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回顾与展望

    任梦娜

    [摘 要] 生物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都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同领域对其的定义有所不同。在组织行为学中,亲社会行为是指组织中的个体为促进或保护组织和其他个人而采取的行为,这些行为旨在使组织成员、相关利益者及整个组织受益。国内外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处于发展阶段,尤其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甚是缺乏。文章基于学者的研究,对亲社会行为的内涵、测量、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四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及评述,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亲社会行为中国化特征,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未来亲社会行为理论研究的侧重领域。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组织公民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人类认同的物种起源学说,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群体生活中,人类表现出同情、共享甚至给予等行为却与进化论相悖。因此,“亲社会行为之谜”是进化论中有待解释的难题[1]。亲社会行为最初引起学者的关注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生物学家对其定义与研究[2]。后期随着发展,心理学、政治经济学和教育学纷纷引入亲社会行为并运用于实践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受社会学、心理学家重视的亲社会行为被管理学家引入组织行为领域,受到管理实践的重视[3]。现如今,组织更加倾向于灵活、柔性的管理,亲社会行为成为组织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4]。笔者基于对学者文献的梳理,对亲社会行为的内涵与范畴、测量、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进行回顾与评述,整合了有关亲社会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文献,重点是进行对比与梳理,最后提出基于中国国情的亲社会行为特征。

    一、亲社会行为的内涵与范畴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社会中个体所进行的合作、分享、谦让等趋向于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的行为,目的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建立和谐社会[5]。在组织行为领域,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不一,甚至名称也有差异。其中有学者把亲社会行为称为亲社会组织行为(prosoci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POB)[3]或者组织公民行为(OCB)(Organ,1988)。

    運用最广泛的是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通常被视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最早由Smith等人于1983年提出,其认为每一个工厂或者办公室都具有以下行为:合作、帮助、建议、利他行为等,这些被定义为公民行为。

    组织行为学研究者基于这两个定义确定了许多相似定义,这些定义共同点都是有益于他人[4]。但是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很少考虑组织中其他亲社会行为,如指导、知识共享、经纪介绍和同情,这些行为同样具有益于组织或社会的性质,与亲社会行为具有一样的性质。

    二、测量工具

    基于对文献的梳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的测量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由于亲社会行为大多由组织公民行为的方式呈现,学者们在进行亲社会行为测量时一般沿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6]。Dedrue(2009)使用OCB五级量表对亲社会行为进行测量。

    2.但也有学者使用Penner(1995)提出的亲社会行为量表。心理学家Carlo (1991) 和Penner (1995 )基于大学生样本提出亲社会人格量表,且具有相似的结构[7]。Sukhamjit(2020)采用Penner(1995)亲社会量表,亲社会人格量表的简短版本用于测量亲社会性。

    3.Pan Zenga和Xue Zhao(2020)对道德完美主义与网络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网络亲社会行为采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Zheng,Zhu,&Gu,2011)中的26个项目,对大学生的网络亲社会行为进行评估。该量表由四个维度组成,包括在线支持、在线指导、在线分享和在线提醒。每个项目使用从1(从不)到4(始终)的4点刻度[8];大部分学者采用利他行为量表进行测量时都会对其中的项目进行修改。

    4.有部分学者采用实验法对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9],对亲社会行为研究时采用实地调研和实验室试验的方式。在实地和实验室实验中,Grant和Dutton(2012)发现,与那些反映领取福利的参与者相比,那些反映自愿发放福利的参与者为自己的大学贡献了更多的时间,更有可能向自然灾害受害者捐款。

    三、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

    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导致亲社会行为在组织行为学中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一定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越来越多学者也致力于研究这一领域。基于文献的梳理,可以将其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

    (一)个体角度

    产生亲社会行为部分原因由人格特质导致,这一点在理论学界毋庸置疑。Kline(2017)在一项发表于15篇跨学科实验研究的贝叶斯多层次元(MLMA)中,研究人格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5项研究的数据构成了近2500个个体的观察,Kline发现五大性格特征:随和和开放性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而其他三个性格特征均与亲社会行为无显著正相关[10]。

    (二)组织角度

    基于文献梳理群体角度导致亲社会行为有以下三方面:组织承诺、公正氛围以及公共服务动机。

    Organ(1995)运用元分析对组织中的亲社会化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因子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只有个体层面的原因,组织承诺等群体层面同样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

    亲社会行为是许多不同变量的函数,有些存在于个体层面,有些存在于群体层面(Penner,2005)在目前情况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工作表明,工作中的亲社会行为与员工工作单位或组织内的公正气氛正相关。公正氛围是指对团队、单位或组织中的人如何得到公平对待的认知(Colquit等人,2002年;Mossholder、Bennett和Martin,1998年;Naumann和Bennett,2000年;Roberson,2006)。与正义的关系模型(Lind&Tyler,1988)一致,研究表明,员工越认为他人受到公正、尊重和有尊严的对待,他们就越倾向于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Ehrhart,2004年;Liao&Rupp,2000;Naumann&Bennett,2000)。

