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阅读在小学科普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介绍了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及其主要操作方法,并以小学六年级拓展阅读内容Pacific Island Scrapbook绘本为例,阐述拼图阅读在科普类绘本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拼图阅读;科普绘本;任务设计引言

    绘本是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而绘本学习是学生进行大量语言输入、开拓思维、了解文化并逐步形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段利娟,2018)。目前在小学教学中使用的绘本主要有两大类:故事类绘本和科普类绘本。故事类绘本有主要人物及情节发展,具有趣味性。学生对这类绘本感兴趣,学起来也比较容易。科普类绘本则信息量大,内容多,没有连续性,结构也经常是平行的。此外,科普类绘本不仅包含语言知识,还包含科学知识,涉及的专业词汇多且难。学生对这类绘本不能集中精神学习,学起来有困难。总之,科普类绘本教学一直是绘本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望而生畏,老师望而却步。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呢?笔者通过实践证明,采用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能够解决科普类绘本教学的上述难题。教师通过设计有效的拼图阅读活动,不仅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猜词寻义、逻辑表达等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提高其合作学习能力。那么,拼图阅读是什么?它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如何在科普类绘本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拼读阅读活动?运用拼图阅读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笔者将展开具体阐述。拼图阅读及其操作方法

    拼图(Jigsaw)指的是“拼图”游戏,就是把完整的图案分成若干小块,游戏者再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图案拼合完整。“Jigsaw Reading”是将“Jigsaw”的理念和阅读结合的一种方法,可以直译为“拼图阅读”,专业上译为“互补式阅读”(罗少茜、谢颖,2015)。拼图阅读的主要操作方法如下:

    (1)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即“基础组”(见图1,图中的数字表示学生编号),教师把绘本内容分成几个独立的片段发给学生。

    (2)学生阅读并完成教师设计好的任务后,与阅读同样片段的学生组成“专家组”(见图2)。

    (3)学生在“专家组”内讨论阅读的任务或者互助解决难点问题后,再回到“基础组”,和组内其他同学分享独立阅读的部分,并把不同小组成员阅读的片段按照一定的依据拼成完整的内容。

    拼图阅读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拼读阅读在科普类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科普类绘本内容经常使用平行结构。将拼图阅读用于科普类绘本教学中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绘本内容设计任务单,帮助学生理解、提取和归纳信息,讓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后再进行分享(王蔷等,2017)。下面笔者将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八级2的科普绘本Pacific Island Scrapbook为例,阐述拼读阅读在科普类绘本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课前准备

    (1)文本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教材中已经学过“Travel abroad”这一主题,而该绘本是教材主题拓展阅读材料,学生对其内容感到陌生又好奇。绘本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太平洋一个叫瓦努阿图的岛国:岛国的形成、首都、乡村生活、节日、语言、动物、植物和地理位置。文本以并列关系的平行结构呈现,容量大,信息多,约410词,其中生词占了一定比例。

    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内容,能更好地开展拼图阅读,教师制作了供学生预习用的微课。通过学习微课,学生对瓦努阿图的基本概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基于对绘本的分析,教师采用以拼图阅读为主、图片环游为辅的思路设计教学。如何设计有效的拼图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文本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制订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 学生能通过图片、上下文推测生词含义,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并借助语言框架,完整、有序地口头介绍这个岛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

    

    ● 学生能通过与同伴合作完成阅读任务,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 学生能通过了解该岛国的环境和民俗风情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意识。

    2. 课中实施

    (1)导入话题,图片环游

    对于科普绘本,教师可以采用KWL(已知—欲知—获知)图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钱小芳等,2018)。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说出他们通过微课了解到的关于瓦努阿图的信息和还想要了解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快速板书下来,供课后检测使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封面信息,带领学生进行图片环游,利用视频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该岛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板块的成因。

    (2)拼图阅读,突破难点

    ① 分组阅读,独立完成任务

    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基础组”,每组由四位学生组成,每一组的四位学生分别阅读不同的内容,并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为了区分不同的阅读材料和任务,教师设计了不同颜色的任务纸。

    第一次试教,教师把文本内容分成四大部分进行学习(见表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阅读并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第一,Read and write。教师要求学生读完指定内容后把文段补充完整,并在第二个环节把这段文字读出来,跟其他组员分享(见图3,红色字母是新单词的元音字母,目的是帮助学生拼读新单词,下同)。

    第二,Ask question(s) and answer。教师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所读的文本提出问题,并在后续分享中向组员提问,鼓励学生在小组分享中解决问题(见图4)。

    教师第一次试教后发现,教完整个绘本足足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比原计划的40分钟超出了20分钟。学生独立阅读的内容过多,时间不够,而且任务单的设计也不够合理:第一个任务的文段基本上是照搬绘本内容,文字表述不够简洁,生词问题依然存在,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概括文段的大意,且文段挖空内容较多,生词也多,分享环节学生要听辨多次才能填写完整,既花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又降低了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流畅度,减少了乐趣,效果不佳;第二个任务中,学生提出了一些绘本内容之外的问题,导致无法现场解决,打击了学生的阅读信心。于是,在第二次试教时,教师进行了以下调整和修改。

    为保证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也为分组更加科学,教师将文本内容进行了整合,把 “Village life”放到微课部分学习;最后一部分介绍调到文本最前面;把“Language”部分放在最后学习。绘本内容调整前后见图5和图6。

