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寄生虫病的防治
颜运和
摘要:猪寄生虫病是危害养猪场的主要疾病,文章简要介绍了养猪场主要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办法,供猪场饲养人员及兽医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猪;寄生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 ? ? 文献标识码:B? ? ? ?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6-0019-04
寄生虫寄生于猪各个组织器官,疯狂抢夺机体的营养物质并排出有害代谢产物及毒素,从而破坏各器官功能,使猪生长发育不良,形成僵猪,甚至直接导致猪的死亡。其结果使养猪的饲料报酬下降,经济效益大大降低。所以猪寄生虫病是养猪场的主要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猪寄生虫病主要分为消化道寄生虫病,呼吸道寄生虫病、血液寄生虫病、组织器官寄生虫病及体外寄生虫病。现将其分别介绍如下。
1? 消化道寄生虫病
消化道寄生虫病主要是肠道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猪类圆线虫病、猪小袋纤毛虫病、猪球虫病、猪鞭虫病、猪绦虫病、猪棘头虫病、猪姜片吸虫病等。
1.1? 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寄生虫病。感染蛔虫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形成僵猪,出栏期推迟,饲料消耗增加,个别猪可发生死亡,是给养猪业造成较大损失的疾病之一[1]。
诊断:该病常无特殊症状,当猪排出蛔蟲即可确诊。也可取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蛔虫卵来确诊。
防治:左旋咪唑按8 mg/kg体重混料喂服,或配成5%溶液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也可用丙硫苯咪唑,按10 mg/kg体重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
预防措施:主要是平时搞好猪舍与运动场的卫生和消毒,粪便和垫草应堆积发酵,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
1.2? 猪类圆线虫病
猪类圆线虫病是猪的一种常见肠道寄生虫病,其发病特征是仔猪消瘦、腹泻、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停滞,严重时引起死亡。
诊断:根据病猪消瘦、腹泻、生长发育不良等症状及采集新鲜粪便检查虫卵,当发现有较多的蓝氏类圆线虫卵时即可确诊。
治疗:阿维菌素按0.3 mg/kg体重皮下注射;左旋咪唑按10 mg/kg体重混于饲料中,一次喂服[2]。
1.3? 猪小袋纤毛虫病
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病原为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于猪的结肠,其次为直肠和盲肠,多见于仔猪,呈现下痢、衰弱、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猪小袋纤毛虫病常与猪瘟、沙门氏菌病等传染病并发,人也可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诊断:患病仔猪表现精神沉郁,喜躺卧,体温有时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先半稀、后水泻,粪便带有黏膜碎片和血液,有恶臭。成年猪除粪便附有血液和黏液外一般无症状。剖检可在结肠和直肠上发现溃疡性肠炎病变,并可检查出虫体。黏膜上的虫体比肠内容物中的多,检查粪便时可见到滋养体或包囊。
治疗:卡巴胂,0.25~0.50 g,一日2次,连用10 d;碘牛乳,即牛乳1 000 mL,加入碘和碘化钾溶液(碘片1 g,碘化钾1.5 g,加水1 500 mL制成)100 mL,混入饮水中给予;同时使用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黄连素等抗菌药物[3]。
1.4? 猪球虫病
猪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科等孢属和艾美尔属的球虫寄生于猪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肠黏膜出血和腹泻为主的寄生虫病。此病主要发生于小猪,且多发于8~15日龄的仔猪,是导致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疾病。
