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研究

    王馨艺 张长辉

    【摘要】新时期,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是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必然要求,是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驾驭风险能力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做的迫在眉睫的事情。学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运用媒体解决好社会矛盾和有效推进工作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

    【关键词】新时期;领导干部;媒体素养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给执政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新兴科技手段呈现跨越式发展,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面对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以及不断提高的公民意识,如何驾驭新媒体,善用新媒体,不仅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也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重要性

    新时代,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领导干部提升媒体素养,已成为新时代的需要。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约为8.54亿(截至2019年9月),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成为多种社会思潮、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各种意识形态的线上战场;而且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升级,网络新应用不断上线,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扩大网络舆论与官方主流舆论的交集,找到官民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成为领导干部提升媒体素养的时代要求。[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能力,首先是认知能力,其次是信息处理能力,最后是参与能力。在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既是受众,又是媒体报道和监督的对象,同时还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和管理者。领导干部作为受众,但又不是一般的受众,他们是公共权力的执掌者、管理能力的承担者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

    因此,了解媒体、尊重媒体、善用媒体就成为媒体环境下的一个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媒体素养,增强面对媒体时的理性思维能力。

    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格局的改变,思维观念的多元,都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心理较为特殊,这对领导干部增强媒体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面对媒体的时候,领导干部的表现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2017年12月16日,31岁的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医生方培虎猝死在值班室内。年轻医生在值班室猝死,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信息,尤其是近年来,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年轻干部越来越多,“过劳死”已经成为社会的敏感话题。由此,2018年1月25日,裕安区卫计委一则《关于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的通知引发轩然大波,医生们纷纷表示,“不学,要好好活着”。这一事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原因就是作为政策制定者的裕安區卫健委领导媒体素养缺失,没有充分把握受众的心理,医生这份职业特殊而伟大,但过度劳累并不值得医学界提倡;所以作为政策的制定者,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考虑信息传播后受众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各项事业能否顺利推进。一旦领导干部有一些不合适的言论,马上就会引发轩然大波,影响党和政府事业的顺利推进。2017年2月25日,原国家旅游局对云南丽江古城景区给予严重警告,限期6个月整改,当日下午,经认证的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并接受舆论监督,接受游客的批评和意见。这本身是对负面舆情的最好回应,也是尊重媒体、善用媒体的典型表现,然而接下来爆出的两张官微截图却将剧情反转,引发网友的关注。网友“记住她的好”在2017年2月25日转发该致歉声明时附言:永远不会去的地方就是丽江。而古城区委宣传部的官微回复称:“你最好永远别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舆论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官方微博传递出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对依靠旅游业发展的丽江古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游客去丽江古城旅游的信心,妨碍了丽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2月27日,丽江区委对外发布处理决定:涉事责任人停职调查,责成区委宣传部向区委做出深刻检查。这件事虽然处理很快,但对丽江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却需要长时间平复。

    二、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领导干部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受关注度较高,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呈现融合式发展,新问题、新特点不断涌现,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素养也是参差不齐。[3]

    近年来,个别领导干部在同媒体记者接触中仍不时出现摩擦事件。曾经某位官员一句“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4]的诘问,引发舆论的强烈不满和社会的持续关注;类似这样的诘问已经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正确的媒体观。一些公务人员一旦遇到对他们不利的舆论监督,就想用捂住、盖住的方式躲过去,而当这些方法都不起作用时,就对当地媒体怨声载道。这些情况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因为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缺失,缺乏对媒体传播规律的正确认识,媒体观存在偏差造成的。

    新媒体具有传播快、覆盖面广等天然优势,但是领导干部对新媒体的利用还显得不够主动、不够充分,很多官员普遍认为只要主流媒体报道了、宣传了,就能达到较为满意的宣传效果,从而忽视了新媒体在宣传党的政策和为民情怀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在运用新媒体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担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时候开通了实名认证的微博,与群众互动。针对一位母亲反映他的儿子频频陷在应酬中,多次被迫喝酒事件的回应,他恰如其分地使用新媒体,在传递党和政府对年轻干部的关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一到吉林,就利用散步的机会,拍些吉林的照片并发到微信朋友圈,告诉大家,吉林的夜晚很美丽,吉林的天气并不算很冷,号召游客来吉林旅游。这是领导干部利用新媒体的典范。

    新媒体时代,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大众都可以发表言论,各类新媒体平台是表达个人诉求、传递政府声音、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但是一些官员对新媒体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利用新媒体对出现的难点和热点话题进行舆论引导和互动交流,引发公众猜疑,有时还会加剧社会矛盾。

    三、提升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对策

    (一)通过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媒介素养

    现阶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媒体环境下的干部队伍的任务艰巨而繁重。[5]

    任何一位领导干部都有可能要直面媒体,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是提升媒体素养的有效途径。要把领导干部新媒体素养的培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看待,对其传授一些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面对和利用媒体与公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如何开展网上政务和在遇到危机事件及在危机事件中面对媒体的一些策略,努力使领导干部掌握必要的应对技能,以使其学会和媒体打交道。

