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研究
吴丽萍 刘明 冯瑶
[摘 要]针对新时期高校部分教师师德师低下等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校师德师风现状,从师德师风教育载体的开发、师德师风建设专项项目、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师德约束机制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充分利用新时期出现的各种媒体形式,提出适用于新时期高校背景的师德师风建设对策,以期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8-0169-03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现实情况是部分高校对师德师风的建设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出现问题[1]。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师德师风建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国之未来,是祖国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如果教师的师德出现问题,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其影响和感染,后果可想而知。在新时期背景下,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新兴媒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迅猛化,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2-6]。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探索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广大高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新时期的教育环境,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用于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些建议,旨在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師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一、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现状
现阶段,虽然国内各大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但是仍然存在个别教师师德低下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与声誉[7-8]。本文在分析国内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教学缺乏责任感
现如今,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普遍扩招,毕业的研究生越来越多,一个稳定的工作对广大毕业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导致一些教师不情愿地加入了教师队伍,对这部分教师而言,教师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这些教师在工作中往往会缺少热情,会认为无论付出多少,收入都是固定的,对待工作往往会表现得特别消极,能少干的少干,能不干的不干。此外,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教学任务繁重,除了职称晋升的压力,还要面对各种聘期、年度等考核,再加上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琐事繁多,使得部分教师感到压力大、身心俱疲,容易对工作产生厌烦心理。这种不良心理往往会导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待学生和对待教学都是采取应付的态度,这种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学术缺少使命感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对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越演越烈,这种不良导向使得部分教师为了评聘职称和完成各种考核任务而被迫发表论文。一些教师不再是因为热爱科研而去搞学术,而是单纯地为了发表论文而搞学术。这种不良动机使得一些教师采取各种手段来实现论文的发表,哪个研究方向好发文章就研究哪个方向,哪个刊物录用比例高就投哪个,从而导致一些教师发表大量低水平且毫无实际利用价值的文章。还有一部分急功近利的教师为了快速评上职称,自己出钱利用各种人脉关系联系企业,通过与企业签订无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立项合同,以此来达到满足职称评聘和聘期考核对科研项目指标要求的目的。还有一些教师花钱找中介代为发表论文,而中介通常会雇“枪手”代写论文,然后再通过特殊关系或同行评议造假等手段使论文顺利发表,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影响学术发展、阻碍科技进步,而且影响教师声誉和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
(三)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不完善
其一,考核形式化。虽然部分高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师风师德的考核评价文件,对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和考核结果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明文规定,但是政策执行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往往是流于形式。其主要原因是考核方式大多都采取个人自评和教师间互评结合的方式,碍于评价太过主观和人情因素等方面原因,最后考核结果都是全体教师通过考核,无法做到评价的真实客观。
其二,培训体系不完善。大多数高校师德师风的培训往往仅限于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对于其他青年教师的培训很少或者基本没有,而仅有的入职系列培训中,师德师风培训仅占了一小部分,或仅举行一到两场与师德师风相关的报告会或交流会,教师的师德修养难以得到普遍提升。
二、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
(一)师德师风教育载体的开发
其一,显性师德师风教育载体的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线下培训主要是在每年开展的新入职教师培训和系列报告中,设有师德师风方面的专题报告内容,邀请校内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为全校师生做线下的集中培训,也可邀请外校获得“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来校做专题报告。线上培训则可以通过目前比较实用的腾讯会议等方式,由专人负责每天搜索与师德师风相关的报告会信息,通过微信群、QQ群或公众号等新媒体向广大教师推送会议通知,邀请广大教师加入线上报告会,以使广大教师通过榜样的力量,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教师岗位上展现崇高的品格。
其二,隐性师德师风教育载体的开发。通过物质文化载体和精神文化载体的开发,达到隐性育人的目的[9]。物质文化载体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物质资源蕴含的人文底蕴,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内设有雷锋育人馆和雷锋雕像等物质文化载体,使人漫步校园中时刻都能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通过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教师身在校园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从而达到隐性育人的目的。精神文化载体主要是发挥校风校训和校园文化活动等的隐性育人作用。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校训为“问学穿石,修身诚化”,其要求师生除了努力追求学识之外还要修炼自身品格。另外,校训字尾组成的 “石化”二字,不仅包含了校名的关键词,还体现了学校的专业特色。每年组织新教师参观学校雷锋育人馆,也能把雷锋精神全方位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用雷锋精神建队伍、育师德、铸师魂、树师风,突出价值引领,培育高尚情操,通过雷锋“五个一”精神主题校园文化的熏陶、“雷锋精神种子工程”的实施推进、雷锋精神育人展馆的教育感染,把师德建设和雷锋精神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
其三,传媒载体的开发。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育人作用,把培育良好师德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治学治教。利用微信群、QQ群和公众号同时展播师德模范典型事迹,通过多平台、多手段的宣传。如在学校网站开辟“师说:师德大讨论”专栏,邀请教师分享师德感悟,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育德;组织“我的教师梦”和“我心中的好老师”教师节征文等活动,优秀作品在学校网站进行展播。