诊断:根据该病主要引起8~15日龄的仔猪腹泻,并且这种腹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等特征可作出初诊。确诊要通过查找有临床症状的仔猪粪便中的卵囊来进行。粪便检查可用饱和盐水漂浮法,也可用小肠黏膜直接涂片检查。
治疗:使用抗球虫药物,百球清,3~6周龄的仔猪口服,用量为20~30 mg/kg体重;莫能霉素,每1 000 kg饲料加60~100 g;拉沙霉素,每1 000 kg饲料加150 mg,连喂4周[4]。
1.5? 猪鞭虫病
猪鞭虫病是由毛首线虫寄生于猪的大肠(主要是盲肠)内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为严重感染时引起贫血、顽固性下痢。主要危害仔猪,严重时可引起仔猪死亡。
诊断:生前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及粪便中虫卵及虫体的检查。通过粪便虫卵检查,可见到腰鼓样两端有栓塞的棕黄色鞭虫虫卵;尸体剖检时,在盲肠内检查到鞭虫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丙硫苯咪唑或左旋咪唑,剂量为10~15 mg/kg体重,口服;伊维菌素,剂量为0.2 mg/kg体重,肌内注射。
1.6? 猪绦虫病
猪绦虫病的病原为克氏伪裸头绦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病猪的症状为毛焦、消瘦、生长发育迟缓,严重的可引起肠道梗阻。
诊断:生前诊断可根据粪检发现虫卵来确诊。虫卵为棕色,内含明显的六钩蚴。剖检可在小肠内找到虫体。
治疗:治疗可用吡喹酮,剂量为20~47 mg/kg体重,口服;硫双二氯酚,剂量为80~100 mg/kg体重,口服。
1.7? 猪棘头虫病
猪棘头虫病是由猪的蛭状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猪发病以后食欲减退,出现刨地、互相对咬或匍匐爬行、不断哼叫等腹痛症状,下痢时粪便带血。经1~2个月后日益消瘦和贫血,生长发育迟缓,有的成为僵猪,有的因肠穿孔引起腹膜炎而死亡。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采用直接涂片法或水洗沉淀法检查粪便虫卵。猪棘头虫卵呈褐色,正椭圆形,两端稍尖。卵壳较厚,卵内含有棘头蚴。粪便中发现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左旋咪唑,剂量10 mg/kg体重,口服;或按4~6 mg/kg体重肌内注射。硝硫氰醚按80 mg/kg体重口服,间隔2 d重复喂1次,连续喂3次。
1.8? 猪姜片吸虫病
猪姜片吸虫病是由布氏猪姜片吸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病猪精神沉郁,低头弓背、消瘦、贫血、水肿、食欲减退、腹泻、粪便带有黏液。幼猪发育受阻,增重缓慢,甚至引起死亡。
诊断:常采用直接涂片法或水洗沉淀法检查粪便虫卵。姜片吸虫卵呈淡黄色,卵圆形,卵壳较薄,卵盖不甚明显,卵黄细胞分布均匀,卵胚细胞1个,常靠近卵盖的一端或稍偏。发现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硫双二氯酚(别丁),体重60~100 kg的猪,剂量为100 mg/kg体重;体重100~150 kg的猪,剂量为50~60 mg/kg体重,混于少量精料中喂服;吡喹酮,按50 mg/kg体重拌料一次喂服;硝硫氰胺,剂量为10 mg/kg体重,拌料一次喂服。
2? 呼吸道寄生虫病—肺丝虫病
肺丝虫病是由后圆线虫寄生于猪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以肺膈叶多见。猪感染后可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主要危害仔猪。病猪表现阵发性咳嗽,被毛干燥,鼻孔内有黏稠性液体流出,呼吸困难,结膜苍白,食欲减退,消瘦。病程长的猪在胸下、四肢、眼睑部位发生水肿。病理变化是支气管黏膜增厚、扩张、肺尖叶和膈叶腹面边缘常有局限性肺气肿,呈灰白色、界限分明、微隆起,切開后支气管内有黏稠分泌物和白色丝状虫体。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粪便检查和变态反应试验。
治疗:四咪唑(驱虫清),按20~25 mg/kg体重,拌料一次喂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海群生,0.1 g/kg体重,皮下注射或口服。
3? 血液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猪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特征。病理变化为患病猪皮肤和黏膜苍白,腹下及四肢内侧有紫红色出血斑,血液稀薄,肝肿大呈黄红色,脾肿大变软,有腹水和心包积液,全身淋巴结肿胀,切面外翻,肺部可见小出血点。
诊断:根据病猪体温升高,贫血,全身性黄疸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涂片镜检、间接血凝试验即可确诊。
