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跨越起步作文的“门槛”

    徐静波

    小学生刚接触写作,对作文既有新鲜感,又有迷茫感。怎样让学生作文的起步顺风顺水呢?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困扰学生的写作难题,找出学生最易犯的错误,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写出精彩作文。

    进入三年级,由写话教学转向写作训练,很多学生感觉写作很难,不知道如何表达。教师要打破常规,立足当下,引领学生跨过作文起步这道“坎儿”。

    一、解决写作难题,做好起步作文准备

    起步作文不好教,难在哪儿?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有的放矢。起步作文面临哪些问题呢?如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写不出特点等。要引导学生跨越起起步作文的“门槛”,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平时缺啥补啥。小学生写作文难点多,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导致作文问题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作文教学周期长,见效慢,对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教师心里着急,却不知从何处下手。长此以往,教师对作文教学产生懈怠心理,能回避则回避。作文教学非常考验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不能马虎,不能疏忽,更不能随意。针对学生起步作文存在的问题,不能“投机倒把”,以技巧、方法来改善学生作文现状是背离作文教学宗旨的。要秉持“缺啥补啥”原则,梳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缺乏写作素材,就要从日常积累入手,多读多记多写,写作才能水到渠成。第二,要做到活学活用。当前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学习,起步作文指导也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教师应该适当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空间,但同时也要给予有效指导,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避免学生胡写、乱写。如教学“人物描写”方法,引导学生写出人物的特点。可以围绕“人物”的特点展开讨论,总结人的外貌特征、语言特点、心里想法、动作习惯等。然后,针对这些特征进行挖掘。如写外貌,可以写人的五官,眼睛、鼻子、头发、嘴巴、脸庞等。以写“我的老师”为例,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探讨老师的性格特点、外貌特点、动作特点等,将这些特点细化,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老师的形象。如此,学生先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再进行具体的人物写作练习,作文就变得很轻松。

    二、立足当下,巧妙运用多种写法

    作文没有固定的写法,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因此,教師要立足当下,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取舍。第一,明确起步作文的教学目标。起步作文,要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自由表达,写出自己的想法。要做到条理清晰,衔接有序。教师可以选取某个点着手训练。以教学“写好一件事”为例,一件事包含很多内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参与其中等。要从“一件事”的记述方法入手,让学生将相关要素融入到“一件事”中。至于写什么“事”,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选择一件事来写。再如,“写好一个物”,写作对象是“物”,这个“物”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从哪些方面展现这个“物”?这个“物”有何用处?都需要说明白。学生要围绕这些问题,写出“物”的相应特点。“写好一处景”,写作对象是“景”,这个“景”是什么景?是哪个季节的景?这个景有何特色?让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明确写作目标,使起步作文的指向性更明确。第二,要对作文进行填补、完善,让作文更丰满。学生刚接触写作,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内容单薄,没有可读性;要么胡言乱语,不知所云。虽然要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但如此写作,文字干瘪,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初衷。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丰富文章内容,让作文有血有肉。如写“吃西瓜”,应该将吃西瓜的过程写清楚,和谁一起吃西瓜,西瓜的口感如何等。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写出新意

    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写出好作文,但写出好作文不容易,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写作中获得快乐。指导方式很多,单纯的说教是无用的,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写作中。如指导学生写“吃西瓜”时,教师可以将真正的西瓜带到教室。学生们看着西瓜被切开,露出红色的瓜瓤和黑色的瓜子、汁水流淌到讲台上,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们一边吃瓜,一边谈笑。学生在吃西瓜后,回顾吃瓜过程,可以写的东西很多,也很有趣。可见,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能,写有新意、有趣味的作文。