    (二)領导干部要善待媒体行为

    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反映和关注,眼前或许会让一些地方、一些干部一时难堪,但从长远来说,都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

    领导干部要尊重记者。记者是新闻行为的重要参与者,不论是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记者的参与都是新闻能够报道出来的重要一环。在现实工作中,一个地方如果需要媒体进行正面宣传,就会主动邀请记者来采访,对记者热情周到服务,全力配合,但是一旦某地发生了负面舆情,当记者蜂拥而至的时候,就会发生限制记者采访甚至阻挠、谩骂记者的行为。这种行为说到底,就是因为官员的媒体素养不够,不能正确认识记者的采访和报道。

    领导干部要宽容舆论。舆论是公众在特定的时空里,对特定的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趋于一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由于新媒体的快速传播,舆论往往会相对集中地表达一种观点。2017年6月15日,江苏徐州丰县一幼儿园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事发后,5个小时内300余家网站发布未经核实的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和媒体关注。面对这种情况,领导干部不能操之过急,要宽容舆论一时之间造成的负面压力,转而通过调查、取证、勘验等过程,尽快召开新闻发布会,客观全面地公布问题真相,平息舆论。

    (三)领导干部要用好用活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党员干部在认识新媒体、把握新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用好用活新媒体。

    发挥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的作用。新闻发言人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实现新媒体领域的信息公开,争取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形成强大的首声效应,抢占主流舆论阵地,占领舆论制高点。新闻发布会是传播主流声音的重要平台,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成了公众了解疫情信息、掌握防控形势的最权威、最主要的平台。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组织的49场新闻发布会(至2020年4月13日),权威发布了河南省在新冠肺炎疾情期间所做的各项工作,涉及医疗救治、安全生产、民生保障、交通运输、市场稳定、金融扶持、教育事业各个方面,有力地回应了社会关切,公众关注度非常高。

    (四)掌握必要的媒体应对原则

    (1)遵循真实、坦诚的原则。领导干部在应对媒体采访过程中,要以事实为依据,坦诚相待,客观真实地传递信息,对自己不了解的情况或者掌握不全的信息,可以少说或者委婉地说明情况,但是绝对不可以胡编滥造,甚至说假话。面对问题的实质,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不回避、不隐瞒。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发表对某个事件的看法时,首要任务就是要对该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经过思考,作出定性,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无论是对所陈述的事件内容,还是对事件所发表的看法、所持的态度,都要前后一致,不可自相矛盾,否则将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领导干部个人的媒体形象。

    (3)遵循主动原则。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采访的大致方向和主要内容,自摸家底,掌握本地的热点新闻事件,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问题和个别记者可能提到的尖锐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想好应对的办法。

    (4)遵循适度原则。一要掌握说话的“度”。一分事实说一分话。对突发事件,在没有弄清事实的经过和真相之前,只能描述性地客观介绍事件现场的情况,决不能似是而非,妄加猜测。二是把握职责的“度”。对自己分管的事情,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表言论,对自己分管业务以外的事情,要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不轻易发表看法。三是掌握时间和内容的“度”。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哪些事情可以讲,哪些事情不能讲,一定要有度。

    (五)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必须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媒体素养的提高,着力展示自身良好形象。

    (1)努力提高人文修养。人文修养是一个人内在的文化涵养及人格修养水准的外在呈现,具有超越性,关乎文明素质、文化情怀、文化品位,是社会文明的基石。[6]权力不等于能力,地位不代表品位。学习是领导干部人生必修课,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应对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局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和执政团队创办了“之江新语”,总书记的文章观点鲜明,思想深刻,语言隽永。很多当时的理论观点,成为现在治国理政的强大思想和理论武器。

    (2)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一要言之有理。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老百姓交流,要静下心来,用群众的语言和百姓交流,少说官话、套话,用朴实的语言和群众交流,传递好党和政府的声音。二要言之有礼。党员领导干部,形象很重要,因为这不仅仅代表个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礼,还要做典范,才能使人感到亲切,受人尊敬。三要言之有力。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工作纪律,严守工作秘密,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3)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历史是由人民书写和创造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也要时刻把人民装在心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同中外媒体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说得朴实又接地气,最高领导人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每一个党员干部更要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7]

    新时代要有新本领,新时代要有新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媒体素养,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善对媒体、善用媒体,依托新媒体的优势,促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菁.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N].贵州日报,2016-03-21.

    [2]周廷勇.从“威权舆论”到“权威舆论”:“微时代”主流舆论的解构与重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6):113-119.

    [3]王健,刘耀臣.领导干部应对媒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领导科学,2012(11):46-47.

    [4]郭顺鹏.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5]李丹.浅谈新媒体时代下党政干部的媒介素养[J].人才资源开发,2015(18):7-8.

    [6]林怡.提升领导干部的新媒体素养[J].企业导报,2015(23):147+149.

    [7]张春艳.传媒政治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J].行政与法,2017(6):65-69.

    (王馨艺为郑州财经学院教师;张长辉为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