治疗:贝尼尔,3~5 mg/kg体重,深部肌注,每日1次,连用3 d;土霉素或四环素,15 mg/kg体重,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3 d。
4? 组织器官寄生虫病
组织器官的寄生虫病有猪弓形虫病、猪囊尾蚴病、猪旋毛虫病、猪细颈囊尾蚴病、猪肾虫病、猪住肉孢子虫病等。
4.1? 猪弓形虫病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猪的一种寄生虫病。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腹泻、皮肤出现红斑、妊娠母猪流产或娩出弱仔及死胎等症状。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有坏死灶和出血点;肺肿大呈暗红色,间质增宽,表面有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肝肿大,有针尖大的坏死点和出血点;脾肿大,有出血点;肾有坏死灶和出血点;胃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膀胱黏膜有出血点。
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取肺、淋巴结或胸腹腔渗出液涂片染色、镜检虫体。
免疫学诊断方法是进行弓形虫感染调查、临床确诊的常用方法。一般采用直接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弓形虫抗体或循环抗原。以PCR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DNA的检测,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等优点。
治疗:长效磺胺,60 mg/kg体重,每日肌内注射1次,连用7 d;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70 mg/kg体重,每天口服2次,连用3~4 d;复方新诺明,剂量为60 g/100 kg饲料,拌料饲喂。
4.2? 猪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即猪囊尾蚴寄生于猪机体各部位横纹肌及其他器官,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感染囊虫后,临床症状不明显,只有感染十分严重的病猪表现发育不良,运动、呼吸和采食困难,声音嘶哑。如果寄生在眼内,可引起失明;寄生在大脑可表现神经症状,严重者发生急性脑炎而死亡。剖检可见肉色苍白,肌肉内可找到囊尾蚴,发病严重的猪在脑、眼、肝脏、肺脏也可找到囊虫的虫体。发病时间长的包囊常常出现纤维素性变化甚至钙化。
诊断:生前诊断较为困难,一般生前确诊采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传统的诊断方法为检查猪的舌肌和眼部肌肉,看是否有突出的囊尾蚴。
治疗:丙硫苯咪唑,30 mg/kg体重,口服,杀虫率在95%以上;吡喹酮,30~60 mg/kg体重,口服,有很好疗效。
4.3? 猪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是由毛形科旋毛虫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于各部肌肉中。猪对旋毛虫有较强的耐受性,临床表现比较轻微。自然感染时,生前多不呈现临床症状,仅在宰后检验时发现。
诊断: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分生前检疫和宰后检验,生前检疫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宰后检验采用镜检法和肌肉组织消化法。
治疗:丙硫苯咪唑,按0.3 g/kg饲料混于饲料中,连续饲喂10 d,可杀死猪体内的旋毛虫。
4.4? 猪细颈囊尾蚴病
细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是寄生于犬及其他野生肉食兽小肠内的泡状绦虫的幼虫,主要寄生在猪及牛、羊、骆驼等家畜的腹腔内。该病流行很广,主要影响中、小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仔猪死亡。
诊断:病猪有消瘦、腹围增大等症状,在急性期的肝组织或腹腔穿刺物中可找到幼虫。剖检在肝脏、肠系膜上可发现细颈囊尾蚴。
治疗:吡喹酮,50 mg/kg体重(将吡喹酮与灭菌的液体石蜡按1∶6的比例混合研磨均匀),分两次深部肌内注射,每次间隔1 d。或以50 mg/kg体重内服,连用5 d。
4.5? 猪肾虫病
猪肾虫病又称猪冠尾线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寄生虫病之一,常呈地方性流行。患病幼猪生长迟缓,公猪“腰萎”不能配种,母猪不孕或流產,甚至可引起猪大批死亡。