(二)设立师德师风建设专项项目
为深入贯彻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总结推广师德建设工作经验,激励学校教师工作创新发展,应由学校专门机构设立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资金,并负责对项目的申报、监管及考核工作。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其一,明确项目定位。打造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的平台,解决新时期高校实际工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具有借鉴价值、可操作性,突出师德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和创新性。项目资助应分类组织实施与管理,将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并在职称晋升与聘期考核中,按照校级项目进行认定。
其二,对项目成员严格把关。项目负责人应能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宪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较高的师德师风建设研究能力,且具有较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研究基础。项目组成员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合理配置,成员分工明确,并对项目组成员的职称和人数进行限制。为保证项目组成员能够有足够精力参与完成项目,要求每个人最多可参与申报两个项目,项目负责人只能主持申报一个项目。
其三,明确结题任务。按照立项计划书约定的预期成果要求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并提交结题报告。规定重点项目应至少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录用)相关论文数篇或在立德树人、师德建设方面取得显著工作业绩,规定一般项目要求至少公开发表(录用)相关论文篇数。对于结题评价较差和结题不通过的项目,将限制后续相关项目的申请。
(三)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
针对考核形式化的问题,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年度考核机制[10-12],具体如下:
其一,明确考核内容及形式。考核的内容应包括爱国守法、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对每条考核内容设置优、良、差三档,此外,教师有违反教育部“六禁令”和“红七条”情况之一者,考核等次为不合格。在新入职教师中举行师德师风承诺书签字仪式,引导教育新入职教师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环节建立二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考核协同联动机制,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其二,建立合理的考核程序。由学校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全校教师师德考核工作。由院、系负责本单位教师师德考核工作。采取个人自评、学生评议教师互评和综合评议的方式进行,且每种方式都占有一定的权重。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具体考核程序如图2所示。个人自评:教师本人对照图2考核内容进行自我评定,由于个人自评主观性较强,可适当减少权重。学生评议:由本年度授课学生在学评教系统里进行匿名评议。教师互评:采取以系为单位的教师匿名互评。综合评议:结合以上三部分的评议分数,由学院考核小组对教师个人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由专人负责向参加考核的每位教师反馈综合评定结果。评定意见为不合格的,教师本人需要做书面的详细事实说明。结果公示:在学院网站上向本单位师生进行公示。在公示后,如教师本人对评定结果仍有异议,或有他人反映情况的,须由学院考核小组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并做出最终综合评定,计入教师师德档案。
其三,考核结果运用。教师师德表现突出的,在各类带头人(领军人才)选培、各类人才工程人选推荐、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制,“一票否决”时须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及时发掘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充分利用学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其事迹。在每年举办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表彰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执教30年教师、教育系统工作30年教师等优秀教师典型,使教师真正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四)建立完善的师德约束机制
其一,建立师德师风相关政策文件。学校把培养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把个人品德作为引进教师的首要条件,从源头确保进入教师队伍的人才满足德育要求。学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管理文件,对教师恪守職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组织课堂教学、认真教书育人和廉洁从教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定。强化教师的学术道德建设。学校制定学术道德规范,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鼓励学术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的良好环境,使学校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其二,强化监督和惩处机制。把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人才引进、教师培养、考核评价、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优奖励等首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校学术委员会中设立学术道德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学术不端等违反师德的行为进行调查,根据违反师德情节的严重程度,依据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处理。对于情节恶劣到有严重违法违纪情况的,需移送相关部门进行处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多种媒体迅速发展,新媒体是把双刃剑,不仅给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带来契机,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如不合理利用,极有可能对师德师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要想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传递正能量,使新媒体成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一把“利器”。
[ 参 考 文 献 ]
[1] 徐荟华.高校师德师风研究的热点内容分析[J].江苏高教,2019(12):85-88.
[2] 周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3):32-33.
[3] 徐勇.新时期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9,21(6):111-114.
[4] 赵思聪,马秀明,江宗超,等.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影响因素探析[J].北部湾大学学报,2019,34(12):6-9.
[5] 李育阳.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29-30.
[6] 王梓云博,邵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的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9):5-6.
[7] 胡怀敏,李前程.高校师风师德建设现状探析[J].科教导刊(下旬),2020(1):74-75.
[8] 李学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才智,2020(7):133.
[9] 吴丽萍. 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7.
[10] 魏国辉,曹慧,马金刚,等.师德师风建设在高校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7):53-55.
[11] 杨胜才.坚持“四个统一”把握重要抓手 切实增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30-134.
[12] 朱旭.以习近平思想为引领,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J].大学教育,2019(12):169-172.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