    通过图片环游教授地理位置和地理板块成因后,教师调整了学生独立阅读的内容(见表2)。通过调整,学生阅读内容精简了,阅读时间也充足了。

    任务单修改为:第一,Read and write。学生读完指定内容后补充完整任务单上的语段,语段都是所读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所读文本的含义(见图7)。第二,Read and match。把生词和图片用线连接起来并运用发音规则拼读生词。科普类绘本的一个特点是生词较多,学生理解文本比较困难,此任务的设计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图片猜词寻义的阅读技巧,帮助其理解生词,扫清语言障碍,降低理解文本的难度,并检测其对拼读规则的实际运用(见图8)。修改后的任务简单明了,在更有利于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又解决了学生的生词理解和拼读问题,为后面的分享作好充分准备。

    

    ② 组员互助,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根据任务单上的编号,持有相同阅读内容和任务的同学围坐在一起,组成“专家组”(见图9,每一个圆圈里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组别,第二个数字表示学生的编号,下同)。学生在“基础组”独立完成閱读的过程中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阅读的内容不太理解,不能完成任务单上的任务,需要组员的帮助。于是,大家在“专家组”讨论、交流,一起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巡堂并随时为有需要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③ 分享交流,内化语言

    学生从“专家组”回到 “基础组”,跟手持不同任务单的同学围坐在一起进行分享、交流(见图10)。例如,当手持粉红色任务单的学生把自己阅读的关于The capital的主要内容和组员分享的时候,手持其他颜色任务单的学生就要根据这位组员分享的内容完成任务单上有关The capital的练习。以此类推,组内其他三位学生轮流和组员分享。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这个岛国的其他信息。分享完毕后,每个学生就基本了解了绘本的全部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分享信息的学生把所学知识经过内化后输出,提高了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听信息的学生通过快速提取和记录关键信息,训练了听写速记的技巧。小组完成任务后,每个组的组员代表汇报任务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教授新知、答疑解难。

    

    这个环节的任务单设计也非常关键。在第一次试教时,教师设计的任务单要求学生根据组员的分享勾选出符合绘本内容的正确表达,以此来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绘本其他部分的内容(见图11)。学生在听组员分享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所有句子的意思,还要判断对错,对于第一次接触新知识的学生来说,这个任务难度不小。任务句子繁多,且听力题型都是判断对错,学生容易陷入听力疲惫状态,完成效果不佳。于是,教师对这个任务设计作了以下修改:将任务的形式多样化,增加选词填空、连线配对等题型;简化长句,使其更容易理解,而且聚焦检查学生对关键点的理解(见图12)。这样学生完成任务就会轻松许多。

    ④ 整体输出,汇报成果

    教师模仿瓦努阿图的语言教学生打招呼,解决了文本的最后一个内容——“Language”。接着,教师让学生跟读语篇录音,进一步内化语言,也为最后整体的语篇输出作准备。然后,教师创设“遴选瓦努阿图导游”情境,指导学生借助板书框架和关键词对瓦努阿图进行完整的介绍,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最后,教师回到学生上课前提出的问题,让大家一起来解答,并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与课堂开头呼应。

    3. 课后活动,拓展延伸

    为了让学生课后继续开展绘本的实践运用和迁移创新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完成以下课后活动:(1)向家长和朋友们用英语分享今天所学。(2)仿照今天所学绘本,自己或小组制作一本游记。(3)阅读推荐书目,了解更多国家。拼图阅读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1. 基本原则

    (1)教师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文本。文本太难,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活动难以开展;文本太容易,学生不感兴趣,没有学习成就感。

    

    (2)教师的指令要清晰,要求要明确。拼图阅读整个活动过程涉及分組、走位、任务要求说明、角色分配等问题。为了顺利开展此类活动,建议教师在正式上课前,用10—15分钟说明每一个步骤的要求,让学生边学边做,务必清楚每一个流程,以免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因为不熟悉流程和要求而不能集中精神参与活动,从而降低教学活动质量。

    (3)教师要合理设计任务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习。基于科普类绘本生词多、不易理解的特点,为达成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绘本内容的目标,任务单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能够读懂和说出自己要读的那部分内容。在完成这些最基本的任务后,如果条件允许,老师再考虑设计实际应用层面的任务。拼图阅读是一节课里的主要活动,教师不应流于形式,急于追求结果,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开展自主阅读及小组交流。

    (4)教师要及时监控和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各自阅读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巡堂,关注学生的困难及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学生从“专家组”回到“基础组”并轮流分享、交流时,教师要鼓励他们互帮互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汇报环节,教师出示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先肯定优点再提出改进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2. 注意事项

    (1)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水平和教学需要,适当调整绘本内容。调整可以是内容上的增加、删减和整合,也可以是调整文本顺序,但无论如何调整,原则上不建议改变绘本原本句子的表述,以保证原文表达的正确、严谨和地道。

    (2)教师要把拼图阅读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基于对文本的分析,教师要灵活结合使用其他阅读教学方法,如图片环游、阅读圈等。鉴于科普类绘本的特点,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布置学生搜索相关的科学知识或者制作微课让学生预习,使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感知,同时还可以在读前环节于语境中呈现新词汇,帮助学生扫清词汇障碍。

    (3)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灵活安排拼图阅读活动环节。如果学习内容较多,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很紧张,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就安排学生按“专家组”的座位坐好,把学生要读的内容和任务单提前发放,在学生各自读完自己的内容后直接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学生无须完成从“基础组”到“专家组”的走位,省出的时间可以用来充分阅读。

    参考文献

    段利娟. 2018. Jigsaw Reading(拼图阅读)的原理与操作[J]. 小学英语教与学,(9): 25—27

    罗少茜, 谢颖. 2015. 合作拼图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8): 1—6

    钱小芳, 王蔷, 崔梦婷. 2018.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初探[J]. 英语学习(下半月刊), (11): 36—39

    王蔷, 敖娜仁图雅, 罗少茜, 等. 2017.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彭春柳,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广州市骨干教师,荔湾区名师工作站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