诊断:该病临床表现为营养不良,受胎率低,腰部萎弱,不能交配等症状。重症病猪弓背,后躯无力,走路摇晃,有的后躯强拘甚至麻痹,站立困难。母猪不发情、不孕或流产。尿黏稠,含有絮状物。对可疑病猪采尿进行虫卵检查,查出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丙硫苯咪唑,20 mg/kg体重,口服;或配成5%玉米油混悬液腹腔注射,剂量为5~20 mg/kg体重。
4.6? 猪住肉孢子虫病
住肉孢子虫病是由住肉孢子虫科的住肉孢子虫寄生于猪的肌肉组织,引起消瘦、跛行、腹泻和瘫痪等症状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猪表现为消瘦,贫血,肌肉色淡,心肌脂肪组织胶样浸润,膈肌和腹部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中可见许多包囊。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用显微镜观察包囊或进行胃蛋白酶消化试验。
治疗:常山酮、莫能霉素、盐霉素、土霉素等药物内服可取得一定疗效。
5? 体外寄生虫病
猪体外寄生虫病有疥螨病、蠕形螨病、猪虱病等。
5.1? 猪疥螨病
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寄生虫病。猪疥螨病以幼猪多发,仔猪大多从头部、眼下窝、耳壳、腹下开始,然后延及颈部、腹部,而后波及全身。因虫体寄生在皮肤内,患猪痒感剧烈,常在围墙、栏柱等处摩擦,使患部出血,或擦破处渗液结成痂皮,皮肤出现皱褶或龟裂,患部被毛脱落,患猪食欲减少,营养不良。
诊断:首先根据临床观察,然后用刀片刮取新鲜痂皮,经实验室诊断查出虫体却可确诊。该病诊断应与湿疹,脱毛病等相区别。这些病在温暖环境中痒感不加剧,皮屑内无螨。
治疗:敌百虫0.5%~1.0%水溶液,直接涂擦,每周一次,连用2~3次;蝇毒磷乳剂0.025%~0.050%药液喷雾或药浴;柴油下脚料或废机油涂擦患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按0.3 mg/kg体重颈部皮下注射,间隔5~7 d再用一次,多数可治愈。
5.2? 蠕形螨病
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通过病猪与健康猪互相接触而感染。蠕形螨寄生于猪的皮肤毛囊或皮脂腺内,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猪的皮肤内完成。病猪临床表现以局部瘙痒、结节、脓包、皮肤形成皱褶和增厚为特征。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并刮取皮肤上的结节或脓包,取其内容物做涂片镜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治疗:阿维菌素0.3 mg/kg体重,皮下注射,间隔5~7 d再用药1次;白降汞6 g,硫磺10 g,石炭酸100 g,氧化锌20 g,淀粉16 g,凡士林100 g,混合局部涂擦;14%碘酊,涂擦6~8次。
5.3? 猪虱病
猪虱是寄生于猪体表的以吸血为生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猪虱多寄生于猪耳基部周围、颈部、腹下、四肢内侧,不仅可诱发皮肤病,而且可使猪的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在饲养管理不良的猪场都有可能发生该病。临床症状为虱在猪的腋下、股内侧、耳壳后等部位寄生,叮咬引起猪局部疼痛或瘙痒,时而摩擦、不安、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和消瘦。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并检查猪体表,尤其在耳壳后、腋下、股内侧等部位皮肤和近毛根处找到虫体或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对有虱的猪体表用0.5%~1.0%敌百虫溶液喷洒或药浴。或用阿维菌素0.3 mg/kg体重肌内注射,间隔7~10 d再用药一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5]。
参考文献:
[1] 左玉柱.猪场流行病防控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 吴增坚.养猪场猪病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3] 李学伍,王自振.猪病诊治150问[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4] 李和平,朱小甫.高效养猪与猪病防治[M].北京: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 王春璈.猪病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