可使合作双方明确权责,保证有效的监督与引导,确保合作目标与成效的达成。教育部门可设立产学合作部门,高校与传媒业经由签订协议生成的合作项目,须向有关教育部门进行上报,厘清合作目标,明确权责,进行追踪评估。同时,应将在产学合作过程中的利益产出、知识产权分配纳入相关法规中,使得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有规可循。
2.规划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结合当前传媒业界的发展形势,调整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比例等方面进行整体考量,规划与行业接轨的实践课程与实训环节。在学生完成理论性、基础性学习进入实践阶段,学校可与企业对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学生通过跟随行业导师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尽早了解传媒业界工作的环境、方式及机制,为日后就业的无缝对接奠定基础。学校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在设置选修课时,应涵盖多个学科门类,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审美能力,以应对当下媒介融合的新发展。在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学校应将实践过程、实习作品纳入重点考量的范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加快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高校传媒专业亟须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建设一支集理论与实践技能为一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即在高校与企业产学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校企共同体机制的优势,以“专业对口、岗位对应”为原则[7],制定教师企业实践方案,使拥有高学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到企业中获取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智能+”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驱动,传媒产业格局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高校传媒教育的改革势必跟随传媒行业媒介融合的脚步,传媒行业更需要高校输送通理论、能动手的高素质传媒人才。高校与传媒行业应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将产学融合纳入机制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中,建立起良性发展的互动合作关系,推进高校传媒教育改革及传媒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章豹,祝义才. 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J]. 科学进步与对策,2000(9):115-117.
[2]金雪涛,李竹荣. 传媒产业融合与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战略选择[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8):38-40.
[3]崔保国,徐立军,等. 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9)[M].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
[4]江凌. 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 培育复合型新闻人才——基于全球化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之一)[J]. 新闻传播,2009(1):6-8+10.
[5]韩建华. 媒体融合时代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2):74-77+128.
[6]郑旭. 高校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探索[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14-15+47.
[7]贾文胜,梁宁森.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2015(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