    四、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

    (一)个体角度

    亲社会行为对个人绩效产生影响。Werner(1994)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人在整体绩效中的评价有显著影响。为组织带来利益甚至牺牲个人利益采取有益于组织的行为,会为个人带来心灵的寄托和个人的满足,这种情绪心态上的变化导致行为的改变,直接影响工作能动性,从而影响个人绩效[11](Robbins和 Judge,2016)。

    (二)组织角度

    亲社会行为对于个人来说促进个人绩效,对于组织来说可以促进组织创新。组织公民行为可以协调组织内部管理活动,从而促进组织创新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12]。

    五、亲社会行为中国化特征

    西方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基于国外自身文化和人格特性,虽然国内对于亲社会行为研究沿用西方的理论,但是中国国情影响下的亲社会行为与西方一定存在差异,这也导致国内学者研究时运用的理论和测量不具有中国特色。笔者对比国内外文献认为,亲社会行为的中国化特征,为亲社会行为理论的研究提供帮助。

    (一)重视人际关系

    亲社会行为是做出有利于组织的行为,甚至有时候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中国国情下的这一行为带有厚重的中国特色,其不仅为了促进组织和他人的发展,还为了建立、保持和维护个人人际关系。

    (二)重视勤劳美德

    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勤劳、勇敢和节俭等。在组织中,勤劳的员工更能获得他人和组织的青睐。这就是中国国情下的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独具中国特色。

    六、结语

    亲社会行为通常被视为组织公民行为的一种形式,工作中的亲社会行为是自由裁量和自愿的,因为它没有在工作合同中得到解释(Borman&Motowidlow,1993)。它包括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帮助同事(例如,引起对潜在错误的注意),保护组织(如报告火灾危险,提醒可疑个人的安全),以及传播善意(如告诉朋友一个人为公司工作是多么快乐)(乔治和布里奇,1992)。笔者基于文献梳理,对亲社会行为的内涵与范畴、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进行总结和评述,最后基于国内外文献的对比提出亲社会行为的中国化特征。基于文献的梳理,有以下几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1.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应进一步明确,其中关于利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存在模糊的界限,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组织中的亲社会行为,应该更加明确定义与范畴。

    2.对于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国内研究有所局限,很少有学者基于中国国情设置亲社会行为量表,所以导致大部分国内学者沿用西方理论。但是国内外文化与国情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企业和组织中的亲社会行为,应該对量表进行基于中国国情的设置与改进。

    参考文献:

    [1]Gintis,H .“Solving the Puzzle of Prosociality”[J].Rationality and Society,2003,15(3):155 -187.

    [2]West ,S.A, Griffin,A.S ,&Gardner,A. Social semantics: Altrui sm,cooperation, mutuallism , strong reciprocity and group selection[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2007,20( 2):415– 432.

    [3]Brief, A. P., & Motowidlo,S. J. Prosoci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6,11(3):710– 725.

    [4]Bolino?M?C,?Grant?A?M.?The?bright?side?of?being?prosocial?at?work,?and?the?dark?side,?too:?A?review?and?age nda?for?research on?otheroriented?motives,?behavior,?and?Impact?in?Organizations[J].?The?Academy?of?Management? Annals,2016,?10(1):?599-670.

    [5]寇彧,唐玲玲.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3)544–49.

    [6]De Dreu C K W ,Nauta A . Self-interest and other-orien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mplications for job performance, prosocial behavior,and personal initiativ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9,94(4):913-926.

    [7] Penner. L A , Dovidio. J F , Piliavin. J A , et al. Prosocial Behavior: Multilevel Perspective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5, 56(1):365-392.

    [8]Pan Zeng,Xue Zhao,Xin Xie,Jie Long,Qianyun Jiang,Yuhui Wang,Lin Qi,Li Lei,Pengcheng Wang. Moral perfectionism and online prosocial behavior: The mediating role of moral identity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nline interpersonal trust[J]. Elsevier Ltd,2020(4):162-192.

    [9]Adam Grant,Jane Dutton. Beneficiary or Benefactor[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2, 23(2):1033-1039.

    [10]Kline?R,?Bankert?A,Levitan?L,?et?al.?Personality?and?prosocial?behavior:?A?multilevel?metaanalysis[J].?Political?Science,2015(4):158-194.

    [11] Podsakoff, P. M.,MacKenzie, S. B.,Paine,J. B.,Bachrach,D. 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26(3): 513-563.

    [12]Podsakoff, P. M.,Mackenzie,S. B.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Human Performance,1997,10(1): 13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